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琳,劉百軍*,王宏賓,韓 琪,苗譯文
(1.中國石油大學(xué)(北京)CNPC催化重點實驗室,北京 102249;2.沈陽三聚凱特催化劑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144)
乙烯是石化工業(yè)的龍頭產(chǎn)品,是石油化工產(chǎn)業(yè)最重要的基礎(chǔ)原料之一,也是世界上產(chǎn)量最大的化學(xué)品之一,乙烯工業(yè)的發(fā)展水平總體上代表一個國家石油化學(xué)工業(yè)的發(fā)展水平。在烴類裂解制乙烯的過程中,裂解爐出口中往往會存在微量的乙炔。脫除乙烯中乙炔的方法很多,有溶劑吸收法、選擇加氫法、低溫精餾法、乙炔酮沉淀法、氨化法、絡(luò)合吸收法等。其中選擇加氫法是工業(yè)上應(yīng)用最廣泛、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方法[1]。
目前,工業(yè)上應(yīng)用的乙炔選擇加氫催化劑都是將活性金屬Pd負(fù)載于Al2O3載體上[2-5]。Ni基催化劑是近年乙炔選擇加氫催化劑研究開發(fā)的重點方向之一[6],盡管這方面的研究有一些報道,但以Ni、Cu為活性組分、以Al2O3為載體時Al2O3載體焙燒溫度對催化劑性能影響的研究還鮮有報道。
將市售的Al2O3小球放入馬弗爐中,在設(shè)定的溫度下焙燒3h。
載體經(jīng)過預(yù)處理后,取Ni(NO3)2和Cu(NO3)2溶液,采用等體積法浸漬。經(jīng)干燥,焙燒制得NiCu/Al2O3催化劑。
采用微型固定床反應(yīng)器和在線氣相色譜聯(lián)用技術(shù)對催化劑進(jìn)行評價。原料組成為:乙炔1.35%、乙烯80.7%、乙烷17.95%。
催化劑的還原條件為:H2流速為20mL·min-1,壓力為0.4MPa,還原溫度為100~400℃,并控制升溫速率,使溫度從室溫達(dá)到還原溫度需時60min;保持30min。
反應(yīng)條件為:壓力為0.4MPa;原料氣速率為10~200mL·min-1,壓力為 0.2MPa,H2/C2為 0.5~4。
以乙炔選擇性加氫生成乙烯的轉(zhuǎn)化率來評價催化劑的活性,乙炔加氫轉(zhuǎn)化率xC2H2、乙炔加氫生成乙烯的選擇性s和乙烯收率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 x:相應(yīng)物質(zhì)的摩爾分?jǐn)?shù)。
采用德國Bruker公司生產(chǎn)的D8 Advance X射線衍射儀進(jìn)行物相分析,CuKα射線,Ni濾波,管壓40kV,管流30mA。比表面積、孔結(jié)構(gòu)測定采用美國MIKE公司生產(chǎn)的ASAP2405N V1.03型自動吸附儀,用77K低溫液態(tài)氮吸附容量法,樣品在1.3Pa,300℃下脫氣3h,根據(jù)BET法確定比表面積、微孔面積和微孔體積;介孔孔體積和介孔比表面積采用t-pot法計算得到。NH3-TPD在天津先權(quán)公司生產(chǎn)的TP-509全自動吸附儀上進(jìn)行。樣品裝填量為300mg,N2為載氣。樣品預(yù)先在400℃下用N2(30 mL·min-1)吹掃30min,降到室溫,通入NH3(30mL·min-1)吸附 30min,升溫(10℃·min-1)至 100℃脫附物理吸附的NH3(2h),再程序升溫(10℃·min-1)到600℃進(jìn)行脫附。
圖1是載體經(jīng)不同溫度焙燒后XRD譜圖。
從圖1可以看出,Al2O3載體經(jīng)不同溫度焙燒后晶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參照Al2O38種晶型的X射線衍射圖[7],在400~700℃焙燒時,載體中只有γ-Al2O3晶型;900℃時,有δ-Al2O3晶型出現(xiàn),此時載體發(fā)生γ-Al2O3向δ-Al2O3晶型的轉(zhuǎn)變;1000℃焙燒得到的晶型是θ-Al2O3。1100℃時,主要以α-Al2O3為主。
圖1 不同溫度焙燒后Al2O3載體XRD譜圖Fig.1 XRD spectra of Al2O3with different calcinated temperature
由圖1還可以看出,焙燒溫度為400~900℃時,Al2O3在以γ、δ晶型存在時,衍射峰寬,表明其粒徑很小。由θ-Al2O3向α-Al2O3轉(zhuǎn)變時,衍射峰開始變窄,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結(jié)晶性變好,峰變得尖銳;(2)顆粒長大引起衍射峰變窄。所以從θ-Al2O3向α-Al2O3轉(zhuǎn)變時,顆粒存在逐漸變大的趨勢[8],不同晶型的Al2O3具有不同的孔結(jié)構(gòu)和表面性質(zhì),從而對催化劑的性能產(chǎn)影響。
載體的高溫焙燒不僅可以改變載體的晶體,也影響其比表面積、孔容、孔分布等物理參數(shù)。圖1表明不同焙燒溫度對載體的晶型的變化有顯著影響。表1表明載體的比表面積、孔容隨焙燒溫度的增加依次減小、孔徑逐漸增大。
表1 不同溫度焙燒的Al2O3比表面積和孔結(jié)構(gòu)Tab.1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Al2O3 with different calcinated temperature
當(dāng)焙燒溫度在600~800℃時,以小孔為主,平均孔徑小于11nm。隨焙燒溫度的升高,小孔占的比例逐漸減少,大孔所占的比例增加,1100℃焙燒時,孔徑發(fā)生較大變化,達(dá)到15.4nm。比表面積也發(fā)生很大變化,從原來的 282m2·g-1減小到 36m2·g-1。
