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雪
18年前,為了全心全意照顧因病成為植物人的婆婆,身為醫(yī)生的她毅然辭職回到家中。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艱辛付出中,她居然設計研究出了一個多功能的護理床,正是她的愛心和孝道,不僅讓她擁有了千萬財富,也讓她那被醫(yī)生判定只能活兩年的婆婆,18年后依舊健康。
這是一個孝心的故事,也是一個聰明媳婦的人生追求。
辭職照顧植物人婆婆
蔡玉霞是河南新鄉(xiāng)人。1993年初,身為醫(yī)生的她與新鄉(xiāng)一家企業(yè)的工程師王建敏結婚了?;楹蟛痪?,一場大病讓婆婆變成了植物人。王建敏是家中老大,一個妹妹已經(jīng)出嫁,弟弟尚未成家,護理婆婆的重擔便責無旁貸地落在了他們夫妻倆的肩上。
婆婆不會說話,無法動彈,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必須時刻有人在身邊照料。而作為醫(yī)生,蔡玉霞又無法分身,無奈之下,她只好將婆婆接到醫(yī)院貼身照料。把婆婆接到醫(yī)院的確是方便了,可長期住院的費用卻讓蔡玉霞夫婦倆吃不消。思來想去,蔡玉霞做出了艱難的選擇:辭職,在家中全心全意照顧婆婆。她的好朋友打電話勸阻她,她噙著眼淚說:“剛和愛人認識的時候,婆婆就對我體貼入微,后來結婚過門了,老人家更是把我當親閨女對待。如今,我咋忍心把老人家托付給別人?工作沒了,以后可以再找,親情沒了,想彌補都沒有機會了。”包括丈夫在內(nèi)的親朋好友,沒人理解蔡玉霞的舉動,但她義無反顧。
辭職了,回家了,蔡玉霞從此開始了漫長的護理之路。護理一個植物人,她所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為了防止褥瘡的發(fā)生,她要每兩個小時為婆婆翻一次身,晝夜如此,一個好覺都睡不上。老人的尿墊要隨時清洗,冬天里,蔡玉霞的手由于長期冷水浸泡,整天紅腫著,刺癢難忍。
一個躺在床上不能動的人,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婆婆不能吞咽,蔡玉霞想出了種種方法:西紅柿用開水燙過,揭去皮,捏成糊狀;用刀把青菜剁得碎碎的,做成菜泥;補充肉類時,把瘦肉剁成肉泥,加入剁碎的山藥,炸成丸子放在冰箱里,等吃的時候再弄碎;做成的雞蛋甜湯,里面沒有一個面疙瘩和雞蛋塊。每次喂飯都需要兩個多小時。
護理婆婆,最麻煩的就是擦屎擦尿。沒有知覺的婆婆大小便失禁,蔡玉霞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把屎弄得滿床都是,簡直無從下手,她跑到廁所干嘔了好久。此后每過兩個小時,蔡玉霞就要伸手摸一摸褥子。夜晚也是如此,蔡玉霞特意放了一個鬧鐘在床頭,每兩個小時響一次,起床看看婆婆。夏天,她一天至少要幫婆婆擦一次身子、換一次衣服、洗一次頭;冬天,她就抱著被子睡到婆婆的房間。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蔡玉霞不厭其煩地重復著上述的過程。家里也曾雇過保姆,但是保姆干了幾天就不辭而別。
動腦筋減輕婆婆痛苦
長期抱病在床的人,最大的隱患就是生褥瘡。累也好,苦也好,蔡玉霞都能挺住。但她身體太單薄,每次給婆婆換衣服、被褥時,必須將婆婆抱到另外一張床上。她抱不動婆婆,曾有幾次還和婆婆一起摔倒在地上。那時她就想,能不能在“床”上做一些改動,比如,不用將患者來回搬動,全天24小時能自動檢測、接收大小便,一旦有了這樣的床,病人家屬豈不是能從這些瑣碎的事情中解放出來?
蔡玉霞積在心里的想法讓她開始不停地動腦子:要想婆婆的大小便不沾床,可以在床上挖個洞。一家人忙碌了幾個小時,終于讓婆婆第一次睡上了根據(jù)她身高、體征專門定制的床。
然而蔡玉霞并沒有因此而滿足,因為床上的洞使婆婆的臀部長期暴露,寒冷的日子容易著涼、感冒。如果能讓這個洞在婆婆大小便之后自動閉合上就好了。
對有關高科技方面的東西,蔡玉霞沒有多少了解。她經(jīng)常蹲在婆婆床下看看這、看看那,再沉思良久。丈夫見她這樣,就疑惑地問她又在研究什么,蔡玉霞將自己的想法一說,丈夫就一拍手說:“這事我不就會嗎?”
