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毛甲申
林語堂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說:“所羅門王,他是智慧的象征,但對他的兒子卻一籌莫展?!贝苏Z甚妙。其實不管是否智慧,父親面對兒子或兒子面對父親都有一籌莫展的時候,這雖與男女情感之困不同,但同樣剪不斷,理還亂。
有一部紀(jì)錄片叫《遷徙的鳥》。和鳥一樣,人的遷徙也總是有理由的。很多人因為有跳出農(nóng)門的機會而歡天喜地,然后繼續(xù)奮斗,成家立業(yè)。驀然回首,人到中年,而老家在遠(yuǎn)處。讓父母來城里享清福!他們?yōu)榇俗隽藴?zhǔn)備,就像他們買房時總會選套三居室的。
我是他們中間的一個。我們村許多年輕人都在城里。每走一個,父母都很開心,雖然他們都知道省吃儉用把孩子養(yǎng)成了一個客人,但能到城里無疑是挺爭臉面的事情。他們覺得沒什么問題,覺得離老還遠(yuǎn),可其實就是一轉(zhuǎn)眼的事。在這一轉(zhuǎn)眼之間,父母常?!氨黄取狈珠_,就像陳家。
陳家有三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xué),傳為美談。這叫什么?這就叫“三子登科”!老大在上海,老二在成都,老小在西安。老大有孩子時,感嘆上海保姆難找,并且不放心,于是,陳媽自告奮勇去上海;3年之后,轉(zhuǎn)戰(zhàn)成都;4年之后,轉(zhuǎn)戰(zhàn)西安。陳家三個兒子自然要接父親同去,可是陳爸不能去,地荒著是大不敬的,況且他還要在家里撐門戶,親鄰的紅白喜事如果不親往同樣是大不敬的,鄉(xiāng)村有古風(fēng),禮尚往來嘛!他跟兒子們說:“回頭,我跟你媽百年之后得埋呀!”
陳媽去城里之后,除了過年團聚,陳爸獨自生活了10年,做一頓飯管一天。原本開朗的一個人漸漸沉默下來,家里的電話每天都會響,但孤單是有重量的,他忍啊忍,最終落下兩行老淚。
一首《?;丶铱纯础烦蔀樗畲蟮男穆?,可是兒子離得那么遠(yuǎn),又那么忙,這是一個奢望。
我自己倒是沒有把父母分開,接他們一同來城里,但他們只住了三個月,無論如何不肯住了。父親說城里好得很,可對他來說,就像把一頭牛關(guān)在圈里。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改變他的想法,但都失敗了,這讓我們?yōu)殡y甚至覺得他有些自私,但最終還是讓他們回去了。盡管老家缺醫(yī)少藥,盡管我們都不在身邊,可是老房、老碗、老板凳都是他們熟悉的,甚至那只老貓于他們也是陪伴。就這樣,一心掛在兩頭,草木皆兵,但沒有解決的辦法。很多次,我想過回老家,明明知道不現(xiàn)實,但忍不住要想……我們在奔赴理想的路上,不知不覺拋棄了父母。父母像是站在路邊的孩子,他們等不到自己的孩子回故鄉(xiāng)。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shù)”。
我時常想,我為什么要待在城里?我跟兒子說,那是因為你。兒子不以為然地說,你是你,我是我,你想讓我把你的失落啦失望啦給你找回來!他正處在青春期,一臉青春痘,刺兒頭。
算不上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了更年期的父母,交流也挺費勁的。有一天,我跟他說一個老故事:一位父親臨終時給三個兒子交代說,家里那19只羊,老大分二分之一,老二分四分之一,老三分五分之一,并且這些羊不許殺著分。這一下子把三個兒子難住了,吵得不可開交。這時,村里人想到一個老羊倌是個智者,就去請教他,結(jié)果智者一下就解決了。我問他,知道智者是怎么解決的嗎?其實,這個問題他在小學(xué)學(xué)分?jǐn)?shù)時我跟他講過,這次說這個,是想給他講個道理的。
他說,這不公平,為啥小兒子分的最少,大兒子分的最多?他家的爸爸太笨了!我說,這只是個故事,你幫著想解決辦法,先不管別的。他說,這不公平,我才不想解決的辦法!
我說,那個智者已經(jīng)想到了辦法,他牽來一只羊,于是就有了20只羊。他說,老大得10只羊,老二得5只羊,老三得4只羊,說完就把自己的羊牽回去了。
我說,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說個理兒。從前有個成語叫順手牽羊,說的是占人便宜,可這個故事說的卻是添一只羊,雖然這只羊還是自己的,可智者的心思卻是美好的,幫助別人不一定全是出錢出力的事情,有時一個好的想法也能解決問題……他說,這不公平。
每當(dāng)這個時候,我的心就像是一張紙,有無名的火。知道紙包不住火,但很多時候還是忍著,開解自己說,刺兒頭就像個新鮮黃瓜,等到成熟,刺兒就要落的!
與朋友通信說,人到中年,百感交集,諸事接連,身在網(wǎng)中央,唯簡單可解耳!話雖這樣說,事情還是繁復(fù)的,還在困局之中,必須保持通話,保持交流,不閉嘴。上有老,下有小,孟子老師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彼岢鎼?,于我,是當(dāng)事人,須努力地抵達老者的心境,也努力地接近少者的心情,像一個流動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