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描寫,是指對人物的動作行為的描寫。寫作文時,如果我們對人物的一舉一動進(jìn)行細(xì)致的描寫,那么所寫人物就會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先來看楊紅櫻“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巨人的城堡》一書中的兩個鏡頭吧:
鏡頭一:唐飛早就瞄好了一個大桃子,伸手就把它摘了下來,張嘴就想啃。
鏡頭二:唐飛夾起一塊鮮桃拔絲,十分老練地放進(jìn)涼水碗里蘸幾下,再放進(jìn)嘴里。
鏡頭一描寫的是唐飛在張達(dá)外婆家的桃園里吃桃時的情景,透過“早就瞄好”“伸手就摘”“張嘴就啃”,你是不是感受到唐飛急欲吃桃的迫切心理呢?
同樣是唐飛,在吃鮮桃拔絲時,卻顯得那么老練,“夾”“放”“蘸”等動詞的準(zhǔn)確使用,彰顯了唐飛斯文沉穩(wěn)的鮮明個性。
由此可見,具體傳神的動作描寫能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讓人物在字里行間中行走,在語言文字中跳躍。
那么,怎樣才能把人物的動作寫具體、描傳神呢?下面借用一位同學(xué)的習(xí)作片段,和大家聊聊怎樣描寫人物的動作。
讀了這段文字,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句中的“移動”用得不夠妥帖,如果改為“挪動”是不是更能反映老爺爺行動的艱難呢?所以說,要想寫好人物的動作,首先得選用合適的動詞。
其次要做到鏡頭慢放。也就是把一個大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小動作,一一加以敘述。上述片段中“陳老師走過來扶起老爺爺”這一過程就可以寫得再具體些:
這時,陳老師看見了,連忙沖下樓梯,三步并作兩步地跑到老爺爺身旁,把老爺爺輕輕地扶了起來,然后又不停地幫老爺爺撣去身上的塵土。
這么一改,是不是更有助于表現(xiàn)陳老師當(dāng)時心急如焚的心情和他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呢?
再次,描寫人物的動作時如果融入了語言、神態(tài)等,這樣所寫人物就更加立體傳神了。
上述片段,我們還可以給它變一變:
老爺爺?shù)沽耍D難地挪動著身體,臉上流露出痛苦的神情。這時,陳老師看見了,他不由地驚叫了一聲:“不好!”連忙沖下樓梯,三步并作兩步地跑到了老爺爺身旁,把老爺爺輕輕地扶了起來。然后關(guān)切地詢問:“老爺爺,你哪兒痛???傷著了嗎……”說著,陳老師還不住地幫老爺爺撣去身上的塵土。
這么一改,老爺爺痛苦的神情、陳老師急切的心情也就活靈活現(xiàn)、惟妙惟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