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鋼
一次,有個朋友送我兩張故宮午門廣場的演唱會門票,告訴我是VIP,我很興奮地帶著母親去了,自認為很有面子,但是我的位置其實離舞臺很遠很遠,只能從大屏幕上看看。我抱怨說這是哪門子VIP,位置太差,朋友說那些更好的位置叫做VVIP。
每當我到首都機場,就感覺中國的VIP特別多,各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VIP休息室,高規(guī)格銀行卡持有者也有專門的休憩場所,一些不便在公共場合露面的人士還有隱秘性極佳的貴賓通道,安檢、登機都是獨立體系。
VIP的弟弟VP在中國也很牛,它的原意所指甚為廣泛,可以是副總統(tǒng)、集團副總裁,也可以只是個小小的中層干部。但是譯為中文,就成了“全球副總裁”,不知“全球”二字從何而來。而多了這兩個字,確實便于忽悠,可有效被誤解為某大公司全球二把手或全球管理層成員。
相比之下,美國人不那么迷信VP,也沒有那么多VIP。我有兩次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邂逅基辛格,都是在平常旅客休息室里。
中國人喜歡將人將事分出個三六九等,仿佛不這么做不足以求證人生的意義。所以,中國人講究“待遇”,外界給予的待遇高低與否,直接決定了個人的自我認知。VIP就是一種待遇,一種催生自我崇拜和自我欣賞的迷魂藥。再清醒的人,在中國“潛文化”的熏陶下,也難免會在意這些細節(jié)。
(摘自《虛實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