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荀子對孔子立言修辭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

2012-04-12 23:22丁秀菊
關(guān)鍵詞:諸子言說荀子

丁秀菊

[責(zé)任編輯:劉運興]

戰(zhàn)國最后一位儒學(xué)大師荀子與儒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前后相隔二百余年。荀子以孔子為師,在深入剖析、批判總結(jié)同時代各家學(xué)說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繼承、發(fā)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立言修辭方面,荀子踵事增華,將孔子的立言修辭思想進一步發(fā)揚光大。本文擬從修辭學(xué)角度,對這一問題作一梳理與總結(jié),以探討儒家對中國修辭學(xué)的突出貢獻。

一、關(guān)于語言運用,孔子主張“慎言”,荀子倡導(dǎo)“君子必辯”

語言是人類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運用得是否正確、恰當(dāng),直接關(guān)系到交際的成功、順利與否。所以如何對待語言、運用語言,是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問題。關(guān)于語言運用,孔子持謹慎態(tài)度,主張“慎言”;荀子則高調(diào)倡導(dǎo),主張“君子必辯”、“多言而類”。

孔子主張“慎言”,與當(dāng)時的社會局勢有密切關(guān)系。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割據(jù),戰(zhàn)亂頻仍,動蕩不安,民不聊生。在這樣一個人人自危的社會環(huán)境中,謹言慎行尚不足以保全自己,更遑論其他??鬃佑谥锌吹搅苏Z言表達對國家安危存亡、個人成敗得失的重大關(guān)系,指出:“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薄把孕?,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①《周易·系辭上》,見孔穎達:《周易正義》,余培德點校,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624、621頁。以下引文,版本同??鬃涌吹搅苏Z言表達的強大威力,“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②《論語·子路》,見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38頁。以下引文,版本同。,因此主張言說要謹慎。為表明自己的堅定立場,孔子作了多次強調(diào),如《論語·學(xué)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等等。

荀子也看到了語言表達的強大功用,所以非常贊同孔子的觀點,指出謹言慎行是君子修身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曰:“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③《荀子·修身》,見《諸子集成》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4頁。以下引文,版本同。并告誡人們,若生活在暴君統(tǒng)治的國家又無處躲避時,應(yīng)該“崇其善,言其所長,而不稱其所短”;對有疑惑、不肯定的問題,應(yīng)該“疑則不言,未問則不立”①《荀子·大略》,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334頁。。在荀子看來,如此可以保全自我。另外,荀子的慎言還指語言表達要符合事實,不能道聽途說。荀子指出:“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雹凇盾髯印ふ?,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88頁??梢?,荀子的慎言主張既出于安身立命的需要,又不乏對他人、對事實負責(zé)的考慮。相較于慎言,我們發(fā)現(xiàn),荀子更多時候?qū)ρ哉f表達持倡導(dǎo)態(tài)度。尤其是對宣傳儒家學(xué)說的嘉善之言,荀子認為,君子更應(yīng)多多辯說。這樣,才能更好地弘揚儒家思想學(xué)說,使儒家思想學(xué)說深入人心。荀子在《非相》篇中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與立場,曰:“君子必辯。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于鐘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無厭。”③《荀子·非相》,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3頁。荀子不僅強調(diào)君子必辯,而且陳述了“君子必辯”的理由:“圣王沒,天下亂,奸言起,君子無勢以臨之,無刑以禁之,故辨說也”,闡述了辯說的方法及原則:“實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說,說不喻然后辨。故期命辨說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業(yè)之始也?!暮嫌诘?,說合于心,辭合于說;正名而期,質(zhì)請而喻;辨異而不過,推類而不悖;聽則合文,辨則盡故?!雹堋盾髯印ふ?,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80 281頁。根據(jù)辯說是否恰當(dāng)條理、是否符合法度,荀子區(qū)分出圣人、君子與小人之辯。其中,他特別推崇圣人之辯與君子之辯,稱賞圣人的“多言而類”與君子的“少言而法”⑤《荀子·非十二子》,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9頁。,認為“多言則文而類”是“圣人之知”,“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是“士君子之知”⑥《荀子·性惡論》,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97頁。;對不合法度的小人之辯,荀子則持否定、貶抑態(tài)度。由此可以看出,對辯說問題,荀子是深思熟慮,作過相當(dāng)縝密的思考。

孔子從修身處世角度對待立言修辭,荀子則從弘揚儒家思想角度對待立言修辭。角度不同,動機、目的不同,對待立言修辭的態(tài)度自然也有所不同。荀子認同孔子的慎言主張,但更喜歡合乎禮義法度的“多言”。荀子與時俱進,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與儒家思想宣傳的需要,提出了“君子必辯”的新主張。當(dāng)然,孔子的“慎言”不是不說話,也不是少說話,而是要根據(jù)時機、場合、交談對象等有選擇地說話;荀子的“多言”也不是無根據(jù)、無條件地亂說,而是以是否符合禮義法度為前提的反復(fù)辯說(詳見下文)。

