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陳與
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之后,北平告急,天津也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之下,張恨水帶著家人,來到重慶,經(jīng)人介紹,在重慶《新民報》擔(dān)任主筆,編輯副刊。
張恨水懷著滿腔的報國熱情,到了重慶后,他發(fā)現(xiàn)大后方歌舞升平。前方將士浴血奮戰(zhàn),吃雜糧,穿草鞋,而有權(quán)有勢的跳梁小丑類,在“前方吃緊,后方緊吃”里,大吃大喝,強(qiáng)刮民脂民膏。
困惑多了,思考也多,一向深居簡出的張恨水,破例成了茶館的???,去做更多的社會調(diào)查。他腳踏沉淪的世俗煙霧,尋找清澄之境,他深切地感到,歷史又一次把呼喚良知的重?fù)?dān),壓到中國文人瘦弱的肩膀上了。
1938年1月8日,大霧彌漫,在霧盡散去的重慶街巷,站著一個身穿馬褂、戴著眼鏡、手里提著破皮箱的中年男人。他的身邊站著一個不土也不洋的女人,女人左手牽男孩、右手牽女孩,幾個人茫然地看著眼前一切。中年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張恨水,此刻站在千廝門正街。江面的霧靄,順著城門的嘉陵江邊延伸,東接朝天順成街,西與紙鹽河街相接,尤其是千廝門的吊腳樓房屋,讓大人和小孩都瞠目結(jié)舌。
經(jīng)人介紹,張恨水在重慶《新民報》擔(dān)任主筆、編副刊,但薪水很低,很難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支,這個曾是鴛鴦蝴蝶派的代表文人,如今是腰無分文的落魄窘境,要不是名氣太大,只得流落街頭了。20世紀(jì)初,在上?!笆镅髨觥闭Q生了一個文學(xué)流派。隨著帝國主義的炮火轟開清朝閉關(guān)自守的大門,接踵而至的是霸占租界、開辟洋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生活,是畸形的烏煙瘴氣、光怪陸離的容貌。魯迅說,有了上海的租界,那時叫洋場……有些才子便跑到上海,他們熱衷是言情小說的才子佳人“相悅相戀,分拆不開,柳蔭花下,像一對蝴蝶,一雙鴛鴦”。
鴛鴦蝴蝶派以“游戲筆墨,備人消閑”為宗旨,“不談?wù)?,不涉毀譽(yù)”,“有口不談國事……寄情只在風(fēng)花”。以迎合有閑階級和小市民的庸俗口味,視作品為商品,適應(yīng)洋場的“五方雜處,三教九流”需求。以讀者趣味為轉(zhuǎn)移:有時是言情小說、有時是“黑幕小說”、有時又以“偵探”、“武俠”為熱門。因此,鴛鴦蝴蝶派的作品,可以分言情、哀情、社會、黑幕、娼門、家庭、武俠、神怪、軍事、偵探、滑稽、歷史、宮闈、民間、公案等類別。
張恨水來到重慶,身穿馬褂,這件馬褂,成為張恨水在重慶8年的著裝標(biāo)志。湊巧的是,當(dāng)年在重慶新聞界工作的潘梓年,與張恨水一樣,也身穿馬褂,兩人并稱為“二馬褂”。初到重慶的張恨水,在市區(qū)七星崗《新民報》工作,而他的家住在南溫泉建文峰的桃子溝,長期往返。有時,工作累了,他就不回南溫泉了,就上街走走。他對重慶的吊腳樓房屋產(chǎn)生了極大興趣:“重慶的房子建在沿江的碼頭邊,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那種怪法,使得外人有些不相信。比如,你從大街上去拜訪朋友,你一腳跨進(jìn)他的大門,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層,而是他家的屋頂”。他認(rèn)為,重慶以山為城,街道高踞峰巔,亦復(fù)深陷崖下。人家因地勢構(gòu)屋,上樓閣、下地室,以求其平衡。
張恨水在重慶住著類似的房子
南泉桃子溝,曾是張恨水與家人團(tuán)聚的地方。
張恨水住在南泉新村27號的桃子溝,這是重慶抗戰(zhàn)文藝協(xié)會的房子。雖是草屋,但地勢很好,前有建文峰,后有仙女峰,兩峰之間是一片竹林,這片竹林,擋風(fēng)遮雨,有時飛來幾只竹鳥,在竹梢上啁啾,讓張恨水的兩個孩子跟著竹鳥追逐。坐在竹林下的張恨水,想起了清代畫家鄭板橋的竹子,寧折不彎的民族氣節(jié),他一聲嘆息:“民眾是抗戰(zhàn)的基石,倘若得不到起碼的溫飽,何以爭取最后的勝利?”
