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學外語的時候,有一課就是相互介紹,“你是誰,你從哪里來?!碑敃r只是作為一課來學習,覺得很簡單,并沒有多想。
后來,這一課在生活中常常被用到,但回答時,也往往并不多想,只是客觀地回答:中國,北京。
直到有一天,我在英國的校園里漫步,忽然覺得說漢語的聲音是那么入耳,聽到有人在用漢語聊天時,就不由自主地沖上前去問:“你從哪里來?”我深切地感覺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我是那么重要!
身處異域,無論生活是窘迫還是無憂,無論工作是緊張還是從容,鄉(xiāng)音,都具一種磁力,幫我們建立一個特殊的朋友圈。
靜下來細想,在這個朋友圈中,我們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因為我們具有共同的根。這種對根的認同,讓我們感到親切,感到溫暖。
再后來,在和外國朋友交往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相互介紹,自己的出生地、愛吃的食物、愛看的節(jié)目、愛聽的故事、喜歡的汽車,傳統(tǒng)的風俗……通過這種分享,無論彼此國籍如何,我們既會找到共同經(jīng)驗,也會知道有什么故事可以給對方講,有什么本事可能對對方有幫助……有溫暖,有自信,有自豪,也有新收獲。
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孩子的未來是屬于整個世界的。無論孩子將來走得離我們是近還是遠,他都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都要回答“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他會怎么答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簡可繁。如果簡答,那么得到的理解和認同就會少。如果他對自己,對自己的根文化了解得多,他能給出的答案也就豐富,他的朋友圈會大,他的機會也更多。
當我們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時,在陪伴孩子走出這最初的幾步時,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該做什么了。
其實,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在幫孩子認識自己:我們叫他的名字,幫他描述自己的感受,餓了?渴了?開心了……漸漸地,我們還會幫他認識周邊的人:爸爸喜歡吃辣的,姥姥愛種花,鄰家的茜茜姐會跳舞……再后來,我們會和他一起去了解我們的家族,我們的節(jié)日,我們周邊的美景,我們的歷史……
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有哪些傳統(tǒng),有哪些意愿,也就是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根,才能更明確自己要到哪里去,明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在本期特別策劃《國際化育兒的N種方式》中,我們向大家展現(xiàn)了在地球村時代多種多樣的養(yǎng)育方式。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但無論最終我們采用的是哪種方式,請都不要忘記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