二、關(guān)于言說適合題旨情境問題,孔子選擇“言必有中”前提下的“時然后言”、“擇人而言”,荀子強調(diào)“言必當(dāng)理”前提下的“與時遷徙,與世偃仰”

言談辯說必須適合具體的題旨情境,恰當(dāng)?shù)皿w,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F(xiàn)代修辭學(xué)家陳望道先生指出:“凡是成功的修辭,必定能夠適合內(nèi)容復(fù)雜的題旨,內(nèi)容復(fù)雜的情境,極盡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人覺得無可移易。”⑦陳望道:《修辭學(xué)發(fā)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1頁。對此,荀子謂之“言而當(dāng)”⑧《荀子·非十二子》,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9頁。。何謂“言而當(dāng)”?從孔荀立言修辭的一系列主張與實踐來看,它們是孔子“言必有中”前提下的“時然后言”、“擇人而言”,荀子“言必當(dāng)理”前提下的“與時遷徙,與世偃仰”。

“言而當(dāng)”的首要前提是言談辯說必須符合主旨、主題。人們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必須有一個中心或主題,然后圍繞主題選擇、組織語言材料。圍繞主題進行談?wù)撧q說,有針對性,說服力強。孔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雹帷墩撜Z·先進》,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15頁。“中”的本義是射箭的靶子,而孔子所說的“中”則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等倫理道德?!把圆煌l(fā),發(fā)必當(dāng)理?!雹庵祆?《論語集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第107頁。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么不說,說就要合乎儒家的仁義禮信等道德規(guī)范。荀子以孔子為師,宣揚儒家思想學(xué)說更是全力以赴、不遺余力。荀子借孔子之口說:“言不務(wù)多,務(wù)審其所謂”?《荀子·哀公》,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354頁。,也是為了強調(diào)“言必有中”。荀子指出:“言必當(dāng)理,事必當(dāng)務(wù),是然后君子之所長也?!雹佟盾髯印と逍А?,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99頁。言談辯說合乎道理,思想主張就容易被理解、被接受;思想主張被理解、接受了,交際交流就更順利、更圓滿,思想主張就更容易深入人心??总魃钪O其理,故其言談辯說始終圍繞儒家思想學(xué)說這一核心而須臾不離左右。

在“言必有中”、“言必當(dāng)理”的前提下,言談辯說還需擇時、擇人、擇地,即必須適合具體的時間、時機、地點、場合與交際對象等。在這個問題上,孔荀二人的認識相當(dāng)一致;不同的是,孔子多論斷式命題,荀子作了更為具體深入的闡述。如孔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②《論語·憲問》,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46頁。在孔子看來,國家政治清明時的言說與政治黑暗時的言說迥然不同: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正言、直言、疾言都不致惹禍上身;而政治黑暗的時候,稍有不慎,便會招致殺身之禍。孔子所言準確無誤,似箴言,如警語,其正確性一再被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那一樁樁駭人聽聞的冤案驗證著③如世人熟知的文字獄即典型例證?!扒屣L(fēng)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本乃觸景生情之語,只因“清”同清朝之“清”,該書生因而獲罪并喪生。。人們因言說而獲罪的情況多種多樣,對此,孔子作了高度概括,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④《論語·季氏》,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77頁。??鬃铀f的“隱”、“躁”、“瞽”這三種過錯皆因沒有把握好時機而鑄成:“言未及之而言”是搶話說;“言及之而不言”或錯過時機,或有所隱瞞;“未見顏色而言”,更容易亂說話、說錯話,故尹氏曰:“時然后言,則無三者之過也”⑤轉(zhuǎn)引自朱熹:《論語集注》,第169頁。。關(guān)于言語時機,荀子直接繼承了孔子的觀點并作了具體的描述,曰:“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雹蕖盾髯印駥W(xué)》,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10頁。“禮恭”、“辭順”、“色從”是請教者的態(tài)度,也是荀子判別交談內(nèi)容、談“道”深淺的時機。在荀子看來,談話必須把握正確的時機,區(qū)別對待來請教的人,否則就會犯急躁、隱瞞之類的錯誤。荀子之所以稱賞圣人之辯,就因為圣人“不先慮,不早謀”而能做到“發(fā)之而當(dāng),成文而類,居錯遷徙,應(yīng)變不窮”。鑒于此,荀子主張,言談辯說必須“與時遷徙,與世偃仰”,隨機應(yīng)變。《荀子·非相》:“善者于是間也,亦必遠舉而不繆,近世而不傭;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緩急、嬴絀,府然若渠匽、檃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謂焉,然而不折傷。”⑦《荀子·非相》,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4頁。言說者應(yīng)當(dāng)隨著時代、時間、世道的變化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表達方式、表達策略,如此才能遠離危險、安然處世。

