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沈知方、沈仲濤舊藏古籍五種

2012-02-15 08:40:42舒和新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本館三國志印章

舒和新

(皖西學(xué)院圖書館,安徽六安 237012)

〔作者信息〕舒和新,男,副研究館員。

在中國現(xiàn)代藏書史上,有兩位很有代表性的藏書家,一位身為出版商,一位身為學(xué)者;在上世紀前期動蕩變遷的中國歷史大背景下,兩人都致力于中國古代文獻的搶救與保護,留下不少佳話。這兩位藏書家就是沈知方、沈仲濤。筆者所在的皖西學(xué)院圖書館(前身為六安師范??茖W(xué)校圖書館)于1958年購自上海古籍書店的一批珍本古籍中,就包括沈知方、沈仲濤的部分舊藏。由于《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未收入本館的善本古籍,因而這些古籍珍本曾長期不為外界所知。

1 沈知方、沈仲濤其人

沈知方(1882-1939),原名芝芳、芷芳,浙江山陰(今紹興)人,清朝乾嘉時期紹興藏書家、書商沈復(fù)粲的后裔;早年在紹興奎照樓書坊、余姚玉海樓書坊當學(xué)徒,后在上海匯文堂書局任職員,1900年入商務(wù)印書館,次年任營業(yè)所所長。1912年,沈知方與陸費逵等創(chuàng)辦中華書局,任副經(jīng)理,又兼文明書局董事;1917年另辦廣文書局;1921年創(chuàng)辦世界書局,任董事兼總經(jīng)理;1925年盤入陳立炎創(chuàng)辦的古書流通處。沈氏還曾創(chuàng)辦銀行、與人合辦橡膠廠。晚年不懼日偽威脅,拒絕與其合作。沈知方秉承先祖沈復(fù)粲鳴野山房之遺風,酷好藏書,廣泛搜集孤本精刊,藏書室名粹芬閣。其藏書的特點是不求多而求精,首重書品寬大、精刊初??;次重紙色古雅,如白棉紙、桃紙印本。所藏之書以嘉興王相信芳閣、會稽徐友蘭鑄學(xué)齋散出之書為多;此外,亦收藏有小李山房、述史樓、讀易樓等各家舊藏。其藏書有《粹芬閣珍藏善本書目》一冊存世。沈知方去世后,其藏書于1940年前后在上海散出,鄭振鐸曾傾囊得其七、八種〔1〕。

沈仲濤(1892-1981),浙江山陰人,早年在上海經(jīng)商,后入商務(wù)印書館、啟明書局任職,與商務(wù)印書館的王云五交往甚多。沈仲濤長于《易經(jīng)》研究,曾將《易經(jīng)》譯為英文。作為沈復(fù)粲的后裔,沈仲濤承先祖庭訓(xùn),酷愛庋藏群籍,并且精于版本目錄之學(xué)。沈仲濤搜書極廣,不惜耗費,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供職上海期間,于戰(zhàn)亂之中著意搜訪諸家散出古籍之精萃,其中包括瞿氏鐵琴銅劍樓、潘氏滂喜齋、傅氏雙鑒樓、楊氏海源閣散出之精品,故其藏書多宋元明三代之珍本,堪稱既富且精,其藏書室名研易樓。1949年,沈仲濤去臺灣時,將其藏書精品中的兩千余冊裝為八箱,交太平輪托運,不幸隨同該船沉沒臺灣海峽。幸存的千余冊珍本由其隨身所攜,得以赴臺。1980年,年邁病重的沈仲濤將這批珍本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并在安排妥當、完成捐贈儀式后含笑逝去。為表彰沈仲濤,當時的臺灣當局領(lǐng)導(dǎo)人蔣經(jīng)國親自為其題寫墓碑。1986年,臺北故宮博物院編輯出版了《國立故宮博物院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

2 明刊本《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

對中國文字的考釋和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和五代宋初時期徐鍇所著《說文解字系傳》、《說文解字韻譜》均是始于“一”字,終于“亥”字;而南宋李燾擴充徐鍇《說文解字系傳》、《說文解字韻譜》的內(nèi)容,參照宋代韻書《集韻》的順序,編定而成《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十二卷。全書起于“東”字,終于“甲”字,完全改變了許慎和徐鍇原著的本來面目。由于《說文解字五音韻譜》按韻編排,易于檢閱,因而廣為流傳,致使徐鍇之著在很長時間里湮沒不聞。

盡管《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因易于檢閱而流傳甚廣,但在歷史上的版本并不太多,而且主要刊于宋朝和明朝。到了清代,乾嘉學(xué)派推崇許慎之學(xué),李燾的《說文解字五音韻譜》便不再流行,因而也無新的版本出現(xiàn)。

