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波,布和巴特爾,遲佳龍
(黑龍江省化工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78)
納米四氧化三鐵(Fe3O4)磁性液體是目前磁性液體研究的熱點之一,其磁性顆粒的制備技術(shù)已十分成熟,其中化學(xué)共沉淀法因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對設(shè)備要求不高等優(yōu)點,是目前制備磁性顆粒最常使用的方法[1,2]。由于磁性流體的工作介質(zhì)是納米Fe3O4,它的磁學(xué)性能直接影響到所制備的磁性流體的物理性能,因此,研究納米Fe3O4的表面修飾,就顯得非常重要。本文中采用化學(xué)共沉淀法制備納米Fe3O4,并通過機械球磨的方法,經(jīng)表面活性劑表面處理磁性顆粒,制備穩(wěn)定分散的納米Fe3O4礦物油基磁性液體[3]。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劑含量對磁性液體粘度、高溫性能、磁飽和強度、表面修飾等性能的影響。
FeCl3·6H2O;FeCl2·4H2O;NH3·H2O;甲醇;HCl;油酸;二立脫礦物油;聚醚類表面活性劑。
501A型恒溫器;攪拌器;晶體形貌通過JEM 1230透射電鏡TEM(日本電子株式會社)測定;樣品的磁性通過JDM 13型振動樣品磁強計測定;粘度通過NDJ-1型旋轉(zhuǎn)粘度計進(jìn)行測定;高溫性能通過型控溫烘箱進(jìn)行測定。
(1)稱取 50g FeCl3·6H2O 與 20g FeCl2·4H2O,分別用100mL的蒸餾水完全溶解。溶解后將這兩種溶液在攪拌速度50r·min-1,溫度40℃條件下混合。
(2)在 500mL燒杯中放入 200mLNH3·H2O,在快速攪拌條件下將上述混液注入。持續(xù)攪拌10min后迅速升溫至90℃,根據(jù)實驗要求分別加入0、5、10、15、20mL油酸??刂苝H值為12,連續(xù)攪拌60min。
(3)利用離心機將磁粉與溶液分離,再依次用蒸餾水(清洗3次)、甲醇(清洗2次)進(jìn)行清洗。后在50℃烘箱中烘干,以備下步實驗使用。
(1)稱取20g相應(yīng)的Fe3O4磁粉,將其放入100mL燒杯中,注入50mLC6H12,攪拌、升溫,溫度升至90℃后持續(xù)攪拌10min,得到溶液A。
(2)在溶液A中加入聚醚類表面活性劑,在溫度為50℃條件下,攪拌10min。得到溶液B。
(3)然后稱取50g二立脫礦物油,在攪拌條件下緩慢注入溶液B中。同時升溫將C6H12完全蒸發(fā),得到磁性流體粗品,再經(jīng)過球磨、沉降、離心,最終得到滿足實驗要求的磁性流體。
2.1 TEM分析
使用JEM 1230透射電鏡TEM(日本電子株式會社)對實驗中制備的磁粉粒徑進(jìn)行分析。
圖1 不同油酸加入量磁粉的TEM電鏡圖Fig.1 TEM electronmicroscope ofmagnetic powder by differentamountof oleic acid addition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油酸加入量的不斷增加,磁粉粒徑不斷減小,這是由于隨著油酸加入量的不斷增加,油酸對磁粉的表面包覆程度趨于飽和,磁粉表面包覆的表面活性劑使得磁粉粒子的表面電勢增加,帶同號電荷的粒子間產(chǎn)生了靜定排斥作用,使得磁粉的粒徑不斷減小。但是當(dāng)油酸加入量達(dá)到15%時,磁粉粒徑反而增大,這是由于當(dāng)磁粉與油酸包覆達(dá)到飽和,多余的油酸粒子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磁粉表面包覆的表面活性劑疏水基與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劑發(fā)生疏水作用形成膠團(tuán)了,進(jìn)而使多個磁粉粒子形成了大粒徑的磁粉膠團(tuán)粒子,從而造成了磁粉粒徑的變大。
使用NDJ-1型旋轉(zhuǎn)粘度計對各個樣品的粘度進(jìn)行測定,并繪制粘溫曲線。
圖2 不同油酸加入量磁粉所制備的磁性流體粘溫曲線Fig.2 Viscosity-temperature curve ofmagnetic fluid preparation bymagnetic powder adding to differentamount of oleic acid