交際對象是交際過程不可或缺的一方。他對話語的準確理解和接受,是信道暢通的保證,是交際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所以任何一個說寫者都必須顧及交際對象,每一次說寫都必須適應(yīng)交際對象,要“量體裁衣”、“看人下菜”。對此,孔子很有創(chuàng)見。他以“中人”為基準,把言說對象區(qū)分為“中人以上”與“中人以下”,指出具體言說應(yīng)視其思想主張、理解能力等的不同而有所取舍:“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⑧《論語·雍也》,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60頁。。對志不同道不合者,孔子則主張取消其對話資格,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⑨《論語·里仁》,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37頁。,“道不同,不相為謀”⑩《論語·衛(wèi)靈公》,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71頁。??鬃又赋?“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wèi)靈公》,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63頁?!翱膳c言而不與之言”,不禮貌,不合禮制;“不可與言而與之言”,有失身份,也不合禮制。聰明的人,是智慧的人,更是懂禮的人,的確應(yīng)該“不失人,亦不失言”。孤立地看,言與不言其行為本身無所謂正誤得失,但就怕聯(lián)系到具體的人與事。若思慮不周、時機不當(dāng)、言說不善,輕致他人誤會,重則招致禍殃。所以,“不失人,亦不失言”的智者,有對言說對象的正確區(qū)分,也有對言語時機的準確把握。對此,康有為《論語注》云:“言與不言皆無所失,此必窮理甚深,閱世甚熟,知人甚哲,而后能也。然此為事機關(guān)系言之。失人則失機,失言則僨事,故不可不擇人而言?!?康有為:《論語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231頁?!皳袢硕浴?,涵括了言說對象、言說時機、言說地點、言說場合等多種因素,極為概括與正確!

在分清言說對象的基礎(chǔ)上,孔子認為,說者還應(yīng)根據(jù)對方的心理、情緒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言語表達方式,做到“察言而觀色”、“度主而行之”?!犊鬃蛹艺Z·辯政》:“忠臣之諫君,有五義焉:一曰譎諫,二曰憨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風(fēng)諫。唯度主而行之,吾從其風(fēng)諫?!薄白H諫”、“憨諫”、“降諫”、“直諫”和“風(fēng)諫”為五種不同的勸諫方式,它們具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表達特點和表達效果,適用的環(huán)境與對象也有不同。在孔子看來,即便是忠臣勸諫,也不能僅憑個人的意氣、感情和喜好,必須顧及君主此時此地的心理、情緒,有選擇地運用勸諫方式,才能使君主樂于傾聽、采納自己的建議?!墩撜Z·顏淵》:“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笨鬃影选安煅远^色”與“質(zhì)直而好義”并置,一起成為“達”的重要條件或衡量尺度,也從側(cè)面說明“察言觀色”的重要。在社會交往中,一個人如能善于分析別人的言語,觀察別人的臉色,就會心中有數(shù)而隨機應(yīng)變,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關(guān)系,從而無危無咎,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荀子非常贊同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觀點,指出:“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①《荀子·正論》,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24頁。。在荀子看來,有四類人不可與之談?wù)撧q說:一是“倍畔”之人。《荀子·大略》:“言而不稱師,謂之畔,教而不稱師,謂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內(nèi),朝士大夫遇諸途不與言。”二是問、告、說“楛”之人。《荀子·勸學(xué)》:“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薄皸敝覆缓隙Y法之事。對不合禮法之事,只有“勿告”、“勿問”、“勿聽”,才能避免或杜絕其傳播、蔓延。三是不合言之“壇宇”者。《荀子·儒效》:“諸侯問政,不及安存,則不告也;匹夫問學(xué),不及問士,則不教也;百家之說,不及后王,則不聽也。”四是爭強好勝之徒?!盾髯印駥W(xué)》:“有爭氣者,勿與辯也。”依荀子之見,這四類人其言行皆不合禮制,所以勿與之談辯。而從根本上說,這四類人其實就是一類——言行不合禮制之人。荀子不及孔子言說之簡要、概括,但他依禮辨人且觀察仔細,所以能具體區(qū)分不與言說的四類人。這從反面說明,人們一定要根據(jù)對方的修為、表現(xiàn)有選擇地言談辯說。荀子所說的“禮恭”、“辭順”與“色從”,是言說對象個人修為的三個不同階段,它們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呈現(xiàn)步步深入、逐級提升的關(guān)系。在這三個不同階段,言說對象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要根據(jù)他在不同階段的表現(xiàn)而告之相應(yīng)的道理,不能越級,也不能隱瞞?!拔纯膳c言而言”的“傲”,“可與言而不言”的“隱”,“不觀氣色而言”的“瞽”,皆是沒有“擇人而言”所犯的錯誤。同孔子一樣,荀子也很重視察言觀色,主張“應(yīng)對言語視面”②《荀子·大略》,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327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毖哉勣q說還需適合具體的地點、場合。在這方面,孔子與荀子均沒有直接論述,但其言說實踐卻時時遵循了這一得體原則?!墩撜Z·鄉(xiāng)黨》記載,“孔子于鄉(xiāng)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薄班l(xiāng)黨”是父兄所在的地方,“宗廟朝廷”是祭祀祖先、處理政事的地方。這些不同的地點、場合,對言說均有不同的要求??鬃右虻囟?,表現(xiàn)十分得體。而荀子之所以能“三任祭酒”、“最為老師”,除學(xué)識淵博外,也與他出色的辯說才能有很大關(guān)系。據(jù)《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記載,荀子頗善言辭,齊國稷下先生淳于髡與荀子久處,“時有得(荀子)善言”。荀子的“善言”,即是他重視“談?wù)f之術(shù)”、言談辯說合情應(yīng)境的結(jié)果。