本館收藏的《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十二卷被認定為明刻本,版式為七行十二字,小字雙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黑魚尾,版框19.5*15.0cm,金鑲玉尺寸31.0*18.3cm,十二冊二函。全書保存完好。關(guān)于本館此書的版本,我們曾請教國家圖書館的有關(guān)專家,最終確定為明刻本。但書中有兩點情況還有待解釋:一是書首的“說文序”中“慎”字稱御名,如“詔取許御名《說文解字》精加詳?!?。根據(jù)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的記載,宋刻明修本《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卷中慎字稱御名”〔2〕。但傅增湘所錄之宋刻明修本“行十二三字不等”,而本館此書行十四字,有所不同。二是本館此書的卷二頁二十、二十二至三十頁為四周雙邊,也不同于本書其它各頁的左右雙邊。

在本館這部《重刊許氏說文解字五音韻譜》的首頁,即《說文序》的首頁,鈐有沈知方的方形陰文朱印,印文為“粹芬閣”,表明該書曾為沈知方所收藏。從外觀上看,該書書品寬大、刻印精良、白棉紙、金鑲玉、函裝,正是沈知方搜集、收藏古籍所重之列。

3 宋衢州州學(xué)刻元明遞修本《三國志》

《三國志》六十五卷,紀傳體史書,西晉陳壽撰?,F(xiàn)存比較完整的宋本《三國志》,除了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紹熙本外,只有宋衢州州學(xué)刻元明遞修本了。皖西學(xué)院圖書館的這部宋衢州州學(xué)刻元明遞修本《三國志》是在明嘉靖十年最后補版重印的,書中存有明嘉靖三十八年抄補的一頁,抄補者可能就是最初的收藏者,但我們無法知其為何人。

在這部三朝本《三國志》的書首,留有溫廷敬長達2000字、內(nèi)容豐富的跋文。溫廷敬(1869-1954),字丹銘,號止齋,筆名訥庵,晚年自號堅白老人,廣東省大埔縣人,長期居住汕頭市,是近代嶺南著名的學(xué)者、詩人、文獻學(xué)家和藏書家,被稱為肇始于清末民初的潮州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溫廷敬跋的主要內(nèi)容是考證本書之宋版與元補版,并通過??庇炚`來比較《三國志》各版本之優(yōu)劣,指出刊于南宋紹興年間的衢州州學(xué)本以及后來的清武英殿本優(yōu)于其它各本。

在本館這部《三國志》中,留有溫廷敬的“溫廷敬印”、“丹銘”、“溫氏丹銘”、“古萬川溫氏藏”、“止齋”五枚朱印。除了溫廷敬的印章外,本書還留有其它三枚印章,其中一枚為“弱志齋印”。由于溫廷敬在跋文中提及“首副頁有弱志齋印”,因而該印當屬溫廷敬之前的收藏者,但筆者未能查知該印的主人是何人。

留于該書的另外兩枚印章分別是“山陰沈仲濤珍藏秘籍”、“研易樓”。這兩枚印章的主人就是沈仲濤。從本書中鈐印的順序和溫廷敬跋文中提及弱志齋印而未提及沈仲濤印章來判斷,沈仲濤是在溫廷敬之后收藏這部三朝本《三國志》的。

皖西學(xué)院圖書館的這部宋衢州州學(xué)刻元明遞修本《三國志》共有4函32冊,全書共計1391頁,其中宋版部分尚有904頁,占全書頁面的絕大多數(shù);而且由于宋衢刻本是《三國志》早期版本中最好的版本,因而本書具有非常重要的版本價值和文獻價值。而溫廷敬留于書首的2000字長跋,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與參考價值。2009年6月,這部宋衢州州學(xué)刻元明遞修本《三國志》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編號02691。2009年5月15日,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公布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推薦名單之際,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司長張旭在回答了記者提問時說:“在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評審中,有一些未見于以前著錄的善本出現(xiàn),如安徽皖西學(xué)院的古籍收藏向不為人所知,但這次申報數(shù)量較大,而且有八部入選,其中一部宋衢州州學(xué)刻元明遞修的《三國志》,在《中國古籍善本總目》中未見著錄此家收藏”〔3〕。2009年6-7月,本書獲邀參加由文化部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的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陳紅彥研究館員還撰文介紹了本次展覽中的九部古籍珍本,其中就包括本館的這部三朝本《三國志》〔4〕。

4 明萬歷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王摩詰詩集》(卷一-四)

《王摩詰詩集》是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的作品集。王維詩畫對后世影響甚大,但其詩文散佚甚多,經(jīng)其弟王縉編輯,流傳至今的有四百多首,其作品在歷史上有二卷、六卷、七卷、十卷等不同版本。

