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紹賢
摘 要:乳豬水腫病在最早的時候發(fā)現于英國,是因為病原性大腸桿菌所導致的腸毒血癥,造成頭、眼瞼、耳等多處水腫、共濟失調以及急性死亡為特征的傳染病,是致死性很高的疾病。隨著近年來,畜牧業(yè)不斷發(fā)展,乳豬水腫病的發(fā)生也變得日益增多,成為乳豬的常見病,并且是斷奶后導致乳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時確診,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對保證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乳豬水腫病病原治療措施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b)-0223-01
乳豬水腫病又被稱為乳豬胃腸水腫,一般來說是因為病原性大腸桿菌所導致的一種急性散發(fā)性疾病。在病理上主要為突然性發(fā)病,運動共濟失調,驚厥,局部或全身麻痹以及頭部水腫。病理解剖后表現為頭部皮下、胃壁以及大腸間膜發(fā)生水腫,上下眼瞼、下頜部、頭部皮下呈灰白色水腫,同時胃部粘膜層和肌肉層間呈膠凍樣水腫,伴隨結腸及淋巴結水腫,甚至出血。發(fā)病迅速,死亡率高。
1發(fā)病原因
1.1 病原因素
乳豬水腫病的病原為病原性大腸桿菌,一般來說導致乳豬水腫病發(fā)生的致病性大腸桿菌都是先天就存在有的,大腸桿菌在哺乳期間即有少量存在于乳豬腸道內,但一般在哺乳條件下并不致病,但是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如斷奶、飼料突變、天氣變化等,將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胃腸功能紊亂,胃腸內的微生態(tài)平衡被破壞,使得溶血性大腸桿菌在仔乳豬腸道內不斷繁殖,產生毒素。在經過腸道吸收后逐漸在仔乳豬體內聚積。
1.2 消化功能因素
由于乳豬胃腸內缺乏胃蛋白酶及游離鹽酸,導致蛋白質難以消化,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質?,F今的很多飼料中添加過多的豆粕,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血素,前者會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蛋白質的分解吸收,后者則會損傷小腸絨毛,同樣也會降低蛋白質的吸收,長此以往的喂食,使得蛋白質長時間不能徹底分解,在胃腸內發(fā)酵、腐壞,導致腹瀉、消化不良,引發(fā)水腫病的發(fā)生。
1.3 各種外界的應激因素
季節(jié)變遷,氣候變化,潮濕等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使得乳豬受涼,抵抗力減弱,病原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經過吸收后發(fā)生過敏反應,導致發(fā)生水腫?;蛘呤怯捎跀嗄?疫苗接種,冷熱刺激等導致應激反應敏感,對病原體的抵抗力減弱,引發(fā)消化道發(fā)生病變,導致水腫的發(fā)生。
1.4 飼養(yǎng)條件因素
乳豬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由于突然改變飼養(yǎng)條件或者飼養(yǎng)方式,特別是在斷奶前后,突然改變飼養(yǎng)方式,非常容易使腸道微生物群失調,導致病菌過度繁殖,產生毒素,最終導致水腫的發(fā)生。
現今很多飼料添加過高的蛋白,而乳豬對植物性蛋白質的消化能力比較差,長期使用高蛋白的飼料,對消化器官組織發(fā)生傷害,導致腸道微生物區(qū)系的紊亂使得病菌過量繁殖產生毒素,誘發(fā)水腫。
2病理表現
2.1 最急性
最急性一般來說比較罕見,病理表現為突然發(fā)病,全身肌肉及四肢發(fā)生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倒地不起,迅速死亡。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法見到發(fā)病癥狀即突然死亡,發(fā)病時間僅為1h~2h。
