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睿,徐 奇,曲 琳
(國家大劇院 舞臺技術部,北京 100031)
國家大劇院化裝間使用的評估與分析(三)
鐘 睿,徐 奇,曲 琳
(國家大劇院 舞臺技術部,北京 100031)
基于對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歌劇院、戲劇場化裝間使用情況的歸納分析,總結其中規(guī)律,并提出各類型劇場用化裝間規(guī)模的建議。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戲劇場;歌劇院;化裝間;更衣間
歌劇院是國家大劇院內最大的一個表演空間,可容納2 398名觀眾(含站席),包括一層池座和三層樓座。歌劇院舞臺呈品字型,主要上演歌劇、舞劇、芭蕾舞及大型文藝演出。
歌劇院共有化裝間43間,其中與舞臺同層的為10間(分別是1~10號化裝間),總面積288 m2,總人數(shù)31人。位于-2層的化裝間33間,總面積1 074 m2,總人數(shù)219人。各化裝間功能的不同,其容納演員數(shù)量也不盡相同。在化裝間的劃分上,3~10人的化裝間為中化裝間,11人以上的為大化裝間,這樣歌劇院的化裝間就被分為:貴賓套間(3~5號、8~10號),雙人化裝間(17號、19號、21~23號),樂隊指揮休息套間(18號、20號),中化裝間(1號、2號、6號、7號、26~43號),大化裝間(11~16號、24號、25號),此外,還有3間樂隊休息室和4間搶裝間。根據(jù)化裝間服務對象的不同,其室內設施和面積也不同。
歌劇院各化裝間的說明如下:
(1)歌劇院舞臺在-1層,-2層化裝間演員需乘電梯或走樓梯進入舞臺。
(2)貴賓套間和樂隊指揮休息套間均為單人套間,其中外間配有鋼琴、會客沙發(fā)等可供小型合練、采訪使用,內間設化裝臺、躺椅等,供主要演員、導演、指揮等使用。
(3)雙人化裝間內設有盥洗間,供樂隊首席使用。
(4)中化裝間內設有淋浴間,主要服務對象是次要演員。
(5)大化裝間僅配有基本的化裝臺和更衣室,服務對象是群眾演員。
(6)27號和29號化裝間之前作為化裝間樣板間后改做庫房,不被當作化裝間使用。
(7)能容納演員數(shù)量最多的大化裝間面積最大,其次分別是單人套間(貴賓套間和樂隊指揮休息套間)、中化裝間和雙人化裝間。-1層的中化裝間因受空間形狀限制,面積較小。而位于-2層的幾個中化裝間雖然由此去舞臺較前者有所不便,但人均面積都比較大。
2009年5月~2011年7月,歌劇院共演出109個劇目(包括復排)在本次統(tǒng)計范圍之內,將這些樣本根據(jù)劇種的不同分為:歌劇、芭蕾舞劇、舞蹈、大型綜藝節(jié)目和京劇五類,并對所有化裝間(搶裝間除外)分別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后的結果如圖23所示。
從圖23中可以看出,與舞臺同層的10間化裝間使用量最大,其次是幾個大化裝間。
4.3.1 歌劇演出
歌劇院上演最多的劇種是歌劇,且歌劇的演員人數(shù)相對較多(大型歌劇人數(shù)達150~220人),歌劇演員不僅有主要演員、次要演員,還要包括合唱人員和樂隊演奏員等,可以說歌劇是綜合性最強的一門藝術。在歌劇演出中,前16號化裝間的使用頻率最高且基本成一條直線,24號和25號大化裝間以及樂隊休息室的使用量也比較大。在-1層的10間化裝間里,使用量最高的是6號和7號中化裝間,最低的是3號貴賓化裝間。原因是6號和7號不僅與舞臺同層,且位于舞臺的上場口、能容納的演員數(shù)量也較多,因此,受到大多數(shù)演出院團的歡迎。這類化裝間適宜于需要頻繁上下場的演員,而3號貴賓化裝間距離舞臺最遠且位于下場口,因此,較其他的同層化裝間來說其使用率略低。-2層的化裝間中11~16號、24號和25號大化裝間使用量與-1層的化裝間使用量基本持平,這幾個化裝間一般都是被歌劇中群眾演員使用。這些演員可以通過連接的樓梯、電梯來上下場,比較方便。當所有的大型化裝間還不能滿足需要時,距離大化裝間最近的幾個中化裝間(40~43號)可用來幫助彌補缺口。可以看出,在歌劇演出中使用量最大的是與舞臺同層的所有化裝間、大化裝間和樂隊休息室。其他的化裝間使用量較小,特別是為樂隊指揮和首席提供的房間,這是因為指揮休息套間被放在-2層,沒能夠與舞臺同層,而按照習慣,指揮應與主要演員化裝間在一起,以利于演出前的排練和交流,而首席的化裝間位置獨立封閉,距樂池有一定距離,對劇場不熟悉的人容易迷路,故通常也使用-1層的化裝間。
