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偉
《“兒童瓦楞紙板畫”教學研究》是筆者申請的北京市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2011年度立項課題,同時也是我校美術校本課程?!秲和呃慵埌瀹嫛返氖谡n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屬于第二學段的教學,本學段教學重點主要是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想所感。
美術課日常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孩子們常常無從下筆,不知道怎么畫。實際上,不是孩子們缺乏想象力,而是教師缺乏刺激學生想象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教會孩子們思維的方法呢?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有益于學生想象力的開發(f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思維導圖,并能運用發(fā)散性思維的方法展開簡單的創(chuàng)意想象,將所聯(lián)想到的事物應用到畫面當中。
過程與方法:學生在思維訓練和藝術實踐過程中:通過對比賞析作品,運用線條描繪思維導圖所聯(lián)想的事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思維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拓展。在小組探究活動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得以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得以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得以激發(fā)。
教學重點,難點
思維導圖訓練方法(發(fā)散性思維)的使用;運用思維導圖創(chuàng)作簡單而富有新意的兒童線描畫作品。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提出課題
原始設計:
師:嗨,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著名的節(jié)目導播“偉大的劉”,歡迎大家走進《奇思妙想》欄目,今天是我們欄目開播的第一期,下面,就請大家步入節(jié)目現(xiàn)場。
設計意圖:以電視欄目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優(yōu)化后設計:
1模擬節(jié)目現(xiàn)場,激發(fā)學生興趣
師: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奇思妙想》欄目,我是著名的節(jié)目編導“偉大的劉”,下面,請允許我向大家隆重介紹本期的欄目顧問,他們是……(略)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感謝。下面,請大家跟隨主持人一起步入節(jié)目現(xiàn)場。
設計意圖:本課整體設計是以欄目的形式貫穿始終,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以節(jié)目編導的身份出現(xiàn),給學生介紹本次聽課的各位教師,這樣會拉近孩子們與聽課教師的距離,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此時,教師話鋒一轉,引出主持人,直奔主題,引出下一步教學。
原始設計中,教師以編導身份采用口述的形式模擬欄目現(xiàn)場導入教學,但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吸引學生。見此情況,筆者重新設計教學,使用了音頻、視頻以及圖片資源,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數(shù)碼講述軟件)制作了新聞短片,增添了“主持人”的角色和新聞播放環(huán)節(jié),改變了原有在教室授課的場景,以配有麥克、茶幾、沙發(fā)等道具的真實場景模仿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實踐后,學生興致盎然,效果顯著。
2制作新聞短片,引入課題
主持人:老師、同學們好!我是主持人×××,歡迎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春芽電視臺”。今天,我們要一起聊聊有關美術的話題……現(xiàn)在,就讓我們的老朋友David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應用數(shù)碼講述軟件將視頻、音頻巧妙結合,將原本單調的文字配以輕音樂和語音朗讀,同時配有相應的圖片,圖文并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環(huán)節(jié)以新聞的形式出現(xiàn),教師利用學校“春芽電視臺”進行節(jié)目錄制,雖說是幾十秒的一段新聞插播,但是從本課的總體設計上來看,至關重要,不但引出了本課的主題,而且為下一步的課堂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對比分析
獲取新知
原始設計:
師: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David老師,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學習?,F(xiàn)場有一些優(yōu)秀的紙板畫作品(實物作品),上節(jié)課大家也畫了一些作品??吹竭@些作品,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預設):①這些作品除了色彩之外,和我們畫的有什么不同?②這些漂亮、好玩的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③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把我們的作品變成這樣?
師:David老師特意請來了兩位嘉賓回答你們的問題:一位是短片中小畫家五(1)班的A同學,另一位是五(5)班的B同學,下面請她們解答你們提出的問題,大家掌聲歡迎。
A同學回答這些漂亮、好玩的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結合自己的作品解答,同時滲透環(huán)保的理念。)
B同學回答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把這些作品變成這樣。用思維導圖展開聯(lián)想,選擇感興趣的物體用線條重新組合畫面。
生:什么是思維導圖,具體怎樣運用它來創(chuàng)作我們的作品呢7
,
師:謝謝你們的回答,請回去,一會兒大家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她們兩位會協(xié)助大家一起完成你們的作品。關于思維導圖的問題,David老師來解答。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學家東尼·博贊所創(chuàng)……
優(yōu)化后設計:
1出示作品,對比分析,提出問題
師:針對這兩組作品,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1:為什么左面的作品看起來空蕩蕩的,右面的作品豐富飽滿?