皖西學(xué)院圖書館收藏有一部明萬歷年間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王摩詰詩集七卷》殘本。凌濛初(1580-1644)是明代小說家和刻書家,他開創(chuàng)了凌氏家族的刻書業(yè),其套印技術(shù)工藝復(fù)雜、刻印精美,是中國傳統(tǒng)印刷技術(shù)和成就的重要代表。

由于凌濛初刻書大多不注時間,我們只能知道其所刻《王摩詰詩集》大致刻于萬歷年間。本館所藏為該書的卷一至卷四,卷端記有:唐藍田王維撰,宋廬陵劉辰翁評,附姑蘇顧璘評;版式為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雙邊,天頭印評點,版框20.8*14.6cm,金鑲玉尺寸29.2*17.3cm;存書共兩冊一函。在書首《舊唐書文苑傳》首頁,鈐有沈知方的“粹芬閣”??;還有一枚陽文朱印“硯田生活”,但不知印主是何人;卷二目錄系抄補,抄補首頁鈐有陽文朱印“惜陰”,這是“民國產(chǎn)婆”的趙鳳昌的印章。除了上述三枚印章外,此書還鈐有另外三枚印章,可惜無法識讀。

5 明萬歷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李長吉歌詩》

《李長吉歌詩》是中唐著名詩人李賀的詩集。李賀生前曾將自己的二百二十三首詩編集為四卷,托付友人沈子明,后由杜牧為之作序;至宋時,又增加外集一卷。皖西學(xué)院圖書館收藏有明萬歷年間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李長吉歌詩四卷外詩集一卷》,版式為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雙邊,版框20.4*14.9cm,開本27.5*18.0cm;卷端題“唐隴西李賀撰,宋廬陵劉辰翁評”,書首有杜牧序、李長吉小傳,卷末有凌濛初跋,天頭印評點,二冊。在本館這部萬歷年間凌刻朱墨套印本《李長吉歌詩》中,留有過去收藏者的藏書印達三十多枚,這些印章遍布全書,基本無規(guī)律可循,其中可辨識的印主有七人。依照收藏者的生活年代,其收藏此書的大致順序為:

5.1 金俊明收藏印

金俊明(1602-1675),明末清初江南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初冒明宗室姓朱,名袞,字九章,復(fù)姓改名后,字孝章,號耿俺,自稱不寐道人,明諸生;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為核心的政治、文學(xué)團體復(fù)社中的名士;明亡后,隱居市廛,傭書自給;去世后,門人私謚其孝貞先生。金俊明好錄異書,工詩古文兼善繪畫,尤長于墨梅,書畫名傾東南。金俊明留于本館此書中的印章有“九章”、“朱袞之印”、“朱袞私印”、“朱印九章”等。從所鈐印章皆為朱姓來判斷,金俊明是在明亡之前收藏此書的,因而可能是該書第一位收藏者。

5.2 姜紹書收藏印

姜紹書,生卒年不詳,明末清初江南丹陽(今江蘇丹陽)人,字二酉,號晏如居士;明崇禎十五年(1642)曾為南京工部郎;善鑒別,工繪事,喜探究畫家源委。姜紹書留于本書中的印章有“韻石齋收藏金石書籍”、“韻石過眼”、“韻石”等。

5.3 毛奇齡收藏印

毛奇齡(1623-1716),浙江蕭山人,明末清初的經(jīng)學(xué)家、文學(xué)家;本名甡,字大可,號初晴、秋晴,又以郡望稱西河先生;明諸生,清初曾參與抗清軍事,事敗后流亡多年,康熙時舉薦博學(xué)鴻詞科,任翰林院檢討、明史館纂修官,后請假歸里,不再復(fù)出。毛奇齡治經(jīng)史與音韻學(xué),工散文詩詞,并從事詩詞的理論批評,博聞強記,著述極豐。毛奇齡留于本書中的印章為“西河子鑒藏”等。

5.4 曹學(xué)詩收藏印

曹學(xué)詩(1697-1773),清安徽歙縣人,字震亭,號以南;乾隆十三年進士,歷官內(nèi)閣中書、崇陽知縣;長于詩。曹學(xué)詩留于此書中的印章有“以南之印”(陽)、“以南之印”(陰)、“以南印信”等。

5.5 姚嗣懋收藏印

姚嗣懋,生卒年不詳,清朝畫家,字本仁,號修白,又號靈石山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直隸祁州知州;為清代在詩書畫印方面造詣精深的文人藝術(shù)家奚岡的入室弟子,工書畫,其山水畫取法宋元,花卉圖秀雅不俗,多有畫作傳世。姚嗣懋留于本書中的印章為“本仁”等。