4.3.2 芭蕾舞劇演出
芭蕾舞劇是規(guī)模較大的一類舞蹈,也常有專門的樂隊在樂池中伴奏,多數(shù)情況下演員人數(shù)要比歌劇少。從圖23中曲線也可看出,它對化裝間需求量不如歌劇大,但-1層的化裝間依然受到追捧,其次是-2層的大化裝間以及樂隊休息室。但是與其他節(jié)目形式相比,芭蕾舞演出對-2層的中化裝間的需求量最大,中化裝間不僅人均面積比大化裝間大,而且內設淋浴設施,許多芭蕾舞演員都要在中場或演出結束后洗澡,大化裝間無法滿足這項需求。
4.3.3 舞蹈節(jié)目
其他舞蹈節(jié)目包括民族舞、現(xiàn)代舞和一些以舞蹈為主題的現(xiàn)代音畫節(jié)目。這類節(jié)目演員人數(shù)較芭蕾舞劇要更少,而且一般不用樂池,最常用到的化裝間就是幾間與舞臺同層的化裝間和兩個到舞臺上場口較方便的24號和25號大化裝間。
4.3.4 大型綜藝節(jié)目
大型綜藝節(jié)目包括晚會、大型音樂會、典禮等,是形式最廣的一類演出。這類演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演員特別是重要演員大都從上場口進入舞臺,因此靠近上場口一側的化裝間格外受到歡迎。此外,這種類型的演出每個節(jié)目的演員來自不同演出團體,一般按演出單位來分配使用化裝間更合適。
4.3.5 京劇演出
歌劇院上演京劇的情況很少,惟一上演過京劇《赤壁》,由多家單位聯(lián)合演出,并被多次復排,每次在化裝間的使用上均略有調整。
4.3.6 綜合分析
從總量上看,-1層10間化裝間共被使用了955次,-2層33間化裝間共被使用了819次,3間樂隊休息室共被使用過149次。顯然,在化裝間的使用上對-1層的依賴性更強,其中6號、7號、9號和10號化裝間的使用率接近100%,這4間化裝間都在上場口且距離舞臺最近,-1層所有化裝間里使用量最小的是下場口距離舞臺最遠的3號貴賓套間。在-2層,大化裝間的使用率超過50%遠高于同層中的其他化裝間。此外,從統(tǒng)計上看,樂隊休息室的使用率也較高,但在實際使用中發(fā)現(xiàn),雖然向樂隊開放樂隊休息室,但很多時候演奏員都是換好服裝后直接進入樂池,樂隊休息室的實際使用時間很少。-2層的樂隊指揮休息套間、雙人化裝間和中化裝間使用率都非常低。
為更直觀地將化裝間使用率與其對應的位置關系聯(lián)系起來,在平面圖上將使用量大于81次的化裝間用紅色表示,21~80次的用藍色表示,少于20次的用黃色表示,通向舞臺的電梯、樓梯等路徑用綠色表示,見圖24~圖26。
從以上幾圖中可以看出,被涂成紅色的化裝間均與舞臺同層,說明這些地方是化裝間的“黃金地段”。與舞臺同層的化裝間在上場口和下場口各有5個,且均為3間貴賓化裝間和2間中化裝間,但從統(tǒng)計得出,位于上場口的5間化裝間共被使用了504次,位于下場口的5間化裝間共被使用了451次,說明上場口的化裝間相對更受歡迎。且從圖24中也可看出只有下場口的3號貴賓套間為藍色(被使用了79次),說明-1層的貴賓化裝間略多,若將其改為中化裝間,將會提高舞臺層化裝間的使用率。-2層的藍色區(qū)域覆蓋了所有大化裝間、樂隊休息室和2間中化裝間。這些化裝間是在-2層里面與舞臺連接最方便的化裝間,無論是去樂池或是去舞臺面流線都較順暢,主要提供給演出中的合唱演員、群眾演員和樂隊演奏員等使用。除了化裝間,在歌劇院舞臺上場口候場區(qū)附近還設置了4間演員搶裝間,不僅可供演員臨時休息、補裝用,有時還被當作臨時道具或縫紉間使用,使用率極高。
