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換一種方式思維:從倫理角度解讀托尼·莫里森

2012-01-28 14:15梁所豐
淄博師專論叢 2012年2期
關鍵詞:美國黑人非裔莫里森

梁所豐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 初等教育系,山東 淄博 255130)

托尼·莫里森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后,對她和她的小說的研究極其繁多。這些研究主要關注的是莫里森獨特的創(chuàng)作藝術:語言風格、意識流、多重敘事聚焦、后現(xiàn)代主義、女性主義批評等等,對她的作品中的倫理問題卻少有人觸及。C. W. 布斯曾經(jīng)說過,作家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時,其創(chuàng)作活動從來不曾離開與人類生活的聯(lián)系,也從來不曾缺失道德判斷。因此,對文學作品進行倫理學分析具有現(xiàn)實意義。2004年,聶針釗教授提出將文學的倫理學批評作為新的文學批評理論和方法,王寧、劉建軍、喬國強、鄒建軍等在《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一期發(fā)表系列論文來闡釋和構建這一新型批評理論。聶教授列舉了當前文學批評存在的某些缺陷,指出了當前存在的理論自戀、命題自戀和術語自戀的嚴重傾向。在歷史主義和辯證法的基礎上,他將文學倫理批評作為闡釋文學中道德現(xiàn)象的方式,并在現(xiàn)實道德觀基礎上對當前文學作價值判斷。這為文學研究增添了新的方法論。參考文學倫理批評的理論和方法,本文試圖探討莫里森本人及作品中人物的倫理現(xiàn)象,從而研究整個美國黑人社會和白人社會的倫理問題或者叫倫理變形以及相應的歷史和社會背景。

一、托尼·莫里森的創(chuàng)作背景

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世界文學的中心經(jīng)歷了巨大的變化。古典時期,包括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羅馬戲劇及北歐傳說等文學作品的中心是對神或英雄的描寫。后來,文學開始描繪人類的現(xiàn)世生活,但這種現(xiàn)世描寫多集中于國王、皇帝和其他貴族們的故事。18世紀初文學敘事發(fā)展到小說這一形式時,其主要內(nèi)容仍舊集中在上層階級。但隨著識字的普及,文學的中心開始逐漸從英雄和上層向普通人民傾斜。近年來小說的另一重要變化是從強調(diào)故事和情節(jié)到越來越關注人的內(nèi)心世界。D. H. 勞倫斯、詹姆斯·喬伊斯、弗吉尼亞·伍爾芙和威廉姆·福克納都是表述人的內(nèi)心世界的大師。非裔美國文學是世界文學的一朵奇葩,它在很短的時間里經(jīng)歷了世界文學極長的轉化。美國黑人文學日漸吸引文學界的興趣基于兩個主要原因:非裔美國人對美國社會的所有層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非裔美國作家創(chuàng)造了高質量和多層面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為美國文學增添了引人注目的異質感。

