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清,葉品良,周 晶,賈尚美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四川成都610075)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簡稱哮喘)是由多種炎癥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患,在中醫(yī)學中屬“哮喘”、“哮吼”、“齁喘”、“喘鳴”、“嗣”等范疇。臨床以發(fā)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急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為主癥。中醫(yī)在治療此病療效顯著,筆者從古方和自擬方的臨床應用出發(fā),收集和分析了近15年臨床報道運用古方與自擬方治療哮喘病的中醫(yī)文獻,從而探討中醫(yī)治療該病的組方用藥特點。
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維普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及萬方數(shù)字化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1996年-2010年收錄的所有期刊論文。
檢索策略:輸入哮喘(篇名)and中醫(yī)(篇名/關鍵詞/摘要)。納入標準:僅入選口服中藥治療有效、或有陽性藥同期對照且結論經統(tǒng)計學處理顯示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臨床研究文獻;同一種中藥處方發(fā)表2篇或2篇以上文章的,取時間在先的一篇。剔除標準:剔除無證型表述及無明確完整藥物組成或處方保密的文獻;剔除綜述、描述性研究、動物實驗、理論探討、例數(shù)少于30例的小樣本臨床研究類文獻;剔除治療在口服中藥的基礎上配合其他方式治療(如配合西藥、針灸或吸氧治療等)而結果不能排除其他治療方式影響的文獻。
本課題之藥物均參考《中藥學》[1]教材進行規(guī)范處理,該書未收載的藥物均列為其他。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資料數(shù)據(jù)表,采用SPSS17.0對藥品基本信息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采用VC++編程語言與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相結合,通過連接Access數(shù)據(jù)庫,使用Apriori增量關聯(lián)規(guī)則挖掘算法對藥品配對信息進行數(shù)據(jù)挖掘,計算不同證型中藥頻繁項目集。
共收集現(xiàn)代文獻治療支氣管哮喘之古方與自擬方共263首,組方用藥涉及654種,累計用藥次數(shù)2854次。統(tǒng)計出各類藥物出現(xiàn)頻次和構成比(頻數(shù)/累計用藥次數(shù)),并統(tǒng)計治療哮喘的復方組方藥類、核心藥物,以及2至3味藥組的使用情況,初步歸納中醫(yī)治療該病的用藥特點及組方配伍規(guī)律。
結果見表1。
表1 組方藥類
表1顯示:在治療哮喘病古方與自擬方中使用的藥物涉及20類,其中以化痰止咳平喘藥、補虛藥、解表藥、平肝息風藥、清熱藥、理氣藥、收澀藥的使用頻率較高,占全部用藥頻次的87.51%。提示總的治療以化痰止咳平喘為主,輔以補氣益肺、溫里散寒、清熱燥濕、祛風解表、息風止痙。
結果見表2。表2顯示:治療哮喘用藥頻次在25次及以上的核心藥物中涉及10種藥類,最常用的為化痰止咳平喘藥、補虛藥、解表藥、活血化瘀藥、平肝息風藥、清熱藥、理氣藥、利水滲濕藥、收澀藥、溫里藥。使用頻次居前10位的單味藥,依次為甘草、麻黃、杏仁、地龍、半夏、蘇子、陳皮、五味子、蟬蛻、紫菀。