孔荀關(guān)于言談辯說要區(qū)分時間、對象、地點場合等的主張與實踐,給后世的語言運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dǎo)。對此,現(xiàn)代語言學(xué)家、修辭學(xué)家等也都非常重視,并提高到一個總原則、總綱領(lǐng)的高度,即“修辭以適應(yīng)題旨情境為第一義”③陳望道:《修辭學(xué)發(fā)凡》,第11頁。。在修辭必須適應(yīng)題旨情境這一問題上,孔荀有導(dǎo)夫先路之功。

三、關(guān)于修辭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孔子主張“情信辭巧”,荀子強調(diào)“情文俱盡”

“修辭上所說的內(nèi)容,就是文章和說話的內(nèi)容。修辭上所說的形式,就是文章和說話的形式?!雹荜愅?《修辭學(xué)發(fā)凡》,第39-40頁。具體到孔荀,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思想學(xué)說就是他們立言修辭的內(nèi)容,其言語表達就是其立言修辭的形式。

作為儒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孔荀對言說內(nèi)容的重視是不言而喻的。語言在他們那里,不僅僅是傳情達意的工具,更是宣傳儒家思想學(xué)說的有力武器。圍繞著仁義禮智信等儒家道德思想,他們“合義則言,不合義則不言”①[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二十二《論語四》,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520 521頁。② 《荀子·富國》,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115頁。。在孔荀的言談辯說中,仁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內(nèi)容;其次是禮,他們對禮的論述相當(dāng)多,尤其是荀子,他對禮的論述更豐富、更全面,內(nèi)容涉及多個層面,并把禮上升到相當(dāng)?shù)母叨?。另外,義、信、道、君子、小人等都是孔荀頻頻談?wù)摰闹匾掝}。孔荀言說的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觀念,既是君子修為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君子修為的具體體現(xiàn),它們與出言陳詞相得益彰,“誠美其德也,故為之雕琢、刻鏤、黼黻、文章以藩飾之,以養(yǎng)其德”②,“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③《論語·憲問》,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46頁。,“仁者,其言也讱”④《論語·顏淵》,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24頁。,“剛、毅、木、訥,近仁”⑤《論語·憲問》,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43頁。,等等。毋庸置疑,在言說內(nèi)容上,孔荀二人是高度一致的。

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wù)于內(nèi)容。儒家思想的廣泛傳播及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告訴我們,孔荀言說的內(nèi)容固然重要,但其言說方式也絕對不容忽視。他們運用的多種多樣的言說方式、言說技巧,一方面服務(wù)于儒家思想宣傳的需要,使儒家思想學(xué)說得以充分、完美的表達;另一方面,則滿足了聽讀者的審美需要,其優(yōu)美生動、言簡意賅的語句更便于口耳相傳,使儒家思想學(xué)說的傳播更為久遠??总鲗φZ言表達形式的重視,不只表現(xiàn)在具體言說的實踐層面,他們還有很多論述。《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chuàng)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chǎn)潤色之。”⑥《論語·憲問》,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47頁??鬃訉Α盀槊钡拿枋觯f明他對修飾、潤色等辭令制作環(huán)節(jié)的認可,他容許語言表達形式有一定程度的文飾、加工。從“晉為伯,鄭入陳”的成功中,孔子看到了“文辭”的重要作用,認為文飾不可或缺,“《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⑦《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見[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985頁。??鬃臃Q賞口才好的人,認為一個人立身處世,若有語言表達才能的輔助更佳,“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⑧《論語·雍也》,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60頁。。子貢游說眾國成功,孔子十分感慨,曰:“夫其亂齊存魯,吾之始愿,若能強晉以弊吳,使吳亡而越霸者,賜之說之也。美言傷信,慎言哉!”⑨《孔子家語·屈節(jié)解》,見張濤:《孔子家語注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82頁。一方面看到了美飾言辭的重大作用,一方面也看到了它的弊端;一方面肯定、稱賞“美言”、“文辭”,一方面告誡人們“慎言”。孔子實事求是總結(jié)語言表達實踐,用全面辯證的觀點分析語言表達的利弊得失,鞭辟入里,一針見血。鑒于一系列的經(jīng)驗教訓(xùn),孔子告誡人們,要“修辭立其誠”⑩《周易·乾·文言》,見孔穎達:《周易正義》,第47頁。,在誠信的基礎(chǔ)上修飾自己的言辭,如此方有助于成功居業(yè)或守業(yè)。綜觀之,孔子對美飾言辭持肯定與欣賞態(tài)度。