20世紀美國黑人文學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次高潮。20年代的“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和小說家們主要致力于創(chuàng)造“新黑人”的形象以號召非裔美國人民“覺醒”和“抗爭”。他們有意識地從黑人民族的生活、傳統(tǒng)和民族文化中汲取知識,熱情謳歌黑人的思想和情感。但這些人物經(jīng)常缺乏獨立民族的自我認同,作家“不是從自我的視角去觀察,而是從被壓迫的人群或階級的視角?!盵1](P12)結果,這一時期作家創(chuàng)造的人物不像具備真實生活背景的真人,而是一群沒有獨立自我的憤怒者、種族歧視和迫害的受害者。仔細甄別,這些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在思想和情感甚至生活經(jīng)歷方面都大致相同,實際上作家們力圖創(chuàng)造一個典型的形象作為整個群體的代表。盡管如此,這些作品的倫理觀點仍舊異常顯著,黑人從白人社會為他們規(guī)定的位置覺醒,永不再接受白人社會強加給他們的生活和社會角色;只是在抗爭時,他們的倫理認知是非正常的,這是不同于普通道德標準的倫理變形。1940年,理查德·懷特出版的《土生子》,創(chuàng)造了黑人文學的新形象,其主人公比格·托馬斯不再是忍受和譴責壓迫與歧視的黑人,而是意識到了自己作為人的自我價值:不是東西也不是牲畜,而是與白人一樣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拉爾夫·埃里森的《看不見的人》比《土生子》更進一步,在序言中,他就借敘述者之口說道:“我是個看不見的人?!沂莻€實實在在的人,有骨骼有肌肉,有組織有血液——我或許甚至被認為擁有思想。我之所以是看不見的,明白嗎,只是人們拒絕看到我?!盵2](P3)主人公不再扮演種族抗爭的角色,而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遭受存在危機的現(xiàn)代人。詹姆斯·鮑德溫的《向蒼天呼吁》給讀者提供了種族問題的另一種回答。他認為愛與理解是解決種族沖突的艱難而必須的方式。這三位作家代表了美國黑人文學的第二次高潮。在他們的作品中,人物開始尋求自我認同,開始意識到他們的自我,但是當比格殺死了白人婦女,當“我”逃離了社會生活,這些也成為一種社會道德的倫理變形。

從鮑德溫時期開始,“化恨為愛”以緩解緊張種族關系的主張使黑人作家逐步認清黑人自身,與此同時,他們也深入思索和認知白人人性。60年代的“民權運動”啟迪了美國黑人作家,他們的思想和對人性的認識開始發(fā)生轉變。黑人教育和文化的發(fā)展使得黑人作家的藝術水準大為提高,作品藝術性有了更大突破。70年代起,黑人文學逐漸掀起第三次高潮。作家們不再停留在抨擊和控訴美國社會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和壓迫,而是開始以更嚴肅的藝術態(tài)度和角度從生活中提煉、描寫真實的人和人性。作品人物是與世界上任何人一樣的普通人,有普通的人生目標和人生態(tài)度,有各自獨特的卻為所有人所熟知的思想、情感、生活。這些作品無論從視角、態(tài)度,還是敘述語氣都不再帶有明顯的政治目標或宣傳色彩,然而它們卻更令人震撼,其感染力也更強。在這些作品里,黑人的真實人性實實在在地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真實而普通,不夸張,不討好,也不自卑。這樣的人性使所有人都意識到黑人跟其他人種一樣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原來白人眼中的怪物、洪水猛獸,他們不應該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這一意義上,黑人文學在人性塑造方面的普通化和獨立性推進了整個黑人民族的發(fā)展,也更新了美國白人社會對黑人的認識,對整個美國社會的進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真正做到客觀、清醒、真實地表現(xiàn)普通人的普通人性的作家當屬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她的作品始終以探索和展現(xiàn)黑人的歷史、命運及精神世界為主題。無論是在思想深度方面,還是在敘述手法及藝術性方面,她都將黑人小說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一個在世界文學里冷靜而深刻地展現(xiàn)黑人的普通人性的高度。從《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到近作《愛》(Love,2003),莫里森的八部長篇小說心平氣和地向世人展現(xiàn)黑人的生活、苦難和內(nèi)心感受。莫里森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美國黑人,具有普通的和獨立的人性的普通人。正因為這些作品反映的普通人的人性是那么熟悉、真實,所以作品更加感人,更具影響力和震撼力,廣大讀者們——無論黑人還是白人,甚至整個美國社會,都被震撼了。莫里森走出了賴特和埃里森等的憤懣和彷徨,在文學人性命題的認識和挖掘上為黑人文學開辟了嶄新的境界。她平靜而真實地向世人展示美國黑人的辛酸和痛苦,絲毫沒有將自己的意圖和傾向強加給她的人物,而是讓人物自己生活,自己講述。正如她自己曾經(jīng)說過的:“拉爾夫·埃里森、理查德·賴特的作品我挺佩服,可就是感覺不到究竟給了我什么。我認為他們只是把有關我們黑人的事講給你們聽,講給大家,講給白人,講給男人們聽?!盵3](P204)

