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劍
2011年,北京市地稅局經(jīng)歷了一場強烈的“官場地震”:北京市地稅局原副巡視員任依娜、計劃財務處原副處長彭英斌因受賄被判刑;地稅局票證管理中心原主任刁維列因涉嫌在招投標過程中受賄1164萬元,被提起公訴。這一系統(tǒng)貪腐案件的矛頭都對準了同一個人——原北京市地稅局局長王紀平。北京地稅局的官場“多米諾骨牌”轟然倒塌。
“成也稅控,敗也稅控”
其實早在2009年底,坊間便流傳王紀平因經(jīng)濟問題被查。但直到2010年初的北京“兩會”上,王紀平仍以市政協(xié)常委、地稅局局長的身份公開亮相。隨后,當“王紀平”三個字再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中時,卻是他落馬的消息。
2001年9月,53歲的王紀平任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局長。上任后,他重新啟動已停滯3年的稅控機改革,并完成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設。北京市地方稅收從2003年的300多億元猛增到2006年的1003億余元。
不過,北京地稅局3名官員相繼落馬,皆與稅控機項目招投標有關(guān),王紀平的貪腐行為也源于此,真可謂是“成也稅控,敗也稅控”。
稅控機項目,是王紀平推行發(fā)票改革的重要一項。安裝了稅控機,就像稅務部門給商家安裝了一個“黑匣子”,可以全方位地了解交易信息,達到控稅目的。
稅控機會嚴密監(jiān)管稅收,防止稅款流失,這就觸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王紀平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jīng)坦言,那段期間,他經(jīng)歷并承受了各種壓力,甚至是匿名誣告,“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才頂住了所有的壓力一舉成功”。
在爭議中,2002年,北京地稅局出臺文件,要求納稅企業(yè)必須出錢購置稅控機。政府還確定了生產(chǎn)商、代理商,并規(guī)定了稅控機的價格。
因為稅控機由政府采購,然后讓被監(jiān)管的商家買單,于是,稅控機變成一塊誘人的大蛋糕。
巨大的利益誘惑和權(quán)力尋租空間為王紀平走向貪腐打開了方便之門。
“不打招呼不行”
當時,在北京地稅局里,王紀平手中握有“絕對權(quán)力”。對于招標項目,王紀平說讓誰干就讓誰干,所有的監(jiān)督程序不過就是一種“例行程序”,正如“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有人還給王局長加個橫批:“不打招呼不行”。
據(jù)北京市地稅局一名內(nèi)部人士回憶,王紀平做局長的這7年來,地稅局所有的審批、合同方面的事,必須要他同意才行。2005年地稅局“軟件正版化”的采購項目,王紀平不但親自打電話,還指定采購的公司和價格,為了規(guī)避招標,甚至把如何運作都確定了,“作為地稅局局長,親自過問軟件采購的事情,本身就不正?!?。
北京地稅局計劃財務處原副處長彭英斌向檢方交代,“稅控機項目中標的大部分企業(yè),王紀平都曾在招標前,向我打過招呼”。
2002年,北京地稅局第一次招標,確定6家生產(chǎn)商和相應代理商。地稅局票證管理中心原主任刁維列在2002年至2003年1月,擔任北京市地稅局征收管理處副處長時,接受北京天瑞泰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奎的請托,為該公司代理的深圳同方融達科技有限公司,在招標中提供幫助。此后,生產(chǎn)商深圳同方融達中標,其代理商天瑞泰和也被分配到比較好的銷售區(qū)域。刁維列先后6次收受天瑞泰和184萬余元。
2003年,北京地稅局進行第二次招標。這次招標是為解決稅控機代售點少的問題。招標后,北京又增加了6家稅控機的生產(chǎn)商和相應的服務代理商。
因為稅控機的價格由稅務局和廠家商定,沒有聽證環(huán)節(jié),所以利潤豐厚。一個稅控器,政府制定最高限價為2000元左右,但其出廠價還不到1000元,并且市場需求巨大。從2002年到2007年,全北京市安裝使用的稅控裝置達18萬臺,稅控機的銷售額超過3億元。所以,在第二次招標的企業(yè)中,與地稅局多少都有著利益關(guān)系的廠商數(shù)量增加了。
代理商進入北京市場后,還得憑“靠山”能量的大小劃分區(qū)域。代理商都愿意接“肥肉”區(qū)域,比如海淀、朝陽這樣的區(qū)域,客戶總量多,利潤高。而銷售區(qū)域的劃分,也由王紀平說了算。
