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怪癖的少年
沙女士下崗多年,丈夫四年前猝然離世,此后家里經濟狀況陡轉直下。為了生活和能讓兒子小軍小學畢業(yè)后讀個好學校,她苦心經營著一家服裝店。由于生意忙碌,她經常把上小學六年級的兒子送到母親家,讓母親幫忙照顧兒子。
一天,沙女士接到小軍班主任打來的電話,反映小軍在課堂上經常摳手指,青春期的孩子手指經常長倒刺,小軍不但把倒刺揭掉,還把與之相連的皮膚都摳掉,弄得手指鮮血淋漓,他不但不覺得痛,還咧嘴直樂。老師批評了他多次,他仍然不改,所以就打電話讓沙女士多關注兒子的這種行為。
在此之前,沙女士知道孩子手指愛長倒刺,認為可能是缺乏維生素所致。于是,她就給兒子買來維生素,讓孩子每天吃幾粒,她還買來“邦迪”創(chuàng)可貼,粘在兒子的手指創(chuàng)傷處??蓻]過半個小時,小軍就把創(chuàng)可貼揭開,仍然不由自主地去摳。沙女士氣得打了兒子幾次,可小軍依然執(zhí)著地摳個不停。
對于小軍的異常行為,沙女士歸結為丈夫去世,兒子過于懷念爸爸所致。但是,據小軍的同學反映,小軍不但有摳手指的毛病,而且還非常難以相處。所以小軍的朋友特別少,平時都是獨來獨往。甚至很多同學都認為小軍患上了自閉癥。鑒于兒子這種狀態(tài),在小軍班主任的建議下,沙女士決定找心理醫(yī)生診斷一下他的心理情況。就這樣,沙女士帶著小軍找到了我。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這個沉郁的少年,為什么會有摳手指這樣的怪癖呢?
從行為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偶爾做一件事情,可能沒有理由,或者是偶發(fā)性的,但如果他長期樂此不疲地重復一件事情,只能解釋為這種行為對他來說是有意義的,能給他帶來快樂,甚至成就感。為了準確探知小軍的心理世界,我和小軍做了單獨談話。
我問他:“孩子,告訴我,你摳手的時候是不是特別想爸爸呀?”
小軍想也沒想就說:“我摳手跟其他人沒關系,這是我媽說的吧,我媽不了解我,她說什么對我來說無所謂!”我接著問:“你難道不想爸爸嗎?”小軍淡淡地說:“時間久了,我已習慣了沒有爸爸的日子”。
看著小軍說起媽媽時麻木的神情,我的心突然有些痛。我又問他:“爸爸走了,媽媽就是你世界上最親的人,難道你不這樣認為嗎?”說完,我緊盯著小軍的眼睛。
小軍的表情竟一如既往地淡漠:“媽媽心里只有自己的生意,再說,她是否了解我、喜不喜歡我都沒多大關系!”
小軍的話讓我頗為吃驚,也為沙女士感到悲哀。在她為兒子能上好學校、創(chuàng)造好的生活條件而苦苦奔波時,兒子對她的抵觸卻已深入到了骨子里。這樣的親子關系她居然渾然不覺,這不能不說是為人父母的一種失敗。
接下來,我又選擇和沙女士單獨接觸。我把剛才與小軍的談話內容說給她聽,她聽后沉默了一會兒說:“兒子這樣說,我心里很難受!”我問她:“在兒子摳手指之前,你還發(fā)現他有什么類似的異常行為嗎?”
