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勇
佛家有這么一則寓言。
地之極東南,有一海,稱為“滄?!?。滄海對面,就是仙家佛地。凡是能渡過滄海到達彼岸的人,就能立地成佛,修成正果。
于是,許許多多的人從千里迢迢趕來,或乘帆船,或乘木筏,紛紛朝著彼岸進發(fā)。波浪滾滾,狂風飆卷。許多人都被風浪擊翻,永沉海底。能成功到達彼岸的,少之又少。但是,就是這少之又少的人,成了人們口中的傳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仆后繼,朝著無垠的滄海進發(fā)。
從空中府瞰,渡海的隊伍是龐大的,密密麻麻,千帆競渡。一個浪頭過來,就覆滅了一大片,再一個浪頭過來,又覆滅了一大片。但是,覆滅的立即就被后來者補上。海面上,是擁擠不堪的檣櫓,海岸上,是洶涌如蟻的人流……
天地間,響起深沉的悲歌。佛祖亦閉上了悲憫的眼神,不忍再看。
若干年后,有三種人成了佛。第一種人,歷盡艱辛,終于到達彼岸,稱為“修成正果佛”。第二種人,幾經(jīng)努力,還是到達不了彼岸,于是放棄了渡海,回家安居樂業(yè),稱為“幡然醒悟佛”。第三種人,其實只是一個人。那是一位在滄海邊打魚的老人,面對著熙熙攘攘的渡海人潮,他不為所動。幾十年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單純而樸素的日子。后來,佛祖點化他成了佛,稱為“寧靜佛”。
而那些沉入海底泯滅無聞的,被稱為“云云眾生”。
有人問佛祖,你屬于這三種佛中的哪一種?佛曰:我屬于第四種??幢M人世悲歡,閱盡事世浮沉,稱為“大徹大悟佛”。
從此,滄海邊渡海的人逐年減少。因為,人們終于知道,佛有多種,成佛的路徑也遠不止“渡滄?!边@一條途徑。
對于這個寓言,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佛”確實是多樣的。除了那些不會思考隨波逐流的,其余的人們,只要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過著自己想過的日子,便都成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