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木華
在當(dāng)?shù)乩贤瑢W(xué)的指引下,我們沒有在鑲嵌著“寶臺山”三個大字的臺階前駐車,而是在水冬瓜樹林中盤旋幾個來回后,直接上到一座小山頂,密集的樹林中,突然閃出一座仿古的兩層樓宇,金光寺到了!老同學(xué)微微一笑說:“這是‘木蓮賓館',不過,金光寺也快到了!”這里新修的公路有些起伏,也有垮塌的地方,于是我們停車步行。
這是一個晴朗的夏日午后,我們風(fēng)塵仆仆,來到木蓮花的原生地——永平金光寺。孩子跑在前面,面對蒼蒼的古木,發(fā)出連聲的驚嘆:“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原始森林!”緊跟在孩子身后的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森林。我說:紀錄片中的熱帶雨林,也不過這樣!站在公路上往下看,滿眼的綠色瘋長。大片大片隆起的樹冠,把我們的目光潤澤,辛勞頓消。來自林區(qū)的岳父,在路邊的一棵古松前停下,用雙臂丈量樹徑,估計要多少人才能合圍。撫摸著粗糙的樹皮,他目光順著樹干,使勁往樹頂瞄去,情不自禁贊嘆著:“這么好,這么好!”這里的樹木多為闊葉林,中間夾雜少數(shù)云南松,所有的樹一律粗壯、高大、筆直。岳父面前的云南松,大約四五十米高,樹干直伸云霄,中途沒有一點枝杈旁逸斜出,與西雙版納雨林中的望天樹造型相似。我走過去,順樹干仰天拍了一張照片——天空亮,樹底暗,拍出一張獨特的水墨松!岳父撫摸著古松,說:“這些樹,都成精了吧!”我理解岳父的心情,他年過七十,年輕時見過不少原始森林,也砍過很多大樹,如今再見到這樣的古木,他想說的一定是:一棵樹能長成這樣,已經(jīng)不僅僅是“木材”,一定有靈性!我告訴他:如今,這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早就保護起來了,沒有人破壞,不用擔(dān)心!
簡易公路的盡頭,密密的枝葉間,露出廟宇的一角。順著起伏的圍墻,我們轉(zhuǎn)到大門一面。陪我們的老同學(xué)也是老師,她知道我急著尋覓什么,隨手一指:“這就是木蓮花!”妻子帶著孩子跟隨岳父進大門去了,我繞著木蓮花樹,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也許是生長緩慢,這兩棵木蓮樹不過海碗粗,地上兩米左右開始分叉,除了樹皮有些發(fā)白,在這莽莽森林之中,實在平凡。來金光寺之前,一個網(wǎng)友告訴我:木蓮三月開花,如果只為看花,那么錯過花季了??晌胰缂s前來——我來永平不只為花!當(dāng)年洱海一別,老同學(xué)們四散天涯,趁著這個假期,看看木蓮,會會老友,享受享受生活。雖然錯過花開,但眼前的木蓮并不單調(diào):枝條的頂端,鼓脹著不知是花朵還是葉芽的苞,還有暗紅色大約是果實的“豆莢”閑掛枝頭,讓錯過花季的游客,并沒有孤孤單單面對一棵樹的單調(diào)!兩棵木蓮,一左一右,對稱長在大門前。大門上,“金光寺”和“滇西名勝”兩塊匾額高掛,大門上一副對聯(lián):金黃紫白只見此地忽然金色,東南西北云上古剎獨占中峰”,說的大約是建寺廟的神奇故事。進大門,院內(nèi)地勢平坦,大門兩邊是對稱的兩座亭臺,我去了右邊。吸引我的,是亭子前面那個石獅子——在嶄新的亭臺前面,一個古舊的石獅子,靜靜地蹲在那里。最初,石獅子也許不在這里。大門口精雕細刻的新石獅,以及院內(nèi)正在興建的大殿或許就是證明。這獅子背部蒼苔細密,圓睜雙眼,口中含著的圓珠殘留染紅的痕跡,也許,寂寞由來已久!
