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敏 李正明
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德是許多美國人心中的執(zhí)法英雄。作為無黨派的美國聯(lián)邦檢察官,他在近11年的任職時間里調查過共和黨、民主黨的州長,查辦過白宮高官,處理過“特工門”等大案,還是最早起訴本·拉登的人。有人稱他是“鋼眼偵探”,還有人說他是“菲茨杰拉德颶風”,華人干脆給他封了個“美國包公”的綽號。
讓腐敗州長進監(jiān)牢
菲茨杰拉德今年51歲,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qū)一個愛爾蘭裔的移民家庭。他父親是個門衛(wèi),家里有3個兄弟姐妹。1985年,菲茨杰拉德從哈佛大學法學院拿到了法學博士學位,進入紐約一家著名律師事務所當民事律師。1988年,他成為紐約助理聯(lián)邦檢察官,開始了24年的執(zhí)法生涯。
參加工作后,菲茨杰拉德參與了不少大案要案。他在上世紀90年代偵辦了多個重大毒品走私案,起訴過紐約黑手黨頭目甘比諾,并將其送進牢籠。1993年,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發(fā)生恐怖襲擊,菲茨杰拉德花了3年時間研究案情,甚至專門學習了伊斯蘭教知識和阿拉伯語,并引述美國內戰(zhàn)時期的案例,說服陪審團將嫌犯定罪。1998年,美駐肯尼亞、坦桑尼亞使館遇襲,當時懷疑本·拉登是主謀。后來,菲茨杰拉德在紐約起訴拉登,這是拉登首度成為刑事被告。14年以后,菲茨杰拉德提起此事還說:“那時候,大家都還沒怎么聽說過‘基地組織”。
2001年9月,菲茨杰拉德被時任總統(tǒng)小布什任命為伊利諾伊州北區(qū)聯(lián)邦檢察官,辦公地點在芝加哥。到伊利諾伊州后,菲茨杰拉德第一個對付的就是共和黨籍州長喬治·瑞恩。瑞恩被懷疑收受賄賂,給不合格的卡車司機發(fā)放執(zhí)照。菲茨杰拉德加大調查力度,很快就查出了一個行賄受賄的巨大網(wǎng)絡。在這起案件的偵辦中,有人批評菲茨杰拉德采用的是大量旁證,沒有足夠的直接證據(jù)。菲茨杰拉德回答說:“腐敗鏈條往往環(huán)環(huán)相扣,彼此照顧,如果你是其中一環(huán),你就無法脫身,往往不需要再去解釋‘賄賂這個詞。我們不怕把旁證案件送到法院?!弊罱K,2003年12月,瑞恩被以欺詐等18項罪名起訴,并在2006年4月獲刑6年半。
2008年12月9日,民主黨籍的時任伊利諾伊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涉嫌“賣官”被捕。原來,身為該州聯(lián)邦參議員的奧巴馬當選總統(tǒng)后,他留下的參議員位子就空了出來,州長可以指定繼任者。這個時候,布拉戈耶維奇放出話說,這個席位“絕佳”,但“絕不白送”。菲茨杰拉德主持了對這位州長的調查和起訴。2011年6月,布拉戈耶維奇被判17項貪腐罪名成立,當年12月,被判14年監(jiān)禁,并處2萬美元罰金。
查辦總統(tǒng)身邊人
菲茨杰拉德查了不少大案,牽涉到諸多權貴。讓他一舉成名的,是他擔任特別檢察官時審理的“特工門”一案。特別檢察官一職,是專為起訴政府高官而設立的,案件終結后,菲茨杰拉德贏得了“最獨立的特別檢察官”美譽。
2002年2月,中央情報局通報稱,伊拉克正從尼日爾購買核原料。曾在尼日爾工作過的外交官約瑟夫·威爾遜被派往尼日爾調查,發(fā)現(xiàn)這一情報并不可靠。不過,小布什為了發(fā)動對伊戰(zhàn)爭,還是在2003年1月的國情咨文中,講了伊拉克買核原料一事。2003年6月6日,威爾遜在《紐約時報》撰文稱,伊拉克購買核原料的情報被嚴重扭曲,夸大了伊拉克的核威脅,指責布什政府為獲得公眾支持而使用虛假情報,這讓白宮十分惱火。6月12日,白宮官員向媒體放風說,威爾遜的夫人普萊姆是中情局特工,威爾遜赴尼日爾調查,是她推薦而不是中情局邀請的。白宮官員這樣做,是想以此降低威爾遜文章的可信度。不過,此舉暴露了普萊姆的特工身份,令她無法繼續(xù)工作,這就是轟動一時的“特工門”事件。
菲茨杰拉德接手此案時,檢方已知道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的阿米蒂奇和小布什的政治顧問卡爾·羅夫是泄露機密的人,而菲茨杰拉德通過調查,又發(fā)現(xiàn)時任美國副總統(tǒng)切尼的辦公室主任利比也向多人泄露了普萊姆的特工身份,這其中就包括《紐約時報》記者米勒和《時代》周刊前記者庫珀,利比還向法庭陪審團和聯(lián)邦調查局說謊,這都是刑事罪行。然而,這畢竟是件關乎國家利益的大事,因為小布什政府已經以伊拉克“擁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發(fā)動了戰(zhàn)爭,這時候審理此案,極有可能讓美國的伊拉克戰(zhàn)爭站不住腳。
一個政治上如此敏感的案件,菲茨杰拉德辦得十分穩(wěn)當。他不介入政治爭執(zhí),只查當事人的違法問題。在辦案的過程中,他用足了美國法律給他的一切空間。比如,法律沒有規(guī)定檢察官不可以調查現(xiàn)任總統(tǒng),也沒有規(guī)定不可以逼記者交代秘密的消息來源。于是,菲茨杰拉德把這兩件事都干了。2004年6月,他到白宮盤問了小布什整整一個小時,還逼記者交代了通報消息的白宮官員到底是誰。盤問總統(tǒng)事小,逼記者事大。在美國,民眾對官員干涉新聞自由非常反感。菲茨杰拉德頂住了壓力,一查到底。2005年10月28日,利比正式受到刑事指控,當天辭職。2007年3月6日,他被判偽證罪、阻撓司法調查罪等4項罪名成立,處25萬美元罰款,監(jiān)禁2年半、獄外察看2年等。雖然7月2日,小布什出面赦免了利比的監(jiān)禁判決,但他的其他判決得到了執(zhí)行。
堅守法律,遠離政治
在辦大案的過程中,菲茨杰拉德觸動了不少官員的利益。
在“特工門”一案中,菲茨杰拉德整倒了副總統(tǒng)的辦公室主任,切尼一直耿耿于懷,直到小布什即將卸任時,還在軟磨硬泡,希望小布什徹底赦免利比,撤銷所有判決。這都對菲茨杰拉德形成壓力。然而,菲茨杰拉德總是能涉險過關。奧巴馬上臺后,讓他繼續(xù)連任。菲茨杰拉德身邊一名工作人員說,他是一個“有頭腦的家伙”,辦案時只關注法律,盡量避免卷入利益沖突。伊利諾伊州上訴法院的退休法官艾瑞克森則說:“他是我們所見到的最沒有政治色彩的檢察官。在這個到處是政治的城市,有一位這樣的聯(lián)邦檢察官,簡直是奇跡?!?/p>
(摘自《環(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