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史料記載,金代章宗皇帝(完顏璟,1189-1208年在位)是歷代皇帝中第一位釣魚愛好者,開創(chuàng)了中國皇帝釣魚之先河。每到春暖花開時,便坐著他的十六抬豪華大轎,來到風光旖旎的望海樓(今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釣魚,興趣上來時廢寢忘食,不理朝政。這位皇帝還下達圣旨,在望海樓大興土木,相繼修建了金碧輝煌的澄潴亭、瀟碧軒等建筑物,成為他釣魚休憩的大型行宮。
有一次,章宗皇帝去垂釣,鑾駕隊伍如長龍一般逶迤向前,釣了半天,一條魚也沒有釣上來,他一看皇宮來的鑾駕人員太多,魚兒哪敢咬鉤?一怒之下除留少數(shù)文武大臣和侍衛(wèi)以外,其他人員全部被他攆走,后來果然釣上一些活蹦亂跳的魚兒。從此以后,章宗皇帝出宮垂釣輕車簡從,一改以往出宮垂釣時人們前呼后擁的熱鬧場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對釣魚有著特殊嗜好,經(jīng)常出宮到花紅柳綠、鳥鳴蟀唱的湖畔釣魚。一天,他命才子解縉陪他去御花園荷花池垂釣。解縉開竿后接連釣上幾條銀光閃閃的魚,很是開心。然而,朱元璋的釣竿卻遲遲不動,很長時間也不見大小魚兒的蹤影。解縉見狀心想,今兒皇上乘興而來,倘若一條魚也釣不上來,萬一惱羞成怒可不得了。于是,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畢恭畢敬地上前說:“啟奏萬歲,那小小的魚兒是個非常知禮的東西?!敝煸奥牶髥柕溃骸按嗽捲踔v?”解縉出口吟了一首詩:“數(shù)尺絲綸落水中,金鈞拋去無影蹤。凡魚不識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敝煸罢趷琅?,一聽此詩后頓感自己至尊無上,滿腔怒火被拋到九霄云外,立刻轉(zhuǎn)怒為喜。
乾隆皇帝(1735—1796年在位)活到了89歲高齡,在當時可謂是個天文數(shù)字,為歷代皇帝壽命之最,他的長壽并非偶然,與他長期戀釣有關(guān)。乾隆皇帝在位60年中,不少時光是在垂釣中度過的,有時大臣們不得不將國家大事移至望海樓上奏皇上。1774年金秋,乾隆皇帝在望海樓釣上了不少魚,一副手竿忙不停閑,休息時他雅興上來,親手御筆“釣魚臺”三個遒勁大字,從此望海樓易名釣魚臺而馳名中外。
乾隆皇帝還喜歡游釣,每次南巡時幾乎行一路釣一路。有一次,他南巡來到景色秀麗的揚州瘦西湖,這位釣迷皇帝經(jīng)不住湖中魚兒的引誘,不顧疲勞脫下黃袍揚竿垂釣。不大一會兒,一條大魚上鉤了,他把辮子向后一甩纏在脖子上,擺好架勢站穩(wěn)雙腳,同魚兒展開了搏斗。這位經(jīng)驗老到的釣迷皇帝幾個回合下來,很快將一條大魚拉上岸,侍衛(wèi)人員趕緊下鉤,小心翼翼地將大魚投入黃色大漁網(wǎng)里活水存養(yǎng),乾隆一直釣到晚霞灑在湖面上。后來,人們?yōu)榧o念大清皇帝乾隆曾到此釣魚,在瘦西湖修建了一處聞名遐邇的“皇帝釣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