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個
9月13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在深圳召開會議稱,目前中國政務微博認證賬號總量已近8萬個,政務微博在“網民問政”和“政府施政”之間搭起了橋梁,在一起一起的公共新聞事件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社會作用。
點評:隨著微博影響力的日益擴大,很多政府機構和官員開通了微博。2011年底,北京微博發(fā)布廳開始上線運行,這是全國各省市區(qū)開通的首個省級政務微博發(fā)布群;十天之后,上海市政務微博“上海發(fā)布”跟進上線。截至目前,通過認證的各級政務機構及官員的微博均已超過1.8萬個。但微博開通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通過微博平臺進行政務溝通還存在諸多問題。有調查顯示,近半網民認為政府網站和官方微博形式主義過重;部分政務微博患上了“癡呆癥”,或裝“聾”作“啞”,或自言自語,或不時曝出雷人之語。
“我們不做僵尸不作秀,就是向老百姓傳達信息?!边@是北京市政府新聞發(fā)言人王惠在“北京微博發(fā)布廳”的上線儀式上的承諾。這一承諾表達出政務微博的本質與使命:發(fā)布信息、提供服務、提升政府形象。
與政府網站相比,政務微博的優(yōu)勢在于信息發(fā)布便捷、傳播迅速、互動便利、無處不在;但政府網站權威性強、內容豐富、功能強大的優(yōu)勢,是微博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政務微博應該是政府網站的有益補充,是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新形式,是政府通過網絡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新渠道。作為政府部門,在辦好政務微博的同時要加強政府網站建設,使政府網站與政務微博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網絡問政是“知”,是了解民眾對政府的需求,而要解決民眾通過網絡反映出來的問題,最終還得靠“行”。因此,功夫在“網”外,網絡問政不僅在于政府說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做了什么。政務微博作為網絡問政的新平臺,只有使網上與網下形成良性互動,推動政府真正為民答疑、為民解困、為民謀利,才能真正樹立執(zhí)政為民的好形象,真正得到群眾擁護。
4553次
中國乳制品工業(yè)協會第18次年會上,光明總裁郭本恒表示,去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yè)4553次,沒有一個指標不合格。
中國乳企生產硬件配備世界領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檢測手段、質量控制等都很先進,不應妄自菲薄,郭本恒說。
點評:一年被抽查4553次,平均每天12.5次,如果這一數據確鑿的話,確實讓人驚駭。孫本恒所謂的“這么抽(查)會抽死人?。 本筒皇浅C情,而是抱怨——過于頻繁的抽檢,讓光明乳業(yè)苦不堪言卻又無可奈何。
抽檢,其精義不在于次數的多寡,而在于能不能真正抽檢、抽檢到位??v觀媒體披露的一些案例,沒有一次是國家抽查出來的,這委實耐人尋味。 光明乳業(yè)一年被抽查4553次,從常態(tài)來說,一家企業(yè)不該被如此頻繁抽查,相關部門之所以如此頻繁抽查,大概是出于強化監(jiān)管、督促企業(yè)重視產品質量的目的。之所以如此,其背景是,國產乳品陷入低谷。正如中國乳協理事長宋昆岡所稱,三聚氰胺事件是中國乳業(yè)歷史上最沉重的打擊,行業(yè)信譽發(fā)生危機,消費者信心降到了最低點,生產和銷售遭受重大損失。要重振消費者的信心,企業(yè)就必須恪守質量第一原則,就應該做好被頻繁抽查的準備。