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Fe3O4磁粉油酸加入量的增加,使得所制備的磁性流體的粘度不斷降低,這是由于隨著油酸加入量的不斷增加,F(xiàn)e3O4粒子表面的包覆程度不斷增加,從Fe3O4TEM電鏡中可以看出,磁粉的粒徑愈來愈小,隨著磁粉粒徑的不斷減小,使得磁性流體體系的粘度也隨之減小。但是當(dāng)油酸加入量達(dá)到20%時,磁性流體體系的粘度突然大幅度降低,這是由于隨著磁粉油酸加入量的不斷增加,當(dāng)磁粉與油酸表面包覆達(dá)到飽和后,多余的油酸以游離形式存在于磁性流體體系中,由于油酸是一種很好的潤滑劑,從而降低了磁性流體體系整體的粘度。
使用JDM 13型振動樣品磁強計對各個樣品的磁飽和強度進(jìn)行測定,振動樣品磁強計0~10000 Oe區(qū)間內(nèi)測定,數(shù)據(jù)繪制磁化曲線圖見圖3。
圖3 不同油酸加入量磁粉所制備的磁性流體磁化曲線Fig.3 Magnetization curve ofmagnetic fluid preparation by magnetic powder adding to different amountof oleic acid
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磁粉油酸加入量的不斷增加,相對應(yīng)磁粉所制備的磁性流體磁飽和強度也不斷增加,但是當(dāng)磁粉油酸加入量達(dá)到15%時,磁性流體的磁飽和強度反而降低。結(jié)合圖1(不同油酸加入量磁粉的TEM電鏡圖)可以看出,隨著磁粉油酸加入量的不斷增加,磁粉粒徑不斷減小,磁粉比表面積不斷增加,這就使得磁粉在磁性流體體系中與載液的結(jié)合更加緊密,磁性流體體系更加平衡、穩(wěn)定。但當(dāng)磁粉油酸加入量達(dá)到15%后,磁粉粒徑變大,造成磁粉比表面積降低,破壞了磁性流體系統(tǒng)的平衡,降低了其穩(wěn)定性。從而使得磁性流體在高磁場條件下發(fā)生磁液分離現(xiàn)象,造成磁性流體中磁粉含量降低,進(jìn)而降低了磁性流體的磁飽和強度。
將所制備的磁性流體放入2×2cm的稱量瓶中(加入量為瓶體積的1/3),放置于烘箱中,烘箱溫度設(shè)置為200℃。持續(xù)加熱25h,各個磁性流體樣品無膠化現(xiàn)象,計算個樣品的揮發(fā)損失量,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油酸加入量磁粉所制備的磁性流體高溫?fù)]發(fā)損失量Tab.1 High temperature volatilization loss ofmagnetic fluid preparation bymagnetic powder adding to differentamount of oleic acid
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磁粉中油酸加入量的不斷增加,所制備的磁性流體在高溫下的揮發(fā)損失量不斷減小。根據(jù)潤滑油手冊,在潤滑油體系中,金屬氧化物常作為潤滑油破壞介質(zhì)存在,隨著油酸對Fe3O4納米粒子表面包覆程度的不斷增加,使得Fe3O4粒子與潤滑油的接觸界面不斷減少,抑制了Fe3O4粒子對潤滑油的破壞作用,從而降低磁性流體的整體揮發(fā)損失量,提高了磁性流體的高溫性能。但是當(dāng)磁粉的油酸加入量達(dá)到20%時,其高溫?fù)]發(fā)損失量反而增加,高溫性能變差。這是由于當(dāng)油酸對Fe3O4表面包覆達(dá)到飽和后,剩余的油酸粒子以游離的形式存在于磁性流體中,油酸的熔點為180℃,在溫度200℃條件下,油酸發(fā)生碳化焦化,進(jìn)而破壞磁性流體體系的穩(wěn)定,使得Fe3O4粒子表面裸露,引起磁性流體的高溫性能降低。
通過本實驗可以看出,不同油酸加入量的磁粉對磁性流體體系的粘度、磁飽和強度、高溫性能都有很大的影響。磁粉油酸加入量與磁性流體性能存在一個平衡點。因此,找到并研究這個平衡點,對磁性流體性能的提高具有促進(jìn)作用。
[1] V.Bashtovoy,B.M.Berkovsky.Magnetie Fluid and Application Handbood[M].New York:HemispherePublishingCorporation,1996.
[2] 布和巴特爾.酯基磁性流體的制備與性能分析[J].化學(xué)工程師,2008,(8).
[3] Orduz,Lucian Tsuda,Shiro Hirota,et al.Ferroflui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P].US:6,277,298,2001-08-21.
[4] 劉曉紅.納米磁性流體的制備及性能分析[J].化學(xué)工程師,2008,(1).
[5] 遲佳龍.油酸包覆下的納米四氧化三鐵材料的制備及溫度對粒徑的影響[J].化學(xué)工程師,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