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嘉賓周黎明(左)、田卉群(右)
編者按:
1998年,《泰坦尼克》引進中國,創(chuàng)造了3.6億的票房神話。2002年,導(dǎo)演“技術(shù)狂人”詹姆斯·卡梅隆耗時60周、花費1800萬美元進行3D重制,并且選在了沉船百年的紀(jì)念時重映。國內(nèi)首周6天席卷了5800萬美元,讓《變形金剛3》“現(xiàn)象級”的5500萬美元紀(jì)錄作古。這個數(shù)字輕松超過了1998年國內(nèi)上映時的總票房,也幾乎可以媲美重映首周的全球票房成績?!拔逡弧毙¢L假后,3D版《泰坦尼克》的票房接近10億元人民幣。一部15年前老片重映的火爆,成了這個春天最繞不過去的話題。正如“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關(guān)于這部影片重映之火爆的原因,在兩位資深學(xué)者眼中,也有著不一樣的解讀觀點。
本期對話嘉賓:
時間:2012年4月27日地點:中國電影資料館
周黎明:國內(nèi)著名影評人、專欄作家,出版過15本中英文著作?,F(xiàn)為《中國日報》高級專欄作家,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時事評論員,廣州社會科學(xué)院副研究員。
田卉群:電影學(xué)博士,北京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與傳媒學(xué)院副教授。在校任教研究學(xué)問之余,亦身份多重,影評人、編劇、更經(jīng)年在中央電視臺多套欄目中出任嘉賓。
整理/賈玉蕾
攝影/攝像/李海鋒
錄音整理/吳曉翠
配圖/除標(biāo)注圖說外,均為《泰坦尼克》劇照
周黎明:重映獲得成功的現(xiàn)象,在美國不是第一次,《亂世佳人》曾經(jīng)多次重映,每次都非常成功。但《泰坦尼克》讓我覺得奇特的地方是,它在中國是最成功的,票房超過了北美,超過了其他國家,這個我覺得是有點新意。因為中國以前好像沒有出現(xiàn)過重映,并成為一種現(xiàn)象,還創(chuàng)了那么高的票房。
田卉群:想起十幾年前和同學(xué)一起看《泰坦尼克》,她在電影院連著看好多遍,一直把眼淚哭干了,才走?,F(xiàn)在它的重映會有這么深的影響,要把這個事情想清楚,對于我而言,需要從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個視點著眼。過去,就是這艘船本身,它是工業(yè)文明最豪奢的象征,被稱作海上凡爾賽宮,講求奢華。前段在美國采訪的時候住過一條船,就是當(dāng)年服役的一條船,當(dāng)然遠遠沒有泰坦尼克豪奢,但是一到船上,紅木樓梯和漂亮的小船艙,船艙兩側(cè)著名的繪畫、鋼琴,都讓你感覺到好像有很多漂亮人物的幽靈還在身邊徘徊。所以像這樣一艘船本身就是值得懷念,尤其它代表著工業(yè)文明最輝煌時代的人的夢想。人在向自己輝煌的工業(yè)文明時代的造物致敬,它是一個祭品,這是它最值得讓人懷念的地方。當(dāng)我們覺得夢想到了頂峰,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輝煌美好造物的時候,卻在它處女航的時候沉沒,好似是對人類狂妄的一次猛擊,所以人可能會經(jīng)?;仡欉@樣的事件。就像“9·11”,紐約人親眼看著兩個大樓在面前垮掉一樣,泰坦尼克的沉沒在你內(nèi)心,總是會引起某種驚悚。
