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茜 朱靜平 陶明
摘要: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對彝藥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的紅外光譜進行了測定。分析了兩種彝藥在紅外指紋圖譜上的異同,結(jié)果顯示兩種樣品在紅外指紋圖譜上的吸收峰的強度、峰形和吸收位置均有差異,不同樣品的特征吸收峰差異明顯,通過對其紅外指紋圖譜分析,為彝藥的質(zhì)量控制和真?zhèn)舞b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關(guān)鍵詞:彝藥;大酸漿草;小過路黃;紅外指紋圖譜
中圖分類號:X53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2)15-3317-02
Study on Da-suan-jiang-cao and Xiao-guo-lu-huang of Yi Nationalitys Medicine
by Infrared Spectrum
LUO Qian,ZHU Jing-ping,TAO Ming
(School of Applie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chang College, Xichang 615013, Sichuan, China)
Abstract: Fourier transforming infrared spectrum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infrared spectrum of da-suan-jiang-cao and xiao-guo-lu-huang of Yi nationalitys medicine,an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two samples by IR fingerprin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on the shapes of their individual IR fingerprints absorption peaks,absorption position and intensity, different samples had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peak. The analysis of IR fingerprint provided certain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Yi nationalitys medicine.
Key words: Yi nationalitys medicine; da-suan-jiang-cao; xiao-guo-lu-huang; IR fingerprint
收稿日期:2012-04-06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青年基金項目(10ZB057)
作者簡介:羅茜(1970-),女,重慶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天然藥物化學(xué)相關(guān)研究工作,(電話)13989248558(電子信箱)lq6682583@163.com。
地域性、民族性十分突出的彝藥是中藥學(xué)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彝族人民祖?zhèn)鞯姆啦≈尾〉乃幬?。近年來,涼山彝藥的研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紅外光譜分析技術(shù)是近30年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測試技術(shù),由此得到的紅外光譜圖具備專屬、穩(wěn)定、實用等指紋特征,且具有分析速度快、多種成分同時分析、無污染、樣品不需特別的預(yù)處理、分析無損傷、操作簡單、分析成本低等優(yōu)點。近年來,利用該技術(shù)進行中藥材的分析鑒別、質(zhì)量監(jiān)控及中藥優(yōu)化等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yīng)用[1-5]。本研究對彝藥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的紅外光譜進行了研究,為這兩種彝藥的鑒別和藥理分析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儀器
FTIR-650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天津港東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分辨率為4 cm-1,掃描累加32次,掃描范圍4 000~400 cm-1;DF-4壓片機(天津港東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瑪瑙研缽。
1.2材料與試劑
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均采集于海拔1 100 m以上的高山)樣品由西昌市彝醫(yī)藥研究所提供;蒸餾水;KBr為光譜純。
1.3樣品制備
將一定量的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樣品用自來水和蒸餾水分別沖洗3次,然后在90 ℃下烘12 h,磨細, 過200目篩備用。取樣品1 mg于瑪瑙研缽中充分研磨后加入KBr 粉末300 mg,研磨均勻后全部轉(zhuǎn)入壓片模具中, 以10 MPa 壓力下壓制10 min后得到均勻、半透光的紅外膜片。
2結(jié)果與分析
2.1大酸漿草的紅外光譜分析
