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山海經(jīng)》中的碣石之山即今吉林長白山

2012-04-29 00:44:03周述椿
文史雜志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碣石之山昌黎

周述椿

右頁附圖是三座山的全景對比照。左圖是吉林省的長白山,右上圖是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右下圖是山東省無棣縣的碣石山。三座山都具有穹隆冢起特立的山態(tài),但是一比較,后兩者只是矮子和侏儒。為什么將這三個相距千里的山放在一起比較?因為長白山才最有可能是《山海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中所載的古碣石之山,而后兩座山應(yīng)算是個后起的替代品。為什么這樣說呢?

關(guān)于碣石山的說法,最古的記載當在《山海經(jīng)》及《禹貢》兩本書,一般認為,《山海經(jīng)》應(yīng)當比《禹貢》的記載更古?!渡胶=?jīng)》的碣石山載于《北次三經(jīng)》,排列在第44位:“又北五百里,日碣石之山。繩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魚。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队碡暋穼偈降挠涊d有兩處:“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p>

那么《山海經(jīng)》及《禹貢》中所記載的碣石山是不是同一座山呢?這個問題頗不好回答。如果說是同一座山,《山海經(jīng)》中的碣石山?jīng)]有與海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而且與之相鄰的幾座山都沒有與海有聯(lián)系。只是說碣石山是繩水的發(fā)源地,這條繩水是流入河水,可見此山距海尚有一段距離。而《禹貢》中此山“至于碣石,入于?!?,明顯地靠近海邊。但如果說不是同一座山吧,這兩個山都與河有關(guān),而且都稱碣石。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似乎是認為兩書所載的碣石山不是同一座山。在他所著的《(山經(jīng))河水下游及支流考》文中,就認為《山經(jīng)》中的碣石之山在北京西郊:“繩水即《水經(jīng)》圣水,繩圣一聲之轉(zhuǎn)。據(jù)《水經(jīng)·圣水注》所敘圣水源流,碣石山應(yīng)指圣水上游所出大防嶺,即今房山縣大石河所出大房山,亦有可能指圣水東源廣陽水所出西山,即今小清河所出北京西郊潭柘山?!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罚候|衍如燕,昭王“筑碣石官身親往師之”;《正義》:“碣石官,在幽州薊縣西三十里,寧臺之東?!睂m以碣石為名,殆當由于白宮西眺得見二十里外碣石山之景色。”譚先生另著有《碣石考》一文,文中主要論證《禹貢》中所述的碣石山為昌黎碣石山,該山也是秦皇、漢武、魏武所登臨的碣石山,并批駁碣石山沉海說,認為沉入海中的是后來已淤積成陸的當時尚可在山頂了望的一些臨海大石??磥碜T先生的意見是:《山海經(jīng)》中的碣石之山與《禹貢》的碣石山不是一座山。

歷史學家劉啟釪先生也著有《碣石考》一文,文中說:“昔日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登臨碣石,魏武帝更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名篇。這個碣石最初見于《尚書》的《禹貢》篇,但它的確切地點究竟在哪里?兩千多年來爭論不休,一直是沒有十分弄清楚的問題?!蔽闹薪又e了歷代關(guān)于碣石山位置的各種異說總共11種,最后肯定河北昌黎的碣石山為《禹貢》中的碣石山。

盡管有譚、劉兩位著名學者所著的《碣石考》文,但是近年來,山東省的一些學者又力主無棣縣北的馬谷山為《禹貢》碣石山,并舉行復(fù)名活動,廣為宣傳,且在馬谷山大修建筑物,與昌黎的學者多有爭論;還有綏中縣及秦皇島市也有論者說碣石山在他們那里??梢姟队碡暋分械捻偈皆诤翁帲两袢栽跔幷摬恍?。至于《山海經(jīng)》中所載碣石之山在何處,它與《禹貢》所載碣石山有沒有關(guān)系——就更難以考尋了。

那么此文開頭所說的吉林長白山可能為《山海經(jīng)》中的碣石山,是從何說起呢?

碣石之山載于《山海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的第44山,譚先生在其文中認為是在北京西郊的大房山或潭柘山。譚先生所論,是由對《北次三經(jīng)》所載從第19山“謁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起,按經(jīng)載山序依次逐山、逐水梳理而來。

譚先生對碣石之山的定位,與第40山燕山的定位很有關(guān)系。經(jīng)載:“燕山,燕水出焉,東流注于河”。譚先生認為:“燕易音近,燕水應(yīng)即《漢志》出中山國北新城西北東入滱之易水,亦即《水經(jīng)》受滱以前之易水,今雹河。其水出自今易縣西南?!队[》卷四十五引《隋圖經(jīng)》‘燕山在易縣東南七十里,東南當系西南之誤。據(jù)《水經(jīng)·易水注》,易水東流至渾城南,東合漉水,《山經(jīng)》燕水注于河亦當在此。渾城即今安新縣治”。

