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騁華
假裝作為一門“藝術(shù)”,是當(dāng)代人的必修課。裝品位、裝高雅、裝氣質(zhì)、裝博學(xué)、裝蒜、裝嫩、裝萌、裝囧……在這個時代,你怎么好意思只是普通青年,而不做這什么青年、那什么青年呢?
今天,你裝了嗎
關(guān)鍵詞:流行、誤讀、大眾狂歡
今天,無論你是否熱愛旅行,總有人塞給你一張“一生必去的10個地方”,并聲言:不去會死!無論你是否熱愛閱讀,總有人開清單,告訴你“一生必讀的100本書”。
如果你是女人,“一生必看的10部電影”、“30歲前必須完成的20件事”是逃不掉的。如果你是男人,把內(nèi)容換了就行。如果你們是戀人,有“一起要做的10件事”。
你得背出幾句柏拉圖的格言、村上春樹的名句、北野武的胡謅,安妮寶貝、亦舒、張小嫻的語錄更要信手拈來。假如能扯一扯德里達、齊澤克、厄普代克,那就更棒了。
你最好還經(jīng)常去看小劇場話劇、昆曲,聽歌劇、音樂劇,參加各種討論會。每月至少參觀一次博物館、美術(shù)館,每周至少練一次瑜伽,經(jīng)常到周邊小鎮(zhèn)呼吸新鮮空氣——但千萬別去周莊、烏鎮(zhèn)、西塘,它們太商業(yè)化了,很不藝術(shù)。
勞倫斯·懷特德·弗萊說,《假裝的藝術(shù)》中譯本出版后,他收到許多來自中國的郵件,感謝他幫了大忙。弗萊的本意是調(diào)侃流行的中產(chǎn)階層文化,諷刺虛榮人士。誰料,熱衷假裝的人從批判中都能學(xué)到假裝的藝術(shù)。對于作品被誤讀,弗萊很無奈:“好比你看到一個人很差勁,一拳打過去,結(jié)果每個人都捂著臉跑來說,請打我請打我!有什么辦法呢?我也沒想到這本書會在中國熱賣。也許,是我的運氣太好,也許,是這個時代太壞。”
假裝是大眾的狂歡,無處不在、無可取代。今天,你裝了嗎?
假裝的歷史
關(guān)鍵詞:悠久、變遷、附庸風(fēng)雅、時代心理
其實假裝的歷史源遠流長??梢哉f,從人類社會誕生的那一刻起,假裝就成為一門藝術(shù)。
在18世紀的歐洲,你至少得備6套夏裝、6套冬裝,就為了顯身份。匪夷所思的是,如此講究穿著的年代,洗澡竟被視作低俗。據(jù)華盛頓大學(xué)歷史學(xué)教授蘇珊·韓利研究,中世紀時平民才去公共浴室,貴族則用昂貴的香粉掩飾騷臭。
對假裝的藝術(shù),中國人同樣不陌生。我們早就有葉公好龍、附庸風(fēng)雅等成語,雖然是諷刺,卻說明“假裝”很流行。明代中后葉商業(yè)繁榮,冒出了一大堆暴發(fā)戶,明明品位低下,卻硬要裝高雅。他們是戲曲、小說所嘲笑的對象,“三言二拍”里不乏有趣案例。
馮小剛在《我把青春獻給你》中說,三十年前類似飛行員的皮夾克最拉風(fēng),普通青年怎么也要搞一套裝成文藝青年。二十年前,手上戴滿金戒指、拿個大哥大一路招搖,滿身名牌不撕標簽,象征著大款;次一級的,腰里別BP機,對386電腦如數(shù)家珍……
如今回看,這些行為夠裝,卻不藝術(shù)。和當(dāng)下的“裝生活”不在同一個檔次。“這反映了時代的心理變化?!比A東師范大學(xué)心理學(xué)教授張麒說,“原來大家看重物質(zhì),裝要裝得有錢。而現(xiàn)在,高品位、好氣質(zhì)才是人們最想裝的?!币徊考傺b史,亦是一部風(fēng)化史。
我們?yōu)楹渭傺b
關(guān)鍵詞:虛榮心、地位恐慌、圈子
人們?yōu)槭裁礃反瞬黄5丶傺b,還發(fā)展成藝術(shù)?直觀的回答是:虛榮心使然?!坝^察人們熱衷于假裝的事物不難發(fā)現(xiàn),不管是生活態(tài)度或者某個名牌,多數(shù)是先從精英階層流行起來,再風(fēng)靡全社會的?!睆堶枵f。
