黃金和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溫泉鎮(zhèn)第一衛(wèi)生院,江西撫州 344100
我院采用蘭索拉唑腸溶膠囊、枸櫞酸鉍鉀膠囊、替硝唑片與頭孢羥氨芐膠囊四聯(lián)方案根除幽門螺桿菌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幽門螺桿菌患者84例,男51例,女33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2.3±1.8)歲。其中67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1例胃潰瘍,6例復合性潰瘍。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Ⅰ組、對照Ⅱ組和研究組各28例。經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潰瘍大小、疼痛程度等方面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Ⅰ組口服蘭索拉唑每晚1次,30 mg/次餐前0.5 h服用;替硝唑片2次/d,0.5g/次早晚餐前0.5 h服用。對照Ⅱ組在口服蘭索拉唑腸溶膠囊每晚1次,30 mg/次餐前半個小時服用;替硝唑片2次/d早晚餐前0.5 h服用,0.5 g/次;克拉霉素片2次/d,0.25 g/次早晚餐前0.5 h服用。研究組口服蘭索拉唑每晚1次,30 mg/次餐前0.5 h服用;枸櫞酸鉍鉀膠囊4次/d,0.3g/次,前3次于三餐前0.5 h,第4次晚餐后2 h服用;替硝唑片2次/d,0.5 g/次早晚餐前服用;頭孢羥氨芐膠囊2次/d早晚餐前服用,1.0 g/次。三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10 d。
患者均在治療前進行胃鏡檢查,檢查前口服鹽酸利多卡因膠漿,進行咽喉部局部麻醉與胃內消泡,進行口咽部插鏡,取胃竇部或其他病變部位的活組織2~3塊,進行Hp快速尿素酶檢測,治療結束停藥7 d后進行胃鏡復查和Hp快速尿素酶檢測,判斷Hp清除情況[1]。
檢驗指標資料的數(shù)據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數(shù)單位以χ2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三組患者的HP根除情況比較,見表1。
不良反應比較:三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其中對照Ⅰ組有1例惡心,1例上腹不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14%,對照Ⅱ組有2例食欲不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14%,研究組有3例患者出現(xiàn)輕微頭暈現(xiàn)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7%,3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治療后三組患者的Hp根除情況比較
眾所周知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頑菌,目前證實能對其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抗生素有氨芐西林、克拉霉素、四環(huán)素、甲硝唑、呋喃唑酮、慶大霉素等,這些藥應用作用不強,尤其是使用單一抗生素不足以根除幽門螺桿菌,因此,合理有效的聯(lián)合療法是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必然選擇。頭孢羥氨芐為第一代半合成的頭孢菌素抗生素,其抗菌譜類似頭孢氨芐。臨床使用的還有其水合物。頭孢羥氨芐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溶于水,5%水溶液的pH為4~6,在弱酸性條件下穩(wěn)定。頭孢羥氨芐口服吸收良好,受食物的影響小,口服0.5 g或1 g后,平均Cmax分別為16或28 μg/mL。體內有效濃度維持時間較久,用藥12 h測出。有90%以上的藥物以原形由尿排出。一次口服0.5 g,尿藥峰值濃度可達1800 μg/mL,有效濃度可維持20 h。只有15%~20%其抗菌活性與頭孢氨芐相仿[2]。對肺炎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和肺炎桿菌抗菌作用與頭孢氨芐相同。頭孢羥氨芐對沙門菌和志賀菌屬的MIC為2~8 mg/L,為頭孢氨芐的2倍,對流感桿菌和淋球菌的抗菌活性僅為頭孢氨芐的一半。其他腸桿菌科細菌、不動桿菌屬和綠膿桿菌皆對頭孢羥氨芐耐藥。研究結果表明,以頭孢羥氨芐為中心的四聯(lián)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療效顯著,根除率較高,同時可以有效防止Hp復發(fā),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陳東來,廖振海,謝勇波,等.頭孢羥氨芐三聯(lián)療法對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42例的近期療效[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17):151-152.
[2]覃立鋒,鄧尚華,周婷婷,等.含頭孢羥氨芐的三聯(lián)方案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觀察[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1,28(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