鑒于實際使用時發(fā)現(xiàn)樂隊休息室的作用并不大,而樂隊演奏員對化裝或補裝要求也不高,也基本不需要淋浴,他們演出前后僅是更換服裝,因此,為他們提供更衣室即可。而歌劇院沒有樂隊更衣室,若將3間休息室改為更衣室將更合理,樂隊更衣室面積應視樂池大小而定。
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的化裝間從大化裝間到單人貴賓套間,各種類型都有,共可容納演員250人左右,在統(tǒng)計中所有化裝間全部使用的情況非常罕見,在歌劇院歷史上也只有演出《復興之路》時出現(xiàn)過化裝間不夠的情況。上演的劇種不同,化裝間使用規(guī)律也略顯不同,但從整體來看,歌劇院的化裝間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演出對化裝間使用的需要,且以使用舞臺同層化裝間和進出舞臺相對方便的大化裝間為主。此外,歌劇院還在化裝間附近設置了倉庫、會議室等人性化設施,為各類演出院團提供全方位服務。
根據(jù)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化裝間使用情況所反映出的規(guī)律,總結出一般品字型舞臺,面積大于2 000 m2,且觀眾容量在2 000人左右的劇場化裝間的需求如表7所示。
這樣的化裝間配置可以同時容納演員140~220人(不包括樂隊),總面積800 m2~1 300 m2,已經(jīng)完全能夠滿足一般演出團體的需要。即使出現(xiàn)個別演出演員數(shù)量超標的情況,通過在候場區(qū)或側臺設立臨時化裝區(qū)或者利用一個化裝間作為化裝工作間為演員輪流化裝即可解決,這類大型演出通常以群眾演員居多,化裝工作簡單,時間短。
貴賓化裝間根據(jù)各劇場條件和等級,可以做成內外套間,也可分別做成供一人和兩人使用的化裝間,但需配置淋浴設施并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中化裝間一般提供給演出中的次要演員,最好能在舞臺層,且應配備淋浴設施。大化裝間主要為群眾演員和合唱演員服務,位置不要離舞臺太遠且應盡量集中在一起,整個化裝間區(qū)域最好不要有常閉的門或其他能夠導致流線不通暢的設施出現(xiàn),并盡量減少化裝間與舞臺之間的障礙物。對于大化裝間的設施,有條件的也可以配置淋浴設施,或者集中設立淋浴室,數(shù)量按照每四個人一個淋浴設施來設計,一般舞蹈類演出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應盡可能保證演員需求得到滿足。指揮更衣間應配有鋼琴,首席更衣間應有衣帽架、洗面盆、鏡子、躺椅等。樂隊更衣間相對來說可以簡單一些,只需要配置全身鏡、洗面盆、衣帽架等,但必須保證演員能迅速到達樂池,位置最好布置在樂池的上下場口。
此外,還應在舞臺附近考慮配置其他相應的輔助房間,如熨燙間、化裝工作間、假發(fā)間等。關于搶裝間的設置一般都將其設在舞臺的上場口附近,并盡量將門朝向舞臺,但對于較大的品字型舞臺來說,這樣的配置有時依然不能滿足演員和化裝師完成快速搶裝的任務,許多演出是通過在側舞臺搭建臨時搶裝間來實現(xiàn)快速搶裝功能的,對于演員來說,搶裝最好在邊幕附近,能避開觀眾視線即可。搶裝間應為演員提供必要的快速搶裝、換裝設施,如:鏡子、衣架、化裝臺以及必要的照明等,如圖27所示。
表7 一般劇場化裝間需求情況
此外,來自于不同地方的演員其習俗和工作習慣也不盡相同,如有的演出團體需要在化裝間里提供佛堂,供演員進行焚香禮拜,更常見的需求有吸煙、物品倉儲和會議。大多數(shù)劇場出于安全考慮都是禁止吸煙的,演員如果吸煙就不得不跑到室外去,但顯然這對演出開始前或演出進行期間需要吸煙的演員很不現(xiàn)實,所以,應在化裝間區(qū)域的適當位置為演員提供一個可以吸煙的區(qū)域,但一定保證不能直接挨著舞臺,以免發(fā)生危險。對于物品的倉儲,只需要安排在化裝間附近,可以將多余的或形狀不整齊的房間用來當作倉庫。會議室應盡量大一些(100 m2~140 m2),并設在化裝間附近,方便劇團集會;會議室僅提供基本設施即可,當沒有集會需要時,可以將其作為庫房或臨時化裝間來使用,以提高劇場后臺區(qū)的整體利用率。