我們是從側(cè)門出寺院的。院外就是森森古木,林中,一條石階小路伸向密林深處。老同學(xué)說:“順路往上走,還有一個觀景點!”沿著小道,我們向原始森林深處走去。走著走著,感覺天快黑了,看看時間,卻才下午五點。抬頭,我們的天空完全被墨綠的枝葉覆蓋,我說:要下雨了吧!老同學(xué)笑笑說:“不會!黑是因為在森林中!”小道彎彎曲曲,似乎沒有盡頭。雙腳開始不聽使喚,內(nèi)心有了止步的猶豫??纯丛栏?,卻神采奕奕,大步走在前面,在贊嘆著他多年未見的古木,于是繼續(xù)前行。小道兩邊的森林,與先前所見又略有不同。這些古木,無論是主干上,還是枝條上,都掛滿了長長的苔蘚,絲絲縷縷垂落下來,在這個多雨的季節(jié),似乎聽得見它們瘋長的嘶嘶聲。除了苔蘚,這里還是藤蔓植物的天堂,藤條交錯,緊緊抱著主干,似乎要讓每一寸肌膚都相親相依!
走上小道不久,發(fā)現(xiàn)路旁有一些人為栽下的木樁,高約一米,左看右看不明白,“種植”這些木樁干什么。一行人各自推測,想法漫無邊際。走著走著,看見一些木樁頂上殘留的木質(zhì)水槽,才明白原來是“高架飲水渠”。再看看路旁偶爾露出的新水管,我們都為自己的胡亂猜測自嘲起來。水槽的盡頭,是一個叫“金屏室”的地方。這里是金光寺開山祖師的墓地,后人敬仰,在墓地上建了房屋,讓虔誠的人,不受外界干擾專注朝拜。這里是山腰的一個小平地,一座小亭在兩棵粗壯的古松中間。我們到亭內(nèi)小憩。坐在亭內(nèi),四面古木蒼蒼,群山環(huán)繞,滿眼都是綠色與古意??諝鉃V盡了塵世的嘈雜,一切都單純下來。綠色洗滌著我們,老人小孩不同年齡的人腦海里只剩下綠色,男人女人不同性別的人思想中也只剩下綠色……
回首不見來時路,卻見古木掩映下,群山懷抱中,金光寺露出琉璃屋檐的一角。離別前,我們一行人特意再次走進金光寺,在功德箱前,虔誠地為這里原始的綠色投下一票。
回到永平縣城,已是華燈初上。老同學(xué)夫婦都是我的老同學(xué),是班內(nèi)畢業(yè)后成為連理的惟一組合。在他家五樓露臺,老同學(xué)特設(shè)家宴款待。地地道道的永平風(fēng)味里,風(fēng)華歲月歷歷眼前。男主人是我的舍友,畢業(yè)后改行在公安部門。說起抓武裝販毒團伙的事,他平靜地講:“提著上膛的槍,背著急救包潛伏等待……”那些事,我電視上看過,時隔多年,親自聽來卻更加驚心動魄。女同學(xué)給我們加上珍藏的“元梅酒”——她任教的學(xué)校里有一棵元朝梅樹,她摘幾個泡了一罐。在驚險的故事中,在元梅酒的悠遠醇香里,我喝醉了,醉得一塌糊涂,但心中的那個想法始終縈繞:花開的時候,再來一次!醉眼朦朧,很多事都糊涂了,卻清晰地記住了老同學(xué)的承諾:花開時節(jié),你來,我?guī)闳タ捶奂t的木蓮花,雪白的木蓮花,原始的木蓮林!
今日酒醒,記得金光寺里的那副對聯(lián):“往事千年賢者胸懷似天空,明月一亭醉翁之意在木蓮”。寶臺山,等木蓮花開時,我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