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proactivity”一詞常見于管理文獻中,但在多數(shù)字典中卻無法查到。該詞詞意不僅僅是主動,更意味著作為人,我們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我們的行為源于我們的決定,而不是客觀條件。我們既要主動又要負責任地對事情進行掌控。
請看“responsibility”責任一詞,該詞由“response反應”和“ability”能力構成,即采取反應的能力。主動之人從不怪罪環(huán)境或客觀條件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他們的行為源于其內心的選擇,該選擇基于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情感操控下對客觀條件的反應。
在做出該選擇時,我們是在應對。消極應對之人常受客觀環(huán)境影響,天氣好,他們的感覺就好;天氣不好,他們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就會受到影響。積極主動之人可以自己帶來好天氣。無論是下雨還是晴天對他們來說沒什么不同,他們由價值觀驅動,如果他們的價值觀是確保工作質量,那么天氣的好與壞不會造成絲毫的影響。
消極應對之人也常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或者我們稱之為“社會天氣”。當別人對他們好的時候,他們就感覺很好;而當別人對他們不好時,他們就會進行自我防衛(wèi)或自我保護。消極應對之人的情感受制于別人的行為,任由別人掌控自己。
而能夠將自己的情感沖動置于價值觀之下則是積極主動之人的根本。消極應對之人由情感、客觀條件或環(huán)境驅動,而積極主動之人則由價值觀驅動——那種深思熟慮、精挑細選、內化的價值觀。
正如艾琳娜·羅斯福所說:“如果你不同意,誰也傷害不了你?!备实卣f:“如果不同意,誰也無法剝奪你的自尊。”我們對所發(fā)生事情的縱容和遷就,這樣的態(tài)度對我們的傷害遠遠大于事情本身對我們的傷害。
傷害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該事情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