2007年的第3次招標,則是最黑暗的一次。那次所謂的招標只是走了個過場,實際上早就內(nèi)定好了。事后,有代理商甚至直言不諱:“為了招標,一些地稅局官員自己參與開辦公司,持干股,分享長期效益?!?/p>
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地稅局成立“推廣應用國標稅控收款機工作領導小組”,王紀平任組長,任依娜等局領導任副組長;計財處副處長彭英斌負責招投標的組織工作;辦公室主任刁維列負責招投標具體工作。刁和彭還是評標委員會委員。期間,任依娜參股曜輝達公司,并向刁和彭打招呼,使航天信息公司中標。于是,曜輝達便成為航天信息公司的代理商。曜輝達獲利1400多萬元,任依娜受賄550萬元。
2007年4月,除了航天信息之外,另外中標的5家公司是,浪潮、深長城、深桑達、上海普天和創(chuàng)華公司。彭英斌對檢方說,這些公司,王紀平都為之“打過招呼”。
官商的戲法
不少官員的落馬都與情婦脫不了干系,王紀平也沒“脫俗”。他和情婦趙耘設立公司控制北京市的稅控密碼器銷售,牟利1047萬余元。
在王紀平的關(guān)照下,趙耘于2006年至2009年期間,向刁維列提出要求,使北京恒信恒安科技公司、北京昆易實科技公司代理的浪潮齊魯軟件公司分別在北京市地稅局發(fā)票系統(tǒng)、網(wǎng)絡安全運行維護項目和稅控收款機、稅控器、金融稅控收款機選型項目的招投標中標。為此,趙耘先后4次給予刁維列共980萬元。
稅控機的銷售是壟斷經(jīng)營,納稅戶“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而作為服務代理商,賺得更多的,是配件的錢。比如,換一臺打印機,市場價1500元,服務商可以開價2500元。趙耘的鈺林天元公司代理稅控機的銷售后,2002年和2003年的營業(yè)額分別是2613.3萬元和3101.4萬元。
趙耘一邊承接市地稅局項目,一邊不斷改換公司。2007年,鈺林天元被吊銷執(zhí)照。而此前鈺林天元已投資另一家公司——北京鈺林天地公司。2008年,鈺林天地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而此時,趙耘已成為昆易實公司的投資人。趙耘所輾轉(zhuǎn)的這3個公司,有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山東浪潮的代理商,即它們都在銷售稅控機。變換公司,趙耘是為了掩人耳目,逃避檢查。
趙耘還有“明暗”兩家公司,均中標密碼器業(yè)務。王紀平被查時,其中一家公司迅速注銷。趙耘的另一個公司“恒信恒安”則表露出她和王紀平更深層次的關(guān)系?!昂阈藕惆病背闪⒂?002年6月,注冊資金100萬元,由北京地稅局信息中心與趙耘的鈺林天元共同出資。2002年,“恒信恒安”中標地稅局的安全外包服務。這一業(yè)務,比稅控機更賺錢。
一個稅控機買來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安裝安全卡(俗稱密碼器)。承擔安全外包服務的公司,就負責安裝這些安全卡。另外,如果由于誤操作導致稅控機上鎖,也需要到承擔安全外包服務的公司進行解鎖。
“恒信恒安”從2003年到2007年,每年的營業(yè)額均超過2000萬元,其中2006年度營業(yè)額高達3429萬元。而“恒信恒安”的法人代表和資產(chǎn),在此期間不斷發(fā)生變化。2008年8月12日,“恒信恒安”被注銷。
落網(wǎng)后的王紀平稱,2008年初他就得知,組織在調(diào)查他,他很害怕,這些公司隨后就銷聲匿跡。這里面的玄機就是那么簡單:稅控機的服務代理公司經(jīng)常更換名稱,但投資人和股東實際上還是原來那一撥,這就是所謂的“演戲給外人看”。
地稅局長的末日
早在2010年春節(jié)前夕,北京市紀檢機關(guān)已經(jīng)開始著手調(diào)查王紀平。但此前兩個月,紀檢機關(guān)因調(diào)查另一起案件讓趙耘浮出了水面,使得王紀平成了驚弓之鳥。于是,他緊鑼密鼓地提前做好了串供、毀贓滅證的準備,甚至讓一些關(guān)鍵證人移居海外。
王紀平在接受調(diào)查之初,一度表現(xiàn)得十分狂妄:“就你們幾個還想查我?等我出去非整死你們不可!”
與此同時,托人說情的、直接恐嚇的,紛至沓來,王紀平亦拒不交代。案件調(diào)查進行得很艱苦,一年后的2011年7月20日,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對王紀平提起公訴。檢方指控,2002年至2009年期間,王紀平先后多次收受山東浪潮商用系統(tǒng)有限公司、鐘小春等單位及個人給予款物共計價值435萬余元;2002至2004年10月期間,王紀平貪污數(shù)額約104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