美國社會學(xué)家保羅·福塞爾進一步指出,假裝背后的心理因素是“地位恐慌”。在廣為人知的《格調(diào):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一書里他分析,最熱衷于“假裝”的階層是白領(lǐng),即中產(chǎn)階層或小資階層。不同于身價動輒上千萬的企業(yè)家,也不同于靠技術(shù)吃飯的灰領(lǐng)、藍領(lǐng),白領(lǐng)是“企業(yè)的螺絲釘”、“可替換的零件”,他們謹小慎微,懼怕丟失工作、生活水準下降。本質(zhì)上,他們?yōu)樗硕?,有強烈的“地位恐慌”,焦慮是其典型的表現(xiàn)形式。
為緩解這種焦慮,白領(lǐng)們刻意強調(diào)和凸顯自己的地位和價值觀。但誠如福塞爾所言,白領(lǐng)本身不具備獨立的價值觀,因此,只能靠模仿。“他們申請越來越多的信用卡、訂閱高端雜志,因為他們估計這表現(xiàn)了上層階級的品位”。
福塞爾還羅列了一連串指數(shù),包括容貌、微笑、身高、體重、穿著、住宅、車庫、酒類、草坪、度周末、戶外家具、購物場所……每一項都有具體內(nèi)容,可供借鑒。例如肥胖是中下階層的標志,只有藍領(lǐng)才喝啤酒,尤其是罐裝啤酒。這些,白領(lǐng)都要避免。
我們?nèi)绾渭傺b
關(guān)鍵詞:潮流、反潮流、故弄玄虛、開放的心態(tài)
“假裝看上去不是裝假。假裝是一門藝術(shù),跟繪畫和舞蹈一樣。要優(yōu)雅地假裝著,讓人們以為你是真正的行家?!备トR道出了假裝的真諦。要想假裝成行家,首先得緊跟潮流。如果不知道正在談?wù)摰脑掝}的大背景,假裝顯然不會成功。
但僅僅跟隨潮流,又如何凸顯個性呢?所以還要反潮流。比如看話劇、音樂劇一般被認為是假裝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要有所選擇?!澳憧刹幌衲切┢肺坏退椎娜耍〕鲥X去看什么《媽媽咪呀》!”作為“嚴肅文化圈子”的一員,你只看貝克特或富加德的作品。
當(dāng)然,事實上你沒看過,即便看了也沒看懂。但沒關(guān)系,理查德·威爾遜在《假裝的藝術(shù)2》里也給你支招。例如,有一種很蠱惑文藝青年的說法——在布拉格讀卡夫卡。讀沒讀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營造出了那種氣氛,避重就輕、故弄玄虛,仿佛你真和卡夫卡零距離了。至于“12部挑戰(zhàn)智商極限的電影”更好辦了,因為根本沒人看得懂!
當(dāng)然,學(xué)好假裝的藝術(shù),要有開放的心態(tài)。用弗萊的話說:“對于未知事情不要害羞,秘籍是:你知道得越多,人們告訴你的就越多,然后你知道的也會更多?!蹦阋矂e企圖成為無所不知的專家,“當(dāng)你意識到別人比你見多識廣時,只聽并點頭好了。”
最后,你也沒必要一直假裝。我們并不是為別人而活著,在《假裝的藝術(shù)2》的序言里,威爾遜敘述了他的觀點:“快樂并不取決于你到過多少地方,擁有過、看到過多少東西,而在于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墒悄愕降紫胍裁茨?,你自己真的確定嗎,還是僅僅在隨著外界的聲音而渴求、搖擺?又或者,那些我們所追求的,也許只是一堆垃圾而已。”
摘自《生活周刊》2011年第13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