周黎明:我同意您的部分意見,這幾天也在看其他媒體報道,為什么在中國14年后(中國其實沒到15年,是1998年4月份上映),《泰坦尼克》還會成為一種現(xiàn)象?您剛才的詮釋有一定道理,我們把自己的能力、人的能力夸大,但是本身泰坦尼克號是個悲劇,這個悲劇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性被很多中國媒體夸大了。有人說這是美國歷史事件上被拍攝最多的影片,我是絕對不同意,“二戰(zhàn)”絕對拍得比它多。
周黎明:可能覺得這個事情太重要,就把很多光環(huán)都給了它。從歷史學(xué)的角度講,這個悲劇跟很多悲劇比——猶太人被屠殺、“9·11”、珍珠港——它只是個偶然事件,事故。從中我們可以反思很多,就像當(dāng)初第一個要反思的海上航行的安全問題。因為這起事故才促成了新的法律,要求所有豪華郵輪必須配備足夠每個乘客乘坐的救生艇。但更宏觀講,它的重要性被夸大了。在同類重要的事件中,泰坦尼克變成了通俗文化的標(biāo)桿。這當(dāng)中有什么原因?還有一個是很多媒體沒注意到的,你提了一下,在我看來比較重要,就是封閉的環(huán)境。封閉的大環(huán)境有一個好處,它是社會的縮影,一個濃縮的社會階層,一等艙、二等艙、三等艙。社會上有的都能在船艙中反映出來,從編故事角度,它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那條曾經(jīng)真實存在過的“泰坦尼克號”
田卉群:是。
周黎明:它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完整性。一部影片兩三個小時不可能拍完整個“二戰(zhàn)”,如果拍了,肯定是蜻蜓點水。要拍得好,肯定要抓其中的小故事、小側(cè)面。泰坦尼克不一樣,可以把它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這次《泰坦尼克》的成功,有個很重要的賣點,就是大環(huán)境是真的,而前景主線上的故事是虛構(gòu)的。從編故事的角度講,這是一個很妙的招。妙在什么地方?就是它用真實把你吸引進來。比如《唐山大地震》,是真實的;《金陵十三釵》里,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是真實的。但影片的前景故事實際上是虛構(gòu)的,你的賣點因為是真實,所以很多人覺得看到的電影便是真實的。已經(jīng)不下五個人問我,你確信杰克和羅絲的故事是虛構(gòu)的嗎?我說我跟你打保票,肯定虛構(gòu)的。為什么?因為船上的人已經(jīng)被研究得很透徹,每個人的生平故事全部給挖出來了。里面有部分細(xì)節(jié)是真實的,但是這個主故事是虛構(gòu)的。我相信這之前肯定也有這樣編故事的方式,但是由《泰坦尼克》發(fā)揚光大成為很主流的編故事方式,并在這之后對中國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像我剛剛說到的兩部大片都非常成功,我不敢說這是百分之百的原因,但相信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田卉群:對,之前像《海神號遇難記》也是這樣。
周黎明:《火燒摩天樓》也是,它就是一個封閉的空間里。
田卉群:對,為什么《泰坦尼克》更與眾不同?《海神號》后來也重拍過,但沒有70年代那個版本好。“泰坦”這個詞匯據(jù)我了解,是來自古希臘神話的泰坦巨神,就是被宙斯推翻的十二個巨神,都是巨人,但下場都很悲慘。
周黎明:對。
