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楠
【關鍵詞】曲阜孔廟;啟圣祠彩畫;保護與修復; 實驗
【摘要】通過對曲阜孔廟啟圣祠內、外檐彩畫的材料、制作工藝及保存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進行了保護修復實驗,基本了解了啟圣祠現(xiàn)存彩畫的病害原因及保護修復流程,為今后孔廟啟圣祠彩畫的保護與修復提供了參考。
古建筑彩畫是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重要的裝飾技藝,又是有效的保護手段,伴隨著古建筑流傳了2000多年。由于時間、環(huán)境、工藝等原因,彩畫出現(xiàn)了顏料起甲、脫落,地仗空鼓、脫落等病害現(xiàn)象,影響了建筑的總體美觀。因此,如何對古建筑彩畫進行保護修復,延長其壽命,成為當下文物保護行業(yè)中的一個技術難題。
如何在“先救命,后治病”的同時,堅持文物本體的原真性,是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始終需要關注的問題。對待古建筑彩畫的保護與修復,要根據其所處的環(huán)境和病因,來制定科學技術方案和工作流程,選取適宜的儀器和材料,不能教條地對待。在保護與修復過程中,既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作用,也要兼顧傳統(tǒng)材料和工藝的應用,經過反復試驗,選擇最適合的保護與修復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將其歷史信息、藝術價值再現(xiàn)出來,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一、前期調查
曲阜孔廟啟圣祠是孔廟西路的主體建筑,建于清雍正年間。根據現(xiàn)場實地調查,啟圣祠的內外檐與前廊均繪有彩畫,為清代官式做法。內檐彩畫除四周大額枋為旋子彩畫外,均為金龍和璽彩畫; 外檐彩畫全部為旋子彩畫,但從紋飾及保存狀況分析,其時間要晚于內檐的金龍和璽彩畫,與內檐四周大額枋上的旋子彩畫屬于同一時期。前廊彩畫均為旋子彩畫,其時間與外檐彩畫屬于同一時期。
啟圣祠外檐彩畫由于年久失修、自然老化和人為損害等原因,保存狀況很差,而內檐彩畫由于受大氣環(huán)境影響相對較小,保存狀況要好于外檐。外檐彩畫的病害種類較多,程度較嚴重,主要是:地仗層剝落,彩畫表面積塵、結垢、鳥糞覆蓋,顏料層脫落褪色、龜裂、空鼓、起翹、剝離,金層脫落,鐵箍與木結構脫離等。內檐彩畫主要是年久失修、自然老化,主要病害是積塵、裂隙,局部有地仗脫落、顏料剝落,有少量的起翹和剝離,貼金脫落,金膠油老化滲出,彩畫空鼓等。
根據對曲阜孔廟現(xiàn)場環(huán)境和彩畫病害的調查分析,制定出彩畫保護修復的實驗流程圖如下。
二、彩畫保護修復實驗
經過現(xiàn)場調查和對傳統(tǒng)工藝的分析研究,分別在啟圣祠的西稍間外檐和內檐各選取一處約30×50厘米的區(qū)域進行實驗。選擇這兩處是因為它們在該區(qū)域內的彩畫病害具有代表性,且部位隱蔽,實驗后不會對彩畫整體造成影響。在實驗前,首先對彩畫繪制病害圖,針對病害類型篩選修復材料,確定實驗方案,具體過程如下:
1、彩畫表面初步清理
清理彩畫表面浮塵是保護修復的第一步。對于彩畫表面的浮塵,一般采用軟毛刷清理,再配合吸塵器吸灰,就可以除去大部分灰塵。需要注意的是,除塵前應先將實驗區(qū)周圍的灰塵除去,避免二次污染。在對啟圣祠所選的實驗區(qū)進行除塵時,首先對其周圍梁架進行掃塵,然后利用軟毛刷、毛筆、吹球和吸塵器,對實驗區(qū)的彩畫進行細致的清掃,清掃時按照從上到下、由內及外的順序,以防二次污染,這樣除塵效果理想。需要強調的是,對彩畫表面未經加固的脆弱部位處理時一定要謹慎小心。
2、彩畫顏料層、地仗層預加固處理