蔡玉霞買來鐵杠、鐵板、鐵釘?shù)群芏嗖牧?,因為需要多次測試,工程又小,別人不愿意幫她焊接。蔡玉霞就自己買了個焊機,每天照顧婆婆之余,她就戴著大墨鏡,將大大小小、長長短短、寬窄不一的鐵塊焊接在一起,不合適又拆掉重新組裝。
能不能設計一款能感應出大小便的報警系統(tǒng)?另外,長期臥床的病人如果不定期翻身、按摩,就會造成肌肉萎縮、退化甚至死亡,能不能讓這張床自動替婆婆翻身、按摩呢?為了達到智能效果,需要在床上安裝電子芯片,作為機械工程師的丈夫包攬了所有技術活,包括數(shù)據(jù)核算、電控、自動化、液壓以及設備吻合等設計。
夫妻倆又經(jīng)過數(shù)次調(diào)試、改裝,最后總算把母親搬到了這張盛滿孝心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床上。婆婆的尿泡漸漸消失了,體重也一直保持在60公斤左右,家里不再有異味。醫(yī)生給婆婆檢查后稱這簡直是奇跡:除了大腦仍舊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她的身體各項指標跟常人無異!
孝順媳婦覓到商機
很多親友趕來參觀,對這張床贊不絕口。一位親戚無意中的一句話讓蔡玉霞為之一震:這東西太好了,咋不多造幾張啊,那么多老人誰不需要呢?蔡玉霞發(fā)現(xiàn),偌大的新鄉(xiāng)市竟然沒有類似的產(chǎn)品,上網(wǎng)搜索,國內(nèi)也沒有類似的產(chǎn)品。
2002年的一天,小區(qū)的一個鄰居尋上門來,原來他家里也有一位臥床的病人,聽說蔡玉霞發(fā)明了一個護理床,又先進又方便,就來看看,問能不能也幫他做一個。
其后每天下班后,王建敏就和妻子帶著工具趕到鄰居家,從下午六點多一直忙到晚上十一點,床做好了,請他們做床的人也多了起來,長期下來,蔡玉霞吃不消了,對家里也疏于照料。再有人來請他們做床,蔡玉霞就開始婉言拒絕。人家便說:“這樣,實在不行我們也不著急,您這邊慢慢做,做好了再給我們;不然您開個工廠專門做也可以?。∧催@床需求量多大?。 ?/p>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蔡玉霞和丈夫商量:要不,咱給護理床申請個國家專利?沒想到,國家專利局很快批準了蔡玉霞的專利申請,這一下激發(fā)了她的斗志。她替婆婆請了一個保姆,然后開始跑新鄉(xiāng)的市場,了解新鄉(xiāng)市對護理床的需求。
跑完市場,蔡玉霞和丈夫決定,開辦一個制造護理床的工廠。
蔡玉霞選好廠址,招了幾個工人就開始干起來。2009年,王建敏也辭了工作投身到妻子的事業(yè)中,這一年他們生產(chǎn)護理床的標準生產(chǎn)廠房終于在新鄉(xiāng)市建起來了。
兩年下來,他們的護理床已行銷全國,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設立了代理商,連國外也有人來買。目前,蔡玉霞已經(jīng)賣出了近兩萬張護理床,資產(chǎn)也已過千萬。
與此同時,蔡玉霞在精心選聘、培訓了一批專業(yè)的護理人員后,省內(nèi)第一家專門為失能老人開辦的護理院開業(yè)了。當然,十多年來由她一直照顧的婆婆,成了護理院的第一位入住者。護理院的病床都是他們制造的智能床。這張床充分顯示了它的優(yōu)越性:不需要人的操作和看護,能通過智能傳感器自動檢測大小便,經(jīng)過電腦微處理器信息處理,控制接便器自動完成接收大小便工作。同時在顯示監(jiān)護器上提示護理人員,直到護理人員將大小便倒掉后,監(jiān)視器上的呼叫才會消失。
有更多需要照顧的病人送到了蔡玉霞的護理院。截至目前,蔡玉霞的護理院已經(jīng)先后接收了600多名老人,其中一部分原本病情不重的老人已經(jīng)康復。
智能型護理床,為蔡玉霞的孝道和愛心錦上添花,而最重要的是,歲月的沉淀給了她太多的恩賜:付出后的幸福,孝道里的感恩,磨練中的寬容,所有這些,讓她擁有了美艷如花的人生。
責編/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