易縣西南70里,相當于位在今之狼牙山一帶。但是筆者看到的百度百科的燕山資料又說:“從歷史角度來講,有大、小燕山之分。大燕山,即北京北部的燕山山脈,命名較晚。小燕山,位于北京西南部,房山城關(guān)街道與燕山辦事處西北。也就是貓兒山、大房山和風凰嶺,曾稱為大防山。小燕山為最早的燕山,大致命名于商代。后因燕都北遷,大燕山得名”。

筆者認為,此說較為合理。一般認為,《山海經(jīng)》成書年代最早應(yīng)在周代,周武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因此燕山應(yīng)在大燕山即北京以北今燕山部位。譚先生因燕、易因近,認為燕水為易水;但是易水得名應(yīng)更早,夏代就有有易氏。按譚先生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夏時期全圖》,有易氏就在易水位置,故易水不可能改稱為燕水。燕山所據(jù)的《隋圖經(jīng)》是《御覽》轉(zhuǎn)引,而且還有錯誤,故不足為證。另外,還可以從譚先生的文中來推求。譚先生文中對經(jīng)載第37山高是之山,定位在靈丘縣西北,經(jīng)載燕山又在高是之山以北。但易縣西南的狼牙山卻在高是之山的東南,而房山縣卻在靈丘縣的西北方。如果將易縣西南70里的山定為燕山,大房山定為碣石山,兩者凈跨距約為100公里,而經(jīng)載從燕山到碣石山共2400里,而且還包含有水行500里,以周里約相當于415米換算,相差約10倍,明顯與地理狀況不合。經(jīng)載的里與跨距應(yīng)當有個什么樣的合理比值呢?筆者認為,經(jīng)載的里當是兩山間所經(jīng)行道路的實際里程,而道路要盤山越嶺而行,故應(yīng)比凈跨距為多。而且山路越是崎嶇,兩者相差就越大,如在平野,相差就越小。太行山的崎嶇是很有名的,但是不是兩者要相差10倍,可以用譚先生文中已考訂的山來推測。譚先生考訂經(jīng)載第25山景山為武安縣南的鼓山,經(jīng)載的29山敦與之山為內(nèi)丘縣西的蓬鵲山,經(jīng)載的33山空桑之山為云中山主峰,經(jīng)載的37山高是之山在靈丘縣西北。這些山主要都位于太行山脈。從景山到高是之山經(jīng)載里程共2290里,而這些山連線凈跨距約為490公里,兩者比值為1.9倍,這個比值應(yīng)該是合理的。從靈丘到北京北的燕山,凈跨距約270公里,經(jīng)載高是之山到燕山共620里,兩者比值也約1.9倍。顯而易見,經(jīng)載的燕山以在北京以北為宜,燕水當以今溫榆河為當,它東南流是可能流入當時的《山經(jīng)》河的。那么,經(jīng)載的碣石之山是否就是昌黎的碣石山呢?經(jīng)載的燕山到碣石之山里程共2400里,而從北京北到昌黎跨距約240公里,兩者比值為4.15倍,也明顯的不合理,而且其間也沒有可能需要水行500里。也許,經(jīng)載的碣石之山需要按經(jīng)載里程延伸到更遠去尋找。《淮南子·時則訓(xùn)》記有:

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博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嗥、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中央之極,自昆侖東絕兩恒山……東至于碣石。

《通典·州郡》盧龍縣下說:

《晉太康地志》曰:“秦筑長城,所起自碣

石”。在今高麗界,非此碣石也。

前則記載,表明碣石山當在遼東,東臨朝鮮,但不在朝鮮境內(nèi),所以說過朝鮮。它與中央之極起點昆侖一樣,也作為東、西、南、北、中五方之極的各起點之一,而且既是東方之極的起點,也是中央之極的終點。昌黎的碣石山,雖然西接恒山,靠近海,但需要過渤海跨過遼東半島才是朝鮮,而且山體比起著名的昆侖來說要小得多,所以不應(yīng)是此則所載的碣石山。后則記載,說碣石在朝鮮,與前則記載有所不同,是秦筑長城的起點。有說此碣石山在漢樂浪郡遂成縣,在今平壤西南,《中國歷史地圖集·秦時期全圖》也將長城起點繪于此。但這個山在朝鮮境內(nèi),與前則記載有所不同,兩者都與朝鮮有關(guān)。這兩則記載也表明,在遼東至朝鮮一帶還另有碣石山,而且此山可以與名山昆侖相當。這個碣石山是不是就是經(jīng)載的碣石山呢?那就需要看看《北次三經(jīng)》中燕山以后載有碣石之山等山的地理記載:

“燕山,燕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饒山,多瑤碧,歷虢之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坝直彼陌倮?,日乾山,其陽有金玉,其陰有鐵而無水”。“又北五百里,日倫山,倫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又北五百里,日碣石之山,繩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坝直彼形灏倮?,至于雁門之山,無草木”?!坝直彼兴陌倮铮劣谔?,其中有山焉,日帝都之山”?!坝直蔽灏倮?,日鋅于毋逢之山,浴水出焉”。

經(jīng)中最后一段七座山的記載,難于破解有兩點:一是碣石之山的位置。前已論及,昌黎碣石山在燕山的東面約240公里,但按經(jīng)中所載,卻有2400里,遠大于實際距離。如按譚先生所論,碣石山即今潭柘山,繩水即今小清河,但與經(jīng)載距離相差又太大。二是古《山經(jīng)》河在今天津以西入海,昌黎碣石山所在位置不可能有水入河。因此,這兩處的山不太可能是經(jīng)載的碣石之山。如按本文所論,燕山即今燕山,除了燕水在古代有可能入河外,燕山以下各山入的河就不應(yīng)是《山經(jīng)》河,或許是以海為河的字誤;或許是當時黃河河播為九河,呈一寬大面入渤海灣,河海分界不清,便以海為河了。筆者認為:應(yīng)拋開今昌黎縣碣石山即為經(jīng)中的碣石山的模糊看法,它只是《禹貢》所載的碣石山。那么經(jīng)載的碣石之山在何處?應(yīng)按經(jīng)中所載,依山脈的實際走向,方位,水向,陸、水里程及地理特征,循《淮南子-時則訓(xùn)》所指,向更遠的地區(qū)去探求這個東接朝鮮并可與昆侖相類比的大山。

燕山山脈橫亙東西向,所以應(yīng)按山勢向東山行500里,那就到山海關(guān)遇見海了。再向東水行500里渡過渤海,就到遼東半島。饒山相應(yīng)于岫巖縣西南遼南第一高峰海拔1131米的步云山,山北有雅河?xùn)|流入洋河再入海。其山多瑤碧,岫巖玉天下聞名。再沿千山山脈向北,便達海拔1181米的千山主峰,即經(jīng)載的乾山。此山西北方的鞍山盛產(chǎn)鐵礦,與經(jīng)載的其陰有鐵而無水相符。且乾、千音近,干、千形近。沿千山山脈向北,進入長白山脈。通化市西有海拔1347米的崗山,南側(cè)有富爾江東流入渾江再流入鴨綠江入海,應(yīng)是經(jīng)載的倫山及倫水。再依長白山脈向北,到碣石之山,即長白山脈主峰海拔2891米的白頭山。

《說文》:“碣,特立之石,東海有碣石山”?!掇o源》:“圓者為碣,因遠望其山,穹隆似冢,山頂有巨石,其形如柱故名”。碣為特立之石,碣石之山就應(yīng)的特立之山。長白山的主峰,為一盤踞百里的寬巨火山圓錐體,是東北地區(qū)的最高峰,所以能成為東方之極的起點,且緊鄰朝鮮。山頂各峰圓據(jù)于原火山口天池的四周,遠望此山,穹隆冢起,山頂各巖峰環(huán)踞峙立如柱,特立孤踞于四周平野之上,合于《說文》及《辭?!穼偈降慕忉尅F湫螒B(tài)之特立孤標壯美,是昌黎碣石山和無棣碣石山無可相比的。以此山為碣石之山,應(yīng)是名實相符。此山是松花江、鴨綠江、圖門江的發(fā)源地。圖門江東流與戛呀河相匯后入海,當是從此山東流的繩水。

由此山向北循松花江水行500里,到達吉林市南的海拔1405米的南樓山,此即經(jīng)載的雁門之山。又向北循松花江水行400里,至于泰澤,此泰澤即松嫩大平原的大片沼澤地。這片沼澤的分布區(qū),從嫩江平原向東沿著松花江直到依蘭縣。松花江南岸尚志縣北海拔952米的大青山,此山四周受拉林河、螞蟻河及松花江包圍,是個孤立的山體,至今在其南面榆樹、五常、尚志一帶還有較大的沼澤地分布。古時此山當是在這遍大沼澤地之中,故經(jīng)載為“其中有山,日帝都之山”。再依山勢向北,越過松花江,就到小興安嶺最高峰,嶺的南端海拔1429米的平頂山,即經(jīng)載的毋逢之山,東側(cè)有湯旺河南流入松花江。此山向北、向西、向東都是平原沼澤地,無山可延伸了,成為北次三經(jīng)的終點。

從燕山到毋逢之山,經(jīng)載總里程為3800里。連線本文所對應(yīng)各山,總凈跨距約為1600公里,兩者基本接近。東北的山,海拔不高,除白頭山及其附近的望天鵝山外,都在1500米以下,山勢較平緩,道路沒有太行山那樣崎嶇,所以直線距離與經(jīng)載里程就較接近了。

以碣石之山為長白山主峰白頭山,系依《北次三經(jīng)》所載,按經(jīng)載的山勢、水向、陸水里程、地理特征逐山梳理而得,應(yīng)該具有較高可能性。

將經(jīng)載碣石之山定位在長白山,它與《禹貢》中的碣石山有沒有關(guān)系呢?