由于沒錢買草,草屋漏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大雨停了,屋里還在滴雨。有一天半夜,屋外下起了大雨,張恨水一家起身,把家里的臉盆、口盅、腳盆用來接漏雨,一家人你擠我挨,沒有一處地方躲雨,只好在屋里撐開竹傘,這樣就無法睡覺了。天亮?xí)r,雨停了,但吸飽雨水的茅草卻不消停,還在“吧答吧答”地滴雨,于是,張恨水就把草屋取名為“待漏齋”。
在重慶生活的張恨水,了解到民眾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還在積極為抗戰(zhàn)捐物募糧,中國文人的良知,讓他遠(yuǎn)離鴛鴦蝴蝶派了,在國難面前,在民族處于危險時刻,張恨水筆鋒一轉(zhuǎn),把筆墨紙硯伸向了民眾的下層社會。這還不算,張恨水跑到重慶征兵的地方,直接甩掉筆桿子想拿起槍桿子,奔赴抗日前線。國民黨當(dāng)局拒絕了張恨水的請纓,氣憤的張恨水在“待漏齋”里,潑墨寫下了“北望齋”橫幅,這是源于陸游詩句“北望中原淚滿襟”,張恨水期待回到北京的愿望。
隨后,張恨水的長篇小說《牛馬走》、《傲霜花》作品問世,重慶市民奔走相告,滿城爭閱。然而,對全國報刊掌控生殺大權(quán)的圖書報刊審查委員會,就設(shè)在重慶。如果張恨水想作品深入接觸現(xiàn)實(shí)社會,不想辦法,很難繞過“剪刀關(guān)”。于是,張恨水動了腦筋。《紅樓夢》的曹雪芹,以托夢運(yùn)作,沖破了文網(wǎng),流傳民間。這種方法,使張恨水也受到啟蒙。1939年12月,張恨水的新作《八十一夢》在重慶《新民報》連載。他假托“說夢”,以嬉笑怒罵的形式,把那些道貌岸然、喪盡天良的敗類丑態(tài),揭露了出來,并痛快淋漓地?zé)o情抨擊,明白人一看,會心一笑,都心中有數(shù)。
張恨水的《八十一夢》,鋒芒直指官僚資產(chǎn)階級,即使是“托夢之作”,也受到圖書審查委員會的刁難,在出版單行本時,被砍去一大半,剩下的只是“殘夢”了。為此,張恨水寫了一個“楔子”稱,該書完成后,妻子沒有收藏好,孩子在稿子上灑了菜湯,許多“夢”都被老鼠咬壞了。有人了解真相,十分氣憤,譴責(zé)中民黨當(dāng)局限制言論和出版自由。
張恨水是極其勤奮的作家,一旦動筆,便全身心投入,日夜伏案,春華秋實(shí)。他既要辦報、編副刊,又要撰小說、寫詩文,毅力驚人。1944年5月16日,是張恨水的50壽辰,又是他從事新聞工作和小說創(chuàng)作30周年的紀(jì)念日。全國文藝家協(xié)會、新文學(xué)會、《新民報》等團(tuán)體,聯(lián)合發(fā)起紀(jì)念茶會表示慶祝,但張恨水不接受。
在他生日這天,《新華日報》的短評指出:“由于恨水先生的正義感與豐富的熱情,他的作品無不以同情弱小、反抗強(qiáng)暴為主要題目。也正于此,他的作品得到最廣大讀者的歡迎?!崩仙岽砣珖乃嚰覅f(xié)會寫來祝賀文章,并對張恨水的六部作品,題寫了一首詩,發(fā)表在《萬象周刊》上:“上下古今牛馬走,文章啼笑結(jié)姻緣,世家金粉春明史,熱血之花三十年。”
張恨水的門前是村民養(yǎng)的雞鴨
尤其動人的是,許多素不相識的重慶市民,聞訊后自發(fā)前往《新民報》社,要求參加張恨水的慶祝會。有的送來壽禮,有的送來餐費(fèi),讓報社十分為難。接受市民的東西,讓不富裕的市民增加困難,不接受東西吧,讓市民說報社瞧不起他們,此時的張恨水,卻躲避在南溫泉,堅決不接受市民的賀禮。事后,他在《新民報》上刊登《總答謝》,他寫道:“我的朋友不是忙人就是窮人。對忙朋友,不應(yīng)該分散他的時間;對窮朋友,不應(yīng)當(dāng)分散他的法幣。于是我變?yōu)閼┣械耐裰x?!?945年12月,張恨水帶著家人離開了生活了8個年頭的重慶。離開前夕,他夜宿南岸海棠溪渡口,遙望萬家燈火的陪都,感慨系之。
南溫泉的“待漏齋”離市區(qū)很遠(yuǎn),張恨水上班,在南岸海棠溪渡口搭船過江,再坐公共汽車到七星崗報社。因為生活拮據(jù),張恨水把雙腳當(dāng)車,美其曰:鍛煉身體和了解民情,可以起到兩不誤的作用。張恨水記得,在重慶《新民報》工作時,與共產(chǎn)黨最早接觸是董必武送來的訃告。那是1939年,新四軍湖南平江通訊處的幾位留守人員被殺害,舉國嘩然。張恨水也恨“相煎何急”的暴行,他寫了一幅挽聯(lián):抗戰(zhàn)無慚君且死,同情有淚我何言。幾天后,重慶《新華日報》刊登了張恨水的挽聯(lián)……
南泉桃子溝背靠仙女洞
一天,毛澤東在周恩來的陪同下,來到《新民報》報社,握著張恨水的手說:“張先生,久仰了!”張恨水覺得毛澤東有一種不一般的氣魄……周恩來笑著告訴他:“毛主席要在周公館見你呢!據(jù)我所知,毛主席這次到重慶,沒有單獨(dú)見過哪一位,前幾天,徐遲、馬思聰也是一起會見,你一定要和毛主席好好談一談呀!”
