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盡管姍姍來遲,武漢的藝術品市場還是醒了。
遺憾的是,走在最前端的并非湖北的傳統(tǒng)藝術大項,國畫。
油畫有外力介入,沖出天價。國畫卻徘徊在洼地,無人愛憐。
曾為湖北國畫奠定基石的一批老畫家,散落各處人不知。幾年前,武漢某國畫畫家進京參展,辦展方為收集藝術家檔案,向他打聽王霞宙聯(lián)系方式。他內心愕然,斯人已逝30余年,湖北國畫究竟與外界斷了多久聯(lián)系。
走出湖北參加全國國畫大賽的畫家,亦發(fā)感慨,湖北幾無本土評委撐腰,全靠作品搏出路。
湖北國畫的傳播曾有過黃金期。湖北省政府當年曾以鄧少峰的畫作為禮品,敬獻毛澤東。鄧少峰先生在作品中赫然標上“澤東仁兄惠存”,傳為美談。
時至今日,老一輩畫家亟需歸屬,中青年畫家悄然成長,借勢成為必然。僅憑藝術機構和政府支持,力量太過微弱。倘若有企業(yè)效仿京、滬,以民間資本與藝術機構合辦,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武漢國畫定然是另一番光景。
有人在今年9月播下種子。天地對面,沉睡了二十年的老廠房經武漢麗蘭傳媒有限公司投資,首次以企業(yè)與書畫院聯(lián)姻的形式打造湖北書畫院美術館,27位湖北國畫大家在月圓之夜齊聚一堂。
開幕第二天,周韶華攜孫兒再來看畫,邵聲朗更是率領全家老小,仿佛探望多年舊友。
湖北書畫院秘書長,也是麗蘭傳媒的董事長劉方沒想到,當天竟然就有人專程來買畫。她婉言謝絕。讓更多人通過展覽認識這些老畫家,讓水墨復位,才是她的用心所在。那些走散很久的老畫家,再次與展館中架上山水相遇,也許會動情的問一句,“你還好嗎?”
國畫發(fā)展非常曲線
劉方在年初偶遇蕭采洲時,老人望著堆在家里的畫卷喃喃自語,“找不到家了。”
他經歷過湖北“新三老”和“老三老”的國畫黃金期。那個時代的畫家不僅有學院(武昌藝專等)出身的科班人才,也有民間自然熏陶而成的大家。他們大都飽讀國學,文史積淀深厚,畫作以花鳥為主要題材,走純傳統(tǒng)的路子。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國畫的群眾基礎扎實,在民間深得人心?!暗彩詹貢嫷娜思?,都受人尊敬?!痹谶@批畫家的影響下,武漢成為全國的畫碼頭。
他也經歷過80年代初各種畫會遍地開花的武漢。湖北書畫院的前身,即是由我省著名畫家周韶華、陳作丁、湯文選、馮今松等創(chuàng)辦的東湖畫會。
“遺憾的是,湖北的國畫沒做到傳承有序?!鄙騻シ治觯氨旧?,廣東的嶺南畫派、北京的京津畫派、江浙的吳越畫派往前追溯,都有悠久的藝術史,但武漢沒有。在短暫的發(fā)展之后,后起的國畫家沒有繼承老一輩的畫風。”
“缺少傳統(tǒng),就越少約束力,創(chuàng)新容易出現(xiàn),卻也會失去章法?!?5思潮中,武漢出現(xiàn)一大批“另類國畫”,圍觀者眾。將近30年后,李乃蔚反思,“那場影響全國的思潮只是一個時尚,無法在湖北這片水土上生根?!?/p>
書畫院的復興計劃
“至今,全國畫界還會憶起與湖北有關的現(xiàn)當代藝術,但國畫的發(fā)展卻幾乎中斷,多少成為一個傷口?!?/p>
好在,70后國畫家的出現(xiàn),讓局面走向平穩(wěn)。在沈偉看來,“他們大都受過學院的良好教育,學會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起碼尊重?!绷硪环矫妫彼囆g市場的興起,也為他們提供了新的舞臺。
“精于傳統(tǒng)的邵聲朗在近兩年身價翻了10倍,即使在武漢本地的拍賣行,他也是國畫系中身價最高的畫家。這充分說明,傳統(tǒng)文化在回歸。”
從湖北的藝術傳統(tǒng)來看,走的也并非洋派路線,況且“湖北的油畫家身價虛高,早超過本地藏家的承受?!倍?0%的國畫家,因為“價廉物美”,成為藏家和拍賣行的首選。
“書畫院和民間畫廊的增加,會完成一部分成熟畫家的推廣?!倍粋€國畫家想要在全國嶄露頭角,必要條件是參加過全國官方比賽且奪得名次,有圈內藝術家打了個有趣的比方,“地方糧票和全國糧票是有差別的?!?/p>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湖北書畫院對一個畫家的推廣職能幾近完善:一間2000平米的美術館、一本學術刊物、一個成熟的國畫家團隊……
它正在籌備的拍賣機構,也引起了北京一家大型拍賣行的興趣。他們即將做一次換血,把麾下的京派畫家換成湖北國畫家。至于其中原因,“湖北國畫家底子好,價格低,適合投資?!币苍S,民間資本催生的藝術生產力正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