田卉群:泰坦尼克是一艘豪華、巨大、海上的凡爾賽宮一般的巨輪,使用的又是古希臘巨神的名字。而在西方人,中世紀(jì)的時候會把瘋子、癲癇病人、白癜風(fēng)病人放在船上放逐。泰坦尼克的沉沒,沉沒的這一部分,而不是被后人傳揚的那一部分,就是人類的愚昧。就像隨船放逐的那些病人,跟隨泰坦尼克一塊沉沒的是人類的瘋狂。后來發(fā)現(xiàn),造船時使用的鋼本身非常脆,沒有柔韌性,最終造成了它的迅速解體。其實在當(dāng)時的技術(shù)程度不足以達到建造這樣一艘船,但它卻被夸耀成一艘永不沉沒的船。泰坦尼克簡直就像人類在1912年造的一艘巴別塔,以為它可以通天了。
周黎明:對,跟泰坦尼克號同公司的另外一艘大船Gigantic是它的姐妹船,也是“巨大”的意思,泰坦尼克沉沒以后,公司立刻把名字改了。
田卉群:所以西方人看到這個故事永遠會覺得驚悚,覺得當(dāng)年倒掉的巴別塔,就是今天的泰坦尼克,跟隨它沉沒的就是人類的狂妄和驕傲。船上有一個大副說,就是上帝本人到來,都不可能弄沉這艘船。結(jié)果就是桌子大小的冰塊弄沉了這艘船,這是自然的威力,是冥冥中的宿命,是西方人所理解的神的意志,它在什么地方等待著給人類一次精神的觸礁——就發(fā)生在泰坦尼克上。這是人類精神在工業(yè)文明后發(fā)生的一次巨大觸礁,這就是這個故事為什么比其他災(zāi)難片更加深入人心。
田卉群:15年前人們看羅絲是美麗的,當(dāng)她赤裸著青春女神一樣的身體,戴著海洋之心的時候,全世界人都要為她奉獻上最美好的愛情。現(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所謂“腐女”,從現(xiàn)在這個角度重看《泰坦尼克》,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某些角度上,提供了讓腐女的審美得到滿足的跡象。重新看羅絲這個形象其實是不可愛的,她是貴族,母親為了還債,讓她嫁給一個富商,她沒有完全拒絕,而且還接受他的鉆石。富商并沒死,但是她一生也沒有把海洋之心還給富商。相反到結(jié)尾,沒有征得所有人同意把鉆石扔到海里。杰克死的時候那段話非常感人,他說你要活下去,你會活到很大的年紀(jì),躺在自己的床上,子孫成群。在這個愛情故事中,杰克的愛情是最動人的。他無所謂金錢,無所謂權(quán)勢,視那些上流社會如小丑,他把羅絲帶到下等的小船艙里歡快的跳舞,在船頭說自己是世界之王,對著大海吐痰。所以當(dāng)我再重看電影的時候,個人感覺這個時代的審美傾向于從一種非常純粹的,男性的角度去審美,去感受他們的愛情故事,我覺得很有可能有這么一點因素在里邊。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同意。
周黎明:我同意。這部影片當(dāng)年的票房,尤其在美國的票房奇跡,一定程度上是由少女貢獻的。她們喜歡迪卡普里奧,雖然迪卡普里奧自己不是很愿意演這個角色,他不想當(dāng)偶像派。在此之前演了很多獨立影片,他的偶像是羅伯特·德尼羅,他希望演一些能夠讓同行尊敬的角色。但溫斯萊特是很想演這個角色,她天天給導(dǎo)演發(fā)信。
田卉群:信里還夾玫瑰花,說我就是你心目中的羅絲。
周黎明:對。最后兩個人一起去試鏡,溫斯萊特悄悄跟卡梅隆說,那小孩(迪卡普里奧)很合適。即便你不用我,你也應(yīng)該用他。不可諱言,迪卡普里奧,不管他是不是最初卡梅隆的第一選擇,絕對是做了主要貢獻。
田卉群:對,我現(xiàn)在甚至覺得過了15年重看影片,迪卡普里奧這個形象讓你聯(lián)想到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阿多尼斯。
周黎明:阿多尼斯,對,你這個比喻太正確了。
