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瀟
四川省第四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四川成都 610016
本研究通過對2010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血管性眩暈患者分別采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和銀杏黃酮苷注射液治療,探討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為日后臨床提供有意的借鑒,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0年7月—2011年8月收治的血管性眩暈患者78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年齡均在20~78歲,平均年齡為(40.86±4.58)歲,患者發(fā)病時間均在2.5 h~5 d,平均發(fā)病時間為(2.21±0.65)d。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9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較性,具體資料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n 性別 年齡(歲) 發(fā)病時間(歲)男 女對照組 39 20 19 41.02±4.82 2.19±0.70觀察組 39 22 17 40.57±5.17 2.31±0.57
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經病學的診斷標準[1],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眩暈、惡心及嘔吐癥狀;伴隨暈厥、重視、視力障礙及共濟失調等癥狀;經TCD檢查顯示患者椎基動脈血流異常?;颊呔涳B腦CT或MRI掃描檢查,排除有顱腦及內聽道等器質性病變;伴有嚴重心、肺及腎臟疾??;孕期及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患者給予復方丹參注射液16 mL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患者給予銀杏黃酮苷注射液70 mg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兩組患者均治療2個療程,每個療程10 d。
參照衛(wèi)生部《臨床疾病診斷治愈好轉標準》:臨床痊愈:眩暈癥狀和其他伴隨體癥完全消失,可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顯效:眩暈癥狀明顯減輕,其他伴隨癥狀好轉或基本消失,可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眩暈有所減輕,發(fā)作次數明顯減少,臨床伴隨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患者可堅持工作但受影響;無效:眩暈癥狀或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將研究所得結果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各組指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而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值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其中觀察組臨床總有效37例,總有效率為94.87%,明顯高于對照組(79.48%),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血管性眩暈是患者發(fā)生眩暈的兩大病因之一,最常見的病因有高血壓、頸椎病、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其機理均為腦供血不足、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及內耳前庭區(qū)缺血缺氧等,使患者感覺眩暈。臨床治療分為對癥治療或對因治療,通過運用血管擴張劑及微循環(huán)改善劑或中樞鎮(zhèn)靜藥進行治療[2]。銀杏黃酮苷注射液具有改善患者動脈順應性并增加靜脈的張力,同時可抑制毛細管的高通透性,可調節(jié)血流動力,達到改善微循環(huán)作用,對血管性眩暈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3],本研究通過臨床試驗證實,銀杏黃酮苷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眩暈效果優(yōu)于復方丹參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動脈血流量,值的臨床推廣應用。
[1] 陳文彬,壬友赤.診斷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6.
[2] 李娟,李少萍.納洛酮加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血管性眩暈3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08,40(4):49.
[3] 李國文.銀杏黃酮苷與復方丹參治療血管性眩暈的臨床療效比較[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7,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