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藏家】
梨園老劉,計算機出身的理工男,癡迷音樂20余年。自80年代起開始收藏CD,2000年轉(zhuǎn)入LP(Long Play的縮寫,中文譯作黑膠唱片, 是立體聲黑色賽璐璐質(zhì)地的密紋唱片。家中的LP達到1000多張,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尤愛巴赫。
【藏品價值】
前些年,國內(nèi)黑膠唱片幾近絕跡。一有機會出國,老劉就去國外的地攤或車庫淘貨,但現(xiàn)在地攤上能撿到的漏越來越少,好東西多被華人世界炒得虛高。過去在歐洲或者美國人的車庫里賣1美元一張甚至一美元10張的LP,只要冠之以頭版的名頭,在EBAY動輒都能拍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
老劉的LP收藏大多是70、80年代的,也有部分50、60年代的,其中不乏名演?,F(xiàn)在要想收到早期的唱片,要頭版、名演又要品相完美,非要花費巨大代價不可。像米爾斯坦演奏的巴赫為獨奏小提琴所作的六首奏鳴曲和帕替塔組曲的單聲道頭版唱片(綠金標),已經(jīng)被中國人用炒黃花梨的精神,炒到了非理性的價格。
多年來,老劉在武漢有一個音樂發(fā)燒友的圈子,他們曾經(jīng)聚在一起聽CD、談音樂,現(xiàn)在又常窩在某家客廳聽LP。他們中多數(shù)人的最終理想還是音樂。收藏,只是音樂的副產(chǎn)品。
【藏家故事】
老劉小心翼翼的拿出唱片放到唱盤上,啟動馬達,拿起唱片刷清理表面,然后舉起唱臂定位后輕輕放下,格倫·古爾德演奏的巴赫緩緩從唱針間流出。
和老劉的兩次聊天,前后8個小時,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聽LP。為了讓我親身感受CD與LP的不同,他將同一個演奏家用同一把小提琴演奏的同一支樂曲,在CD與LP之間反復(fù)切換。只有在聽LP時,小提琴的弓和弦摩擦的質(zhì)感才有完美表現(xiàn)。而CD則顯得冰冷、缺少生氣,仿佛是抹去了情感與呼吸的機器人,干澀無趣。
他寬敞的客廳里擺著兩個碩大的柜子,一個用來裝精選過后的CD,客廳的其他空間,都被和LP有關(guān)的一切占據(jù),有古爾德的傳記、也有從創(chuàng)刊就收藏的《愛樂》雜志,托朋友從海外帶回的原聲DVD。
CD入門
客廳的另一個大書架上,老劉還保留了1000多張CD。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他就把對音樂的感情傾注其上。因而,當那些純粹為升值收藏LP的人徹底否定CD時,性格一向溫和的老劉立馬會跳出來反駁,“每個人都適合用CD來做音樂入門,它的版本豐富性、便利性LP無法比擬。光是貝多芬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我就收了10多個版本的CD。”
在這密密麻麻的一大架子CD里,我找不到一張和流行有關(guān)的字眼。有關(guān)音樂的方向,老劉一直很確定,不碰流行,只認可古典?!班圎惥腖P價格一直都很高,但走在大街上都能聽到的音樂,何必呆在房間里獨自聽?!?/p>
在老劉最初頻繁接觸音樂的1986年,他給自己定的收藏線索是按作曲家的重要曲目收藏,但武漢的CD收藏格外艱難,能買到的地方只有4個:揚子江音像總匯、武漢市發(fā)燒友協(xié)會、武音的小賣部、中南外文書店,而且品種都不算多,貨源不穩(wěn)定,一張CD的價格高達132元。
好在因為工作關(guān)系要常去外地出差,北京、成都、昆明的音像進出口公司,無論種類還是版本都比武漢好得更多,老劉背去的空行李箱總會沉甸甸歸來。為了更好的理解一張CD的背景,他充分發(fā)揮理科男的鉆研精神,堅持買《愛樂》20年。他手中還存著當年的創(chuàng)刊號,32開的版本,紅色書戳清晰可辨。
用好器材表達
不用刻意找圈子,在音像店,老劉遇見了后來交往十多年的一群音樂朋友。他們的周末活動,永遠是窩在一起聽音樂,硬件好的那家往往是根據(jù)地。最初,老劉并不是一個在乎器材的人,他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買了第一套三洋音響,90年代初又花了1萬多元買了第二套先鋒音響。
一起玩的一群朋友都佩服老劉CD的收藏種類,但他們了解他的硬件一般,常攛掇他更新設(shè)備。某天晚上,老劉又和朋友們在根據(jù)地聽音樂,朋友的父母突然深夜來訪。為了不打擾老人,大家只能散場。
但音樂癮又沒過完,有人提議把器材抬到氣氛輕松的老劉家去聽。4天后,物歸原主。老劉卻感覺自己的耳朵不舒服了。這幾天用朋友的設(shè)備聽到的貝多芬小協(xié)前面的幾聲定音鼓,在自己的音響上又消失了。
老劉第二天就把那套器材轉(zhuǎn)手過來,這部產(chǎn)自挪威的音樂之旅的EMC CD機還在使用。在老劉現(xiàn)在的客廳里,現(xiàn)在擺放的是一套“聯(lián)合國”組合。他的音箱是淘的二手的英國天朗的大將軍15寸箱子,前級是電子管的,“它用的是50年代的電子管,像燈泡一樣,空氣感更好一些,更人性一些?!背獧C是二手的美歌5000,后級是麥景圖602。這樣的搭配,用圈子里其他人的話來說,“武漢也沒有幾個”。