在高溫下焙燒,Al2O3載體發(fā)生晶型轉(zhuǎn)變,全部轉(zhuǎn)變?yōu)棣?Al2O3,比表面積隨焙燒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平均孔徑隨焙燒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這主要是由于在焙燒過程中,載體發(fā)生表面黏結(jié)、表面擴(kuò)散和晶格擴(kuò)散,導(dǎo)致粒子長大,使比表面積隨焙燒溫度的升高而減?。煌瑫r由于顆粒之間黏合,小孔道閉合,使得孔體積、孔徑隨焙燒溫度的升高而增大[9]。
圖2是載體經(jīng)不同溫度焙燒后的NH3-TPD譜圖。
圖2 不同溫度焙燒的Al2O3的NH3-TPD譜圖Fig.2 NH3-TPD curves of Al2O3with different calcinated temperature
由圖2可以看出,當(dāng)焙燒溫度較低時,強酸、弱酸中心明顯存在,當(dāng)焙燒溫度提高到1000℃以上時,酸性中心基本消失,這是由于高溫焙燒導(dǎo)致氧化鋁載體失水再結(jié)晶,使得載體的酸中心數(shù)量減少乃至消失。酸性中心的存在有利于發(fā)生聚合反應(yīng),而使催化劑積碳失活,所以酸性越低越有利于催化劑的催化加氫反應(yīng)。
圖3是載體焙燒溫度對催化劑上乙炔選擇加氫性能的影響。
圖3 焙燒溫度對NiCu/Al2O3催化劑加氫性能的影響Fig.3 Effect of calcinated temperature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over NiCu/Al2O3catalyst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Al2O3載體焙燒溫度的升高,催化劑的加氫反應(yīng)性能逐漸提高。其中700℃焙燒樣品性能與500℃樣品接近,焙燒溫度上升至1100℃時,乙烯收率達(dá)到69%。高溫焙燒形成的大孔徑有利于反應(yīng)物的吸附和脫附,酸性位的消失阻止了綠油的生成,因此,選擇性和轉(zhuǎn)化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使催化劑的反應(yīng)性能有較大改善。
Al2O3載體的焙燒溫度對NiCu/Al2O3催化劑上乙炔選擇加氫制乙烯反應(yīng)的活性和選擇性均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隨著Al2O3載體焙燒溫度的提高,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均得到很大提高。當(dāng)焙燒溫度達(dá)到1100℃以上時,再提高焙燒溫度對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沒有影響,故適宜的焙燒溫度是1100℃。
[1]SarkanyA,Beck A,Horvath A,RevayZ,Guczi L.Acetylene hydrogenation on sol-derived Pd/SiO2[J].Appl.Catal.A General,2003,253(1):283-292.
[2]Chen MH,Chu W,Dai X Y.New palladium catalysts prepared by glow discharge plasma for the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acetylene[J].Catal.Today,2004,89(1-2):201-204.
[3]Sataporn Komhoma,Okorn Mekasuwandumrong,Piyasan Praserthdam,Joongjai Panpranot.Improvement of Pd/Al2O3catalyst performance in selective acetylene hydrogenation using mixed phases Al2O3support[J].Catal.Commun,2008,10(1):86-91.
[4]陳慕華,秦曉靜,儲偉,等.載體對鈀基選擇加氫催化劑性能的影響[J].石油學(xué)報,2006,22(2):20-25.
[5]FengJ T,Ma XY,David GE.Enhancement ofmetal dispersion and selective acetylene hydrogenation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 supported Pd catalyst[J].Ind.Eng.Chem.Res.,2011,50(4):1947-1954.
[6]李朝暉,戴偉,傅吉全,等.微乳液法制備納米Ni-Cu/Al2O3碳二選擇加氫催化劑及其性能[J].石油化工,2009,38(7):723-727.
[7]商連弟.八種晶型氧化鋁的研制與鑒別[J].世界化學(xué),1994,102-104.
[8]何小榮,朱家義,胡曉麗,等.焙燒溫度對Al2O3載體及Pb/Al2O3催化劑性能的影響[J].石化技術(shù)與應(yīng)用,2009,27(5):233-237.
[9]張謙溫,劉新香.Al2O3-TiO2為載體的前加氫催化劑研究[J].石油化工,2000,29(6):41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