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長途奔波、漫長排隊,只為一睹那些驚世之作的真容,然而跟著擁擠人群,或許湊前瞄一眼就要讓位。而更多的人,并沒有如此幸運,能夠千里迢迢與藝術家的名作們來個近距離“眼神接觸”。藝術品只能在博物館里為人們仰望、欣賞?志在“整合全球信息”的谷歌說,不!名為“谷歌藝術計劃(Art Project)”的項目為人們接觸和觀賞藝術品提供了新的途徑。
緣起于谷歌的一名印度員工、美術館愛好者Amit Sood的設想,谷歌藝術計劃最終成型——利用谷歌街景技術拍攝博物館內(nèi)部實景,并且以超高解析像素拍攝館內(nèi)名畫,供全球網(wǎng)民欣賞。Amit Sood之所以發(fā)起這個項目,是因為他在假期總是碰上美術館的閉館時間,即便運氣好的時候也會有入場限制。
今年4月,谷歌藝術計劃宣布,已與來自全世界40個國家的151間博物館達成合作協(xié)議,而一年前,上述數(shù)字僅為9和17。經(jīng)過此次擴充,其收藏品數(shù)量已經(jīng)從上線時的1000件發(fā)展到3萬件,超過6800位藝術家的作品被收入囊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泰特美術館、圣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巴黎凡爾賽宮……由諸多頂級藝術館組成的強大陣容足以俘獲人心。觀眾們只需要在一個網(wǎng)站上,便可隨時跑到以色列去看《死海古卷》,再去南非看巖石藝術,還能去倫敦大英博物館看古埃及館藏。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博物館地球村”!
臺北故宮博物院則是谷歌第二輪推廣最受關注的博物館之一,和它一起列入谷歌名單的還有香港文化博物館以及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臺灣故宮博物院為谷歌準備了18件藏品,其中包括宋朝范寬的作品《溪山行旅圖》、同朝代郭熙的《早春圖》和趙昌的《歲朝圖》;在物器類藏品中,包括西周的毛公鼎、北宋的汝窯蓮花式溫碗和清朝的翡翠玉白菜等。
谷歌藝術計劃讓人們坐在家里,便可不花一分錢體驗世界知名博物館里的藝術品,到底是個怎樣的“看”法?當然,絕不僅僅是看而已——谷歌藝術計劃通過“放大”和“畫廊瀏覽”兩項特色功能將其做到了極致。
70億像素分辨率,便是放大功能的殺手锏。烏菲茲美術館、梵.高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等,都在鎮(zhèn)館之寶中特意挑選出一件“明星作品”用于70億像素單獨展示,比如梵.高《星夜》、倫勃朗《夜巡》等。進入谷歌藝術計劃網(wǎng)頁后,點擊頁面左上角處的“Artworks(藝術作品)”,現(xiàn)代美術館所挑選的《星夜》便出現(xiàn)在了左上第一幅的位置。點擊這幅畫后,便可滑動鼠標,體驗那超乎想象的放大效果,觀眾能瀏覽到作品一筆一劃的驚人細節(jié)——若不細看,你怎知道《星夜》中那月亮的光暈下隱藏著怎樣的瘋狂的筆觸;站在貝殼中的維納斯(《維納斯的誕生》),雙眸是那樣的楚楚動人;小漢斯·荷爾拜因畫筆下的《商人格奧爾格·吉塞》,那縷縷發(fā)絲竟能勾畫得如此細致。
“谷歌博物館”的觀眾不僅可以看清畫家每一個筆觸的顏色,還能看到畫布上更多更有趣的細節(jié)。大都會美術館的明星作品《收割機》(布魯蓋爾)中,在農(nóng)夫和金黃小麥的前景之后,畫面深處有幾個農(nóng)婦正在小池塘邊裸泳。這細節(jié)描繪,便是普通畫冊無法呈現(xiàn)的。同樣,在被阿姆斯特丹梵.高美術館選定為明星藝術品的梵.高的名作《臥室》中,觀眾可以看清畫作中5個鏡框所裝裱的“畫中畫”,其中包括一幅靜物、兩幅肖像。如果只觀看紙質(zhì)印刷,它們便會顯得十分潦草。
為了進一步體現(xiàn)項目的與眾不同,在“畫廊瀏覽”環(huán)節(jié),谷歌派出了脫胎于街景拍攝車的街景小推車,它能做到全角度的拍攝。這是谷歌藝術計劃中的另一個驚艷之處,你不僅能細細欣賞那些名作,還能看到每件藝術品擺放的位置,甚至能看到這些藝術品是怎么被擺出來的。Amit Sood這樣形容在谷歌藝術計劃的網(wǎng)頁上參觀世界知名博物館的方法:“不論你身在何處,孟買、墨西哥,都無所謂;如果你想按照平面圖繞博物館一圈,那就把平面圖打開,點擊一下(小人圖標)就可以進去。如果你想走到走廊盡頭,就繼續(xù)走,好好享受,探索一番?!?/p>
當然,在“谷歌博物館”的體驗并不是一點沒有遺憾。在西班牙馬德里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雖然館內(nèi)最為知名的是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他們卻選擇了胡安·格里斯的立體主義油畫作為提供給“谷歌博物館”的明星作品。過去紐約現(xiàn)代美術館就曾經(jīng)對媒體公開表示,只有當谷歌藝術計劃取得明確成功之后,現(xiàn)代美術館才會提供畢加索的知名畫作。
稀有的藝術品變得觸手可及,博物館擔心這會削弱實體“唯一擁有”的影響力。不過,當Amit Sood面對“你是想復制參觀博物館的經(jīng)驗嗎”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不,這是種額外的體驗?!彼麖娬{(diào),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通過藝術計劃忠實表現(xiàn)藝術家的作品,并且合理呈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
另外一個困擾則是版權問題,盡管與谷歌在掃描圖書時的版權糾紛相比阻力小得多。在今年4月新上線的3萬幅作品中,有21幅不得不因為版權問題被拿下。例如與谷歌藝術計劃合作的托萊多博物館,盡管館長贊許谷歌藝術計劃是“讓人們用在線的方式接近世界知名藝術品的有力嘗試”,但是也不能否認托萊多博物館以版權問題為由,要求谷歌撤下Henri Matisse在1940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Dancer Resting》。
從谷歌藝術計劃的發(fā)展勢頭看,這些憂慮并不會阻擋其前進的步伐。谷歌藝術計劃合作事宜的負責人Diana Skaar介紹,自谷歌藝術計劃創(chuàng)辦以來,已有2000萬名觀眾進入了該網(wǎng)站瀏覽作品,20萬個用戶創(chuàng)建了“收藏體系”(觀眾可以通過它來保存他們最喜歡的作品)。美國華盛頓特區(qū)Freer美術館館長Julian Raby認為,谷歌藝術計劃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真實的藝術品,“十億像素的體驗,讓我們借由一些美術館中無法看到的作品細節(jié),更接近藝術家的本質(zhì)?!保ㄎ?邱月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