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方朝貢制度研究的開拓與奠基之作——費正清《論清代的朝貢制度》評介

2012-04-14 01:45王志強
關鍵詞:費正清朝貢貿(mào)易

王志強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海南???571158)

西方朝貢制度研究的開拓與奠基之作
——費正清《論清代的朝貢制度》評介

王志強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海南海口 571158)

朝貢制度(the tributary system)曾是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傳統(tǒng)關系的主要形態(tài),進而成為近代以前以中國為中心之整個東亞地區(qū)的一種基本國際關系形態(tài)。關于此主題的研究歷來受到國內(nèi)外學界的重視。美國著名中國史研究專家費正清教授與美籍華裔學者鄧嗣禹合著之《論清代的朝貢制度》①J.K.Fairbank and S.Y.Teng ,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6(2),1941,135-246頁。鄧嗣禹是費正清1935年在北平清華大學進修時結識的中國朋友,與費正清同年,在文獻目錄學方面頗有造詣,1939-1941年到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兩人曾就清代文獻的研究進行合作,寫出三篇文章:《清朝文件的傳遞》(On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g Documents,HJAS 4.12 -46.),《清朝文件的種類及其使用》(On the Types and Uses of Ch’ing Documents,HJAS 5.1-71.)及《論清代的朝貢制度》,這三篇文章都頗有開拓性質(zhì),于1960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為《清代行政研究三種》(Ch’ing Administration:Three Studies)。一文對清代的朝貢制度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該文發(fā)表于1941年《哈佛亞洲研究雜志》(或稱《哈佛亞洲學報》,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第 2期。全文共八個部分,計112頁,是費正清一直以來所關注的朝貢制度這一主題的初步成果。雖然此文的完成距今已有半個世紀之多,但其關于朝貢制度的理論闡釋及新的研究方法的采用仍然有力地推動了朝貢制度研究的深入,對目前的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然而,就筆者目力所及,學界關于此文的具體內(nèi)容鮮有介紹,中文翻譯文本也未見問世?;诖朔N認識,筆者在對其內(nèi)容進行概要介紹的基礎上簡單評價其對朝貢制度研究之影響。

一 費正清關于朝貢制度的理論闡釋

費正清在《論清代的朝貢制度》一文中,主要是從朝貢制度的存在依據(jù)和作用、清代朝貢制度管理機構理藩院、清代東部和南部朝貢國家朝貢的一般規(guī)范及清代朝貢使臣和對外貿(mào)易等五個方面來論述清代朝貢制度的。下文將對其具體內(nèi)容做概要性介紹。

針對朝貢制度的存在依據(jù)和傳統(tǒng)作用,費正清主要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第一,朝貢制度是伴隨著中國早期先進文化自然發(fā)展的結果。費正清認為朝貢觀念起始于商代,并通過黃河流域的農(nóng)業(yè)民族和長城以外的游牧民族頻繁的沖突,以及中原地區(qū)對中國南部民族的擴張得以持續(xù)。通過和北部與東部游牧民族及南部土著人的接觸,逐漸在中原統(tǒng)治者心目中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觀念:首先,中原超越“四夷”依靠的是先進的文化基礎而不僅僅是政治基礎;中原征服“四夷”依靠的主要是以儒家思想為指導和運用中國漢字為基礎所體現(xiàn)的中國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武力;之所以稱為“四夷”的標準就是他們沒有遵循中國的生活方式。其次,“四夷”中想來華感受中華文明的,必須要認識到帝國統(tǒng)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為天子,他是包括中國和“四夷”在內(nèi)的全人類的代表,這種地位通過朝貢國的朝貢和宗主國的賞賜得以體現(xiàn)。朝貢制度作為諸多形式的總和,要求非華族者都要放棄自身而接受中國政治、道德的安排。

第二,在實踐中,朝貢制度有著重要的商業(yè)基礎。在中外交往中,貿(mào)易已經(jīng)成為朝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朝貢國的商人經(jīng)常會和貢使一起到中國的邊境或首都進行貿(mào)易,有時朝貢使團成員也充當了商人的角色。在澳門和廣州,由于歐洲人過分地關注商業(yè)貿(mào)易所帶來的物質(zhì)利益而把其本應該注意的所謂的朝貢形式忘得一干二凈。諸如此類的歷史事實表明:在所謂的貢使心目中,朝貢只不過是行貿(mào)易之實的一種形式而已。

