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免遭遇不幸,如貧困、疾病、挫折等等,可面臨不幸,無論如何也不能折斷了理想的翅膀。
1965年,特萊艾生于津巴布韋一個貧窮的村落,上了一年小學后,父親便讓她退學回家。輟學的特萊艾每天等哥哥放學,就急迫地翻開哥哥的書包,纏著哥哥將所學的知識對她說一遍,然后,在院子里一塊表面坑坑洼洼的大石頭上完成老師布置給哥哥的作業(yè)。就是在這塊石頭上,特萊艾用一張小紙寫下了自己的四個夢想——出國留學、讀完學士、碩士和博士。然后,她按照非洲人的傳統(tǒng),將寫著這四個夢想的紙條放進一個瓦罐里,埋在這塊大石旁,要在實現(xiàn)的時候打開瓦罐。
哥哥總能按時交上整潔的作業(yè),課堂卻答不出老師的提問,同村的老師卡嘉寧調(diào)查后知道,是妹妹一直在做著哥哥的功課??螌帒┣筇厝R艾的父親讓她回到學校,然而,父親卻不為所動。11歲那年,特萊艾嫁人了。時光荏苒,十幾年后,特萊艾已經(jīng)是五個孩子的母親,貧困的生活讓當初的理想蕩然無存。
1996年,津巴布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莊稼欠收,特萊艾家的糧食很快就吃光了。那時,她的丈夫患上了艾滋病,全家僅靠她在外面做工維持生活。
一天,特萊艾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孩子們餓得直哭,丈夫坐在地上嘆氣。她揭開糧缸,里面空空如洗。她決定帶著孩子和丈夫,到一直關心她的,也是村里最富裕的卡嘉寧老師家要口吃的。
來到卡嘉寧老師家,他正在用餐。在聽特萊艾說明了來意后,他起身端來了幾塊面包。
卡嘉寧拿起一塊面包,特萊艾去接,他卻好像沒有看到她,避開她的手,遞給了她的丈夫,說:“你是病人,戰(zhàn)勝病魔需要營養(yǎng)。我憐憫你擁有一個無能的妻子,不能安排好你的生活,你快趁熱吃吧?!?特萊艾的臉霎時火般地熱。
他又拿起幾塊面包,再次避開特萊艾伸過來的手,遞給幾個孩子,說:“可憐的孩子們,你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要忍受饑餓的折磨,你們沒有一個稱職的母親??!”特萊艾的臉更熱了。
卡嘉寧拿起最后一塊面包,卻沒有給特萊艾,而是自己吃了起來,他邊吃邊說:“我從不給來乞討的健全的成年人食物,因為這些人生性懶惰,輕易就被塵世折斷了理想的翅膀。”特萊艾羞愧地低下了頭。
回家后,特萊艾在曾經(jīng)埋下夢想的地方久久徘徊,她決定要實現(xiàn)理想,親手打開瓦罐。從此,她一邊照顧全家人的生活,一邊撿拾起課本,刻苦自學。
1998年,她被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錄取進本科學習。為避免五個女兒被丈夫隨意嫁人,她帶上丈夫和孩子一共七人到美國留學。那時助學金微薄,孩子們在上學,丈夫也因病無所事事,一家人生活窘困,被迫擠在冰冷、破舊的車式房子里。為了生存,她打了幾份工,利用一切時間學習,盡量減少睡眠。沒有吃的,她就去附近的垃圾筒里,翻找別人丟棄掉的食物充饑。
生活的艱苦,特萊艾早就習慣了;她覺得最難以忍受的,是丈夫打結婚起就有的家庭暴力傾向。丈夫在屢教不改之后,被美國司法當局趕出了美國;離開美國不久,丈夫的病情就加重了。善良的特萊艾念在老夫老妻的份上,想著這個男人給她帶來的5個心愛的孩子,又把丈夫接回了美國,一直照顧他到去世。
2009年12月,她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四個夢想。已年近古稀的卡嘉寧先生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給她打去了祝賀電話,并要親眼看到她打開瓦罐。
人生難免遭遇不幸,如貧困、疾病、挫折等等,可面臨不幸,無論如何也不能折斷了理想的翅膀。讓我們想象特萊艾打開瓦罐的那個時刻,與她一同歡呼。
(編輯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