表2 核心藥物(≥25頻次)
結果見表3。
表3 治療方2味藥藥組藥對(含甘草)(>40頻次)
表3顯示:在治療方2味藥藥組藥對(含甘草)中,(1)-(5)組藥組藥對提示麻黃、杏仁、甘草、地龍常相互配伍。其中麻黃、杏仁、甘草為三拗湯的組成藥物,提示三拗湯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用藥對,也是其常用基礎方。
結果見表4。
表4 治療方2味藥藥組藥對(不含甘草)(>40頻次)
表4顯示:治療方2味藥藥組藥對(不含甘草)共有23對,其中含有麻黃的有12對,分別與化痰止咳平喘藥配伍的有5對,與平肝息風藥、解表藥配伍各2對,與理氣藥、收澀藥配伍各1對,提示治療哮喘常用麻黃配伍止咳平喘、息風解痙、解表、理氣、收澀之品。
結果見表5。
表5 治療方3味藥藥組藥對(含甘草)(頻次>35次)
由表5可以看出,含甘草治療方中頻次在35次以上的3味藥組有19組。其中麻黃、甘草、杏仁出現(xiàn)頻次最高為33.84%,提示麻黃、甘草、杏仁是治療哮喘病的基本藥對。
結果見表6。
表6 治療方3味藥藥組藥對(不含甘草)(頻次>35次)
表6顯示,不含甘草治療方3味藥藥組出現(xiàn)頻次高的麻黃、杏仁、半夏、蘇子是定喘湯的主要配伍,提示定喘湯為治療哮喘的常用基礎方。3味藥藥組中絕大部分高頻次的藥組為麻黃、杏仁、甘草、地龍、半夏、蘇子、蟬蛻、陳皮等的配伍,提示治療哮喘病常用止咳平喘、祛風化痰、補虛理氣之品。
統(tǒng)計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化痰止咳平喘藥、解表藥的遣用是哮喘病治療方的基本配伍結構,補虛藥、清熱藥、理氣藥、平肝息風藥、收澀藥、溫里藥的遣用是哮喘病治療方重要的增效配伍結構。提示其遣藥組方特點是以化痰止咳平喘藥為主,配伍補氣益肺、清熱燥濕、祛風解表、息風止痙。
最常使用的藥物為甘草、麻黃、杏仁、地龍、半夏、蘇子、陳皮、五味子、蟬蛻、紫菀。
常用2味藥藥組藥對:麻黃、杏仁;麻黃、甘草;甘草、杏仁;麻黃、地龍等。麻黃宣肺散寒,止咳平喘;杏仁溫肺降氣,化痰平喘,二藥一宣一降,相輔相成,加強定喘作用。甘草,甘平,歸脾、胃、肺經,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之功,與麻黃相配,止咳平喘,發(fā)汗利水,甘草還可制約麻黃發(fā)汗之力。地龍清熱息風,通絡,平喘,利尿,與麻黃相配,宣散通利并用,相互促進,相互制約,而有宣肺通絡,止咳平喘,利尿消腫之效。
常用3味藥藥組藥對: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是麻黃、甘草、杏仁,為三拗湯的成分。另外常用的有麻黃、杏仁、地龍,三藥配伍宣肺平喘,清熱祛痰,解痙通絡;麻黃、杏仁、蘇子為宣降肺氣,祛痰平喘的結合。
運用文獻研究法輔以計算機統(tǒng)計方法,對263首古方與自擬方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①化痰止咳平喘藥、解表藥的遣用是治療哮喘病的基本配伍結構,補虛藥、清熱藥、理氣藥、平肝息風藥、收澀藥、溫里藥的遣用是重要的增效配伍結構。②最常使用的藥物為甘草、麻黃、杏仁、地龍、半夏、蘇子、陳皮、五味子、蟬蛻、紫菀。③常用藥對為麻黃、杏仁;麻黃、甘草;甘草、杏仁;麻黃、地龍等。常用藥組是麻黃、甘草、杏仁;麻黃、杏仁、地龍;麻黃、杏仁、蘇子等。④對2味藥藥組藥對(不含甘草)(頻次>40次)的分析,前10位中含有麻黃的藥對就有6對。頻次>35次的3味藥藥組藥對(不含甘草)中均含有麻黃,說明麻黃是治療哮喘病的必備之藥。
治療哮喘病復方遣藥組方的基本思路是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以除病因,調理氣血津液、益肺健脾補腎以顧正氣,重視整體治療以提高療效。
[1]黃兆勝.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