第三,朝貢制度的政治防御功能。費正清對于此問題的論述,引用了蔣廷黻的觀點。蔣氏認為,中國通過朝貢在經(jīng)濟上并不能獲得實際的利益,中國之所以允許,主要是出于兩種目的:“一是為了顯示帝國的慷慨,二是為了用一種合適的方式繼續(xù)維持四夷對中國的服從?!保?]140

第四,朝貢制度是中國處理國際關系和對外事務的主要方式。在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看來,所有的外交關系都屬于朝貢關系,所有的國際交往,如果涉及到同中國的關系,那么,這種交往也要符合朝貢制度的要求。在此前提下,中國遣使及外國使者到中國京城的談判也都要在此體制的要求下進行,即:朝貢制度是以中國為中心為主要特征而發(fā)揮其外交功能的。對于此點,費正清引用了《大明集禮》前言中關于朝貢的禮儀部分來加以論證。主要有蕃王朝貢禮儀、蕃使朝貢禮儀及明朝遣使。從《大明集禮》的記載可以看出,宗主—朝貢國之間是一種以道德為基礎的互惠關系,即:朝貢國是順從和恭敬的,而宗主國則表現(xiàn)出友善的一面。費正清進而認為,這些禮儀的背后往往隱藏著某些實在的利益。如帝國皇帝會派遣使臣去哀悼死去的朝貢國國王,以表達對屬國的關心,同時也可以借此了解新的國王,并對該國國事進行必要的干涉。

理藩院是清朝負責管理朝貢國的重要機構之一,費正清對其有專門論述。清代立國之初就表示要處理好同中亞的關系,于是在繼承明代朝貢制度的基礎上,把管理朝貢國的機構一分為二:一為主客司,負責管理東部和南部的朝貢國;一為理藩院,負責管理西部和北部的朝貢國。清代西部和北部主要的朝貢國就是蒙古,清早期就設立了蒙古衙門專門處理同蒙古的關系,蒙古衙門其實就是理藩院的前身。對于這一問題的論述,費正清指出兩點值得注意:其一,理藩院處理滿—蒙關系是在古代朝貢制度的框架下進行的;其二,理藩院的管轄權限達到中亞是逐步發(fā)展的。對于第二點費正清做了如下解釋:伴隨著清代統(tǒng)治者對西、北各部族的征服,這些地區(qū)的情況已不同于明時期的朝貢與貿(mào)易的關系,后來的使者已逐漸停止了其充當貿(mào)易者的角色。這些地區(qū)逐漸成為理藩院管轄下的區(qū)別于東、南朝貢國的藩部。

有關清代東部和南部朝貢國朝貢的一般規(guī)范問題,費正清將其分為三種情況:一是進京朝貢的一般規(guī)范,參照《康熙會典》列舉16條;二是外國貿(mào)易規(guī)范,參照《康熙會典》列舉10條;三是朝貢賓禮,參照《乾隆會典》、《康熙會典》、《萬歷會典》等列舉17條。費正清又對定期朝貢國及其貢期和貢道進行列表分析,得出清代的朝貢國明顯少于明代的結論。

有關清代朝貢制度下的歐洲國家,即朝貢制度下的中西關系問題,費正清通過對不同版本資料關于西洋朝貢國的記載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清代對于西洋國家的認識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比如經(jīng)常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相互混淆,這種模糊的認識一直持續(xù)到19世紀中期。如1844年11月,出現(xiàn)了耆英同英、美、法簽訂條約之后上報清政府時稱法國即是明代的葡萄牙這一明顯的常識性錯誤。通過以上分析,費正清認為,朝貢意識之所以能夠一直存在于19世紀,在很大程度上宥于對歐洲國家基本情況的不了解,正是由于這種不了解使中國的對外政策處處受到阻礙。

有關清代貢使和對外貿(mào)易問題,費正清首先根據(jù)相關資料整理出1662-1911年之間的各朝貢國來華貢使簡表。通過比較分析,他認為:“帝國逐漸衰落,貢使卻逐年增加。換言之,清強大的18世紀的朝貢活動要少于逐漸衰弱的19世紀前半期?!保?]198針對這一特殊的歷史現(xiàn)象他進行了如下分析。