英文發(fā)力
最鼎盛時期,老劉曾收藏了2000多張CD。格倫·古爾德演奏的巴赫作品就有幾十張,我注意到古爾德演奏的巴赫CD的封面,古爾德或是戴著手套,或是懶散地躺在床上看書,或是在后期轉(zhuǎn)入錄音與他人發(fā)生激烈地爭執(zhí)的畫面,每種表情,他熟稔在心?!八麖男【褪艿侥赣H教導(dǎo),要邊彈邊唱,仔細聽就能聽到他哼曲子的聲音?!?/p>
但他總覺得CD的聲音有些硬,即使不斷的更新設(shè)備,用更好的線材,仍然無法彌補。2003年,在廣州出差時,他發(fā)現(xiàn)LP火了。
來去匆匆,還沒徹底弄明白其中玄機,又得回武漢。碰巧一起玩音樂的朋友遇到技術(shù)問題,待他把朋友的LP調(diào)好,老劉玩LP的信念就無比堅定了?!半S便一首曲子,永遠比CD的好聽?!?/p>
而1988年,國內(nèi)的最后一條LP生產(chǎn)線就已關(guān)閉。國內(nèi)市場的黑膠唱片都是引進海外的,大多是二手。怎么淘貨,是老劉面臨的新挑戰(zhàn)。
玩LP,老劉的第一個發(fā)燒友是妻子,一些不太復(fù)雜的音樂作品,她在聽完一遍后還能默寫出其曲譜。英語專業(yè)的背景又能督促老劉不斷學外語,去國外淘貨時不至于被當傻瓜。讀懂了唱片說明書,也能理解音樂作品的歷史背景。
出境游撿漏
2005年他去德國出差,在酒店的旅游手冊上看到一個很熟悉的建筑,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原來住處與世界最著名的交響樂團近在咫尺。剩余6天,他推掉了所有美食和活動,每天去那兒聽一場演出。
經(jīng)一起聽演出的德國鄰座介紹,老劉周四又溜進附近教堂聽免費的唱詩和四重奏,那種感受和在家放宗教音樂完全不同。在附近的唱片店,他花幾歐元淘到一張頭版拉賓演奏的帕格尼尼的24首隨想曲?;匚錆h后,又去武漢發(fā)燒友協(xié)會買唱片,看中一張帕爾曼。與一起選唱片的藏友交流,老劉向他抱怨拉賓的版本,此人立刻同意用帕爾曼交換。拿回家再放才發(fā)現(xiàn)差遠了。
告別CD時代之后,老劉聽的音樂范圍也從經(jīng)典走向小眾。音樂涉獵越廣,老劉淘LP的經(jīng)驗也就越多。他的每次出境游都變成了音樂之旅。今年去美國,他早早就在網(wǎng)上訂了卡耐基音樂廳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的票,還訂到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的演出票。早就聽說紐約的二手書店非常出名,淘罷音樂有關(guān)的書,又在對面的小巷子利的二手唱片店淘唱片。
在美國讀書的兒子受他的影響,輔修了古典吉他學位,每當學校的音樂圖書館有LP清倉時,他就給老劉搜羅一番,盡管沒有多少好東西,但兒子的心意還是令老劉感懷。
幾乎有機會,老劉都會沖去國外買LP。受華人世界的熱捧和炒作,在車庫里買1歐元頭版的時代早不存在。但到了熱愛音樂的國度,淘LP之余看看演出,在老劉心中是追求信仰一般的做法。2009年,他去德國的馬克思廣場晃悠,竟然用2歐元淘到Eterna1962年出品的LivGlaser抒情小品。
LP附加的人文情懷
“聽音樂不像做其他事,特別是玩LP,最終你的耳朵只會越聽越窄。”為理解東西方音樂起源,老劉收集了大量的宗教和歷史典籍,包括不同版本的《圣經(jīng)》。他所鐘愛的,奠定西方古典音樂基石的德國古典音樂家巴赫,其大部分作品即是為教堂所作。
民族的即世界的。他的LP中民族樂派的東西也占據(jù)著重要性的位子,柴可夫斯基、拉赫馬尼洛夫、肖邦、德洛夏克、柯達伊等人的作品,也是他收羅的重點。
他收藏最多的LP出品公司,有EMI、PHILIPS、DECCA、CAPITOL、DG這樣經(jīng)典的大公司,“中國同時期的制作水準有限,沒有好的LP。美國現(xiàn)存的黑膠大多品相也很一般,英國和德國的不錯,歐洲人精細些”,也有ARCHIV這樣專門從事宗教音樂題材的公司的LP。
“人們都迷戀頭版,自然有其原因。”他拿出一張1950年出品的頭版和一張1970年的復(fù)刻版,讓我拿在手中比較,后者明顯比前者輕?!?950年的這張大概有150克,后面這張只有110克了?!彼又忉?,“唱片的重量減少,厚薄也有變化,記錄聲音的溝槽深度相應(yīng)縮水,你聽到的,已經(jīng)缺少舞臺上的空間感了?!?/p>
除去版位,LP還有很多細節(jié)值得琢磨。老劉取出一張PHILIPS50年代的頭版,“頭版是醬紅色的,那時的顏料還會掉色,你看這個紙質(zhì)封套被染成了粉紅?!盠P可把玩的地方真的很多,因為是二手,它常常能帶著原來主人的印記。
他拿出一張弗里茨·克萊斯勒的藝術(shù)的LP,老劉打開這張唱片時,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張1962年的英文剪報,上面還有原主人簽名?!耙郧暗闹魅艘欢ê軔垡魳?,所以才會這么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