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綿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所,河北 石家莊 050081
隨著電子設備的小型化,熱流密度越來越大,給散熱帶來一定難度,傳統(tǒng)設計電子設備機箱的方法是根據(jù)指標要求和工程經驗設計出樣品,加工完成后用于實踐檢驗,然后根據(jù)反饋的問題進行改進,從而得到最優(yōu)化設計。現(xiàn)提出一種預設計方案,利用Icepak軟件首先對要設計的目標進行熱設計仿真,通過仿真獲得合理散熱方式的最佳方案。尤其對于復雜熱環(huán)境,高密度組件情況,仿真軟件的應用更是一種很好的設計輔助手段,使散熱效能最大化,從而提高電子設備的可靠性。
對要設計的機箱要求參數(shù)如下:1)機箱外形尺寸為:262mm×262mm×100mm的封閉鋁制箱體;2)內部包含有:收發(fā)模塊、功放模塊、隔離器、電源、數(shù)個熱源;3)各部分不同的熱耗分布,總熱耗為28W;4)工作環(huán)境溫度為55℃,模塊最大允許溫度85℃;5)機箱采用自然對流的散熱方式,原模型無散熱齒,優(yōu)化后模型增加散熱齒片,借助仿真給出多個參數(shù),進行機箱散熱器結構的優(yōu)化。
Icepack求解的一般過程:項目命名—建立模型-確定初始參數(shù)-網格劃分-網格檢查-校核流態(tài)-問題求解-仿真結果。
使用Icepak軟件,建立自然散熱模型,通過軟件的cabinet、wall、block和source等命令,分別設定為機箱的計算域、機箱腔體、電源單元模塊、收信和發(fā)信單元模塊、功放單元模塊等、散熱器、熱源,并給出各部分外廓及位置尺寸、材質、熱耗等參數(shù),建立完成機箱模型后進行簡化模型,其中熱源主要加在收發(fā)、電源和功放單元模塊上,隔離器等其他模塊因耗散熱極小,為簡化模型加快計算速度,在這些器件上添加簡化為圓熱源。圖1 為該設備的Icepak熱分析模型。
在自然對流散熱情況下,設機箱的三維模型cabinet最大尺寸為:1)Y軸向上方向,cabinet邊界距離機箱模型外壁距離設為220mm(間距大于2倍機箱高度,機箱高度L=100mm);2)重力Y軸向下方向,cabinet邊界距離機箱模型外壁距離設為120mm, (浮力下方空間大于機箱高度);3)其它四個方向與離機箱模型外壁的距離設為150mm,(大于倍的機箱長和寬,機箱長、寬為262mm。
對自然對流散的cabinet六個面都設置成opening,opening的物性設置采用使用環(huán)境溫度作為溫度邊界。
圖1 設備的Icepak熱分析模型
模型建立中,在參數(shù)面板設置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主要條件和參數(shù)如下:1)氣流:穩(wěn)態(tài)、紊流;2)流體:空氣;3)機箱:鋁合金;4)對此室外機箱考慮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的影響,機箱各部件加入輻射、重力影響;5)環(huán)境空氣溫度按設備使用條件設置為+55℃;6)電源單元模塊、收發(fā)單元模塊、功放單元模塊等各單元模塊熱耗分別設置為39個熱源 :Sources1 至 Sources39 的熱耗分別為 :0.195、0.11、0.12、1.25、0.4、0.12、0.12、0.26、8.5、0.4、0.2、0.2、0.29、1.15、0.16、0.1、0.1、0.05、0.4、0.35、0.9、0.68、0.1、0.3、0.4、0.54、0.76、0.4、0.4、0.25、0.25、0.3、2.5、1、0.3、0.38、0.9、0.2、0.6。
盡量采用粗網格劃分空間,采用O-Grid使網格從350萬減少到217萬,采用Shell薄板模型大幅度減少網格。
首先,檢查各模型網格劃分到真實幾何體上以及逼近模型輪廓的程度。其次,檢查實體模型間流體間隙是否有足夠的網格數(shù)。因為小的間隙再加上快的流速,其勢函數(shù)與流函數(shù)有較大的梯度變化,必須有足夠的網格數(shù)才能保證此處的分析精度。
經過檢查,發(fā)現(xiàn)機殼外殼網格太少。如圖3所示。所以在Per-object meshing parameters面板中,選擇外殼、散熱器翅片,打開Use per-object parameters選項,給這幾處網格局部加密,見修正前、后的網格圖,圖示2,網格足夠多,最終滿足了要求。
圖2 修正前、修正后網格圖
先檢查氣流雷諾數(shù)、普朗特數(shù),設置迭代100步,采用迭代法,最后進入計算,執(zhí)行計算命令后,迭代次數(shù)超過100次時,殘差曲線已經完全收斂,結束計算。
圖3 迭代步數(shù)和計算后殘差曲線圖
圖4 優(yōu)化后模型圖及溫度分布圖
對求解結果分析,再進行參數(shù)修改,增加散熱齒,改變散熱齒距,重復計算求解過程,計算出厚度、肋間距、肋高為不同數(shù)值時機箱最高模塊溫度的結果。機箱無散熱齒時,最高模塊溫度是112.1℃;齒間距為6mm時,最高模塊溫度是83.93℃;齒間距為7mm時,最高模塊溫度是80.4℃;齒間距為8mm時,最高模塊溫度是84.85℃;齒間距為10mm時,最高模塊溫度是91.62℃。
比較結果并結合單位的實際加工工藝方法可以確定,在設備內器件(Sources9)最高溫度達到80.4℃時(圖4所示),機殼和機殼蓋上熱模塊對應部分肋高為11mm,肋厚為1.5mm,肋間距為7mm,是較合理的設計方案。若齒間距減小,散熱面積雖然增大,但風阻變大,而模塊之間的溫差增大,將對散熱不利。
最后在建立整個系統(tǒng)模型的基礎上,根據(jù)系統(tǒng)的求解結果,比較清楚的了解散熱器所處的環(huán)境,然后再單獨求解散熱器的參數(shù),進一步優(yōu)化使散熱器散熱達到最佳狀態(tài),優(yōu)化后確定機箱外形尺寸為:262mm×262mm×120mm的封閉鋁制箱體,上下端蓋全部為散熱齒,將齒間距定為7mm。最后設備使用后,經測試與仿真相吻合,效果良好。
大功率電子設備的散熱設計比較復雜,應用Icepak軟件,可以驗證熱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確性,減少了重復設計,提高了設計效率,大大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通過分析模擬、計算出的結果圖,設備工作時的熱量及溫度分布情況相當直觀,完全依靠自然散熱達到了設計要求,使電子設備機箱最簡化,繼而對設計者在之后的結構設計中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梢姛嵩O計仿真在電子設備熱設計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梁斌,陳志剛.某機載雷達天線罩結構設計[J].電訊技術,2011,1.
[2]黃夢彬.一種強迫風冷機柜的熱設計[J].電子機械工程,2006,2.
[3]吳躍剛,陳敏.Ku頻段衛(wèi)星通信背負站的結構小型化設計[J].通信與廣播電視,2004,4.
[4]謝德仁.電子設備熱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