在紅外光譜分析中要排除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的吸收干擾。因水在3 410~3 300 cm-1附近出現(xiàn)吸收峰,空氣中的CO2在2 350 cm-1附近出現(xiàn)吸收峰。所以在圖譜中4 000~2 000 cm-1 內(nèi)出現(xiàn)的吸收峰為CO2和水的吸收干擾[6]。圖1為大酸漿草的紅外光譜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大酸漿草的紅外光譜有9個明顯的吸收峰。其吸收強度和峰位置見表1。對一些吸收峰所對應(yīng)的官能團作如下分析[7]:①在519 cm-1處的吸收峰可能為鹵代烴, 因為鹵代烴在700~500 cm-1范圍有吸收峰, 且吸收峰為C-Br的伸縮振動;②在783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芳烴, 因為芳烴的C-H 面外變形振動約在900~650 cm-1之間;③在1 049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醚, 因為醚的C-O 伸縮振動吸收峰為1 275~1 020 cm-1;④1 257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酯, 因為酯的吸收峰為1 300~1 050 cm-1, 是C-O 伸縮振動;⑤在1 321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芳胺, 因為芳胺的C-N 伸縮振動吸收峰為1 340~1 250 cm-1;⑥在1 387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烷烴, 因為烷烴甲基的C-H 剪式振動吸收峰約為1 380 cm-1;⑦在1 518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芳烴, 因為芳烴C=C 伸縮振動吸收峰約為1 500 ~1 600 cm-1;⑧在1 630 cm-1處的吸收峰可能是酰胺, 因為酰胺在1 690~1 600 cm-1范圍內(nèi)有吸收峰, 且為C=O的伸縮振動;⑨在1 738 cm-1處的吸收峰可能是醛或酮, 因為醛或酮的羰基在1 750~1 680 cm-1范圍內(nèi)有吸收峰,且為C=O的伸縮振動。經(jīng)過上述分析可知,大酸漿草可能含具有醇、醚、酯、鹵代烴、醛酮、酰胺、芳胺等官能團的有機化合物。
2.2小過路黃的紅外光譜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小過路黃的紅外光譜有6個明顯的吸收峰。其吸收強度和峰位置見表1,對各吸收峰所對應(yīng)的官能團作如下分析[7]:①在528 cm-1處的吸收峰可能為鹵代烴, 因為鹵代烴在700~500 cm-1范圍有吸收峰, 且吸收峰為C-Br的伸縮振動;②在1 076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脂肪胺, 因為脂肪胺的C-N伸縮振動吸收峰為1 230~1 030 cm-1;③1 254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酯, 因為酯的吸收峰為1 300~1 050 cm-1, 是C-O 伸縮振動;④在1 387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可能為烷烴, 因為烷烴甲基的C-H 剪式振動吸收峰約為1 380 cm-1;⑤在1 628 cm-1處的吸收峰有可能是酰胺, 因為酰胺在1 690~1 600 cm-1范圍內(nèi)有吸收峰, 且為C=O的伸縮振動。經(jīng)過上述分析可知,小過路黃可能含具有酯、鹵代烴、酰胺、脂肪胺等官能團的有機化合物。
2.3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的紅外光譜比較分析
由圖1、圖2可得,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圖雖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吸收峰的位置和強度都有一定的差異,其主要的吸收峰見表1。從表1中兩種藥材的數(shù)據(jù)可以明顯看出它們的吸收峰位置和相對強度是不同的,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的第一強峰分別是1 049 cm-1和1 076 cm-1,相差27個波數(shù),其余吸收峰的位置和數(shù)量也有差異,利用二者的紅外圖譜就可以對這兩種藥材進行區(qū)分和鑒別。
3小結(jié)與討論
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兩種彝藥的紅外光譜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著一些差異。主要吸收峰峰位改變明顯和峰形分布不同可以將二者進行區(qū)分和鑒別。
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具有共同特征峰,說明兩種藥中含有相同或相近的生物活性成分,但是吸收峰的強度比不同,其中所含成分和數(shù)量均有不同。
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直接鑒別大酸漿草和小過路黃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和準(zhǔn)確性,它可對彝藥進行快速地鑒定、識別和藥理分析,為彝藥進一步開發(fā)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孫素琴,周群,秦竹.中藥二維相關(guān)紅外光譜鑒定圖集[M].北京:化學(xué)工業(yè)出版社,2003.6-11.
[2] 周清,唐睿,肖樹雄,等.5種相似中藥注射液的紅外指紋圖譜分析[J].光譜實驗室,2011,28(3):1460-1463.
[3] 鄧學(xué)良,袁亞莉,郭萍.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對參片的無損鑒別[J].南華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5,19(1):55-58.
[4] 周清,金蓮,肖樹雄,等.黃芪的紅外指紋圖譜鑒別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2011,17(10):79-82.
[5] 成則豐,徐銳,程存歸.傅里葉自解卷積一紅外光譜分析法應(yīng)用于中藥天麻的鑒別研究[J].光譜學(xué)與光譜分析.2007,27(9):1719-1722.
[6] 陳潔,宋啟澤.有機波譜分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1996.85-85.
[7] 邢其毅,裴偉偉.基礎(chǔ)有機化學(xué)[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