田卉群:他變成水仙花而死,成為無數(shù)觀眾,就是女觀眾心目中為之泣血的偶像。影片在審美角度處理的層面相當(dāng)豐富,對于杰克這個形象來講,不完全是羅米歐的翻版,盡管當(dāng)時卡梅隆是拿這個創(chuàng)意去說服投資方的。迪卡普里奧身上有一種青春的愛,這個愛本身不需要回報,只是全然付出,全然感染,全然不被任何事物所影響。我甚至覺得這個形象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無所顧忌,羅米歐與朱麗葉還是有禁忌的,因為被壓抑,因為死亡。而迪卡普里奧扮演的杰克簡直生來就是為了死。就是要絢麗,就是要讓你看到什么是無所顧忌的愛,什么是無法抵抗的美,什么是全世界一切世俗都無法掩蓋的光彩,把這個光彩展示給你看。他讓羅絲一生想念他。他跟羅絲說,你要活下去,你要死在床上,而他自己沉入深深的海底,這種死亡的選擇,非常自戀,不是因為我愛你,是用死亡讓你得不到我。阿多尼斯也是自戀的,自戀于自己的美,變成水仙花照著鏡子在水里死亡。杰克的選擇,羅絲是這么美的女郎,戴著海洋之心,我卻讓你得不到我,你活著去吧,我死了。
周黎明:迪卡普里奧不僅跟阿多尼斯屬于同一個類型,他舉手投足間的氣質(zhì)很符合當(dāng)下年輕人。反而羅絲,我相信中國人也好,美國人也好,都覺得有一點距離。羅絲這角色更靠近當(dāng)時那個年代,而迪卡普里奧對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從形象定位,商業(yè)角度,真的是選對了,完全找對了人,現(xiàn)在都不能想象任何別的人來演。
田卉群:確實是。而他自己后來有意把自己這種水仙花似的美少年形象摧毀了。
周黎明:因為他不喜歡,這不是他想要的公眾形象。雖然這個影片給他帶來了很高的知名度,其實他自己是很反感,刻意要把這個形象破壞掉。田卉群:他演的新片《胡佛傳》,當(dāng)看胡佛的時候我都驚呆了,像列寧一樣。
卡梅隆與兩位主演的工作照
周黎明:對,像溫斯萊特,中間沉寂了一段時間,走了一點彎路,后面的角色越來越好,《朗讀者》讓她得了奧斯卡。但你可能會說,演完《泰坦尼克》以后,肯定會一帆風(fēng)順。其實錯了,之前演了非常賣座的影片那些演員,比如《星球大戰(zhàn)》,男女主角長得夠好吧,事業(yè)徹底一敗涂地。
田卉群:反倒是扮演次要角色的哈里森·福特出來了。
周黎明:像這樣的戲,演員是很吃虧的,因為票房太高,曝光率太高了,演員反而被定型,人們已經(jīng)不能想象你再去演任何別的角色,對他們的事業(yè)是摧毀性的打擊。這樣一想,才知道,迪卡普里奧與溫斯萊特的演藝生涯是個異數(shù)。他們從陰影中跳出來,我說陰影,人家會覺得好笑,因為這是光彩的事,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巨大漩渦,掉進去以后就跳不出來了。和費雯麗扮演的郝思嘉是不一樣的,雖然票房很好,但當(dāng)時她的演技是很受肯定的,迪卡普里奧被認(rèn)為純粹是個偶像派,靠臉蛋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出不來的,但是他們兩個人居然脫胎換骨。
田卉群:當(dāng)時卡梅隆創(chuàng)意的時候說,一艘大船和一個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故事,這兩點的結(jié)合太好了。
周黎明:也是我們回頭看覺得好,我相信當(dāng)時把這個創(chuàng)意擺給人看,都會覺得是大而無當(dāng),而且俗套。封閉空間最適合做群戲,但是《泰坦尼克》不是,雖然它有很多人,但卻有絕對的主角。甚至那個三角戀,第三角都不再重要,所有人都是絕對配角,只有杰克和羅絲兩個人在前臺。這種做法可以說是永恒的,但在某個年代要做成功是非常非常難的。