二、《寵兒》中的倫理危機

托尼·莫里森是美國文學史中備受贊揚和廣為閱讀的小說家,她在國內(nèi)和國際上都享有如此高的聲譽和普遍的敬重,可以與最著名的作家相媲美?!秾檭骸匪愕纳夏锷瞬啃≌f中最獨具特色的一部,以這部作品為例來分析莫里森的倫理現(xiàn)象當具代表性。非裔美國人在白人社會的壓迫和白人文化的沖擊下改變甚至丟失了他們的道德標準,同時也影響著白人社會的道德判斷。實際上整個美國社會都在遭受著倫理變形。人們忽視了社會道德標準,找不到自我身份認同。莫里森關注人類在到處是雙向斗爭的世界中面臨的窘境——善與惡、愛與恨、驕傲與妒忌——以及人們抵抗孤獨和尋求生命意義的不斷努力。她要求黑人去思索和回答最終誰會獲勝。或許這就是為何她在小說結束時描繪了一個失去意識的場景:精神失常的賽絲把前來帶丹弗去工作的鮑德溫先生誤認成來抓走她“最珍貴的東西”的白人而大喊著“不。不。不——”,沖上去殺他。當然,此時的賽絲是精神失常的。然而并不只賽絲,實際上所有當時的非裔美國人都遭受著種族歧視和迫害造成的精神失常。盡管這種失常算不上真正的精神疾病,它卻導致了美國黑人嚴重的心理危機和倫理變形。從另一層面看,當美國白人社會將種族歧視和迫害看作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時,其心理和倫理觀也已經(jīng)變形。莫里森的創(chuàng)作表達了黑人社會的倫理問題,她自己何嘗不是經(jīng)歷著如此折磨。

在與奈麗·買尅的一次訪談中,莫里森表示她不愿與白人經(jīng)典作家相比較:“我不像詹姆斯·喬伊斯,不像托馬斯·哈代,也不像??思{。在那種意義上我不像他們。”[4](P426)盡管在小說中也采用意識流手法,莫里森與福克納和喬伊斯絕不相同,她在風格和主題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魔力。然而,她的不愿相比遠超出方法的不同。莫里森探索著構建美國文學史時圍繞在種族問題這一主題周圍的的靜默。她密切關注美國黑人同時也注意著美國白人的精神世界,她的作品記錄著美國社會的心靈歷史,揭示了所有美國人的心理危機?!秾檭骸分校锷恢皇敲枋龇且崦绹藦呐`到自由人的心理發(fā)展,而且展現(xiàn)了在種族問題的背景下黑人社會和白人社會雙方都存在的倫理體系的變形。貝比·薩格絲的小兒子哈里為她買到了自由,但“自由”對一個年邁的女人來說已經(jīng)太遲。她屬于終生為奴的一代人,認為“白人是這世界上最壞的”。賽絲、艾拉、保羅·迪、斯丹姆·佩德代表著以前為奴隸,后來獲得自由的一代人,她們曾竭盡全力地爭取自由,曾為解放宣言而興奮過。但她們很快弄明白了“沒有經(jīng)濟和政治基礎的自由在白人控制的社會里只是個名字而已?!睂檭骸霸谠⒀砸饬x層面,象征著無法逃脫的、令人恐怖的作為奴隸的過去又回來纏擾現(xiàn)在?!盵5](P17)她自己本身也是倫理變形的象征。丹弗,賽絲的小女兒,或許稱得上是小說中最具活力的人物,她聰明、內(nèi)向、敏感,卻因為與外面世界的長期隔絕而生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實際上,《寵兒》中的每個人物都缺乏正確的倫理判斷。

