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虹
( 山西大學音樂學院舞蹈學系,山西 太原 030006)
舞蹈構圖亦稱舞蹈畫面,是舞蹈表演在一定空間與時間內,對色、線、形等各個方面關系的合理布局,是舞蹈語言在舞臺上存在和呈現的方式。一般指舞臺不斷變化、流動的舞蹈路線或隊形和畫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
舞蹈構圖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舞蹈更多的是運動著的表演藝術,空間氣氛的營造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影響著整個舞蹈構圖的視覺效果。一個舞蹈編導的舞蹈構圖能力直接影響著作品水平的高低和藝術表現力的強弱。
編創(chuàng)劇目《阿普丹》是一個集民族性、技巧性和欣賞性為一體的維吾爾族女子群舞。主題思想是表現在豐收的季節(jié)里年輕美麗的維吾爾族姑娘載歌載舞,熱情洋溢,喜慶豐收的慶典場景,抒發(fā)了維吾爾族人民熱愛生活、勤勞樸實的真摯情感。在舞蹈創(chuàng)作中舞蹈構圖的具體運用,還必須根據所要表現的內容和塑造的人物形象,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造。作為一個舞者要時時有創(chuàng)新的意念,讓其貫穿在作品中,融化在動作里。
舞蹈作品的主題是支撐舞蹈表演的關鍵, 有了主題編創(chuàng)體系才有其實現的意義, 因此主題形象是舞蹈劇目的靈魂。例如《盛裝舞》的主旨是表現豪邁奔放的蒙族人民。因此舞蹈結構通過空間運動線和畫面造型的不斷變化,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舞蹈空間畫面,詮釋了蒙族人民粗獷豪放的草原情懷。蒙族群舞《盛裝舞》雖然動作簡單,但它卻運用蜿蜒流動的隊型,迭幻繁復的變化,描繪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閃射著迷人的魅力?!栋⑵盏ぁ芬矝]有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只集中表現一種情緒狀態(tài),目的是烘托和渲染熱鬧的氣氛,因此我們力求突出的核心是通過千變萬化的構圖和舞者令人振奮的表現力, 展現喜慶豐收熱鬧氣氛。根據這一主題, 利用現代舞的節(jié)奏處理方式把維舞的各種步伐和身體各部位的配合動作進行了不同的節(jié)奏編排。通過快速的姿態(tài)變化和節(jié)奏的切分來強勢音樂, 突顯劇目的動作語匯, 進而突出人物激動歡快的情緒, 呈現劇目的主題形象。但是為了充分體現熱鬧場面, 更好地在舞臺有限的空間里表現不同生活場景的人物的激動之情,就要用不同的舞蹈畫面進行兼收并蓄, 交叉配合, 通過不同的舞蹈畫面的流動才能把舞蹈語言所要表達的情意完整地展現出來。《阿普丹》的群舞造型多種多樣,為了體現舞蹈的舞臺魅力,演員通過不同的空間造型和隊形流動穿插來展現千變萬化的構圖;并且動靜結合,利用音樂節(jié)奏的不規(guī)則處理把舞臺畫面塑造成在不同點線面、不同空間的多角度立體式的姿態(tài)展現, 包括整體流動、部分造型靜止、相互交替運動和交叉流動等使得構圖應接不暇, 只有這樣才能完美呈現維族姑娘喜迎豐收的、激動忘我的情緒狀態(tài)和載歌載舞、歡樂無比的慶典場面。多變的構圖使劇目的頓挫感強, 提升了舞蹈的觀賞性; 畫面層次不斷變化, 造型新穎, 更吸引觀眾的眼球, 達成共鳴。
《阿普丹》音樂總體是“慢-漸快-快”的板拍結構, 因此舞蹈結構分為序目、前奏、高潮三部分。劇目開端主要介紹維族姑娘的自信灑脫和熱情大方, 因此動作由群體動態(tài)造成的美感形象構成,是以整齊劃一、有序遞進乃至多樣統(tǒng)一的形式進行組合,這樣的隊形結構是要觀眾先從整齊一致的美中受到感染,然后逐漸進入到作品中去體會舞蹈的內涵。此部分構圖設計要求動作一致,手腳到位,隊列整齊,律動流暢。因而在舞蹈開始,婀娜俊秀的維族姑娘們邁著舒緩而端莊的微顫步和“三步一抬”的切分節(jié)奏形式出場,按照不同的空間方位,從舞臺的各個角度調度出一組組的流動隊形,接著我們利用堪稱維舞一絕的旋轉技巧來烘托氣氛。例如“跪轉、空轉、掖腿立轉、平轉”。(隨著音樂高潮的不斷推進,姑娘們逐漸加快了步伐,不停地交插變換著隊形。一幅幅流動的畫面,一群姑娘挺拔的腰身,一片不?;蝿拥娜箶[,使氣氛愈加熱烈)《阿普丹》的舞蹈結構設計是根據音樂節(jié)奏的過渡來一一呈現的,所以高潮部分是遞進的隊形變化方式, 強調按奈不住的喜悅和收獲時的熱鬧場面。(一個姑娘旋轉起來,幾個姑娘旋轉起來,最后,十幾個姑娘一起飛旋,宛若滿臺彩蝶飛舞)身體有規(guī)律的微顫和變換動作時一瞬間的微顫,不僅增強了舞蹈的表演性,還烘托了舞臺氣氛。整個構圖的編排是利用隊形的不斷變化和空間層次的調度來完成,包括雁形式、散點式、圓圈式以及各種幾何圖形,幾種圖形同時交錯穿插。為了塑造畫面立體效果,還采取部分運動法,相互襯托。 不僅豐富了舞蹈的視覺感受,還利用舞臺燈光和音樂節(jié)奏的配合, 激起觀眾對舞蹈的渴望,產生共鳴,達到心隨舞動的效果。
