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揮
與目前股價一路扶搖直上的LinkedIn相比,中國的BSNS(商務社交,也有自稱PSNS專業(yè)社交的)顯得有些不慍不火,差強人意。早期的開拓者若鄰今天已經基本沉寂,還算活躍的有優(yōu)士、天際等。特別是后者,被非英語市場最大的職場社交公司Viadeo并入后,屬于兜里還是有點錢的主,但依然還沒有傳出盈利的消息。
一位在某個BSNS工作過的朋友向我講述了該公司的一項業(yè)務,這倒讓我管中窺豹,大致明白了他們目前是怎么賺錢的,以及在盈利上的困難點。該業(yè)務有點像高端職場人士領域的人事外包,就是向雇主提交可面試者的候選名單,收費標準是但凡成功安排一次面試(不是錄用)就收取一筆費用。費用本身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不過3000元左右的水平,比起現在獵頭動輒就是目標崗位年薪20%左右的傭金,相對還是低廉的——這里面的差別在于,這家BSNS收費的標準是“面試成功”,獵頭做的是“錄用成功”。但按照面試成功對錄用成功的比率而言,收費不高。至于比率究竟為何,涉及別人商業(yè)秘密,我就不再透露了。
但這項業(yè)務存在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在于可復制性。從業(yè)務的具體流程來看,需要BSNS公司一家一家去尋找客戶,然后還要人力去挑選可供面試的名單。由于它按照面試成功來收費,故而一定不能讓錄取成功對面試成功的比率太低——這樣客戶會覺得花了很多冤枉錢。進行初步的簡歷篩選,確保雇主覺得這些候選list都有面試的必要是很重要的。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生意了,唯一和互聯網有關的是,BSNS簡歷倒是比傳統(tǒng)獵頭多得多。
可復制性差的原因就在于BSNS在雇主和雇員之間硬生生地插入了“挑選”這個環(huán)節(jié),它必須扛起“可供面試的候選者都還算不錯”的責任。而這個責任之所以要扛上,和第二個問題是密切相關的。
第二個問題在于看上去簡歷很多,但其實可供選擇的并不多。按照我這位朋友的說法,如果雇主是互聯網之類的信息科技公司,潛在候選者還算有點數量,但如果是那類傳統(tǒng)的所謂500強的公司,簡歷就少得可憐,以至于他們還要去LinkedIn找候選者。
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到中國人對找工作的方法取向了。總體來說,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弱關系理論在中國的適用度很低,這是文化上的因素。而一些更實際的因素則是:中國職場人士其實遷移率并不高,這和戶籍制度有關,也和中國買房的成本、政策有關。中國人很難像美國人那樣說去另外一個城市上班就去上班,他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
在某一個城市里尋找符合自己經歷的工作,這個面其實就很小了。我們經常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圈很小的,山不轉水轉,轉來轉去就是這些人。在這樣的前提下,BSNS對于他們而言,委實吸引力不大。
中國的BSNS用戶數量并不大,BSNS一線陣營的天際網在首頁上公開宣稱的數字是:1200萬職場精英——這是LinkedIn用戶量的1/10。這樣的數量,很難讓BSNS們去做類似LinkedIn那種大數據挖掘的事來。朋友口中所謂找人還得跑LinkedIn上去找,聽著像是個黑色笑話,但其實還真符合一點實際的中國國情:中國那些說話里都夾槍帶棒英語的職場高端人士,跑LinkedIn上注冊,一點都不奇怪。
另外一頭則和中國企業(yè)有關。相對美國而言,中國企業(yè)對互聯網的依存度極低,日常業(yè)務并不見得非要使用互聯網,即便用一下,類似IM和email的簡單通信工具足以滿足。這種狀態(tài)在北上廣幾個少數城市里可能有些不同,但廣袤的中國二三線城市里,十分常見。LinkedIn號稱有1200萬個企業(yè)主成為它們的客戶,美國市場有89%的企業(yè)使用它來找雇員,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
中國的BSNS們,面臨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市場:簡歷提供者(潛在用戶)、簡歷需要者(潛在客戶)都集中在很少的幾個大城市里,而即便是這些人,熟人關系也能幫到他們自己不少。市場如此狹小,又怎能不差強人意呢
我并不想完全斷言中國BSNS沒有一點點的未來,但做生意是真金白銀的消耗,非常講究一個timing問題。中國BSNS,要想走出中國的LinkedIn的道路,恐怕得花上比LinkedIn自身發(fā)展更長的時間。
我這位朋友已經離職,問及下一步的打算,聲稱要休息三個月然后再去找工作。如何找呢閑聊中完全沒有提及任何一家B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