關(guān)于語言表達,孔子有兩個著名論斷,一是“情欲信,辭欲巧”,二是“辭達而已矣”。對這兩個論斷,很多學(xué)者把它們當(dāng)作孔子既重文飾又重質(zhì)樸的明證,并分別謂之“辭巧”說和“辭達”說?!稗o巧”固然是孔子重文飾的明證,而“辭達”同樣也離不開修飾?參見丁秀菊:《“辭達而已矣”的語言學(xué)詮釋》,《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第1期。。當(dāng)然,孔子的“辭巧”并不是為巧而巧,不是“巧言令色”之“巧”,而是建立在感情真摯、內(nèi)容可信基礎(chǔ)上的美巧,是情真意切的美言、巧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實,言辭欲得和順美巧。不違逆于理,與巧言令色者異也。”?《禮記正義》卷五十四《表記》,見[清]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第1644頁?!扒椤迸c“辭”即言語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與表達形式,“情”對“辭”起著主導(dǎo)和制約作用,“辭”不能離開“情”單獨存在,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內(nèi)容與形式兼?zhèn)洌侥苓_到盡善盡美、和諧如一的境界??鬃釉源藶闃藴试u價《韶》、《武》,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33頁。。“美”指形式優(yōu)美,“善”指內(nèi)容充實?!渡亍穫髡f是上古舜時的樂曲名,是歌頌舜的功德的樂曲;《武》傳說是周武王時的樂曲名,是歌頌周武王的樂曲。這兩位古代帝王的品性、作為迥然不同:舜因品德高尚而由堯禪讓登位,武王則以武力伐紂得天下??鬃右匀蕫蹫楸?,主張仁政,反對武力征伐,自然認為《韶》樂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很完美,而《武》樂只具形式美,內(nèi)容上則有所欠缺。孔子對《韶》的稱賞、對《武》的慨嘆,說明他是主張內(nèi)容與形式兼?zhèn)涞???鬃訌娬{(diào)“情欲信,辭欲巧”,就是因為他看到了“情”與“辭”、思想內(nèi)容與表達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性。①孔子對內(nèi)容與形式關(guān)系的認識,后世很多文論家喜歡用“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一語來概括,修辭學(xué)界的部分學(xué)者也喜歡用“文質(zhì)彬彬”概括孔子乃至儒家的修辭學(xué)思想或修辭標準。如易蒲、李金苓先生認為,儒家的修辭觀是“文質(zhì)兼?zhèn)洹?易蒲、李金苓:《漢語修辭學(xué)史綱》,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39頁);袁暉、宗廷虎先生謂之“文質(zhì)并重”(袁暉、宗廷虎:《漢語修辭學(xué)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頁);陳光磊、王俊衡先生也把“文質(zhì)”說作為儒家修辭思想的內(nèi)容之一進行了論述(陳光磊、王俊衡:《中國修辭學(xué)通史·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卷》,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頁)。也有研究者持反對意見,如池昌海先生認為,將孔子的修辭觀概括為“文質(zhì)并重”不夠全面,孔子對言語表達形式的態(tài)度并不是簡單的,而是以“文”所表達的“質(zhì)”的內(nèi)容是否有利于他的儒學(xué)價值觀為條件的?!拔摹薄百|(zhì)”相副是首要的,但當(dāng)“文”可能害“質(zhì)”時,他寧取“質(zhì)”棄“文”(池昌海:《孔子的修辭觀》,載《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第1期)等等。鑒于學(xué)界對“文”“質(zhì)”內(nèi)涵的不同認識與理解,我們以為用“情信辭巧”來概括孔子對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更為恰當(dāng)、更為穩(wěn)妥。

荀子肯定文辭的社會政治功用,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觀點。較之孔子,荀子更注重外在形式上的雕琢、加工,更欣賞文采斐然的語言表達?!盾髯印ご舐浴?“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學(xué)問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下寶。”這里的“琢磨”即指形式上的加工、修飾。荀子倡導(dǎo)言辭的修飾,主張運用譬稱等修辭方式進行言說。他說:“談?wù)f之術(shù):矜莊以蒞之,端誠以處之,堅強以持之,分別以喻之,譬稱以明之,欣歡、芳香以送之,寶之珍之,貴之,神之”②《荀子·非相》,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4 55頁。。荀子稱賞、推崇圣人之辯與君子之辯,因為他們“發(fā)之而當(dāng),成文而類,居錯遷徙,應(yīng)變不窮”,“斯須之言而足聽,文而致實,博而黨正”③《荀子·非相》,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6頁。,既得體恰當(dāng)又文采斐然。荀子認為,言語美好,觀點相同的人就會響應(yīng),“君子潔其辯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類焉者應(yīng)矣”,這如同“馬鳴而馬應(yīng)之”、“牛鳴而牛應(yīng)之”④《荀子·不茍》,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8頁。一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鑒于此,荀子反對只講究功利實用而不顧及文采的做法,批評墨家的“蔽于用而不知文”⑤《荀子·解蔽》,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61頁。,指出小人“好其實不恤其文”的做法將“終身不免埤污傭俗”⑥《荀子·非相》,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3頁。,為世人所唾棄。荀子從正面高調(diào)提出了“言語之美”主張。《荀子·大略》:“言語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濟濟鎗鎗?!薄澳履禄驶省钡难哉Z,才會光芒四射、深遠博大。而美的言語,其表達形式幾乎無一不經(jīng)過文飾加工。荀子把“言語之美”和“朝廷之美”并置,足見他對形式美的重視,足見他對“言語之美”的提倡。當(dāng)然,荀子對言語美并非一味提倡或贊同,而是主張以禮節(jié)之。他認為,合乎仁道禮義的言辭才有文飾、美化的必要,至于“邪說”“奸言”之類則不可文飾、美化,若“飾邪說,文奸言”會“梟亂天下”。

