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魚不潔
在弱肉強食的海底世界中,有一種身長盈尺的潔魚,卻從不會受到其他魚類的攻擊。
原來,當兇猛的掠食者出現(xiàn)時,潔魚就會迎上去,用尖嘴為它們清除身體及牙齒上的寄生物。掠食者得到舒服享受,就放棄了對潔魚的進攻。因此,我們會看到,在兇猛的大魚身邊,常圍繞著一群潔魚。
雌性潔魚每年可產(chǎn)數(shù)萬粒卵,繁育率極高。然而,潔魚卻有強烈的占有欲,只要發(fā)現(xiàn)同類的巢穴,勢必要占為己有,展開你死我活的廝殺。
潔魚可以用膽略去征服強大的外敵,卻不愿寬讓同類。正是這種劣根性,致使種群一直得不到壯大。
大千世界,許多人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究其原因,并非缺少聰明才智,而是像潔魚一樣缺乏胸懷和度量,所以走不遠。
(摘自《雜文月刊》周鐵鈞/文)
讓思維拐個彎兒
一家公司招考公關(guān)人員,應(yīng)征者有500多人,其中一道考題是:為什么有些人喜歡過河拆橋?
前十名的試卷中,多半抨擊過河拆橋的人忘恩負義,雖然文情并茂,卻沒能引起老板的注意。
有一位應(yīng)考者的答案是:“如果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我們就得過河拆橋,防止敵人跟上來?!崩习鍖@位應(yīng)考者的評語是:頭腦靈活,準予錄用。
老板后來又從落選的試卷中,發(fā)現(xiàn)另一應(yīng)考者的答案是:“前面還有河,需要使用僅有的材料繼續(xù)造橋?!崩习逡荒樞老玻骸斑@才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答案?!?/p>
魯迅先生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話雖然有理,但有些時候,讓思維拐個彎兒,也許會找到更好的出路。
(摘自《中國國門時報》章劍和/文)
不完美的完美
一個朋友,單身半輩子,快50歲時才結(jié)了婚。
新娘徐娘半老,風(fēng)韻猶存,一些朋友竊竊私語:“他撿了個剩貨?!?/p>
一天,朋友開車跟我出去,說:“我年輕的時候,就盼著開奔馳,但買不起?,F(xiàn)在呀,買了輛三手車?!?/p>
我說:“奔馳三手?看來很好哇!馬力也足?!?/p>
“是?。 彼f,“舊車有什么不好?就像我太太,先嫁了個四川人,后又嫁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混了20多年。現(xiàn)在收了心,沒了以前的嬌氣,還做得一手地道的四川菜、上海菜。她最完美的時候被我遇上了?!?/p>
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我們老了、銹了,要不斷修補我們殘破的身軀,何必要求自己擁有的人、事、物都完美無瑕呢?看得慣殘破,是歷練,是豁達,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摘自《廣州日報》劉 墉/文)
寧靜是一種生產(chǎn)力
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币馑际侵复蠹叶荚诿β档氖虑?,你能夠悠閑地對待它,才會有時間去滿足自己的閑情逸致。
別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趕,別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體會——平心靜氣,就能夠獲得一種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質(zhì)量和效率。寧靜,有時也是一種生產(chǎn)力。
有一個小故事。一個木匠帶著一幫徒弟干活,不小心將手表掉在了刨花堆里。徒弟們東翻西尋就是找不著,天色已晚,只得放棄。
一個小時后,木匠的小兒子走過來說:“爸爸,我?guī)湍阏业绞直砹恕!?/p>
木匠很是驚訝!
小兒子說:“你們走后,我在黑暗里等,聽見手表的“滴答”聲,順著聲音一摸,就找到了。”
故事很簡單,道理卻很深邃。想想看,寧靜難道不是一種生產(chǎn)力嗎?
安靜下來,在生命規(guī)律中發(fā)現(xiàn)悠然的歡喜,對今天這個時代而言,也許不僅是錦上添花的事,說它是雪中送炭也不為過。
(摘自《于丹趣品人生》于 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