《禹貢》中說:“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參見右下圖),這是說島夷入貢所行的路線。島夷地居遼東,是從海行入貢。當他們的船過渤海西行到山海關(guān)一帶時,遠遠看見燕山東端諸峰,知道快到中華大陸,將調(diào)整航向,西轉(zhuǎn)入河了,便將燕山東端諸峰最南端的一個穹隆冢起,海拔695米,在海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有些像島夷境內(nèi)的東極起點標志碣石之山的山頭,也叫為碣石山,作為轉(zhuǎn)航進入河水的地標。由于此山在航道的右側(cè),故在《禹貢》中載為:“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于河”。因為這個入河地標,只有入貢的島夷人才感興趣,故可說昌黎的碣石山,其得名應(yīng)出于島夷,并源于經(jīng)載碣石之山,后為《禹貢》所采納記載。至于無棣海拔僅65米的馬谷山,只能稱“被碣石山”,根本不能與昌黎碣石山相比。

也許因為殷、周時期,島夷所居已為肅慎族所據(jù);周代后期,列國爭雄中原,無人對邊遠之地感到興趣,造成經(jīng)載失解。到秦統(tǒng)一中國時,如冢的巨山碣石之山只存于傳說,只是在《淮南子·時則訓(xùn)》還保存著對這個東方之極起點模糊的神話性記憶,人們只能望海興嘆。秦、漢的方士們便將昌黎的碣石山說成是傳說中可東通至日出之次,博木之地的神山,導(dǎo)至秦皇、漢武到那里觀海求仙,刻石膜拜。

到了東漢末年,被追尊為魏武帝的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東臨碣石,以觀滄?!?,吟出了名篇《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的第一章《觀滄?!?。此后司馬懿、北魏文成帝拓跋溶、北齊文宣帝高洋,都曾到碣石山觀山祭海。隋、唐時,碣石山前的淺海島石被淤積成廣闊的陸地,在山上已很難看見山島竦峙、洪波涌起的大海了。故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東征高麗,雖然都經(jīng)過碣石山,但都沒有登碣石山,以后也沒有哪個帝王再登碣石山觀海。到毛澤東《北戴河》詞出,碣石山之名,才又響徹華夏。

由于有碣石沉海說,碣石山在何處,歷史上形成多種說法,從而造成今天碣石山在何處之爭;但都論爭的是《禹貢》碣石?!渡胶=?jīng)》中所載的碣石之山在何處,除譚先生所著的名文外,多有將經(jīng)載碣石與《禹貢》碣石相提并論者,筆者尚未見到其它說法。僅以此長白山即經(jīng)載碣石之山說,就教于諸方家。

猜你喜歡
碣石之山昌黎
一個丑陋的人的孤獨和愛
莽原(2023年3期)2023-05-30 12:46:47
碣石山下歌聲起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0:55:53
太行之山何崔嵬 巖幽谷隱藏風雷——第十八屆《中華詩詞》青春詩會側(cè)記
中華詩詞(2021年7期)2021-12-31 08:34:00
CSAMT在昌黎——黃金海岸地熱勘查中的應(yīng)用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
河北果樹(2020年1期)2020-02-09 12:31:46
昌黎地秧歌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節(jié)錄《林泉高致》
碣石在秦漢時期歷史中的地位
山西青年(2019年4期)2019-01-15 12:21:00
黃公竊刀
大禹治水曾到碣石山
鄉(xiāng)音(2016年4期)2016-05-28 07:26:22
清河县| 芒康县| 兴安盟| 沛县| 收藏| 惠水县| 金山区| 思茅市| 盐城市| 略阳县| 西林县| 寻甸| 连云港市| 惠州市| 紫阳县| 正蓝旗| 林州市| 偃师市| 诸城市| 麟游县| 阜康市| 海淀区| 四子王旗| 南汇区| 葵青区| 泸定县| 武穴市| 桂东县| 孝昌县| 甘南县| 南投市| 蚌埠市| 阿拉尔市| 沁阳市| 图木舒克市| 西充县| 玉屏| 井冈山市| 商南县| 西畴县|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