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陶
李敖開得門來,手里捏一小片饅頭,身后飄來排骨香,以及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溫暖音色。玄關(guān)處鞋柜上,紅彤彤40卷精裝《李敖大文集》撲面而來,很搶眼。主人說,80歲前要出齊80卷。真能寫。鞋柜上方懸一鏡框,里面是影印絹本、北宋書法大家周越迄今唯一傳世的墨跡:跋王著《草書千字文》。
行家們說:周越的真、草、行、隸落筆剛勁,婉雋神韻,尤其草書最佳;門下又出了黃庭堅、米芾、蔡襄3位大家,只可惜傳世的少。
問主人此件來路。曰,有問CIA情報從哪里來的嗎?好此物者,不問來路;所謂來路,多半叫“不擇手段”。
主人技癢,很快透底:當(dāng)年200塊新臺幣自地攤買下,養(yǎng)它30年,寫成《中國藝術(shù)史一個斷層的重建——周越墨跡研究》;30年后,賣給美國一買家,得300萬美金。
細觀眼前十二行小楷,起首“王著初為隆平主簿”,結(jié)尾“臣越題”,102字。我不懂書法,只覺墨跡濃濃淡淡,頗有筋骨,兩處“太宗”的“太”字格外地大。留白處25枚印章,訴說近千年來它輾轉(zhuǎn)過多少人家。較近些的蹤跡是自清宮流出,到過東北,最后漂移臺灣。曾有臺北故宮博物院專家認(rèn)定它太新,是贗品;而書畫鑒定大家徐邦達、書法家啟功等人認(rèn)為是真。
問主人撿漏的眼光。曰,兩處“太宗”,末了一個“越”,歷史上總共這么幾位太宗,掐指一算,該是宋仁宗和周越。又問主人,地攤在何處?曰,早年的牯嶺街。
書房是小型圖書館規(guī)模,擺法是碼,沿墻及中央三路縱隊碼成堆頭,襯著包頭紅的地毯,華麗,氣派。浴室里也堆滿書。想起紐約Strand Book Store的廣告語18 miles of books。
書的品類大致是史家兼收藏家。一眼瞄過去,貼了不少標(biāo)簽的孫中山《倫敦蒙難記》之類估計是眼下正做的功課;而《宋施顧注蘇詩》四函三十七冊是擺樣子的?;貋硪徊?,“孔夫子”上標(biāo)價4萬8。
每一張巨大的書桌上,眼鏡、放大鏡、古色古香的印泥盒,一只只貼了標(biāo)簽的文件夾,一絲不茍,擺放齊整。主人說,都是自己收拾。77歲了,采用學(xué)生上課制,每50分鐘投入一課時,全神貫注。產(chǎn)量總與用功程度及方法有關(guān)。
每一堆書上、桌上、墻上,乃至洗臉臺面上都立有小小鏡框,鏡框里是各色裸體美女,西方骨感居多,三分情色。是一種標(biāo)榜,也是一種象征:欲望,不止對女人。這是李敖的新書房,搬進來剛7個月,其前身,是與胡茵夢的愛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