生2:這兩組作品在創(chuàng)作上有什么區(qū)別?
生3:第一組自畫像是怎樣變成第二組作品的呢?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TRACEB00k軟件的插入圖片和超鏈接功能,作品可隨意點擊放大,利于學生對比、賞析。
2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嘉賓予以解答,引出本課知識點——思維導圖
嘉賓1(特級教師):“同學們畫得真棒,老師看了特吃驚。第一組作品中,點、線、面的運用非常巧妙。第二組作品在第一組的基礎上,運用了千變萬化的色彩,使我們這張畫達到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效果。這兩組作品都是用廢舊紙板完成的,不僅造型色彩上有變化,材料也比較特殊??磥泶蠹曳浅>哂协h(huán)保意識,希望這節(jié)課同學們也能完成這么出色的作品。”
師:第二個問題我們請A同學根據(jù)她的這件作品為大家解答一下,她究竟是用什么樣的方法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的。
嘉賓2(A同學):“同學們,你們看我這幅畫畫的是什么?(貓)貓喜歡吃什么呢?(魚)所以,我把魚放在了貓的眼睛里。通過魚我聯(lián)想到了小烏龜,我把烏龜也放在了眼睛里,通過烏龜我聯(lián)想到了許許多多的東西,例如:鴿子、樓房、星星等。然后,我把所有我認為好玩的素材組織起來,變成了我現(xiàn)在的這幅作品,這種思維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思維導圖,它對我們很有幫助。同學們,你們說我這幅畫畫得漂亮嗎?
師:謝謝你的解答。那么究竟什么是思維導圖呢?
白板出示: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有利于人腦發(fā)散思維的展開。創(chuàng)始人是英國教育學家東尼·博贊,他是大腦和學習方面的世界頂尖演講家,被稱為“智力魔法師”、“世界大腦先生”。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以新穎的欄目訪談形式出現(xiàn),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盡可能地將教學貼近生活。此處邀請?zhí)丶壗處焺⒃露鸺拔迥昙墝W生施雨作為嘉賓上臺協(xié)助教學,劉老師作為美術教育前沿的研究者以其教師的身份向同學們解答疑惑,同時又向孩子們傳達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這使得本課不僅是一節(jié)簡
單的美術課,更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小畫家施雨同學的一番解答直奔主題,順理成章地將“思維導圖”拋給孩子們,孩子們很自然地就接受了這個難以解釋的新知識。
(三)師生協(xié)作
完善作品
原始設計:
師:(黑板出示學生作品)這里有一張學生作品,通過畫面中的人物,你可以聯(lián)想到什么?
學生:展開聯(lián)想。(建筑、植物、動物、昆蟲、水族、交通工具……)
教師使用粉筆記錄、繪制思維導圖,圈點重點詞語,即畫面中可以利用的素材。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素材重新組合一幅作品。
學生構思。教師示范繪畫。
設計意圖:教師將課前準備的學生范畫粘貼在黑板上,引導學生通過范畫發(fā)散思維、展開聯(lián)想:使用粉筆進行示范板畫。
優(yōu)化后設計:
1學生選擇已有線描作品,根據(jù)畫面內容展開想象
師:通過畫面中的人物,你可以想到什么?
生:西瓜、魚、海豚、蝴蝶、棒棒糖、烏龜、蟲子、地球、樓房……
2利用白板圖庫資源,重組學生作品
師:剛才我們聯(lián)想到了這么多素材,你能用我們想到的哪些素材重新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呢?