田卉群:您剛才說的是我想說的問題,“絕對的愛情”這個問題。
周黎明:他們的愛情其實很簡單,卡梅隆是做減法,沒有把它做得非常復(fù)雜,雖然有母親的反對在里面,但她的反對沒有起到太大作用。而且3D版《泰坦尼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阿凡達》的成功有關(guān)。《阿凡達》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的確無與倫比。但《泰坦尼克》不是純3D,卡梅隆自己都把它叫做2.99D。我對卡梅隆佩服的一點是,他是個技術(shù)控,對技術(shù)瘋狂地追求,但他做到了別的技術(shù)控沒做到的事情,擺清了技術(shù)與敘事之間的關(guān)系。他知道再好的技術(shù),必須為故事服務(wù)。像喬治·盧卡斯的電影,到最后情節(jié)就是為了展現(xiàn)技術(shù)。
田卉群:為了炫技。
周黎明:對。一旦倒過來,影片就沒那么好看,可以讓你耗時去看一下,但不能打動你。像卡梅隆為這個故事去創(chuàng)新,去開拓新的技術(shù),做出來的技術(shù)才真正讓你覺得很震撼。
田卉群:我特別贊同你的觀點,技術(shù)只是讓我們的舞臺越來越大。
周黎明:技術(shù)是手段,不是目的。
田卉群:以前羅米歐與朱麗葉是在陽臺前談戀愛,現(xiàn)在他們可以到船上,到海洋上去談戀愛。但是不管技術(shù)把舞臺變得有多大,人還是舞臺的核心。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看很多的電影,我覺得人消失了,看到的全是舞臺,背景,人在哪兒呢?
周黎明:沒有人。我覺得真正打動你的東西還是感情,是最最原始的感情。越是原始的感情,越有持久的力量。最簡單的感情就是愛和恨,《泰坦尼克》里的就是愛。
田卉群: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討論為什么《泰坦尼克》在當(dāng)下這么火爆的一個原因。針對歷史,泰坦尼克是一艘沉船,是人類精神觸礁之后的沉船。針對當(dāng)下,就像周老師說的,它有一個絕對的愛情故事。在某種意義上,物質(zhì)的船體沉下去了,但是泰坦尼克有一個幽靈,像諾亞方舟一樣,載著一個東西又浮起來。對當(dāng)下的中國觀眾,這個東西不建立在任何物質(zhì)基礎(chǔ)上,僅僅建立在激情、荷爾蒙,建立在兩性吸引基礎(chǔ)之上純粹的愛情的拯救。高群書的《神探亨特張》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一個罪犯說,“中華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時候?!边@么說有點過分,但如果說“中華民族到了最不相信的時候”一點都不過分。
周黎明:對。上周在石家莊做節(jié)目,講《泰坦尼克》。臺下的觀眾全是大學(xué)生,他們也感動,也流淚,但是他們絕對不會相信這樣的愛情故事。在愛情中,杰克是什么樣的人?一個不成功的畫家,就像在北京的北漂,沒有工作,住在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租兩百塊錢房子的人。
田卉群:靠打賭才能贏到一張船票。
