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德
(河北省鹽山縣阜德醫(yī)院眼科,河北鹽山 061300)
·臨床研究·
鼻內(nèi)鏡下球頭硅膠管植入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體會
李興德
(河北省鹽山縣阜德醫(yī)院眼科,河北鹽山 061300)
內(nèi)窺鏡;淚囊炎;治療結果
自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鼻內(nèi)鏡下行球頭硅膠管植入術治療慢性淚囊炎32例40眼獲得滿意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自2009年10月—2011年6月,診斷為慢性淚囊炎患者32例40眼,其中男性10例12眼,女性22例28眼,年齡20~75歲,平均36.6歲。其中10眼行淚道探通術,2眼行YAG激光治療。其余未做其他治療。
1.2 器械設備:耳鼻喉手術用鼻內(nèi)窺鏡。廣州市博視醫(yī)療保健研究所生產(chǎn)的一次性無菌淚道引流管——球頭硅膠管,球部外徑4.2mm,導管外徑
2.5mm,硅膠管長37mm,球頭部3mm,球頭部牽引線(環(huán))長85mm及配套器械(鼻淚道擴張線粗細各1條,取線鉤1個,7號直淚道探通針1個)。
1.3 治療方法:術前用2%利多卡因,0.1%副腎上腺素棉條行患側下鼻道填塞。常規(guī)消毒術處。眼部愛爾卡因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2mL行患側眶下神經(jīng)、眶上及篩前神經(jīng)阻滯成功,用擴張器擴張上淚小點。沖洗淚道,將7號直淚道探針(中有3-0尼龍線)探通淚道至下鼻道自然開口處。在鼻內(nèi)鏡直視下,清晰可見探通針及針中牽引線。在對鼻黏膜無損傷的條件下,將牽引線勾出。在牽引線的引導下用擴張線擴張鼻淚管及淚囊后,將球頭硅膠管植入淚囊。由下淚點沖洗淚道通暢即為成功[1]。
1.4 術后處理:術后口服抗生素1周,抗生素滴眼液點患眼1個月。沖洗患側淚道次數(shù)有術前淚囊炎分泌物的程度來定。一般術后第1個月沖洗5~10次。硅膠管留置4~6個月。
1.5 療效評價:治愈,無溢淚溢膿癥狀,淚道沖洗通暢;好轉,溢淚癥狀改善,淚道沖洗通暢;無效,溢淚癥狀無改善,淚道沖洗不通或溢膿[1]。
鼻內(nèi)鏡下所見淚道探通成功后,于下鼻甲腋處明顯可見帶牽引線的探針。球頭硅膠管植入后,明確鼻腔內(nèi)的位置。治愈38眼治愈率95%好轉2眼。1例術后1個月置管脫出,拒絕再次置入,淚道通而不暢,有溢淚癥狀。有效率100%。術中均無假道形成,無淚小點撕裂,無感染。
應用鼻內(nèi)鏡下球頭硅膠管植入術治療慢性淚囊炎,可在直視下迅速看到探針在下鼻道的位置,并將牽引線取出,對鼻黏膜無損傷。對淚道和鼻腔的解剖結構破壞很少,即使手術失敗,仍可以重做或改用其他手術方式治療。本法操作簡單,損傷小,恢復快。不出血,皮膚無切口,無瘢痕,不影響美容,達到生理解剖結構,療效明顯[2]。還可觀察到球頭硅膠管在鼻腔內(nèi)的位置。
[1] 由新英,李軍,鄭秀麗.鼻淚道支架置入治療鼻淚管阻塞108例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9(2):175-176.
[2] 李強,曹東,楊興旺.激光淚道成形術聯(lián)合抗代謝藥物治療復發(fā)性淚道阻塞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0,28(7):754-756.
(本文編輯:劉斯靜)
R777.2
B
1007-3205(2012)02-0239-01
2011-08-21;
2011-10-26
李興德(1970-),男,河北鹽山人,河北省鹽山縣阜德醫(yī)院主治醫(yī)師,從事眼科疾病診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