費正清首先推測是清朝統(tǒng)治者為了保存其威望而在其衰落期對貢使的記載更加完備,但通過對清代文獻的考察,排除了這種可能。通過對琉球作為中日貿(mào)易轉口港突出作用的分析,費正清認識到貢使的增加有著很大的經(jīng)濟因素,進而激發(fā)了他對朝貢與貿(mào)易關系這一新問題的思考。費正清對朝貢貿(mào)易做了概要性的解釋。他認為,中國的封閉狀態(tài)是通過中西海外貿(mào)易被打破的,而這種貿(mào)易在一定程度上的增長是朝貢所不能限制的,鴉片貿(mào)易是對這個問題最充分的說明。在此之前,中國的帆船貿(mào)易就有發(fā)展,此一事實卻被多數(shù)學者忽視。費正清對1818年非朝貢貿(mào)易國家列表分析進一步說明了上述事實,認為這些同中國的帆船貿(mào)易有密切關系的非朝貢國家即是互市諸國。

費正清通過對互市諸國的分析認為,鄭和的航海使這些國家成為中國的朝貢國,而航海結束之后,這種朝貢關系就結束了,一方面是這些國家在海上貿(mào)易之后不愿再到帝國的首都北京,另一方面,中國對于維護這種朝貢關系所付出的巨大財富也深感不支,所以就放棄了,那么朝貢制度就不再通過海上起作用了。這種情況通過對朝貢制度本身的分析可以得到解釋。朝貢制度是在內(nèi)陸發(fā)展起來的而不是通過海洋。中國作為東亞文明的中心,吸引萬國來朝而沒有必要到海外去。在中國過去兩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朝貢制度一直都是以內(nèi)陸為基礎的,在任何時候,只要中國足夠強大,通過陸地邊境的貿(mào)易都能進行有效控制。而海上貿(mào)易卻與之有很大區(qū)別。海上貿(mào)易不僅遠離中國首都,而且還遠離中國邊境線,很難通過朝貢進行控制。由于中國消極的海外政策,中國也很難再通過文明中心的吸引力使貿(mào)易國成為中國的朝貢國,這樣,朝貢與貿(mào)易的結合往往成為一種理想,朝貢最后被貿(mào)易所抵消了。

以上述分析作為前提,費正清認為,19世紀早期的朝貢貿(mào)易被貢使及朝貢國乃至中國商人為了單純的經(jīng)濟利益所利用。在隨后的歷史中,朝貢制度雖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被貢使所承認,但清政府仍然用此傳統(tǒng)制度來對待一切西方國家則充分說明了清朝缺乏變化和適應性。據(jù)此,費正清提出了研究此主題的兩條線索:一是中國士大夫階層面對變局的頑固性和不適應性研究;二是中國商人在西方國家侵入中國過程中的活動研究。

二 《論清代的朝貢制度》對朝貢制度研究之影響

《論清代的朝貢制度》開啟了西方使用中國檔案研究朝貢的新風。費正清對朝貢制度進行理論闡釋所主要依據(jù)的是大量的清代官方檔案及清人著述,比如對明清《會典》與《籌辦夷務始末》的大量引用。在引用過程中對引用內(nèi)容進行了分類概括并針對所要論述的主題對歷朝會典進行比較。在文章第五部分關于朝貢制度下的歐洲國家的論述,就是根據(jù)不同朝代《會典》的不同記載得出清代對西洋諸國存在模糊認識這一歷史事實,為進一步深入分析清代對外政策提供很有說服力的證據(jù)。這在之前的西方漢學界是很少見的,如英國的馬士(H.B.Morse)、法國的高第(Henri Cordier)、美國的丹涅特(Tyler Dennett),他們只是依據(jù)英國的、法國的、美國的檔案資料來研究中國的對外關系,費正清“則是美國學者中率先系統(tǒng)使用中文資料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人?!保?]113而“《論清代的朝貢制度》可以說是運用關于朝貢關系的文件(筆者按:主要指《萬歷會典》、《康熙會典》、《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光緒會典》)和《籌辦夷務始末》的一個示范?!保?]這無疑是具有開拓性的。這種新的研究方法逐漸為西方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學者采納,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西方學界以西方資料為中心研究中國歷史所造成的片面性。

從文章內(nèi)容看,費正清沒有得出一個總的結論,但其關于朝貢制度的理論依據(jù)和作用,清朝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及朝貢與貿(mào)易的關系的一些基本創(chuàng)見為后來的研究者所吸收,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深入研究,其奠基作用毋庸置疑。