5.6 沈知方收藏印

沈知方留于本書中的印章為“沈氏粹芬閣所得善本書”等。

5.7 沈仲濤收藏印

沈仲濤留于本書中的印章為“研易樓藏書印”等。從鈐印的位置和順序來看,沈仲濤是緊隨沈知方之后收藏此書的。

除了上述可辨識印主的印章外,本書中還留有筆者不辨印主的印章,包括“可笑人”、“毛氏紫州”、“萬卷”、“麟趾”、“復(fù)興齋人審定”、“表里如一”、“繹甫氏”、“紅館簫吟”、“鏡香翰墨”、“招君隱”、“飄逸”、“豪放”等;另外,本書中還有一些筆者無法識讀的印章。2009年6月,本書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編號05287。

6 明翻刻本《歐陽文忠公文鈔》

《歐陽文忠公文鈔》是明萬歷年間茅坤所編《唐宋八大家文鈔》中的一種,三十二卷,另附有《五代史記》二十卷?!短扑伟舜蠹椅拟n》編成后,最早由茅坤之侄茅一桂刊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皖西學(xué)院圖書館收藏有一部茅一桂刊《歐陽文忠公文鈔》的翻刻本,版式為九行十九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版框20.2*14.2cm,開本26.8*17.5cm;六冊一函;卷端題有“歸安鹿門茅坤批評”。其翻刻時間與原刊時間比較近。

在本館這部《歐陽文忠公文鈔》中的《歐陽文忠公本傳》首頁鈐有沈知方的“粹芬閣”印,表明該書曾是沈知方的舊藏。在沈知方印的上方,還鈐有一枚豎長方形陽文朱印,印文為“王氏信芳閣藏書印”;在《目錄》首頁也鈐有一枚方形陽文朱印,印文為“秀水王相”。這兩枚印章的主人是清代藏書家王相。

王相(1789-1852),字惜庵,祖籍浙江秀水,生于江蘇宿遷,清中期文人、收藏家和刻書家,出身士大夫家庭,幼讀詩書,深通六經(jīng)典籍,但不屑科舉,鄙薄仕途;性好文學(xué)藝術(shù),詩近蘇、陸,文宗韓、柳;出身藏書世家的王相承繼家族古風,酷嗜古籍及金石書畫,建有藏書樓“百花萬卷草堂”、“池東書庫”等,藏書40萬卷,是當時江北最大的私家藏書館,其藏書多宋元善本、佳刻珍本,所藏以歷代別集最為豐富,卷數(shù)為海內(nèi)之最。王相還精于??焙涂虝?,將其親手校勘的諸多文獻陸續(xù)刊印,亦有用木活字版印刷者,所印之書統(tǒng)稱《信芳閣叢書》,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由其親自選輯并??钡那宄踔良螒c年間三百多家詩匯編而成的《信芳閣詩匯》。

前文曾言,沈知方粹芬閣多有王相信芳閣散出之書,但這部《歐陽文忠公文鈔》何時散出、沈知方何時收得、其間是否有其它收藏者,筆者皆無資料可查。

〔1〕 顧志興.浙江藏書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584;584-585;586-587

〔2〕 傅增湘.藏園群書經(jīng)眼錄(一)〔M〕.北京:中華書局,2009:110

〔3〕 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司長張旭就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重點古籍保護單位評審工作答記者問〔N〕.中國文化報,2009-05-15

〔4〕 陳紅彥.傳承與守望—國家珍貴古籍特展中的部分古籍〔J〕.文物天地,2009(8):75-79

猜你喜歡
本館三國志印章
地方性兒童繪本館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策略
幸福家庭(2024年6期)2024-07-24 00:00:00
我終于有了自己的印章
我們有印章咯
大灰狼畫報(2022年4期)2022-06-05 07:13:16
稱象
大話三國志
《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自制橡皮印章
童話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印章
繪本館:童書營銷新支點
出版廣角(2014年12期)2014-08-11 23:47:46
帳篷小豬(一)
资中县| 潮安县| 新营市| 东丰县| 海宁市| 南丰县| 洮南市| 白银市| 石台县| 宕昌县| 清河县| 慈溪市| 惠东县| 航空| 福清市| 通江县| 涞源县| 金门县| 东平县| 平顶山市| 民和| 仁化县| 毕节市| 区。| 台山市| 峡江县| 哈尔滨市| 化德县| 唐海县| 杂多县| 湖北省| 家居| 昭通市| 乌审旗| 昭觉县| 平遥县| 开平市| 蓬溪县| 田林县| 罗定市|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