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明 邵玉娟 陜西省榆林市第一醫(yī)院(綏德 718000)
進行聲帶手術后,許多患者的聲帶病變消失,但聲帶恢復較慢,且多伴隨有輕重不等的聲帶紅腫和肥厚,即便腫脹和肥厚消退,但部分患者發(fā)音多有沙、毛、低,發(fā)音無力不宏亮,聲帶松弛。目前西醫(yī)尚無明顯治療有效的藥物。而中醫(yī)認為該病為脾陽不足以及痰瘀停滯和氣血不暢所致,屬于中醫(yī)“慢喉暗”的范疇。為研究中醫(yī)治療聲帶術后復音治療,我院選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接受聲帶手術治療的病例38例,術后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使用自擬復音湯治療,對照組使用頭孢拉定膠囊、強的松、金嗓散結丸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選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聲帶手術治療的病例38例,其職業(yè)主要為經(jīng)商人員、教師、學生以及營銷員。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齡18~48歲,平均年齡28.9歲。術后病理檢查9例水腫型息肉,10例單純型息肉,7例聲帶小結,4例聲帶白斑,6例囊腫,2例乳頭狀瘤。將病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9例,兩組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理類型等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經(jīng)手術治療后,對治療組患者使用自擬復音湯治療,配方為丹參15g,茯苓、川芎12g,黨參30g,當歸、赤芍、白芍、訶子、蟬衣各10g,陳皮、柴胡各6g,升麻3g,烏梅8g。加減:水腫病例加半夏、貝母,腫脹病例加紅花、桃仁,體弱無力病例加黃芪、白術,對聲帶松弛、緊張度下降的病例加補中益氣丸治療。每日1劑,水煎2次400mL,早晚飯前半小時各服200mL,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對照組服用頭孢拉定膠囊,每日3次,1次0.5g;金嗓散結丸8g,每日2次;2周為1個療程,強的松,每日3次,1次5mg,用7~10d;治療2個療程。在治療期間禁止食用辛辣食物,同時適當進行聲休。
療效標準痊愈:聲音完全恢復正常,聲帶病灶消失,邊緣齊,雙側(cè)聲帶閉合良好。好轉(zhuǎn):聲音顯著好轉(zhuǎn),聲帶病灶消失,略有紅腫,邊緣尚整齊,閉合尚可。無效:聲帶發(fā)音沒有改變或者加重,聲帶腫脹或肥厚,或聲帶邊緣不齊,有瘢痕??傆行В饺棉D(zhuǎn)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9.4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42%,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表1 兩組聲帶術后治療對比分析
討 論有文獻[1]報道中醫(yī)藥辨證治療聲帶術后復音,結合聲帶檢查所見的肥厚、充血等病變,用活血化痰,益氣健脾之法調(diào)理,治療效果確切。而本組自擬復音湯由丹參、當歸、白芍、茯苓等十幾味中藥組成,具有活血通氣、通絡化癖、滋潤清音以及散結化痰開音的功效,用于聲帶術后恢復,有利于促進聲帶疤痕以及聲帶邊緣殘留微小突起的吸收,促進聲帶邊緣變得光滑平整和閉合,十分有利于患者聲音的恢復,同時可以降低其復發(fā)率。用于治療聲帶息肉、聲帶小結、聲帶肥厚等聲帶術后恢復,能夠減輕聲帶的充血以及水腫,并可以使咽異感癥消失或減輕,具有明顯的消腫、散結、抑菌、鎮(zhèn)痛作用[2],且基本無毒副作用,十分有助于改善聲帶術后發(fā)音障礙以及體征。
通過對本組資料的結果進行分析研究顯示,采用中藥自擬復音湯治療聲帶術后復音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9.47%,明顯高于采用西藥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68.42%,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患者術后聲帶恢復較快且不易復發(fā),基本無不良反應??傊詳M復音湯復音效果確切,明顯緩解了患者的發(fā)音毛沙啞、無力、不宏亮以及聲帶松弛等癥狀,是聲帶術后復音治療比較理想的藥物,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1]李靜波,柴 峰.會厭逐瘀湯配合纖維喉鏡手術治療教師聲帶息肉、聲帶小結148例[J].四川中醫(yī),2005,1(23):83-85.
[2]侯小兵,肖淑珍.中藥在咽喉部疾病術后應用療效觀察[J].中醫(yī)耳鼻喉科學研究雜志,2007,1(6):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