費正清在1953年出版重要學術論著《中國沿海的貿(mào)易與外交:條約口岸的開放1842-1954》(John King Fairbank,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1842-1854.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對于外交關系,他認為:“中國由于自己高度發(fā)展的文化和穩(wěn)定的經(jīng)濟,數(shù)千年居于亞洲的中心,中國跟外部世界沒有平等關系,中國政府習慣性的接受鄰居的朝貢,沒有跟現(xiàn)代民族國家打交道的外交機構。直到鴉片戰(zhàn)爭前夕,中國政府對它所面臨的外部世界的經(jīng)濟情況一無所知?!保?]151這一認識與《論清代的朝貢制度》中關于朝貢制度的傳統(tǒng)作用及朝貢制度下清與歐洲國家的關系的認識基本一致。在此基礎上,費正清進一步指出:“朝貢制度既像一個處理貿(mào)易、外交關系的機構在起作用,又像一種斷言儒教秩序之普遍性的宗教儀式在起作用。這個制度的最成功之處在于它與中華帝國的各種制度和社會生活融為一體,同時表明了它的既穩(wěn)定又脆弱?!保?]至于費正清的結論,可以用該書的結語標題來概括,即“條約代替朝貢制度”。此一觀點,在《論清代的朝貢制度》開篇即指出“朝貢制度作為遠東地區(qū)復雜的世界秩序一直存在到19世紀晚期,1842年后逐漸被英國帶來的條約體制所取代?!保?]135只不過作者沒有做進一步的探討?!百M正清有關朝貢制度的上述見解,不僅成為貫穿其本人有關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個基本觀點,后來又成為風靡整個歐美學界的一個主流觀點。”[5]125

1968年出版的《中國的世界秩序:中國傳統(tǒng)的對外關系》(John King Fairbank ed.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一書是對朝貢制度深入研究的代表之作。該書是在1963年和1965年分別舉辦的“東亞傳統(tǒng)國際秩序”和“中國世界秩序”研討會的基礎上經(jīng)費正清整理和編輯而出版的論文集,共收錄相關論文13篇。其中費正清的《中國世界秩序的早期條約體系》研究的是19世紀朝貢制度的解體。他關于朝貢制度做了如下基本評價:“以中國為中心的、等級的中國外交關系,所包括的其他國家可以分為三大圈:第一是漢字圈,由幾個最臨近而文化相同的屬國組成,即朝鮮、越南,它們的一部分古時曾受中華帝國的統(tǒng)治;還有琉球群島,日本在某些短暫時期內(nèi)也屬于此圈。第二是亞洲內(nèi)陸圈,由亞洲內(nèi)陸游牧或半游牧民族等屬國和從屬部落所組成,它們不僅在種族和文化上異于中國,而且處于中國文化區(qū)以外或邊緣,它們有時進逼長城。第三是外圈,一般由關山阻絕、遠隔重洋的‘外夷’組成,包括最后在貿(mào)易時應該進貢的國家和地區(qū),如日本、東南亞和南亞其他國家,以及歐洲?!保?]費正清關于朝貢制度“中國中心主義”及“等級制的不平等的”評價在《論清代的朝貢制度》第一部分對朝貢的政治和外交功能的論述中有很充分的體現(xiàn)。而關于對中國所包括的朝貢國家的分圈論從《論清代的朝貢制度》的章節(jié)安排也可見一斑,如文章第三部分論述了清代的理藩院,它是處理同中國北部和西部朝貢國家的機構,即相當于亞洲內(nèi)陸圈;第四部分論述了清代東部和南部的朝貢國家,主要包括朝鮮、越南、琉球、暹羅等周邊國家,相當于漢字圈;第五部分論述了朝貢制度下的歐洲國家,即相當于外圈。

