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
遠古時代,人們?nèi)』鹬荒芾米匀换?。自然火是森林偶然被雷擊引起的,或是地下的天然氣冒出地面偶而燃著的?/p>
其實,火柴的類似物在我國11世紀初就曾被試制過。北宋初年,民間用沾有硫磺的杉條摩擦引火,人們稱它為“發(fā)燭”。但它和“盜火神”一樣,并不是人類理想的引火工具?;鸩竦恼嬲龁柺溃攲倭最^火柴的使用。
到17至18世紀,歐洲興起了科學實驗,隨著近代化學的產(chǎn)生,化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物質(zhì),利用它們可以進行化學反應取火,這才逐漸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火柴。
1669年,德國煉金術士布朗特在漢堡冶煉各種金屬,企圖從中煉出黃金。一天,他在“點石成金”的試驗里,把白砂和小便放在曲頸甑中加熱,當火燒得很旺時,突然從瓶里冒出一股白煙,凝結成一團白蠟樣的東西。這團東西在黑暗中會閃閃發(fā)光,涂在墻壁上會留下光亮的痕跡,一遇到空氣就會自燃起來。布朗特給這種“怪物”取名為磷,意即發(fā)光體。他將磷的秘密高價賣給了一位富商。1667年,該富商將磷帶到英國,遇到了著名科學家波義耳。波義耳經(jīng)過研究,掌握了制白磷的技術,并開始了制造火柴的試驗。這樣,在18世紀末的歐洲開始出現(xiàn)利用白磷取火的磷燭、磷瓶等。這可以被認為是最早出現(xiàn)的火柴了。
到了19世紀初,又出現(xiàn)了利用另外一些化學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取火的裝置?;瘜W家尚塞爾創(chuàng)造一種“瞬息點火盒”。這是一個小的金屬盒,內(nèi)裝一小瓶緊塞著塞子的硫酸和一些小木條。木條頭預先涂敷有氯酸鉀、硫黃和樹膠的混合物。使用時將木條頭浸取硫酸,取出后著火。這是由于氯酸鉀與硫酸進行化學反應,會產(chǎn)生熱量,使易燃物燃燒。這種取火裝置在歐洲和美國流行了將近40年。
1807年,在歐洲還出現(xiàn)了一種電氣燈。這是利用起電盤產(chǎn)生的火花點燃從氣體發(fā)生瓶中放出的氫氣。這種取火裝置再帶一個起電盤,顯然是笨重的。到1823年,德國化學家德柏萊納改裝了它,改裝后的燈被稱為德柏萊納燈。原理是在氫氣出口處按置一塊鉑棉,它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氧氣,當氫氣從氣體發(fā)生瓶中被放出時便會沖擊氧氣而著火。這就不再需要起電盤了。這種燈也曾流行一時,成為一種很時髦的事物,但是鉑棉會很快失效,須要不斷地更換。
還有一種取火方式叫做自燃器。是將碳酸鉀、明礬和炭粉混合物放置在鐵筒中,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加熱,反應后產(chǎn)生金屬鉀。使用時將冷卻的混合物傾倒出少許,其中金屬鉀與空氣中的水分迅速反應,產(chǎn)生火花,便可點燃可燃物。
一直到1827年,在英國首次出現(xiàn)了今天這種磨擦火柴。創(chuàng)造人是瓦克。這種火柴是在小木條頭上漬涂氯酸鉀、三硫化二銻和樹膠的混合物,使用時將木條頭在砂紙上磨擦著火。在至今保留下來的他的售貨日記上還寫著他第一次出售這種火柴是在1827年4月7日。兩年后,這種火柴傳到了英國首都倫敦。一位青年化學家約翰斯仿制了它,并將它盛放在長方形卡片制成的小盒中出售,起名叫Lucifer。這種火柴著火效果不佳,使用時要將火柴頭放置在對折起來的砂紙中間,并用手指緊捏,用力拖拉火柴桿后才能著火。著火后還會出現(xiàn)小爆炸,火花四濺。這導致其很快就在市面上消失了。