同孔子一樣,荀子強調(diào)內(nèi)容與形式的相稱。在論述“禮”的形式時,荀子對“情”與“文”的關(guān)系作了詳盡論述?!盾髯印ざY論》:“凡禮,始乎棁,成乎文,終乎悅校。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fù)情以歸大一也?!备星槭莾?nèi)在的,禮節(jié)儀式是外在的;感情是人們所欲表現(xiàn)的內(nèi)容,禮節(jié)儀式是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在荀子看來,完備程度的“禮”,就是把要表達的感情和禮節(jié)儀式都充分地表達出來;“情”與“文”要充分完備、和諧一致,不能存在絲毫的偏差?!扒椤迸c“文”的關(guān)系是內(nèi)與外、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情文俱盡”也就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荀子指出:“文理繁,情用省,是禮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禮之殺也。文理情用,相為內(nèi)外,表里并行而雜,是禮之中流也。”⑦《荀子·禮論》,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37 238頁。“文貌情用,相為內(nèi)外表里,禮之中焉”⑧《荀子·大略》,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328頁。。文繁情省是隆重的禮,文省禮繁是簡省的禮,若“文理情用”構(gòu)成內(nèi)外、表里關(guān)系,并行不悖又相互配合,則是適中的禮,是“情文俱盡”之禮。這與孔子的“盡善盡美”可謂異曲同工。

孔荀對形式美的注重,其內(nèi)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的主張具體體現(xiàn)在他們的言說著述中。他們的言說著述代代相傳、歷久彌新,其中的很多語句成為格言警句。其思想學(xué)說契合社會發(fā)展、國家穩(wěn)定的需要,這僅是其一,另外也與它們美的語言表達形式密不可分。真善美的有機融合、統(tǒng)一,成就了儒家,成就了經(jīng)典。宋歐陽修贊曰:“《詩》《書》《易》《春秋》皆善載事而尤文者,故其傳尤遠。荀卿、孟軻之徒,亦善為言。”①歐陽修:《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景佑元年)》,見《歐陽文忠公集》卷六十八《居士外集》卷十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

四、關(guān)于立言修辭的標準,孔子主張“非禮勿言”、“修辭立其誠”,荀子主張“言而仁之中”、“順禮義”

關(guān)于立言修辭,荀子明確提出了“言有壇宇”的界限、標準問題?!盾髯印と逍А?“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言政治之求,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于士;言道德之求,不二后王。道過三代謂之蕩,法二后王謂之不雅。高之、下之、小之、巨之,不外是矣;是君子之所以騁志意于壇宇、宮廷也。故諸侯問政,不及安存,則不告也;匹夫問學(xué),不及為士,則不教也;百家之說,不及后王,則不聽也。夫是之謂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也。”儒家推崇君子立身處世的態(tài)度與風(fēng)格,而君子需要日日修為、時時戒惕,其一言一行均需得體有度。荀子從政治、志意、道德三個方面對君子言行所作的規(guī)定,歸根究底,還是儒家的仁義禮信等道德規(guī)范。道德原則是孔荀言說的總原則、大原則,也是儒家言說的總原則、大原則。

在立言修辭的道德原則中,孔荀對仁、禮、信的論述較多,尤其荀子更明確、更直接。如關(guān)于立言修辭的仁德準則,孔子是用反問句形式表明自己的觀點?!墩撜Z·公冶長》:“雍也仁而不佞?!弊釉?“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孔子重文飾、喜口才,但在“仁”與口才之間,則當(dāng)“仁”不讓。在孔子看來,如果不符合“仁”的規(guī)定和要求,言辭再美好巧妙,也應(yīng)擯棄不用?!把捎秘?”反問加反復(fù),表達了孔子明確而堅定的態(tài)度:任何言說表達都要以“仁”為本,都要合于仁。與孔子在一取一舍中側(cè)面強調(diào)仁之重要性不同,荀子則直截了當(dāng),高呼“仁言大矣”?!盾髯印し窍唷?“君子辯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則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辯不若其吶也;言而仁之中也,則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痹谲髯涌磥恚邮侨寮依硐肴烁竦拇?,其言談辯說必須以“仁”為標準,否則言不如默,辯不如訥;即便君子之言合乎“仁”,其多言與少言也有上下、高低之分。荀子推崇“好言者”,因其好言、多言、善言有助于“仁”的大力弘揚。從維護儒家倫理道德的需要出發(fā),荀子把“仁”作為言談辯說的重要標準,并依之區(qū)分君子與小人,判別言優(yōu)與言劣。