此論文集所收錄的其他文章,包括對朝貢制度的整體研究和個案研究,多少都體現(xiàn)了《論清代的朝貢制度》的影響。如韓國國立漢城大學東亞史教授全海宗的《清代中朝朝貢關系考》一文,作者在腳注中明確指出:“該文描述了清朝與朝鮮及明朝與朝鮮之間朝貢關系的概況。本文得益于《論清代的朝貢制度》之處甚多,本文的許多觀點都是以該文為基礎的?!保?]81不僅如此,其他如斯坦福大學歷史系教授馬克·曼考爾的《清代朝貢制度新解》一文,在論述清朝對外部世界的看法時直接引用了《論清代的朝貢制度》中有關清代理藩院的論述。[7]66時任普林斯頓大學東方研究副教授的陳大端的《清代琉球王的冊封》一文,論述中琉朝貢禮儀時對《論清代的朝貢制度》一文直接引用。[7]138時任康奈爾大學“東南亞研究計劃”的助理研究員張寶林的《中越關系中的干涉與朝貢,1788-1790》一文論述越南國王入京朝覲時,直接引用了《論清代的朝貢制度》中費正清根據(jù)各朝會典而總結的“清朝的朝貢體系”圖表。[7]166時任哈佛大學遠東語言和歷史學助理教授約瑟夫.F.弗來徹的《1368-1884年間的中國和中亞》,在論述中國同中亞國家之間的朝貢時直接引用了《論清代的朝貢制度》一文關于朝貢與貿(mào)易關系的論述。[7]203此論文集所提出的“中國世界秩序”的理論框架則是以朝貢制度為核心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對中國古代對外關系更全面的認識,代表著朝貢制度研究的最高水平。

“費正清朝貢理論的影響隨后繼續(xù)擴大,歐美研究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對外關系的學者大都接受其理論。就亞洲而言,中、日、韓學者也深受其影響。朝貢制度、朝貢貿(mào)易等詞語幾乎成為這些年中國學者進行有關研究的常用術語?!保?]如日本學者濱下武志在《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mào)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jīng)濟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和《朝貢體制與近代亞洲》(東京巖波書店1997年版)直接采用朝貢制度這一概念,從亞洲內(nèi)部及朝貢貿(mào)易的視角對朝貢制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韓國學者很好地繼承了朝貢制度理論,尤其是中韓朝貢關系問題上進行了深入研究。中國學者李云泉的《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系體制研究》(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一書,作為大陸學界第一部全面論述朝貢制度的專著,書中大量引用了《論清代朝貢制度》一文的成果,無一不說明了費文的價值與影響。

不僅如此,費正清所闡釋的朝貢理論是他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有關東亞世界所謂“沖擊-反應”說的一個組成部分,存在“西方中心論”的傾向,引起很大爭議,其中他的得意門生保羅·柯文(Paul Cohen)在其所著《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中華書局2002年版)中即主張以中國為中心來研究中國歷史。這也是中國學界,尤其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界目前正在努力突破的問題,即如何從理論上擺脫“西方中心論”的限制而提出符合中國乃至東亞歷史研究的新的理論。由此可見,朝貢制度的研究還很不充分,那么,采用新的視角與新的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則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費正清朝貢理論的影響之深遠。

[1]J.K.Fairbank and S.Y.Teng.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J].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41,6(2):135 -246.

[2]〔美〕鄧鵬.費正清評傳[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

[3]陶文釗.費正清與美國的中國學[J].歷史研究,1999(1):152.

[4]〔加〕保羅·埃文斯.費正清看中國[M].陳同,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95.

[5]權赫秀.中國古代朝貢關系研究評述[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3):125.

[6]陶文釗.費正清集[C].林海,符致興,等,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4-5.

[7]費正清.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tǒng)中國的對外關系[M].杜繼東,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8]許建英.“中國世界秩序”觀之影響及其與中國古代邊疆研究[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1):39.

A Review of J.K.Fairbank’sOn The Tributary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

WANG Zhi-qia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K249

A

1674-5310(2012)-05-0074-05

2012年海南省高等學??茖W研究人文社科類重點項目“李鴻章對越南問題的認識與策略研究(1881-1886)”,項目編號:Hjsk2012-32。

2012-05-20

王志強(1982-),男,河南息縣人,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近代中外關系史。

(責任編輯:胡素萍)

猜你喜歡
費正清朝貢貿(mào)易
“2021貿(mào)易周”燃爆首爾
遼屬女真與北宋的朝貢隸屬關系
墨磊寧的《中文打字機史》榮獲2018年費正清獎
貿(mào)易融資砥礪前行
貿(mào)易統(tǒng)計
“近現(xiàn)代化”觀念下書寫的歷史教科書——以費正清編寫的歷史教材為例
宋怡明教授與海外華人研究——訪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
貿(mào)易統(tǒng)計
二元并存,多層參差:探尋兩宋時空交錯朝貢運行之力作
——黃純艷《宋代朝貢體系研究》評價
主動栽培學生的“費正清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