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研版新標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只注重U—nit1、Unit2的教學,而將Unit3language in USe(語言運用)的課變成練習課。教師忽視語言運用在學習中的作用,致使學習者語言運用意識淡薄,在實際交際場合暴露出運用語言時存在的問題。久而久之,語言運用環(huán)境的構建者——師生之間缺乏感情溝通和知識信息的交流,學生基本處于被動狀態(tài)。學生運用語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和激發(fā),進而影響學生運用語言的動機、興趣和能力。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體系逐步形成,互動式教學作為一種策略,已在課堂教學上備受推崇,廣為運用?;咏虒W是指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在教學雙方平等的交流中,激發(fā)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英語語言運用課堂上實施互動式教學,可以“話題”為中心分步實施。筆者將結合外研版新標準Book3 Mod-ule 6這一模塊的話題Envi-ronment(環(huán)境)的教學為例,具體談論整合步驟。
第一步是話題導人。所謂話題的導人,也就是呈現(xiàn)問題。通過導入話題,來激活學生心中的相關詞匯、詞組、重點語句。在選用Environment(環(huán)境)為這一模塊的話題時,筆者首先講述假期外出時,看到一些垃圾破壞心情的情景話題,引出問題What isthe environment today like(今天的環(huán)境像什么)?教學中,通過猜測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起到引出話題的作用。然后呈現(xiàn)環(huán)境現(xiàn)狀,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表述。學生既復習了有關環(huán)境表達的相關詞匯、詞組、重點語句,又創(chuàng)設了一個語言運用的特別情景。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在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得以表現(xiàn)。一方面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通過聽故事、猜游戲形成了活躍的課堂氛圍,營造出了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培養(yǎng)了主體意識、參與意識,達成互動式教學的前提;另一方面通過師生對話,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靈活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便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當然,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地發(fā)表不同意見。對學生的見解,教師不要急于評論,更不要武斷否定。教師對標新立異的見解要盡可能給予鼓勵性評價,對學生的偶然失誤要持寬容態(tài)度,當學生的見解出現(xiàn)錯誤或偏頗時,應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矯正。
第二步是討論問題。從生生互動、綜合互動到話題討論。這一步是知識的具體內化過程,是對相關語言知識的運用。通過討論“why is the
environment
soterrible(環(huán)境為什么如此可怕)?”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分析環(huán)境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通過生生互動、合作學習的形式,進一步明確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危害;通過小組活動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通過組際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師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環(huán)境問題,也就達到了復習環(huán)境內容的語言知識點的目的。采用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師生、生生間形成互動,創(chuàng)設出一種自然的語言運用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在參與和互動中學會學習、創(chuàng)新、合作。當然,學生在積極學習、認真思考、熱烈討論的過程中,遇到障礙與矛盾時,教師要及時進行點撥,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幫助他們開拓思路,突破難點。教師的點撥要適時適度,要通過簡明客觀的語言,啟發(fā)學生解決相關問題。
第三步是解決問題。通過組際互動、綜合互動,讓學生把所掌握的大量語言知識,轉化為學習者的語言運用能力。如筆者在學生討論結束以后,接著讓他們聽有關環(huán)保的一段文章,以此訓練學生的聽力,同時引導學生思考解決環(huán)保問題的辦法。另外,筆者還特意引出本模塊的一個語法知識:前綴及后綴。在有關環(huán)保的語篇中復習本模塊“前綴及后綴”的語法點,實現(xiàn)話題、功能與結構的有機結合。通過師生、生生、組際互動使語言運用達到一個高潮,從整體學習過渡到學生個體的認知,更好地滲透個性化的環(huán)保意識。筆者讓一個學生做小老師,對別的學生進行采訪并do a report(做一個報道),起到示范作用,然后要求全班學生都行動起來,共同尋找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方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邮浇虒W的設計是否有效,一經(jīng)課堂教學便見分曉。但“見分曉”并不等于教學的終止?;邮浇虒W要求師生不能僅僅停留于“見分曉”,還應在“見分曉”的基礎上,及時進行反思、評價和總結。課后的反思、評價既是雙向的,也是互動的。教師總結教學效果,學生總結學習效果,并通過個別交談、座談、問卷等形式進行師生交流,共同探討,共同改進,共同提高。反思與評價可在一節(jié)課后進行,也可在一篇課文、一個單元、一個章節(jié)教學后進行。當然,互動式教學課后的反思、評價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使整個教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
現(xiàn)代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潛能?;邮浇虒W主要是通過誘發(fā)主體意識、參與意識,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價值。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有助于教學主體“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自我發(fā)展”的教學模式。語言運用課教學與互動教學模式有機整合,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語言運用能力,靈活生動地輸出日積月累的知識。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后宅中學
(責任編輯 黃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