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玲
在營養(yǎng)品、保健品、早教大潮的沖擊下,在高效的社會環(huán)境中,面對繁瑣而冗長的育兒生活,你還能保持淡定嗎?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年代,追求質量、講究效益成為育兒的一種宗旨,但是,長期生活在有效狀態(tài)未必真會有效果,育兒,也得講究張弛有度。
1.“高營養(yǎng)”情結
“把好東西省給孩子吃!”這是我爸媽那代經歷過饑荒和貧困的人的育兒理念,在隔代育兒身上依舊彰顯無遺。媽媽幫我?guī)Ш⒆拥倪@段時間,口頭禪就是“這個有營養(yǎng)”,然后優(yōu)先把“有營養(yǎng)”的食物給孩子,比如奶、蛋、肉等等,十分家常的蔬菜和水果往往被忽視,覺得營養(yǎng)價值不高。
關鍵詞:均衡
其實,每種食物都有自身的價值,尤其是水果與蔬菜,對于補充維生素很有意義,合理的飲食要做到多樣與均衡,這樣才能避免偏食和挑食。而且,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迷信“高營養(yǎng)”并不是祖輩的專利,很多父母也有這樣的心態(tài),我們常常見到類似于過度食用牛初乳致使性早熟的新聞。這正是養(yǎng)育者盲目追隨“高營養(yǎng)”的結果。從心理角度而言,對寶寶一直采取“營養(yǎng)優(yōu)先”的喂養(yǎng)策略,也容易造成唯我獨尊的心理,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毫無裨益。
因此,在寶寶的喂養(yǎng)上自然一些、隨意一些,保持高營養(yǎng)與非高營養(yǎng)的張弛有度十分必要。
2.把孩子的時光填滿
我常常因為沒有帶著不滿1歲的孩子去上親子班,就自詡沒有被鋪天蓋地的早教大潮淹沒,但是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其實我的做法也是一種有張無弛。因為,我總是用自己的愛把孩子的時光填得滿滿的,總覺得不陪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就很對不起孩子,有浪費大好時光的嫌疑。
有一天午睡的時候,我困得實在睜不開眼,寶寶卻一點兒也不困,為了自己睡好,我把他擋在里面。保證不從床上掉下來,然后自己開睡。沒想到,孩子異常興奮,在那轉著圈尋寶——一會兒自己拿著手絹和我藏貓貓,一會兒踢我后背,一會兒又翻轉過去玩被子,一會兒拽毛茸小海豹上的小胡子,最后,索性把被子床單掀開,開始撓床墊兒,這小家伙還從未見過床墊兒,撓得很響,然后還興奮地尖叫……
關鍵詞:獨處
其實,小孩子本就無所謂什么是玩具什么是游戲的概念,在他們眼里,一切都以好玩為宗旨。所以,這樣一個無所事事的時段變成了他獨自“尋寶”的寶貴時光。自己玩得不亦樂乎,這本身就是一種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是一種再好不過的教育!
孩子總該有自己的獨處時光,即使在那段時間中孩子閑得無聊,那也是一種體驗,我們完全沒必要安排滿滿的時光填充孩子的生活,讓他永遠生活在被動里。于是,從那以后,只要不危險,我常常把孩子擋在一個空間里,悄悄看他自己瘋!
3.衛(wèi)生和自然的距離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我常常帶著他雨后漫步,喜歡空氣里那種濕濕的清新感覺,當他走得比較自如的時候,他會馬不停蹄地尋找水坑兒,然后“piapia”地踩??上夷赣H總覺得這樣很臟,試圖阻止孩子。我勸她:“我們還是別放棄孩子任何親近自然的機會吧,別阻擋了他的探索之心?!?/p>
關鍵詞:探索
其實,孩子疏離自然,與家長潛移默化的引導是分不開的,那些因為臟而阻止孩子玩沙、玩水、摸樹皮、踩落葉的家長們,讓孩子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次探索的機會,還有孩子與自然之間的關聯(lián)。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提到自己的童年,如果他們沒有在這金子般的時光里踩過水、捉過蟲,那未嘗不是一種遺憾呢。衛(wèi)生與不衛(wèi)生,其實并沒有那么嚴格的界限,只要可以在探索之后清理干凈,適當?shù)胤潘尚l(wèi)生標準也未嘗不可。
4.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情趣
我見過一個孩子幫媽媽洗碗的場景:她把碗先按從大到小的順序一字排開,一個一個地洗過,然后再按照從小到大排成一隊,慢條斯理地排、慢條斯理地洗。她沉浸在自己的樂趣里,絲毫不講究效率。媽媽站在旁邊欣賞,還有意無意地與孩子漫談:“嗯,把老大放好,讓它先休息?!薄敖o老二好好洗洗澡!”女兒認認真真地洗著,偶爾舉起碗給媽媽瞧:“看,我擦的老三白不白?”
關鍵詞:舒緩
很多人都認為做家務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但卻很少執(zhí)行。有一部分原因是覺得孩子的參與會使勞動變得更加繁瑣,顯得非常浪費時間。事實上,這種所謂的“浪費時間”卻有著寶貴的教育價值,它能舒緩我們的心靈、撫慰我們的疲憊,對于孩子來說,也同樣重要。孩子可以自在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用自己的思路去做事,他的緩慢蘊含著孩子自身獨特的邏輯。
5.并不是每次努力都立刻有回報
寶寶很小的時候,他姥姥教他很多小本領,比如“羊咩咩”、“鼓掌歡迎”、“逗蟲蟲”等等。剛開始教的時候很費勁,一遍遍地重復就是不會,他姥姥卻很執(zhí)著。然而,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當我們不注意他的時候,他自己會悄悄地逗蟲蟲呢!
關鍵詞:頓悟
這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頓悟”。當我們停下簡單機械的教學時,其實這一動作已然進入了孩子的潛意識里。當他一個人的時候,那些熟悉的動作就會跳進他的意識里,在他自己的思考和嘗試中實現(xiàn)飛躍。
編后語
如果我們掌握好育兒的節(jié)奏,在嚴格、高效、精益求精之余還保有悠揚與婉轉的韻味,那么,我們的寶寶就可以在輕松自然之中,擁有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理與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而這樣的育兒之旅對于父母而言,則是一種富含詩意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