關(guān)于言談辯說對禮的遵循,孔子的論述是命題式的,荀子的論述則相對具體、明確?!墩撜Z·顏淵》:“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認為,人的一言一行均要以“禮”為準則,要遵循“禮”、合乎“禮”,凡是不合禮制要求的行為當(dāng)一律杜絕??鬃印皭鹤现畩Z珠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②《論語·陽貨》,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187頁。,原因就在于“鄭聲之亂雅樂”、“利口之覆邦家者”不符合禮之規(guī)定。在孔子看來,合“禮”的言行,是正確的;違“禮”的言行,則是錯誤的。鑒于此,孔子主張正名分,強調(diào)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說話都要符合“禮”的規(guī)定,并把言語本身當(dāng)作“禮”?!墩撜Z·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痹诳鬃涌磥?,“入太 廟,每事問”本身就是“禮”,“問”是一種恰當(dāng)?shù)难哉Z行為。相反,“可與言而不與之言”是“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是“失言”?!笆恕迸c“失言”兩種行為,都是“失禮”的表現(xiàn)。君子立身處世,應(yīng)該盡量避免“失人”、“失言”等失禮行為。在這方面,孔子身體力行,時時處處遵循“禮”的規(guī)定,在宗廟朝廷與在鄉(xiāng)黨各有適宜的言語表現(xiàn),和上大夫、下大夫的交談也從不越雷池一步。較之孔子的簡括與籠統(tǒng),荀子對“禮”的論述更具體、更深入。荀子認為,“禮”在修身、治國、安邦等方面均具重要作用,“不由禮”會帶來一系列的惡果?!盾髯印ば奚怼?“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jié),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tài)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關(guān)乎人之生存、事之成敗、國之安寧,荀子把“禮”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并把“禮”的作用無限擴大化、絕對化了。而這也正是荀子把“禮”作為言說衡量標準的依據(jù)之所在。荀子明確指出:“凡言不合先王,不順禮義,謂之奸言。雖辯,君子不聽”③《荀子·非相》,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3頁。,“辯說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奸說。”①《荀子·非十二子》,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9頁。以禮義為標準,荀子認為,凡是不符合王道禮義的辯說,無論怎樣美好動聽,都是奸佞邪惡之說;違背“禮”、“義”的奸言、奸說,定將為人所棄,“多少無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②《荀子·非十二子》,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59頁。。荀子主張,君子要“辯而不辭”,“耳不聽淫聲,目不視女色,口不出惡言”。這與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觀點如出一轍,異曲同工。

關(guān)于立言修辭的誠信原則,孔子更側(cè)重于言行一致的一面。如“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言顧行,行顧言”(《禮記·中庸》),“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等。在孔子看來,“言”與“行”相輔相成,言行一致是誠信道德的具體體現(xiàn)。言行一致,也就在言說中遵循了“信”、貫徹了“信”、做到了“信”??鬃臃磳Φ缆犕菊f、花言巧語等無德之言,認為“巧言令色,鮮亦仁”。他強調(diào)“修辭立其誠”,主張修辭要以“誠”為出發(fā)點和立足點,圍繞著“誠”修飾調(diào)整自己的言語方式與表達策略③參見丁秀菊:《“修辭立其誠”的語義學(xué)詮釋》,《周易研究》2007年第1期。。荀子論言之誠信則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言語本身要符合客觀事實,要經(jīng)得起驗證,“凡論者,貴其有辨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shè),張而可施行”④《荀子·性惡》,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94頁。。以言語須符合實際為標準,他批評惠子“蔽于辭而不知實”⑤《荀子·解蔽》,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62頁。,批評孟子的“人之性善”“無辨合符驗”,主張“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⑥《荀子·致士》,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171頁。,“流言滅之”⑦《荀子·大略》,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338頁。,“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⑧《荀子·正名》,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288頁。。二是說話的人真實可信。荀子認為,說話真實的人是藏疑、不妄言的人:“言之信者,在乎區(qū)蓋之間。疑則不言,未問則不立?!雹帷盾髯印ご舐浴罚姟吨T子集成》第二冊,第338頁。事實上,藏疑、不妄言這種言說態(tài)度,其出發(fā)點與立足點也是言說要客觀真實,不能輕易亂說,“易言曰誕”⑩《荀子·修身》,見《諸子集成》第二冊,第14頁。。荀子論言之誠信,關(guān)涉做人做事兩個維度,非常全面。

先秦時期,人們崇尚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從當(dāng)時的實際情況看,人們所立之“言”無一不是有德之言,無一不是合于儒家仁義禮信等道德規(guī)范之言。在儒家道德規(guī)范的尺度衡量下,缺乏真情實感、掩蓋事實真相的巧言、讒言、偽言、譖言等均為人所擯棄??总髡驹诰S護儒家思想道德的立場上強調(diào)仁義禮信于言說的規(guī)范作用,合情合理,必要又必須。即便今天,人們?nèi)詰?yīng)遵循這一道德原則。

五、關(guān)于話語理解,孔子強調(diào)“各有所當(dāng)”,荀子主張“解蔽”