周黎明:對啊,在現(xiàn)實中,這樣的愛情是天方夜譚。但我們進電影院的時候,愿意放下現(xiàn)實去做夢。電影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你從現(xiàn)實中拉出來,給你一個幻想,把你生活中不敢做不敢想的全都實現(xiàn),然后很完美地離開,重新回到生活。泰坦尼克的愛情是一種理想化的愛情,雖然也碰到了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比如階級的差異,但這不是很重要。如果船沒沉的話,兩個人是走不到最后的。
田卉群:就是因為船沉了,變成了永恒,《泰坦尼克》建立的是超越一切功利內(nèi)容的,對愛情本身的相信。這是泰坦尼克的幽靈之船之上,承載的唯一活著的事物,是愛情的諾亞方舟。很多當(dāng)年看《泰坦尼克》的朋友,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是中年人。中年是很可悲的年齡,因為看到了自己已經(jīng)基本定型,如果你到中年還沒定型的話,那么人們會覺得你這輩子沒出息。一個中年人變成了一個什么都知道的人,他知道未來會怎樣,他知道過去有多可笑,在這個年齡最不容易相信。但我有好幾個中年朋友去看了3D版的《泰坦尼克》之后說,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眼淚會流出來。這就是影片了不起的地方。我這次跟朋友們聊天發(fā)現(xiàn),很多人對“高富帥”這個形象,產(chǎn)生了重新的理解和認(rèn)知。杰克和羅絲的愛情太容易被理解了,一對年輕人,本身就是美的象征,青春就是美,美就是天才。王爾德說過,“美是天才的一種形式,甚至比天才還要直接,因為它不需要被證實?!钡峡ㄆ绽飱W和凱特·溫斯萊特,當(dāng)年都這么美,他們一見面我們就知道他們一定會相愛。但這次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高富帥”卡爾登身上,一個富商,他為羅絲放棄了兩次登船的機會,還跑回甲板,目的是要殺杰克。在當(dāng)年,我們都認(rèn)為他回到船上是為了拿回他的海洋之心,現(xiàn)在有很多人解讀說,他回到船上不是為了拿回鉆石,而是要拿回他真正的海洋之心,羅絲。一個有錢人也曾經(jīng)綻放過自己生命中的一次真情,甚至放棄幸存的機會。連這么一個明顯是個反面的形象,這次都被很多觀眾重解他身上正面的情感意義??梢姡诋?dāng)下我們對于感情、愛情,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的愛情,只要是愛情,大家都把它當(dāng)做救命稻草,把它從泰坦尼克的沉船中打撈出來。
周黎明:我覺得這是觀眾的一種成熟。卡梅隆講故事是做了取舍,他選擇了歌劇式的夸大,所以他對愛情的理解,詮釋,反映的文學(xué)價值是有限的。文學(xué)價值體現(xiàn)在能不能捕捉到別人沒有捕捉到的愛情的各個方面,而如果把人物塑造得非常立體、三維,有深度的話,這個故事就更有嚼頭,但是受眾就會比較窄。要挑錯的話,羅絲一開始的自殺、兩人的一見鐘情,很多東西還是有點夸大了,但是卡梅隆對就對在夸大。前兩天《洛杉磯時報》問我,你不覺得這個劇本弱嗎?這個劇本弱是大家當(dāng)時都看到的,所以卡梅隆兩次(《阿凡達》和《泰坦尼克》)都沒有得到過奧斯卡的最佳劇本提名。但很可能就是因為劇本弱,才使影片成功,這是眾多原因當(dāng)中的一個。假設(shè)這是一個很棒的劇本,里面的人物寫得非常微妙,說不定商業(yè)價值就會受到局限,很顯然這里有個站在大眾立場上的取舍。
瑪格麗特·布朗特(右一)為“卡帕提亞號”船長亞瑟·羅斯托恩(中)頒發(fā)獎杯,褒獎他在營救活動中的貢獻.