長期以來,對于奶源問題,最常見的“藥方”就是企業(yè)自建奶源基地。據媒體透露,目前企業(yè)自有奶源比例為30%左右,“十二五”的目標是超過50%。但光明乳業(yè)總裁郭本恒認為,自建奶源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企業(yè)“做做樣子,給媒體、給社會一個交代”,因為自有奶源成本太高,“企業(yè)根本投不起”。不管怎么說,中國的乳品要縮小與公眾預期的差距,并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老老實實地重視質量,一點一滴地喚回公眾的信任。而對于監(jiān)管部門來說,重視抽查的數量不如重視抽查的質量。
7萬元
據2012年9月12日媒體報道,某夫婦今年7月生下第二胎后收到計生局的征收社會撫養(yǎng)費決定書。決定書稱他們生二胎未經批準,要征7萬元社會撫養(yǎng)費,并于9月初在法院強制執(zhí)行下交了7萬元。
點評:據當地法官稱,符合生二胎但未被批準生育的,仍要征收撫養(yǎng)費。既然國家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符合生育第二胎條件也必須經過批準才能生,否則就得按規(guī)定接受處罰,雙獨夫妻被征收7萬社會撫養(yǎng)費,雖然其境遇值得同情,倒也無可厚非??砂盖橐唤浢襟w披露,還是迅速引來無數圍觀者,并且激起了強烈的反響。
從喧囂的網絡輿情不難看出,大家已經超越了對個體命運的關注,而糾結著多重層面的關切和焦慮。一段時期以來,獨子家庭、雙獨家庭問題受到包括廣大民眾在內的有關各方廣泛關注,特別是失獨家庭的命運更令人陷于苦惱和迷惘之中,對于罰款這種特殊國策的“副產品”,大家普遍希望政府在政策層面上有所作為。
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雙獨夫妻受處罰,人們于政策、法規(guī)的合理性之外,追問得更多的是政府對失獨父母關心、反哺、補償多少,長期以來的計生罰款或社會撫養(yǎng)費到底去向哪里?有多少真正用在了與“社會撫養(yǎng)”相關的領域,真正體現出制度應有的溫度?
按照相關法規(guī)的解釋,“社會撫養(yǎng)費”是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費用。就案件本身而言,這對雙獨夫妻符合條件生二胎,僅僅少了一個事先報批手續(xù),就被課征社會撫養(yǎng)費7萬多元,顯然于法無據,當地的做法難逃亂罰款、亂執(zhí)法嫌疑。遺憾的是,法院竟然支持了計生部門的主張。
計生部門執(zhí)法簡單粗暴現象一直備受詬病,雙獨家庭無證生二胎被強征社會撫養(yǎng)費引發(fā)的質疑,更讓大家清楚地看到,提升計生執(zhí)法水平,規(guī)范社會撫養(yǎng)費的征收、使用,推進透明公開,加強制度約束和社會監(jiān)督,委實刻不容緩。
3000多名
9月1日,中小學傳統的開學日。湖北麻城市順河鎮(zhèn)南崗村和長沖村的家長們早早起床,為孩子們的開學做著各種準備,其中最要緊的是找好要帶到學校去的課桌。據了解,僅順河鎮(zhèn),就有3000多個孩子要自帶課桌去上學。
點評:“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是一句多年來很振奮人心的口號,而悲哀的是它在許多地方卻又僅僅是一句口號——如果“再窮不能窮教育”從口中、墻上走下來,落實到校園里、課堂上,“自帶課桌”在當今壓根不應該出現。