1830年,法國的一位醫(yī)生索里爾首先用白磷代替瓦克磨擦火柴頭中的三硫化二銻。這樣著火效果很好,輕微一擦就著火。德國、匈牙利和歐洲其他各國都先后仿制,迅速發(fā)展。
但是,制造火柴的工人卻一個又一個被病魔纏身或死亡,使用這種火柴的人突然被放在衣兜里的火柴引火燒身。原因是白磷有劇毒,0.1克白磷便足以致人死亡,人吸入白磷蒸氣后會發(fā)生牙床骨壞死病,氯酸鉀和白磷混合受到輕微磨擦就會著火。
于是,出現(xiàn)了各種改革方案:用機械代替手工操作,加強火柴制造廠房的空氣流通,以減少工人接觸白磷和吸入白磷蒸氣的可能;在火柴頭外層加涂油漆封固,利用氧化鉛等氧化劑代替氯酸鉀,盡可能減少白磷用量。這樣差不多維持了20年,因為始終沒有找到代替白磷的化學物質(zhì),這種有效著火的火柴是當時唯一可以使用的火柴。
1847年,瑞典化學教授帕斯赫提出用紅磷代替白磷制造火柴。歐洲各國相繼試制,均未成功。原因是,紅磷和氯酸鉀混合受到撞擊會發(fā)生爆炸,如果采用其他氧化劑代替氯酸鉀,著火效果都不好。只有把氯酸鉀和紅磷分隔放置。這樣就出現(xiàn)了兩頭火柴,就是說,在火柴的一頭漬涂氯酸鉀、硫黃、玻璃粉和樹膠的混合物。使用時在火柴中間折斷,然后使兩頭互相磨擦著火。使用效果很好。這種火柴很快在歐洲各國和美國、加拿大等國流行。
到1855-1856年間,英國一位藥劑師阿爾布拉特、瑞典一位火柴制造廠主倫德斯特羅姆和德國化學家博特格先后將火柴梗漬涂氯酸鉀、三硫化二銻和樹膠的混合物,在火柴盒兩側涂紅磷藥料,使用時,將火柴梗在火柴盒側面輕輕擦劃,即能發(fā)火。至此我們今天使用的安全火柴就誕生了。
到了1898年,法國兩位化學家席文和卡漢利用三硫化四磷代替白磷或紅磷制造火柴,用它和氯酸鉀、硫黃和樹膠等混合后漬敷在火柴頭上,制成的火柴在粗糙的墻壁、地面、鞋底等處磨擦都可以著火。這種被稱為磨擦火柴的火柴由于使用方便,著火效果好而流行一時。但卻終因太易著火,偶爾不慎磨擦著火會引起火災,在安全方面敵不過安全火柴而被淘汰。
近幾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世界各國的火柴制造業(yè)也在品種上標新立異,以爭奪市場。蘇聯(lián)發(fā)明了一種強烈高溫火柴,每根能點燃3小時,它會發(fā)出像氫氧吹管一樣猛烈的火焰,可以用來代替電焊、切斷和焊接鋼鐵。
日本有一種“浮士繪版畫”火柴盒,每根火柴長12厘米,包裝相當別致,火柴盒像本古書,一度風行全世界。
美國有位年輕的工程師,綜合多種化學元素,發(fā)明了一種“永生火柴”,據(jù)說只要備有一根,便能長期使用??墒沁@位發(fā)明家成了火柴老板的眼中釘,就在他宣告試驗成功的當晚,便遭到了刺殺。后來,奧地利的一位化學家也研制了一種永久火柴,不過他的工藝配方很快就被瑞典大王克魯格收買,人也被軟禁了。
美國鉆石火柴公司還發(fā)明了一種新式安全火柴,它燃燒的熱度只有目前火柴的一半,而且能自行熄滅。
此外,還有音樂火柴、多次燃燒火柴、自啟式火柴、微聲火柴、電影火柴、感光火柴、高級芳香火柴等等,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由此也看出,火柴永遠不會被各種現(xiàn)代化的打火機完全取代。小小的火柴就是這樣在安全和易著火這兩方面的相互矛盾中逐漸演變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