生:西瓜變成人的頭,蘋果充當眼睛,蝴蝶充當人物的嘴,樓房充當身體……
設計意圖:教師使用白板進行教學,將學生范畫存入電腦中,改變原有設計中粘貼實物的做法,優(yōu)勢在于:一是不破壞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二是以圖片形式存入電腦中可隨意調節(jié)范畫的大小,利于學生觀看;三是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在不改變作品的情況下,可以在范畫本身圈點、涂改,還可以當成資源隨時保存,以便日后教學使用;四是在重組作品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白板的圖庫功能,插入資源圖片,直觀快捷。
(四)合作探究
鞏固新知
1實踐要求:①小組內部運用思維導圖展開想象,使用線條完善已有作品;②線條要流暢,注意線條的長短、粗細、疏密;④作品要有新意。
設計意圖:學生2人完成一件作品,8人一組,共4組,完成后拼貼成4整幅作品。這主要鍛煉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2用課件播放背景音樂。
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合作探究。
(五)活躍思維
展示評價
原始設計:
展示評價學生現(xiàn)場繪制的作品。
師:你認為這件作品的亮點(創(chuàng)新性)是什么?
學生自評。
師: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學生互相點評。
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展示評價學生作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分析、評價能力。
優(yōu)化后設計:
1展示評價學生白板示范作品
生(自評):我把自畫像頭部變成了地球,地球上有許多的植物和動物,我將人物的頭發(fā)變成了一條魚和一只海豚……我認為這幅畫很有創(chuàng)意。
生(他評):我認為這幅畫線條的處理很到位,很富有想象力……
師:就像剛才同學們說的,劉老師認為這件作品線條流暢,體現(xiàn)了線條的疏密、長短、粗細的對比關系,非常有新意,作品中還體現(xiàn)出了環(huán)保的理念。
2展示評價學生現(xiàn)場集體作品
師:現(xiàn)在,這4幅作品組合在一起是不是可以拼貼成一大幅作品啊?每一小幅作品就成了這個集體里的一部分,這些作品無論從畫面內容上,還是從線條的運用上都比較有個性,跟剛才相比就像“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
設計意圖:改變了原有的評價方式,應用掃描儀現(xiàn)場掃描作品,結合白板軟件的書寫功能,在不改變原有作品的基礎上開展修改、評價。
(六)課外拓展
延伸知識
原始設計: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回家之后嘗試一下,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實物貼圖的作品轉變成線描作品呢?
設計意圖:為下一節(jié)課講解色彩知識(上色)做鋪墊,日后可以形成系列教學。
優(yōu)化后設計: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節(jié)目,你們有收獲嗎?怎么樣,這節(jié)課對你學習美術是不是很有幫助?法國著名的雕塑家羅丹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如果你留意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美。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應用數(shù)碼講述軟件將視頻、音頻、圖片資源巧妙結合,在短時間內最大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
師:觀眾朋友們,時間過得真快,本期節(jié)目馬上就要步入尾聲了。下面,請大家拿著我們的作品跟隨音樂和我們的特約嘉賓、聽課教師一起來談談我們的收獲與體會吧。
設計意圖:學生拿著作品輕松、愉快地和嘉賓老師談體會,學生現(xiàn)場交流、互動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
教學反思
1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與以往的教學有顯著不同。整節(jié)課以電視欄目形式貫穿始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主持人的口吻介紹觀眾(學生)、嘉賓,尊重學生的內心感受,很自然地將學生引入主題教學,教學效果顯著。
2使用電子白板,教學工作方便快捷。本課教學應用了電子白板TRACEBook軟件的插入圖片、聲音、視頻、手寫和超鏈接等功能,將學生作品移動、放大、縮小和旋轉。同時,手寫、文本輸入功能的使用,有助于教師在不改變學生原有作品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巧妙的修改。屏幕截圖功能的使用,可以保留課堂教學的過程,作為資源供下次上課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學中教學課件不能現(xiàn)場修改的弊端。屏幕錄像完整地記錄了本課教師使用課件的全過程,形成了獨特的教學資源,為下一步教學及說課積累了材料。
3應用數(shù)碼講述軟件將視頻、音頻、圖片資源巧妙整合,并制作成新聞短片,將原本枯燥無味的文字配隊輕音樂和童聲語音,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結合TRACEBook軟件插入視頻功能插入短片,使用插入圖片功能出示課題。在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利用電子掃描儀現(xiàn)場掃描學生作品,結合電子白板的手寫功能,調節(jié)作品中線條的粗細、疏密對比。這在以往的教學中是難以實現(xiàn)的。
(作者單位:北京房山區(qū)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