本文對音樂廳、戲劇場和歌劇院所推薦的化裝間數(shù)量是基于國家大劇院化裝間的使用情況統(tǒng)計得出的,并不一定適合所有劇場,各劇場還應該針對劇場的實際情況,如:觀眾席數(shù)量、舞臺大小、劇場功能定位、營業(yè)模式等綜合因素確定實際需要的化裝間數(shù)量和大小。但在總體設計上有一些原則是通用的:
(1)化裝間位置與演員流線的設計
理想狀況下,化裝間應與舞臺(樂池)同層,越近越好,但實際上這對大多數(shù)劇場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但應在可能的情況下將更多的演員化裝間設置于舞臺上下場口處,而且最好能與技術區(qū)域分開,避免流線交叉。如日本新國立劇院將化裝間布在觀眾席外圈(見圖34),既有效利用了空間,又基本上保證所有演員都能在舞臺同層使用化裝間,且與技術人員隔離避免相互打擾。
這里所說的演員流線主要是指演員從化裝間進入舞臺的上下場流線。
首先,從距離上來看,應越短越好,主要演員的化裝間一定要在舞臺同層(樂隊更衣間應與樂池同層),非同層的化裝間需與舞臺垂直布置,且要有方便的電梯或樓梯連接,導向清晰,最好不要和舞臺有超過兩層的距離,流線要隨時保持暢通,不能與觀眾流線產(chǎn)生交叉或重合。確保舞臺左右兩側跑場道能夠與化裝間連通。另外,按照國際慣例,樂隊演奏員和獨奏、指揮的化裝間及流線應分開,在歌劇中指揮的化裝間/更衣間應與主要演員化裝間設置在同一區(qū)域,即舞臺附近。
其次,在走道的設計上,高度和寬度應保證在2.7 m以上。進出門高大于2.4 m,并要特別注意門把手的設計,避免刮蹭演員的服裝。
另外,去往舞臺的通道,其照明設計要特別注意,演出時舞臺區(qū)域的光線較暗,而人的眼睛從明亮的區(qū)域進入黑暗的區(qū)域會產(chǎn)生暫時性的失明,因此,舞臺附近的演員通道燈光應逐漸變暗,使演員能夠提前適應舞臺上昏暗的照明環(huán)境。
(2)演員休息區(qū)(Green Room)的設計
演員休息區(qū)是演員和員工在演出和排練時休息、放松、聊天和交換信息的場所,位置應該在化裝間和舞臺入口之間。小型劇場的演員休息區(qū)只需要20 m2就可以了,而大型歌舞劇場演員休息區(qū)的面積需根據(jù)劇院的經(jīng)營模式和各自的條件而定,如有的劇場可能演員和員工共用演員休息區(qū),而有的則會為劇院員工、樂隊和主要演員提供專門的休息區(qū),還有的駐團劇場除了在舞臺附近有演員休息區(qū),在排練廳外也設置演員休息區(qū)。
由于演員休息區(qū)的主要職能是為演員和員工提供輕松的候場氛圍,因此,好的裝修能夠幫助演員更快的進入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這一點國外很多劇院做得比較好,而國內大多數(shù)劇院并不十分重視這一點。作為演員進入舞臺表演的氣氛轉換的過渡區(qū)域,其裝修材料的選定、燈光的設置還有藝術品擺放都會影響演員情緒的發(fā)揮。
在服務設施上,一個好的演員休息區(qū)需提供休閑椅、咖啡桌、沙發(fā)、寫字桌椅、視頻內通系統(tǒng)并最好鋪地毯。有條件的劇場還應提供自助甜點、小吃、飲料以及冰箱和水池等。圖28~圖30所示為國外一些劇場較出色的演員休息區(qū)。
(3)化裝間內部設計和設施配置
從排練到正式表演的一段時間內,化裝間就是演員的家。它不僅要在功能上方便使用,更應該是一個舒適的令人心情舒暢放松休息的空間。
為了讓演員集中精力,化裝間需要考慮隔聲和溫濕度調節(jié)等細節(jié)。
化裝間的照明設計要保證演員在化裝時,光源能從左右兩側及頭頂照亮演員。在特殊需要時還需加裝濾色片,讓演員在化裝間看到的效果與舞臺燈光照明下的效果盡量一致。
在化裝間內安裝舞臺監(jiān)視與內通系統(tǒng),能夠方便演員了解舞臺上的情況,即使在化裝間休息也能夠保持與臺面的聯(lián)絡和溝通。如圖31所示。