對于在保護修復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掉片、局部瀕臨脫落的部位,應先進行預加固處理,以防止脫落。加固劑的選擇尤為重要,應選用滲透性良好、抗老化能力強、對木構件無損害、對環(huán)境無污染的材料。目前廣泛使用的彩畫加固劑有AC33、 B72、聚乙烯醇縮丁醛,因其獲取方便,操作相對簡單,同時能有效地對彩畫進行加固,缺點是并不適用于所有彩畫。相比之下,運用傳統(tǒng)材料作為加固材料更安全,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更小,然而在使用過程中,制作困難,不易操作,同樣不適用于所有彩畫。鑒于此,在啟圣祠彩畫的加固過程中,因條件所限,運用傳統(tǒng)材料動物膠加固相對困難,因而使用了AC33。具體操作方法是:對于顏料層脫落、起翹部位,用毛刷沾取10%的AC33溶液涂刷,上下涂刷兩至三遍后,待其滲入,將宣紙貼附于加固部位,壓平,吹干。對于嚴重裂隙、起翹部位,則選擇用熱蒸汽機對其熱蒸,之后注入 70%的AC33,待其滲入后,將宣紙貼附于加固部位,再用刮刀輕輕壓平。結果表明, 用70%的AC33溶液粘接性較強,對彩畫表面顏料層起翹、裂隙部位的加固效果較好。
龔德才先生指出,在對無地仗彩畫彩衣堂進行加固時,采用改進的B72配方進行化學加固處理,同樣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1]。他在常熟嚴吶宅彩畫加固時還采用了傳統(tǒng)材料白芨和明膠,白芨膠具有特殊的粘度特性,成膜性能優(yōu)于羧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乙烯醇,而且白芨和明膠亦是彩畫制作的傳統(tǒng)材料,用于彩畫加固相對安全,也無觸摸掉色現(xiàn)象[2]。因此,在彩畫加固材料的選用上,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篩選,并不是某一種試劑均適用于所有的彩畫。還有加固處理對彩畫后期處理也非常重要,所以在選擇加固劑時一定要非常的謹慎,無論是選擇化學試劑,還是傳統(tǒng)材料的加固劑,都要保證在后續(xù)處理過程中的兼容性。
雖然化學試劑方便快捷,但是老彩畫的制作畢竟都是采用的傳統(tǒng)工藝,因此在條件允許時,建議盡可能使用天然蛋白質類膠液,使用材料盡可能接近原材料。
3、彩畫的清洗
彩畫的清洗是以不破壞木構件的彩畫層及其地仗層為準則,所使用的化學試劑不可溶解彩畫層及地仗的原有粘合劑,所使用的清洗試劑也不可殘留在彩畫及地仗層中。然而運用化學試劑是目前彩畫清洗的重要手段之一,乙醇、丙酮、水、乙酸乙酯、EDTA、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都是彩畫清洗過程中常用的化學試劑,不同彩畫的清洗所用的清洗試劑也不同,在彩畫的清洗過程中,要根據彩畫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清洗試劑。
我們在啟圣祠內、外檐實驗區(qū)域內,分別用2A、3A、4A溶液對其進行清洗,均出現(xiàn)掉色現(xiàn)象。隨后采用EDTA進行實驗清洗,最初的清洗過程中有大量的污垢滲出,顯露出綠色顏料層,但隨之發(fā)現(xiàn)EDTA對顏料層依然有腐蝕作用,有顏色脫落現(xiàn)象。最后則選用了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清洗后用去離子水清洗附著在顏料表層的表面活性劑泡沫,結果表明表面活性劑能夠清除表面污垢,清洗效果很好,并且對內檐彩畫金層部位清洗同樣有效。通過以上清洗實驗的效果對比,表明表面活性劑適用于孔廟啟圣祠內、外檐實驗區(qū)域彩畫的清洗。
對于因地仗脫落裸露的木構件,直接選用了去離子水進行清洗,清洗后用棉球蘸去木構件上的殘留水分,積垢部位用竹簽剔,效果理想。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曾在實驗室中對故宮養(yǎng)性門14#小額枋采用激光清洗,其效果明顯[3]。龔德才、王鳴軍先生指出,在彩畫清洗中利用天然植物清洗材料茶皂素熱水溶液,采用傳統(tǒng)書畫裝裱常用的毛巾熱敷清洗書畫的方法,使用清洗液進行清洗,相對于化學試劑,這種清洗方法更安全,并且能有效清除彩畫上的污染物[4]。