中午的周公館,毛主席在寫什么東西,見到張恨水進(jìn)屋,毛澤東笑著說:“你的名氣并不比我小呢,我看過你的書,在報紙上看你的連載小說?!泵珴蓶|說出張恨水的幾部書,張恨水很驚訝。在談話中,毛澤東對張恨水的愛情小說很感興趣,特別問起《啼笑姻緣》。張恨水向毛澤東介紹了他創(chuàng)作的素材。毛澤東幽默地說:“原來不是寫自己呢?看來‘恨水不成冰’是謠言么?”
兩人談起了詩詞,毛澤東說:“我在報上看過你寫的詩詞,很有功底。你那副對聯(lián),很有韻味?!睆埡匏t遜地說:“涂鴉之作,不值一提?!睆埡匏f,有一次,張夫人在看報時,有一首古詩《悠然有所思》,沒有署名,便問張恨水:“這像你的詩”。毛澤東忙問:“哪兩句詩?”“喜得素心人,相與朝夕共?!泵珴蓶|吟了幾遍,竟入沉思。當(dāng)毛澤東重燃了一支煙,張恨水問:“毛先生一天要抽多少?”毛澤東回答:“兩聽半,不過,這次與蔣先生談判,一支都不抽,因為蔣先生不吸煙!”毛澤東說完笑了,但思路又回到了詩上:“你那兩句詩很好,自古難得知音知己”。
忽然,毛澤東說:“我給你讀一首我青年時寫的詞: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張恨水凝神靜聽,心里涌起陣陣漣漪?!斑@是一首寫愛情的詞啊”,張恨水輕聲言道,毛澤東輕輕點(diǎn)了點(diǎn)頭說:“這是我與妻子分手時寫的,她叫楊開慧,有學(xué)識而賢慧,是女中英杰。我們那時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常常聚散。不幸的是,她被捕了。當(dāng)時國民黨提出條件,只要登報宣布與毛澤東脫離關(guān)系,就可以不死。但她寧死不從……”毛澤東說不下去了,眼中閃動淚花。
桃子溝通往南泉仙女洞小道
兩人沒有說話。夕陽射進(jìn)屋內(nèi),增添了一種微紅色的溫情氣息。毛澤東忽然問張恨水:“張先生寫過愛情詩詞嗎?”張恨水回答:“寫過,但沒有毛先生那種可歌可泣的經(jīng)歷,與毛先生的詩詞相比,不值一讀?!泵珴蓶|擺擺手:“不一定,愛情是永恒主題,每個人都會接觸這個問題,在愛情方面,應(yīng)該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泵珴蓶|又吟出了一首詞: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曉來百念皆成灰/倦極身無憑/一勾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毛澤東解釋道:“這首《虞美人》,是1920年,那時還沒結(jié)婚,開慧的父親楊昌濟(jì)逝世,我?guī)椭侠韱适?,陪開慧扶柩南下歸葬。之后,她到長沙湘福女中讀書,我想念她,寫了這首詞寄給她”。
張恨水沒有想到,毛澤東是感情豐富的人,他感到毛澤東離他很近,毛澤東還在思戀、懷念那個堅貞、賢慧的女性……張恨水想起自己寫了那么多的言情小說,但從沒有和偉人無拘束地談愛情、人性的問題,張恨水很激動。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周恩來催促毛澤東辦事。毛澤東站起來,拿出禮物送給張恨水:“這是延安生產(chǎn)的呢料、陜北小米、紅棗,送給夫人和全家嘗一嘗。”“謝謝,謝謝!”張恨水連連說著。第二天,張恨水上班,周恩來秘書拿來一封函件,封皮上字跡龍飛鳳舞,蒼勁雄奇。秘書低聲說:“這是毛澤東的一首近作,毛澤東請張先生奉和一首?!睆埡匏蜷_一看,是《沁園春》詠雪詞,張恨水被毛澤東非同凡響的磅礴氣勢所折服。張恨水反復(fù)考慮,決定公開發(fā)表,讓世人知道毛澤東的非凡情感。1945年11月14日《新民報》刊登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第二天《新華日報》予以轉(zhuǎn)載,始而轟動山城,傳遍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