我們不再追求所謂在舞臺單純的表演,而是把表演戲劇化、生活化。利用演員在舞臺上真實的肢體交流和眼神的互動來烘托劇目的戲劇色彩,《阿普丹》情感色彩豐富,舞蹈演員在臺上通過眼神的互動和日常采摘葡萄和勞動的生活化動作把維族人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純樸情感表現出來,不僅把維族人民那種天生的自豪和開朗的情懷貫穿始終,還利用群舞這個常見的舞蹈樣式,打破現實時空的自然順序,按照舞蹈的藝術構思邏輯,進行交錯銜接。例如演員在隊形流動過程中突然停頓, 打破了常見維族舞蹈的基本節(jié)奏韻律,揉入現代舞一些動作元素進行節(jié)奏切分使用,用不規(guī)則的動作組合來豐富舞蹈的動作語匯,使表演有了戲劇色彩?;蛘呶璧府嬅鎰屿o結合,一部分舞動, 一部分靜止?!办o止”是舞蹈構圖的表現形式,靜止的部分還編排不同的造型, 使得畫面更加生動形象, 舞臺空間飽滿有力?!傲鲃印笔俏璧刚{度的表現形式,它們作為舞蹈構圖與構圖的必要連接,在營造舞蹈情境和增強舞蹈形式美上起到了補充作用。當演員從半弧形變動滿天星時,分組時的蹲與轉都有著明顯的節(jié)奏,而不是只有音樂有節(jié)奏, 通過肢體表演和音樂的融合來顯現情感. 這樣在動靜結合的基礎上還要進行流動穿插,塑造不同的舞臺立體畫面,使之在有限的舞臺時空中,表現出了無限寬廣的內容。
我國各地的民族民間舞蹈傳承下了豐富的舞蹈構圖,它們是我國人民千百年來在民間進行舞蹈藝術創(chuàng)造的結晶。它表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是對大自然中各種事物和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和美化。它是我們民族舞蹈遺產中寶貴的財富。一名優(yōu)秀的舞蹈編導, 必須試圖對固有的舞蹈構圖程式進行創(chuàng)新突破,在有內涵的基礎上宣揚個性,從而體現高水準的視覺效果。這是編導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舞蹈來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眾的藝術。舞蹈的本質已決定了它的群眾性。因此,我們只要掌握了舞蹈創(chuàng)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確的創(chuàng)作途徑,緊緊抓住舞蹈藝術表現手段的根本,循序漸進,充分發(fā)揮思想的靈動性,就會在不斷地總結和實踐后完善和提升構圖編創(chuàng)的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進而去創(chuàng)作更多出色的藝術作品。
作為擁有五千年光輝歷史的文化古國,我們相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當代少數民族舞蹈需要努力尋找自己的語言方式,通過深厚的文化內涵,獨特的文化眼光和新穎的創(chuàng)作思維使民族舞蹈藝術之苑百花盛開。
:
[1]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李北達.民俗文化——民間舞蹈[M].北京:中國社會文獻出版社,2006.
[3]隆萌培,徐爾充,建平.舞蹈知識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
[4][法]卡琳娜伐納著,鄧慧慧譯.舞蹈創(chuàng)編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
[5]潘志濤.大地之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作品賞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