田卉群:所有人都會理解,年輕時會因為激情產(chǎn)生沖動,一旦成熟了老了,就不會做這樣的選擇,但是為了證明我年輕過,總得做一次這樣的選擇,這是大眾最容易接受的東西。而且重看3D版《泰坦尼克》的時候我也在想,中國文化是不要求我們?nèi)ッ鎸λ劳龅?,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就是自己弄一口棺材,每年漆一遍,最后漆比棺材厚,然后老死在炕頭之上。而且孔子也教育我們,“未知生,焉知死?!彼篮蟮氖虑椴灰ス?。但是經(jīng)過2008年汶川地震,又經(jīng)過“末日”危機感,《泰坦尼克》還在某些地方幫助中國觀眾復(fù)習(xí)了一次在汶川時大家所接受的那種面對死亡的訓(xùn)練。說句實在話,我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一點沒有被愛情故事特別感動。
周黎明:因為你能區(qū)分現(xiàn)實與幻想。田卉群:我會為一對夫妻分手十年二十年后,在回顧過去某些瞬間而流下的一滴淚感動。這一滴淚比年輕時因為激情流的很多眼淚都要令人珍惜,這是為時間流的眼淚。而《泰坦尼克》流下的眼淚不是為了時間,而是為年輕和激情,可能我當(dāng)時也比較早熟一點,但是《泰坦尼克》中最讓我動容的是在沉船的時候面對死亡的態(tài)度。
周黎明:8個中國人, 6個幸存。
周黎明:對,而且那些描寫都是真實的,都是基于史實的。
田卉群:這次重映的時候,有一些史料被挖掘出來,船上當(dāng)時還有中國人幸存。
田卉群:幸存率相當(dāng)高,什么原因呢?東方的文化是讓男人先走,因為他是勞動力,西方文化是孩子和女人先走,因為他們是弱者和未來。會有這樣的資料被翻出來,其實是觀眾在思考,在災(zāi)難到來的時候用什么樣的方式尊嚴(yán)地迎接死亡,是偷偷逃出來,搶在別人前面躲在船底下?還是像船上的樂手,伴隨著泰坦尼克的沉沒演奏著生命中最后一支動人的樂曲?還是像那對老夫妻摟著躺著,靜靜地等待死亡降臨?這些畫面,我印象都特別深,遠遠超過杰克和羅絲在船頭迎風(fēng)飛揚的場面。因為這些東西是我們中國人很少去想的問題:如何以尊嚴(yán)的方式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機。但是《泰坦尼克》和地震幫助我們想,這個很重要。
《美國紐約》報紙整版的事件報道
小男孩奈德·帕菲特在倫敦大街上叫賣《晚間新聞》,上面是關(guān)于泰坦尼克遇難的第一手消息。
周黎明:我覺得讓婦女兒童先走,這個理念是整部影片里,對中國觀眾來講是最具革命性的一個。西方人讓弱者先走,我分析他們的邏輯就是強者可能靠自己還有生存的機會,弱者就不會。如果這部影片傳遞了什么價值的話,這是一個,另外一個是船上的幾個最有名的富翁都是視死如歸。
田卉群:穿上夜禮服去迎接死亡。
周黎明:甚至有一個人說,他不僅不跟婦女兒童搶機會,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應(yīng)該讓年輕男人先走,因為年輕男人比他更重要。這個人是梅西百貨公司的老板,他太太本來已經(jīng)登上救生艇,有機會生還。但是她覺得,跟老公一輩子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在電影里,兩個人在船上抱在一起。像這些細(xì)節(jié),你如果知道都是真實的,對我個人來講,它的動人之處是超過杰克和羅絲的。我可能更關(guān)注真實的那一面,而不是夸張。要看夸張的藝術(shù),我可能會去看歌劇。電影能夠挖掘到一些平時沒關(guān)注到的細(xì)節(jié),在一等艙那些大亨的表現(xiàn),絕對讓你動容。在我們的社會里面,是絕對不可能出現(xiàn)這樣結(jié)局的。
田卉群:對,同樣的例子還有2000年的災(zāi)難大片《2012》,最后能拿到船票登上方舟的,都是那些阿拉伯的大亨,各國政治元首,還有有錢人上了船,這不是為了人類未來考慮,大部分是錢在驅(qū)動。