修辭是一個由說寫者與聽讀者共同構(gòu)成的交際系統(tǒng),包括了話語建構(gòu)和話語理解兩個雙向過程,話語建構(gòu)關(guān)涉信息的編碼、傳輸,話語理解是對話語及相關(guān)信息的接收、解析,二者共同參與、相互作用,才能保證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在某種意義上,聽比說更重要。聽讀者只有準確、正確地解讀說寫者的話語,才能及時作出恰當(dāng)、合理的反饋,使說寫者的表達意圖得以貫徹、落實。正確理解話語是新一輪交際順利進行的前提。關(guān)于話語理解,孔子強調(diào)“各有所當(dāng)”,荀子主張“解蔽”。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見楊伯峻:《論語譯注》,第201頁。作為“知人”的前提條件,孔子提出了“知言”問題。所謂“知言”,就是理解話語。話語是一個人內(nèi)心世界的反映。認真傾聽、分析、正確理解其話語,有助于我們對這個人思想、性格、作風(fēng)、做派等的了解和掌握。也就是說,知言即可知人。對此,劉寶楠注曰:“言者心聲。言有是非,故聽而別之,則人之是非亦知也。”“孔子‘知言’即知人之學(xué)?!?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769頁。如何“知言”?孔子在回答子貢“夫子之祭,無濟濟漆漆,何也”所問時做出了解答?!犊鬃蛹艺Z·曲禮》:“濟濟者,容也遠也;漆漆者,自反。容以遠若容以自反,何神明之及交?必如此,則何濟濟漆漆之有?反饋樂成,進而燕俎,序其禮樂,備其百官,于是君子致其濟濟漆漆焉。夫言豈一端而已哉?亦各有所當(dāng)也?!雹佟犊鬃蛹艺Z·曲禮》,見張濤:《孔子家語注譯》,第521頁??鬃诱J為,話語理解不能只看到一個方面,而應(yīng)該從各個方面找出適當(dāng)?shù)囊饬x,要“執(zhí)兩用中”;否則,就會得出片面的結(jié)論??鬃印胺蜓载M一端而已哉?亦各有所當(dāng)也”這一見解,準確、到位,極有見地和啟發(fā)意義。儒家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就清晰認識到話語理解的重要性,告誡人們理解話語不能“以文害辭,以辭害志”,而應(yīng)“以意逆志”,要全面、綜合考慮表達者的主客觀因素、上下文語境及其他種種因素。②丁秀菊:《孟子“以意逆志”的語義學(xué)詮釋——基于修辭理解角度》,《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第4期。

關(guān)于話語理解,荀子主張“解蔽”。在《解蔽》篇中,荀子主要闡述了如何解除認識上的蒙蔽、做到正確認識事物的問題。荀子認為,人人皆有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而客觀事物本身也都有可以被認知的一面,即“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比欢篱g萬物各不相同,相互間存在著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差異。另外,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由于“私其所積”、“倚其所思”,又往往“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常常被事物的局部性、片面性所蒙蔽,所以其思想認識難免會存在偏頗。而要摒除這種認識上的蔽障,就必須“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從全局著眼,從整體考慮,兼顧古今、內(nèi)外、遠近、終始等,而不能系于一端、偏于一隅。作為被認知的對象,人們對話語的理解又何嘗不是如此?所以,荀子的“解蔽”主張雖然不是針對話語理解的,卻為我們的話語理解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dǎo)。

綜上,荀子對孔子修辭觀的繼承與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立言修辭態(tài)度、立言修辭需適合題旨情境、修辭美學(xué)取向、立言修辭標準、話語理解等五個方面。比較而言,孔子對修辭的認識和看法,多是命題式的論斷,少有解釋或闡發(fā);荀子的認識更具體、更全面,闡述更深入、更細致。究其緣由,一方面是時代在推移,社會在進步,人們對世界萬物的認識日益全面,言說方式與言說技巧也日趨豐富多樣;另一方面則緣于孔荀不同的言語風(fēng)格,孔子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荀子則旁征博引,雄辯滔滔??总鲗α⒀孕揶o的認識深刻且富有創(chuàng)見,展現(xiàn)了一代哲人的偉大風(fēng)采。

猜你喜歡
諸子言說荀子
周文疲弊與諸子起源——論牟宗三的諸子起源說
阿來《云中記》的死亡言說及其反思
“行走”與“再現(xiàn)”——論梅卓散文的言說姿態(tài)和藏族風(fēng)情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數(shù)學(xué)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觀念
先秦諸子談大小
師生之間無法言說的梗
師生之間無法言說的梗
和諧
交口县| 安庆市| 志丹县| 江达县| 内乡县| 赣榆县| 繁峙县| 青神县| 博野县| 诏安县| 长宁县| 巧家县| 阳原县| 克什克腾旗| 安岳县| 西乡县| 密云县| 醴陵市| 襄城县| 南充市| 新兴县| 永新县| 泉州市| 获嘉县| 冀州市| 哈巴河县| 昭通市| 资溪县| 囊谦县| 都昌县| 合作市| 喜德县| 泽州县| 富顺县| 彩票| 广丰县| 泾源县| 康平县| 确山县| 阳朔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