2.2 急性
急性一般比較常見,病理表現為急性發(fā)病,食欲減退甚至完全停止,部分病體體溫會高達40°以上,共濟失調,眼瞼、頸部、頭部發(fā)生急性水腫,并伴有精神迷亂、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發(fā)病時間一般為12h~24h。
2.3 慢性
慢性一般也很少見,病理表現為頭部、眼瞼明顯水腫,倒地不起,精神萎靡。發(fā)病初期及時發(fā)現,對癥治療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痊愈。如果不及時治療,病體會逐漸消瘦、衰竭直至死亡,發(fā)病時間為2~4天。
3治療措施
(1)卡那霉素25萬IU/mL的2mL,5%磺酸氫鈉30mL,25%葡萄糖40mL?;旌虾笠淮戊o脈注射,每日2次。同時腹腔注射10%磺胺嘧啶10mL,10%維生素C針5mL,地塞米松5mg,將芒硝20g、土霉素片50mg/kg體重同時灌服,一日一次。
(2)慶福0.3mL/kg體重肌注或消腫王0.2mL/kg體重肌注,或強力水腫消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5mL,肌注,每天2次,連用2~3天。另外每頭豬肌注亞硒酸鈉維生素E針3~4mL/頭,一次即可。同時內服純土霉素堿,按每公斤體重40mg計算,每日一次,連服5日,效果更好。
(3)中藥治療:茯苓、白術、厚樸、青皮、生姜各20g,陳皮、大棗各30g,澤瀉、甘草各15g,烏梅3個。用于15kg重乳豬,煮水分2次內服;茯苓皮、牽牛子、木通各15g,石斛、蒼術各20g,大腹皮、朱苓、陳皮、紅花各10,煮水后加雄黃粉30g,分2次內服;大腹皮、陳皮、茯苓皮、桑白皮、生姜皮各20g,淡豆豉、香菇、杏仁、紫蘇、車前草各15g,厚樸、通草各10g,煮水服,少則1劑、多則3劑可愈;麻黃、白術、陳皮、白芍、木通、附片各20g,知母、澤瀉、茯苓、車前子、麥芽各15g,細辛5g,桂枝、生姜各10,煮水服,少則1劑,多則3劑可愈。
4防控措施
4.1 改善飼養(yǎng)條件,減少應激反應
一般來說,乳豬應激性反應最強烈的時間段是在斷奶前后,在早期合理的進行斷奶是可以幫助乳豬進行成長的,但是不合理的斷奶會造成強力的應激反應。因此,在乳豬斷奶前需要提前利用飼料進行過渡,使乳豬能更好的適應植物性飼料,加強胃腸消化功能。同時,在乳豬斷奶前后使用各種驅蟲劑驅蟲,避免寄生蟲侵蝕腸粘膜,防止大腸桿菌侵人破損腸粘膜,從而減少仔乳豬水腫病的發(fā)生。
4.2 調整飼料營養(yǎng)結構
降低乳豬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在飼料中添加鐵、硒等微量元素,不僅可以預防白肌病、營養(yǎng)不良以及桑葚心等病的發(fā)生,還對乳豬水腫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同時在飼料中應用酸化劑,提高胃內酸度,不僅可以抑制病原性大腸桿菌的滋生繁殖,還可以提高消化酶的活性,防治水腫病和乳豬腹瀉。
4.3 疫苗預防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科研單位和廠家研制生產水腫病疫苗和預防仔乳豬黃、白痢的菌苗,所有這些疫苗都可預防仔乳豬的大腸桿菌病。常用的藥物有土霉素、金霉素、磺胺類等,使用藥物疫苗,可以很好的預防仔乳豬水腫病。
4.4 關注乳豬舍衛(wèi)生,消滅傳染源
關注乳豬舍衛(wèi)生,每天定時清理糞便、垢物,定期嚴格消毒,豬舍內不積污水,安裝自動飲水器等都能夠有效的控制乳豬水腫病的發(fā)生和流行。
參考文獻
[1] 彭興順.硒對乳豬水腫病的防治效果[J].中國獸醫(yī)雜志,1984(3):29.
[2] 張友思,等.常見乳豬病防治[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杜,2001.
[3] 莊紅,艷賈英,孫華.仔乳豬水腫病的綜合治療[J].農業(yè)與科學,2006,4:139.
[4] 楊建泉.乳豬水腫病高免血清的制備及其療效觀察[J].畜牧與獸醫(yī),1999,31(1):25-27.
[5] 徐福南,繆德年,方明生.大腸埃希氏菌腹瀉仔乳豬各組織的超微病理學觀察[J].中國獸醫(yī)科技,1997,2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