然而,莫里森的創(chuàng)作哲學卻并非講述非裔美國人的苦難和美國社會的陰暗面,事實上,她盡所能的幫助人民治療他們的倫理變形和心理問題。通過分析黑人的心理轉化過程——從奴隸到自由人,從黑鬼到黑人,從拒絕白人社會到試圖種族融合,莫里森試圖為美國人民指出一個更好的未來。她安排小說中所有主要人物在結尾時都能從心理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賽絲重新被黑人社區(qū)所接受,丹弗克服了自己的恐懼開始為自立和自主而奮斗,保羅·迪找到了自我并開始試著幫助賽絲恢復信心。“寵兒”代表著破壞性的痛苦過去,但她也是更好未來的象征,她給人們征服過去獲得治愈的機會。從寓意上講,莫里森期望的或許不是她筆下人物的治愈,而是整個美國黑人民族的治愈。不只是《寵兒》,托尼·莫里森在她所有小說中都涉及到人性的本質。

三、莫里森小說的整體倫理分析

在莫里森的八部小說中,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具有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的普通人,絕非任何群體或任何目的代言人。然而,這些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都難以正常的生活,都遭受著不同程度的難以選擇善還是惡、對還是錯的折磨,這正是莫里森作品的獨到和深刻之處。莫里森、馬歇爾、沃克等作家代表了20世紀后半葉黑人文學的新發(fā)展,其作品標志著美國黑人文學的第三次高潮。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是敦促黑人民眾去為自己而行動,去認知他們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歷史和自己的現(xiàn)實。莫里森無疑是同時期這些作家中最杰出的,她將美國黑人文學無論從技巧上還是內(nèi)容上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她一直有意識地致力于尋求自己的風格。她并不局限于社會現(xiàn)實主義,相反她經(jīng)常采用神話和傳奇,并以象征手法來揭示社會問題。莫里森突破了種族問題的局限,在哲學的高度探索人類生命的意義。莫里森之前的多數(shù)黑人作家將焦點聚集在描寫因種族迫害和歧視而使黑人已經(jīng)和正在遭受的一切,以求喚起黑人的抗爭,或者引起白人政府的同情而改變其思想。莫里森清醒得多,挖掘的也深刻得多,她展開了多數(shù)非裔美國人不愿回想的心靈歷史及他們在這歷史中的苦難靈魂,她全神貫注地記錄、重現(xiàn)、分析和維系美國黑人的精神世界。

莫里森在她所有作品中都涉及到倫理問題,從1970年的《最藍的眼睛》開始,到1998年的《天堂》,再到最新版的《愛》都是如此。佩科拉是“黑人社區(qū)自我厭惡和認為黑人自己是丑的觀念的象征”,而這些來自于白人社會的影響。她也認為白是美的而自己的黑色是丑的。秀拉看起來似乎是“在男性統(tǒng)治的種族和性別世界里尋求主權的女性英雄”。她沒有佩科拉的軟弱,甚至拒絕母性。秀拉“豎起全身的毛刺來對抗世界的敵意,保護自己對抗卑瑣的世界?!盵6](P37)《所羅門之歌》是莫里森唯一一部以男性為主人公的作品。奶人受父親的影響而自私保守,毫不關心黑人民眾的苦難,他不知道如何去愛,因此不愛任何人,也不愛他父親?!栋赜屯尥蕖防?,雅丹也排斥母性和照顧長輩的責任?!秾檭骸贰毒羰繕贰泛汀短焯谩房梢苑Q作三部曲。賽絲殺死自己的孩子是為了不讓他再遭受自己身受的奴隸之苦,殺嬰竟然是出于母愛和保護?!毒羰繕贰分芯S奧莉特需要經(jīng)歷與母親羅斯和解的心理成長?!短焯谩防?,對每一個魯比鎮(zhèn)的女人來說,母親與失敗、痛苦和遭遇相連。而魯比鎮(zhèn)的男人們拒絕外來的一切,尤其是來自白人社會的一切。所有莫里森小說里的主人公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遭受倫理問題,通過他們,莫里森展現(xiàn)了整個美國社會存在的心理危機和倫理變形。人性介于個人和社會之間,“善”還是“惡”的判斷是人性價值的根本體現(xiàn)。黑人作家對人性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在不同發(fā)展階段表現(xiàn)出不同特點。這與社會環(huán)境和美國黑人民族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也與黑人在掙扎和進步中對善惡認識的變化有關。伯特蘭·羅素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發(fā)生于兩個來源:沖動和愿望。沖動是人性中偏本能的部分,愿望是有意識的,與人的理智發(fā)生聯(lián)系。在黑人文學一百年的發(fā)展中,沖動和愿望始終交織在一起,構建著人性發(fā)展的動力和方向。藝術的美即是真,莫里森作品中不加任何色彩的真實人性就是藝術的美。她對人性藝術的還原和真實展現(xiàn)使黑人文學真正登上人類藝術的高峰,同時也使主要由黑人和白人組成的美國社會正視種族問題、接受黑人是與其他所有人一樣的普普通通的“人”。這一認識對促進民族融合和社會進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結論