在化裝間的規(guī)模上差異最大的是群眾演員或樂隊演奏員的大型化裝間/更衣間。對于租場為主的劇場,由于每場演出演員的男女比例不可控,大型化裝間宜做成可靈活分割的形式,國內有的劇場單個化裝間可容納100人以上,但可以根據(jù)需要將其臨時隔斷成多個小化裝間,很靈活也很簡單。中、小型化裝間也可以有隔斷,但應是軟隔斷,如拉上一個簾子將某個地方臨時封閉起來。如圖32所示。
貴賓化裝間的內部裝修可以參考酒店的客房進行設計,考慮到演員的健康,每個房間最好都有窗戶,不僅用來通風換氣,也可以采集自然光線,當不需要時能用窗簾進行隔斷。
(4)化裝間的人性化設施及服務
在化裝間內丟失物品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有些劇場采用了密碼保險柜來解決這個問題。如圖33所示。
在化裝間區(qū)域都會有劇場的服務人員為演員提供服務,如準備茶葉、咖啡、水、毛巾等,甚至有些演員會把貴重物品或化裝間鑰匙交由服務員代為保管。日本新國立劇場將主要化裝間都集中在舞臺附近(見圖34),并且在入場口處設置服務工作間,演員上下場都要經(jīng)過這個房間,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除了化裝間,在日本新國立劇場還有許多附屬化裝工作室分布在化裝間周圍(見圖34、圖35),這些工作室包括服裝、假發(fā)、道具等各類工作用房。有了這些工作室,工作人員就免去了在各化裝間穿梭的麻煩,所有演員都在這幾個房間里進行試衣、裁衣、佩戴假發(fā)、道具修補等,不僅能夠使工作過程更有序集中,而且不會打擾其他正在化裝間休息的演員。
(注:本文的編寫過程中,得到國家大劇院場務部王彥、劉英爽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全文完)
[1]Roderick Ham.Theatres: Planning guidance for design and adaptation [M].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87
[2]服部 紀和.音樂廳·劇場·電影院[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3]JGJ 57-201× 《劇 場 建 筑 設 計 規(guī) 范(征求意見稿)》[S]
[4] 蔡鎮(zhèn)鈺.建筑設計資料集(第二版)第4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4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ressing Room in NCPA (Pt.3)
ZHONG Rui, XU Qi, QU Lin
(Stage Technology Department, NCPA, Beijing 100031,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using experience of dressing rooms for concert hall, drama theatre, opera house in NCPA, and tries to find the law behind it, it also proposes a dressing room plan for the three typical theatres.
NCPA; concert hall; drama theatre; opera house; dressing room; changing room
10.3969/j.issn.1674-8239.2012.07.006
(編輯 潘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