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攝影,我在大學學習時就接觸過它,可說句實話,那時學攝影并不是出于對它的愛好,只是想利用攝影為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收集些素材,彌補寫生過程中觀察力的不足。沒有想到的是,參加工作后攝影卻成了我的主要工作之一,但對攝影的認識也就始終停留在資料保存功能上。
近幾年,我逐漸把攝影作為一種藝術來進行創(chuàng)作。在面對著秀美山川時,為了第一抹陽光,而在颼颼寒風中苦苦等待兩三個小時,為捕捉奇異民俗風情不停奔跑……
如今,要想創(chuàng)作出一幅能引人注目的好片真是難上加難,得到一個別有韻味的、震撼力強的拍攝角度更順煞費苦心,而發(fā)現一個不同的題材好比大海撈針。
在整理為《江西公路系統(tǒng)改革開放30周年圖片展》照片時,面對一張張泛黃的公路施工、搶修的舊照,映入我眼睛的是沒有刻意的構圖,沒有炫目的色彩,挑剔點說沒有光影運用,更不要談流行的廣角近距離低角度拍攝,可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照片讓我看到了情感和力量。
當我重新審視自己拍的照片時,發(fā)現了我所拍的風景只是記錄下美麗的色彩,迷人的光影,拍的人物的也只是刻畫出那讓人難忘的面容,這一切都只是事物的表象,經不起細細地品味。我知道自己缺少了什么!真正一幅好的照片,是有思想和情感在里面、技術背后的觀察和思考,才是攝影者真正的追求所在。高爾基說的“文學就是人學”。引申一下“攝影學就也是人學”。攝影更應當立足于人的表現,表現人的奮斗、人的生存環(huán)境和狀態(tài)、人的喜怒哀樂……
我希望鏡頭里能分泌著我情感、思想及價值判斷,照片上體現我的脈搏和體溫的視覺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