如果以為“自帶課桌”只是個別學校的事情,那你就錯了:僅湖北麻城市順河鎮(zhèn),就有3000多個學生不得不這么做;同是9月3日的《齊魯晚報》報道說,在山東鄆城的部分小學,同樣需要學生“自帶課桌”;9月2日的《工人日報》載文稱,河南孟津多所中小學需要學生“自帶課桌”,“在孟津縣麻屯鎮(zhèn),中小學生自帶桌椅上學已有十幾年的歷史”。
究竟是誰“錯了”?像河南孟津縣,它并不是一個“窮”縣,早在2009年,孟津縣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就已經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而10多年來學生“自帶課桌”的該縣麻屯鎮(zhèn),僅今年在建的千萬元以上項目就達38個,總投資16.7億元,財政收入也十分可觀。拿全國水平來講,1993年,中國即提出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要達到4%,可直到今年,這一目標才第一次實現。
現在,我們很容易把國家GDP列世界第二與教育經費支出比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聯系起來。是的,“自帶課桌”提醒我們,如今的教育確實太過“貧窮”。需要說明的是,教育不僅僅窮在金錢,更窮在缺乏思想、窮在缺乏遠見、窮在缺乏責任。
50億元
據報道,武漢市從2000年起開始征收房屋公共維修基金,個人繳納比例為房款的2%。截至今年8月,武漢專項維修資金繳存總額逾50億元,卻只在456個項目上使用5000多萬元,絕大部分資金在“睡大覺”。另一方面,居民反映小區(qū)房頂漏水、電梯停運等,申請使用維修資金屢屢碰壁。
點評:房屋維修基金,也被稱作小區(qū)“共有部位”的“醫(yī)保”。按理說,它本應物盡其用,但現在,卻面臨雙重困境:九成多資金處在休眠狀態(tài);居民申請時,又動輒遇挫。
一邊是利用效率低,一邊是老房子無錢維修,兩者沒法對接,癥結在于審核流程過于繁復。房屋維修金屬于全體業(yè)主所有,使用時要嚴格執(zhí)行多項流程。按照2007年10月出臺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欲使用公共維修基金,須經2/3以上的業(yè)主同意?!?/3以上業(yè)主同意”旨在擴大監(jiān)督主體的面兒,避免資金濫用,不料現實中卻成了絆腳石。因小區(qū)入住率不夠,抑或“非利益相關者”的異議,動用房屋維修金很有難度。然而,房屋維修金易繳難支,并非武漢一家。2007年4月,媒體就曝出,北京市共收集商品住宅維修金130億元,累計支出僅為415萬元。在此情境下,人們一再發(fā)問:“我們的住房維修金誰做主?”“這筆錢去哪了?”
在法規(guī)中,有明文條款保障居民的知情權:房產主管部門及業(yè)主委員會每年應向業(yè)主公示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交存、使用、增值收益和結存情況。遺憾的是,常識普及、權利告知的匱乏和管理者的不自覺下,民眾對此認知模糊,而房屋維修金的公示,也失去了自下而上式倒逼的動力。
就眼下而言,房屋維修金的“睡大覺”,絕不是因現在處于維修“少發(fā)期”,而是居民申請和資金落實間存在不小的裂縫。因而,審批上的精簡不可或缺,可適當放寬許可的門檻。對審批程序本身加以“刪節(jié)”,對“2/3以上業(yè)主同意”的調整,也可降低人數比例,增加公共表決的可行性。激活“休眠”的房屋維修金,需要拓寬執(zhí)行門路,保證“返利于民”;還要納入監(jiān)督審計,將其置于陽光下。當然,這離不開幾個前提——必要的權利告知、民眾的監(jiān)督意識增強,及暢通的公共議事機制等。
8個小時
9月11日,據媒體報道,90后河南小伙程帥帥計劃給北大送匾“北京人大學”,被警方帶走,在派出所待8個小時后,被遣送回鄉(xiāng)。而在此前,程帥帥曾接受媒體采訪,呼吁取消高考戶籍歧視。