周黎明:我覺得這部影片在中國引發(fā)的反應(yīng)有點像《紅樓夢》,提供了很多不同的詮釋,不同的人會去抓不同的點。有幾十個點,你不需要全部看到,看到一兩個點就滿意了。
田卉群:而且給我們特別大的啟發(fā)。國產(chǎn)電影有時候想講點恒久的話題,但是講不出來,拍的又是一些可能跟當(dāng)下全然沒有接軌的內(nèi)容。你完全不理解為什么要做一些陳舊古老過時的東西,有時候以為做歷史是在做一些跟永恒相關(guān)的東西,其實不是,我們只是做了一些陳腐的東西。有些電影又過于跟當(dāng)下接觸,完全沉到泥土里,沒有出來。所以我覺得《泰坦尼克》其實給創(chuàng)作者一個啟發(fā),一部電影里會涉及到人類的智慧、知識帶來的狂悖、驕傲而接受的懲罰;會涉及到末日的時候,如何對待死亡;會涉及當(dāng)下對待情感的問題;它也會觸及到人類的精神原型,比如泰坦尼克號本身與希臘神話泰坦諸神的關(guān)系;阿多尼斯這樣一種意向。所以我覺得成功的作品里要的東西真是太多了。
周黎明:是。但是它的故事是做減法,這一點很有意思。前兩天參加北京電影節(jié)的活動,對話《變形金剛》的制片人湯姆·德桑托,他現(xiàn)在參與一個中國大片的制片,我很想問他關(guān)于中國文化,中國電影怎么走出去這些具體的東西。道理我全明白,我自己寫過很多文章,但具體到故事怎么講,我希望聽他講案例。
田卉群:對。
周黎明:《赤壁》在美國票房非常失敗,而且我看到吳宇森非常努力,他希望把這個故事講得更通俗,更加國際化,但還是失敗了。他說了一個詞,密集。對他們來講,人物太密集。這個是我事先猜到的,我在那邊生活了很久,但我還算是個局外人,對我們來說張飛、關(guān)公、曹操是誰都不用介紹,但對他們,本來就三方,每一方還有幾個將軍,像助理這樣的人,肯定就暈了,所以人物對他來講太復(fù)雜。而且這三方誰代表善,誰代表惡?
田卉群:沒有。
周黎明:不清晰,對吧。所以我后來想到,越是大片,故事越要淺,不能深奧,不能復(fù)雜。深奧和復(fù)雜的故事適合文藝片,尤其小眾文藝片,像《革命之路》就可以把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很微妙地寫出來。但是大片里,在船上就是一見鐘情,沒有道理可講。要往簡單做,做減法,濃縮出來最粗線條的東西。當(dāng)影片成功之后,再慢慢地去消化,去體會。
田卉群:對,就像我們事隔15年,還從這里讀到一些跟隨時代不同而讀解到的新東西。
周黎明:但它跟《紅樓夢》顯然是不一樣的,我堅信《紅樓夢》不可能走出國門,因為《紅樓夢》太高妙,里面的人物,到西方人家都抓不到。
田卉群:不理解。
周黎明:能像我們以前解讀的一樣,一定要把薛寶釵看成是十足的壞人嗎?不能。所以像這樣的東西,很可能不適合做成商業(yè)大片,大片是越靠近榮格所說的原型越好。阿多尼斯、泰坦,希臘神話好就好在提供了大量的原型(archetype)。
田卉群:對,而且這些原型東西方都能接受。
周黎明:對,原型是通的,你越是很有特色,比如假設(shè)羅絲身上有很多維多利亞的信息……
田卉群:那就很難理解了,如果是按照《理智與情感》的風(fēng)格走。
周黎明:你說的這個例子太好了,《理智與情感》,簡·奧斯丁,她現(xiàn)在的文學(xué)地位越來越高,很多專家已經(jīng)把她排到差不多快接近莎士比亞了。為什么我們喜歡莎士比亞,而覺得奧斯丁不怎么樣?
田卉群:維多利亞的趣味。
周黎明:就因為太微妙,莎士比亞呈現(xiàn)的是大愛,大瘋,大妒嫉,是強化的東西。以后做電影要想清楚是大眾,還是小眾,是大片還是小片。大有大的好處,大有大的壞處,小有小的好處,小有小的壞處,要想把人物做得很微妙,很立體的話,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做大片,不適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