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虛
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中,有這么一個故事:潁川有個挺普通的人叫陳慶孫,他家后面有棵神樹,好多人去祈福,據(jù)說還挺靈驗。大家都很虔誠地覺得,這棵樹里一定住著個天神。于是,大家索性集資在那里蓋了座廟,起名“天神廟”。可是,雖然近水樓臺,陳慶孫卻從未去拜過他的天神鄰居。
陳慶孫家有頭黑牛,生得頗為精壯。一日,陳慶孫聽到空中有個聲音對他說:“我是天神,很喜歡你那頭牛。你要是不給我,下個月二十日,就等著給你寶貝兒子送終吧?!?/p>
光是天神顯靈這事兒本身,就夠震撼的了,就算你以前不信神,現(xiàn)在他找上門來了,容不得你不信了吧?天神還提了要求,雖然挺橫,可你敢拿兒子的命較真嗎?陳慶孫卻淡淡地回復說:“人生有命,命不由你?!?/p>
到了那天,他兒子果然死了。天神又來傳話:“你再不給我,到了五月,你老婆的命也保不住了?!边@還用得著再懷疑嗎?陳慶孫這回更堅決,連像樣的解釋都省了,還是不給。
到了五月,他老婆果然也死了。天神再次傳話說:“你再不給我,秋天以前,你就得給自己準備好棺材了。”天神一定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在想同一個問題:老婆孩子的命不要了,可以說你鐵石心腸;難道你這么吝嗇,連自己的命都賠上,也舍不下一頭牛嗎?可陳慶孫并不多說,還是不給。
到了秋天,陳慶孫沒死。大家想,這也許是天神在考驗他吧。可天神想考驗他什么呢?難道是為了證明陳慶孫不信神?這不是自個兒打自個兒耳光嗎?
在陳慶孫沒死的那個晚上,一向盛氣凌人的天神突然親自去見陳慶孫,而且低三下四地說:“你為人心正,必有后福。求你千萬別把這事說出去,被我領(lǐng)導知道了,我就慘了。實不相瞞,一個小鬼在整理你的個人資料時,我偶然看到了你老婆孩子的死期,想趁機撈點外快。也不怕告訴你,你能活到83歲,事事如意。你大人大量,饒我一回,以后把我當丫鬟使都成?!?/p>
陳慶孫有沒有把他的天神鄰居當丫鬟使,故事里沒有說,但天神終于領(lǐng)教了陳慶孫的厲害,甘拜下風,倒讓人覺得暢快。
蘇格拉底說:“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币苍S,這正是陳慶孫打敗神的秘訣??扇松谑?,要左右自己太難,倒常常被人左右,身不由己。這又是為何呢?也許,唐朝酷吏來俊臣能給出一種答案。在來俊臣集畢生整人害人的心得寫成的《羅織經(jīng)》中,很多事都被他一語道破:“人有所好,以好誘之無不??;人有所懼,以懼迫之無不納?!比擞兴螅蜁兴鶓?,患得患失是人的通病。所以,被他一通威逼利誘下來,沒幾個人能扛住。
陳慶孫的一句“人生有命”,是很多人永遠想不明白的簡單道理。即使有神,他也不拜神,因為他并不想從神那里得到什么。拜神的人,往往存有私心。而有太多欲望,就容易被人鉆空子,就很難慎獨,很難守住底線。
人不能沒有追求,但不能強求、貪求、奢求。否則,極易被人抓住小辮子,最后疼的反而是自己。對很多人來說,某些人就是天神一樣的人物,他們靠什么左右別人?層出不窮的欲望,就是人最大的弱點。
人可以有信仰,但這信仰是為了生活得更有信心,而不是讓自己更加脆弱—你準備好去打敗神靈了嗎?
編 輯/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