點評:送匾額、贈錦旗,一般而言,多是旌表言謝。可在話語伸張與眼球效應結盟的時下,它也漸成“另類表達”的方式。從“不為人民服務”錦旗,到“北京人大學”牌匾,都是以概念先行,來博取眼球、申述觀點。給北大送匾“北京人大學”,也屬行為藝術。從中,不難看出揶揄、諷喻的意味:人們耳熟能詳的北大,已不是“中國的北大”,早已窄化成“北京人的北大”。
“北大,究竟是誰的北大?”——實質上,這類發(fā)問,并不罕見。今年7月,《人民日報》還曝出,清華、北大屬地擴招,違背“減少在京招生計劃”的承諾,被卷入“地域歧視”的雷區(qū)。該報道一出,就引發(fā)不小反響。名校招生屬地化,帶來的教育資源配置失衡現象,也受到詬病。
個人對機會不公的非議,本是“杯水里的風暴”,遺憾的是,公權介入,卻讓它擴散成關乎話語表達權的公共事件。警方聲稱,拘留程帥帥是因他“擾亂公共秩序”。可這頗顯牽強,就送匾本身而言,波及范圍有限,談不上對社會秩序的擾亂。也難怪,公眾質疑處理失當,給警方戴上“欲加之罪”的帽子。
應當看到,在話語不對稱的情境下,公民的“另類表達”是表達權淤塞下的一種替代性路徑。打個比方,民工討薪,動輒另辟蹊徑,祭出“拜范仲淹”、“擊鼓罵曹”等花樣,折射的恰恰是維權途徑的不暢。正因表達無門,才劍走偏鋒,策劃出新奇的“聲討方案”來。它與其說是極具創(chuàng)意,不如歸結為某種無奈。
作為校方或警方,尊重平民的話語權,傾聽他們“沉沒的聲音”,是種應有的度量。在觀點市場上,有多元的聲音,本就再正常不過。只要不是牽涉誹謗、觸及法規(guī),都應包容。就算“北京人大學”的命名未必確切,也不能以閉門排斥的姿態(tài)下“逐客令”。相反,若能以廣納意見、不拒異議的態(tài)度,善意對待“踢館”者,想必也能收獲更多的掌聲。更何況,“北京人大學”的稱謂中,指涉的現實問題亟待正視:在教育資源“患不均”的情形下,北大等名校兌現“縮減屬地招生”的承諾很有必要。
iPhone 5
9月13日,蘋果發(fā)布iPhone 5,或許是之前的傳言披露了太多的細節(jié),iPhone 5的發(fā)布并不能讓多數熬夜看直播的國內用戶滿意。不過蘋果仍然借助新的iPhone、iPod Touch、iPod Nano以及iOS 6發(fā)展自己的生態(tài)體系。
點評:恐怕再也沒有一個企業(yè),可以讓媒體免費為其做新品發(fā)布廣告,可以讓大洋彼岸的數百萬粉絲熬夜觀看產品發(fā)布會直播。而且可以預計的是,以往曾經出現的排長龍購買景觀將再次出現,雖然人流長度比以往更長還是縮短了,也同樣是個有趣的公共話題。眼看著蘋果成為國人選擇手機的最大熱門,中國的手機業(yè)、IT業(yè),對于蘋果不能只剩下羨慕嫉妒恨。
我們曾經有過引以為傲的民族品牌,比如當年曾經出現過手機中的戰(zhàn)斗機波導、科健、熊貓、TCL等,其中不少品牌已隨雨打風吹去,有些品牌則依靠代工的微薄利潤而苦苦支撐,而眾多中國自主品牌普通大眾手機,如OPPO、聯想、步步高、金立、小酷手機,在目前市場上雖然還混了個“人名”,卻始終成不了“名人”。
因此,在蘋果風暴的席卷下,中國內地市場已經成為蘋果利潤最豐厚、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區(qū)域性市場之一。對比中國手機企業(yè)與蘋果的區(qū)別,恐怕最關鍵就在于,蘋果將追求創(chuàng)新的本能發(fā)揮到了極致,善于用平臺建設整合眾多智能資源,形成硬件與軟件的無縫對接,由此形成蘋果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反觀國產手機品牌,核心技術一直依賴于舶來品,只圖追求短平快的規(guī)模效應和廉價加工費、少得可憐的一點點利潤,在研發(fā)投入上始終羞羞答答,不思進取的經營發(fā)展模式必然會被瞬息萬變的市場所拋棄,這一點在曾經輝煌的國產IT品牌上也同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