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王偉
日月潭湖畔的山上有座玄光寺,游客從游船渡口上岸,沿著小徑拾階而上,沒走幾步便可看到路邊一個賣茶葉蛋的小鋪。小鋪的門面不大,也沒別的東西可賣,只有一個阿嬤和兩個伙計招呼著客人。茶葉蛋價錢不貴,一只就賣10臺幣,若用人民幣買,就兩只賣5塊錢。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鋪,再普通不過的茶葉蛋,幾乎每位路過的游客都會來照顧生意。
小鋪的生意如此之好,平常日子里每天可以賣出1300多個茶葉蛋,到了節(jié)假日要賣出2000多個,阿嬤數(shù)錢都要數(shù)到手軟,以至于 國稅局 都關(guān)注起每天的銷量,賣出的茶葉蛋都要給游客打發(fā)票,隔三差五還要來提醒阿嬤主動報稅。
令人不解的是,茶葉蛋不是專賣商品,申領(lǐng)營業(yè)執(zhí)照也不是難事,附近卻找不到一家競爭者。難道阿嬤有什么絕技在手,讓人知難而退?
傳說阿嬤年輕時家境貧寒,為了貼補家用,就在渡口擺攤賣茶葉蛋。然而,當(dāng)時臺灣警察對無證小販查禁的力度很大,阿嬤成天東躲西藏,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有一次,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到日月潭避暑度假,見阿嬤境遇甚是可憐,于是法外開恩,允許她擺攤。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來日月潭游玩時,都會慕名買幾個茶葉蛋嘗嘗。
傳說歸傳說,名人效應(yīng)可以靈驗一時,但不能靈驗一世。阿嬤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擺攤,到現(xiàn)在80多歲還堅守小鋪,一賣就是53年,這里面必有自己的道理。別人煮茶葉蛋,將雞蛋和紅茶、醬油倒入水中一起煮,煮熟后將蛋殼敲出裂紋便算了事。阿嬤煮茶葉蛋,先要將雞蛋與紅茶、海鹽和水用大火煮開,煮熟后將其撈起涼透,再用小木棍將蛋殼輕輕敲出裂紋,最后將雞蛋再次入鍋,放入香菇和紅茶,用文火慢煮6個多小時,直至茶葉蛋入味才算大功告成。阿嬤用料也非常考究,紅茶一定要用南投縣魚池鄉(xiāng)出產(chǎn)的阿薩姆大葉紅茶,香菇一定要用南投縣埔里鎮(zhèn)出產(chǎn)的段木香菇,而水一定要用日月潭湖水,不能用自來水。
阿嬤的茶葉蛋要趁熱吃,剝?nèi)ッ爸鵁釟獾牡皻ぃp輕咬上一口,蛋白滑溜細膩,蛋黃入口即化,舌齒間彌散著紅茶的醇厚雋永與香菇的馨香馥郁,味蕾頓時歡呼雀躍。
這些年來,阿嬤接受媒體的采訪不計其數(shù),茶葉蛋的配方和制作工藝也被一次次毫無保留地 曝光 ,但阿嬤從不忌諱別人學(xué)會后來搶她的生意。當(dāng)然,阿嬤的身邊也時不時冒出過競爭者,但結(jié)果都是曇花一現(xiàn)。這倒不是因為他們學(xué)藝不精、茶葉蛋煮得沒阿嬤的好吃,而是他們?yōu)榱藸帗屔?,便縮短工時來提高產(chǎn)量,或是為了提高利潤空間,減配輔料壓縮成本,這樣煮出來的茶葉蛋,味道可想而知了。
其實,學(xué)會一種方法是件易事,學(xué)會舍得投入才是難事,這就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區(qū)別,也是許多人無論如何都學(xué)不會的。
小小茶葉蛋也能做出大生意,這位阿嬤讓我記住了她的名字——鄒金盆,今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