在對彩畫進行清洗時,應根據彩畫的保存現(xiàn)狀,選擇相應的清洗手段。利用化學試劑清洗迅速快捷,但容易使試劑殘留在彩畫中,對彩畫造成二次污染。使用傳統(tǒng)材料清洗彩畫相對安全,但效果緩慢,并不適用于所有彩畫。因此,對于保存較好的彩畫,其表面結垢可以使用化學試劑,對于化學試劑無法去除的結垢可以嘗試激光清洗,而對于無地仗彩畫表面結構的清洗,則建議使用傳統(tǒng)材料作為清洗試劑。
4、空鼓部位回貼
對于彩畫的空鼓,畫面比較平整且面積低50%的,采用注膠回貼處理,注射器針注加固劑到畫面底部,補充外力定型。注膠材料選用天然或高分子聚合物。對于超過50%以上的大面積嚴重空鼓、剝離、形成波浪的褶皺畫面,最好采用揭取方法,以方便對地仗的整平和對地仗的整體加固處理[5]。通過對彩畫揭取回貼,能夠對老化酥粉的地仗層有效加固,回貼效果好于針注加固效果。
對于啟圣祠內、外檐彩畫空鼓部位的回貼處理,我們使用蒸汽機對彩畫空鼓部位進行熱蒸,使其表面軟化。熱蒸后,將40%的AC33溶液注入到地仗層中,待其發(fā)揮粘接作用時,用宣紙貼附于空鼓部位,壓平。操作中發(fā)現(xiàn)40%的AC33溶液對較嚴重的空鼓裂隙部位沒有太大的效果,粘接性不強。因此在第二次加固中,我們加大了AC33的濃度,熱蒸后將70%的AC33溶液再次注入地仗中,待發(fā)揮粘接作用后,將宣紙貼附于回貼部位,用刮刀壓平,空鼓部位有效回貼。試驗發(fā)現(xiàn)彩畫回軟后,注入70%的AC33溶液粘接效果較好。
5、地仗補配及瀝粉貼金
由于古建筑油飾彩畫所使用傳統(tǒng)材料、工藝的局限,以及自然環(huán)境、人為因素的破壞,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損,而傳統(tǒng)的保護修復方法,只是將已風化的油飾彩畫鏟掉,依樣重繪,不僅去除了原有油飾彩畫的所有歷史信息,而且新的油飾彩畫往往還與古建筑本身的風貌不諧調,影響了古建筑的整體外貌。
目前,對于古建彩畫的缺損部位,一般情況下,小面積畫面缺失部位采用對稱拷貝修復原則,進行補全。對于畫面上小的掉塊、空洞等,可以直接使用傳統(tǒng)膩子進行補全、做舊、瀝粉、貼金,使整體畫面色彩諧調一致。
對于啟圣祠彩畫缺失地仗的補配,我們選用了最接近原材料的油灰地仗(油滿+豬血+磚末)進行補配,效果理想。
在進行地仗的補配時,建議參照原彩畫使用的地仗進行補配。
對啟圣祠內檐彩畫瀝粉缺失部位,同樣采用了彩畫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方法,瀝粉材料為70%土粉+3%光油。用老筒子對瀝粉脫落部位依據紋飾走勢進行瀝粉,待瀝粉晾干后,將清漆用軟毛筆刷于瀝粉處,清漆半干時,便可貼金。用軟毛筆將金箔涂刷于瀝粉處,待金箔徹底粘上后,貼金結束。參照保存相對較好的彩畫,貼金時采用了庫金,效果理想。
6、補色(全色)
彩畫補色的處理是為了體現(xiàn)彩畫的藝術效果,要符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文物保護原則,能和古建筑和諧統(tǒng)一。對于有缺失和褪色的彩畫,應選取彩畫顏料保存較好的部位,作為色彩平衡的依據。補配過程中,建議使用原顏料。但是原彩畫使用的顏料,對于目前來說非常稀少,不易獲得,因此,目前全色處理多使用國畫顏料、礦物粉顏料。
啟圣祠彩畫顏色補配過程中,主要使用了現(xiàn)在的國畫顏料,有鈦白、赭石、藤黃、巴黎綠等,對于畫面缺失的白色線條、 墨線圖案、綠色顏料塊分別進行了補色,整體效果比較理想,基本恢復了畫面的完整性。
顏料的選擇對于補色來說至關重要,在進行補色之前,建議先檢測出原彩畫顏料的化學成分,以便在補色過程中選擇更接近于原彩畫的顏料,以達到整個畫面的色彩統(tǒng)一和完整,這樣既保留了畫面樸素的風貌,又保證了畫面的藝術效果。
7、封護
