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讀過《福爾摩斯探案集》吧?福爾摩斯不愧為神探,他破案的方法和推理的嚴密正確,令人贊嘆。像在《血字的研究》中,他細心地觀察一草一木,從車輪的輪距看出是什么車,從腳印及血跡推斷出兇手的身高、臉色甚至心情等等,真是神乎其神。
人們常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痹陂喿x寫人的文章時,我們也可以去關(guān)注一些細節(jié),從而準確地把握住人物形象和內(nèi)心情感。如何成為文章中人物的“知心人”呢?
一般來說,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描寫都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等,并且會配合人物神態(tài)、動作。閱讀的時候,我們需要去細細揣摩人物的語言。此外,在人物的語言前,提示語也很重要,我們可以來揣摩人物說話時的心理,明白這是怎樣的一個人;還可以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人物對話時的場景與表情等,就像劇本里人物臺詞前圓括號里補充的詞語。請看《愛因斯坦的故事》中的這一段描寫:
已經(jīng)過了下班時間,辦公室里的電話鈴響了。秘書不耐煩地拿起了聽筒。
“請問,我可以和主任談話嗎?”耳機里傳來溫文爾雅而又熟悉的聲音。可秘書一時沒聽出是誰,按老習慣回答:“主任不在?!薄澳敲矗埬嬖V我,愛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兒?是他新搬的家。”
秘書婉轉(zhuǎn)地回答說:“不能奉告,因為愛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處受到干擾?!?/p>
這時,電話里的聲音突然變低了:
“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我就是愛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記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請你給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書聽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相信,讀到這里,你一定也會哈哈大笑起來,一個可愛的愛因斯坦的形象就這樣留在了我們的腦海里。當然,接下去,我們開始學習和體會在他的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可貴品質(zhì)了:原來,他是因為在回家途中專注地思考問題而忘記了自己的住處。關(guān)注人物的語言,就要關(guān)注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為不同的年齡、職業(yè)、性格等的人物,他們所講的話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所講的話也是不同的。而這些就可以幫助我們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如果說語言、神態(tài)是人物的外在表現(xiàn)的話,而一些細微的動作則是人物內(nèi)心的反應(yīng)?!度櫭]》中有這樣一段描寫:“離諸葛亮的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劉備就下馬步行。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出來開門的童子告訴劉備,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劉備讓童子不要驚醒先生,吩咐關(guān)羽、張飛在門口休息,自己輕輕地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劉備快步走進草堂,同諸葛亮見面?!?我們從這段文字中的“離諸葛亮住處還有半里多路就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走進去”“恭恭敬敬”的“站著等候”可以看出劉備是多么的尊重諸葛亮,而最后的那一個“快步”又表現(xiàn)出了劉備的內(nèi)心是多么急切地想見到諸葛亮,而這一個“快步”又和前面的“慢”形成對比,就把劉備的形象表現(xiàn)得愈發(fā)分明了。而在文章的開頭,劉備第三次要到隆中去,張飛是“嚷到”,而劉備是“生氣”,特別是到了諸葛亮門口,劉備的言行、以及后來他和諸葛亮“同桌吃飯、同榻睡覺”這些事情都說明劉備是多么的尊重人才。閱讀文字的時候,我們?nèi)绻プ×巳宋锛毼⒌膭幼骷捌渥兓?,就能讓人物的形象變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p>
怎么樣?讀到這里,相信你也一定掌握了一些“偵探”技巧吧?好,那么,就請你先找出一些寫人的文章來讀一讀,去探知人物的內(nèi)心,要知道,豐富經(jīng)驗的積累也是成為優(yōu)秀“偵探”的必要途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