沙女士想了想,說前一陣在與小伙伴打鬧時摔折了腿,姥姥在醫(yī)院陪外孫時,發(fā)現外孫沒事就捋自己的衣服邊,特別是見了生人,他低著頭不說話,只管擺弄自己的衣服。媽媽告訴自己時,沙女士才注意到兒子的這一毛病。
沙女士的話讓我發(fā)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兒子摳手指是老師發(fā)現的,愛捋衣服邊是姥姥發(fā)現的,作為母親她卻沒能發(fā)現。再聯想到兒子對母親的抵觸,我從中發(fā)現了問題所在。
接著,我繼續(xù)問沙女士:“你兒子說你整天忙自己的生意,根本不在意他的學習,對孩子這樣的說法,你怎么想呀?”沙女士委屈地說:“他爸爸不在了,我一個人不努力怎么行,我所做的一切還不是為了他?!?/p>
我誘導她說:“如果兒子寧愿不上好學校,而是選擇讓你陪他,你會怎么辦?”沙女士不假思索地說:“那怎么能行?如果我天天陪著他,他學習還是上不去,將來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家里也沒錢讓他有更好的生活,還不是害了他?!?/p>
我清楚,沙女士的這句話其實代表了中國家長們的普遍想法,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都以愛的名義為出發(fā)點。然而,父母愛孩子,理念是對的,但如果方法不當,就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對他們是一種傷害,是一種冷漠。
我讓沙女士列舉出兒子的優(yōu)、缺點。對兒子的優(yōu)點,沙女士支吾半天才說出一條,而說到缺點,則滔滔不絕,什么自私、懶、做事拖沓、喜歡頂嘴等話脫口而出。
經過一連串的問話,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判斷:沙女士在丈夫去世之后,由于忙于生意,很少關注兒子,造成了母子之間感情的疏離,形成了一種冷漠的親子關系。
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曾經接觸的個案,一位6歲的女孩子經常對她媽媽說:“爸爸老打我。”其實爸爸并沒打過她,而是因為媽媽整天專注于電視劇,很少關心孩子。孩子就采取這種辦法喚起媽媽對她的注意。小軍就是這樣,疼愛他的爸爸離世,母親整天忙于生意,對他的學習、生活很少過問,使得他心生失落、憤懣。于是,他就用摳手指這種自虐的方式,有意無意地喚起媽媽對他的關注。也就是說,爸爸的離世只是一個表像,造成兒子摳手指的真正原因就是母親這么多年來對兒子的忽視和關愛不夠。
對 策
聽了我的分析,沙女士頗有種恍然大悟的意味。接下來,我給她三條建議,以幫助她緩和和兒子緊張的親子關系:
第一,沙女士應該主動向兒子道歉,為這幾年對孩子的忽視真誠地檢討,以取得孩子的諒解。
第二,從現在開始,對兒子所有摳手自虐等負性的東西,三個月內絕不去關注。不但自己這樣做,還要告訴爺爺、奶奶以及孩子身邊的所有親人,對他的摳手做到熟視無睹。時間一長,小軍覺得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了,他就會自動停止這樣的行為。
第三,哪怕生意再忙,沙女士也要每周抽出半天來和兒子在一起,母子倆共同做件事情,談談以往的愉快經歷,或是一起看場電影等,讓孩子感受到母親對他的重視,以及對他的愛,增強他對母愛的深刻感受。堅持下去,緊張的母子關系會有所緩和。
聽了我的建議及主張,沙女士緊蹙的額頭慢慢松開了。她感慨地說:“父母愛孩子,看來是一門藝術,像我這樣自以為把心掏給了兒子,卻被他抵觸的母親,更應該反思自己。愛孩子要理念和手段都要合理運用才行!”
三個多月回訪時,我再次見到了沙女士和小軍,從母親溫柔的眼神和小軍健康的手指就能知道,沙女士和兒子的親子關系已大大改善。并且沙女士還告訴我,為了能給兒子每天做早飯和晚飯,她請了人幫忙照看她的生意,更讓她高興的是,兒子還主動要求在節(jié)假日去到媽媽的店里幫忙。
沙女士和兒子親子關系的改善,讓我非常欣慰,其實,像她這樣的母親大有人在,但愿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能學會怎樣正確地去愛孩子。
(西蒙 中學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責編:王敬川插圖:安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