彩畫表面封護是保護修復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為了對彩畫表面整體進行封護,從而使處理過程中顏料層未能均勻加固的部位得到比較一致的加固效果,同時增加彩畫本身抵抗風化的能力。
古建筑上的彩畫出現(xiàn)老化現(xiàn)象,最主要因素是光的照射,光可以使顏料褪色、高分子材料老化降解。目前防止老化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在封護材料中添加適量的紫外線吸收劑。經對防變色、防老化檢測和老化實驗,證明了UV-9(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具有可靠性、耐久性,對紫外線有屏蔽吸收作用[6]。
在彩畫傳統(tǒng)工藝施工中,最后一道工序為罩光油,此步驟可視為現(xiàn)代彩畫保護中的封護技術。
在對啟圣祠內、外檐的封護過程中,結合目前國內一些彩畫封護的案例,我們選用2%的B72丙酮溶液涂刷于彩畫顏料表層,涂刷3遍,以起到保護顏料層的作用。
龔德才、何偉俊在對常熟嚴吶宅的彩畫封護時,選擇了以青蒿、狼毒、茶皂素等中草藥為主的防治劑,采用滴注和噴灑法對木構件白蟻進行封護[7]。這種封護方法對于彩畫來說雖然安全,但有著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并不適用于所有古建筑彩畫封護。
在彩畫封護材料的選擇上,要根據彩畫的保存現(xiàn)狀進行篩選。運用傳統(tǒng)材料進行封護,對彩畫相對安全,但不易操作。傳統(tǒng)材料的使用地域性特征明顯,不易獲取。對于化學手段進行封護要慎重,新材料和新工藝都要經過前期試驗和研究,證明是有效的,對文物是無害的,方可使用。
三、小結
1、在對啟圣祠內、外檐彩畫清洗過程中,采用的化學材料為常用的有機揮發(fā)化合物,不會對彩畫產生影響。清洗過程以機械處理為主,化學處理為輔。在封護中使用B72和加固使用AC33,有大量的實驗先例,具有可逆性,其效果較為理想。
2、對空鼓部位的回貼,采用了借助熱蒸汽導入化學試劑的方法,70%的AC33溶液粘接性較強,較好地完成了空鼓部位的回貼。
3、在顏料的使用上,由于原彩畫使用的礦物顏料現(xiàn)在已非常稀少,且不易獲得,我們使用了現(xiàn)在的國畫顏料。
4、在補全地仗、瀝粉和貼金上,采用了傳統(tǒng)彩畫的制作工藝。補全地仗使用麻灰,瀝粉選擇70%土粉+3%光油,貼金金箔為庫金。
5、孔廟啟圣祠彩畫保護修復實驗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實驗的步驟方法,尤其是清洗、回貼方面比較適合實際情況,較好地解決了彩畫的清洗、空鼓、皺褶等問題,為今后孔廟啟圣祠彩畫的保護與修復提供了參考。
此次實驗是在曲阜孔廟的領導大力支持與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馬琳燕老師、承德市文物局王福珊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在此深表謝意。
————————
[1][7]龔德才,何偉俊等:《無地仗層彩繪保護技術研究》,《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4年1期。
[2][4]a.龔德才,王鳴軍:《傳統(tǒng)技術及方法在江蘇古建彩畫保護中的應用》,《文博》2009年6期;b.馬琳燕,田小平,崔敏俠:《古建筑彩畫修復補全的方法和理念》,《文博》2006年3期。
[3]齊揚:《激光清洗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8年12月增刊。
[5] [6]白崇斌,馬濤:《故宮博物院貞度門彩畫保護修復實驗報告》,載《東亞地區(qū)木結構彩畫保護國際研討會議論文集》(內部資料),2008年。
〔責任編輯:張金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