所有的小說作品都是虛構的。作家通過自己的視角以自己的方式虛構了人物和情節(jié)。莫里森根據(jù)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虛構了一個心理世界,然而它打動了整個世界上的所有民族。在《寵兒》中,莫里森揭示了美國黑人和白人都具有的倫理變形。但是,盡管小說中所有人物,無論白人還是黑人,都遭受著倫理變形,他們每個人都將進步并逐漸凈化其精神。正如潘多拉魔盒所喻示的,希望就在盒底。在處理種族問題方面,她的態(tài)度正如她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的講話中所說:“鳥在你的手里”,每個人決定著自己的未來。她呼吁全社會認真審視種族問題,希望非裔美國人與美國白人相互理解和接受,從而建設一個更光明的社會。道德判斷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每一項活動,基于其對還是錯的倫理判斷,任何人都會選擇做一些事而不做另外一些事。莫里森以她獨特的寫作風格,深入到了非裔美國人的內(nèi)心深處,記錄了美國黑人心靈的歷史。雖然解讀了心靈,并揭示了美國黑人和白人的倫理變形,莫里森卻從不悲觀,在她的小說結尾處,她總是給人物以希望。她始終憧憬著美國各民族乃至全世界各民族的民族融合和精神痊愈。

參考文獻:

[1]王守仁,吳新云.性別、種族、文化-托尼·莫里森的小說創(chuàng)作[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Ellison, Ralph.InvisibleMan[M]. Beijing: FLTR Press. 2000.

[3]魯亞斯.美國作家訪談錄[M].粟旺,李文俊(等譯).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

[4]Mckay, Nellie. An Interview with Toni Morrison [J].ContemporaryLiterature, 1983.

[5]Selena Wad. 哈佛藍星雙語名著導讀:寵兒[M]. 徐穎(譯). 天津:天津科技出版行, 2003.

[6]朱榮杰.PainandHealing:AStudyofMaternalLoveinToniMorison'sFictionfromaCulturalPerspective[M].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美國黑人非裔莫里森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眾痛批
20世紀前后美國黑人的真實處境
美國黑人女性文學中的空間建構
THE JAZZ AGE
諾貝爾獎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歲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論美國非裔詩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詩學及其族裔訴求
從《寵兒》透視美國黑人女性的悲劇
射洪县| 乌兰县| 江源县| 徐州市| 井陉县| 名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南靖县| 临猗县| 漯河市| 东乡族自治县| 平顶山市| 海淀区| 凤阳县| 隆回县| 广水市| 高州市| 定安县| 关岭| 安国市| 民丰县| 镇巴县| 万盛区| 遵义市| 西峡县| 嘉荫县| 积石山| 西宁市| 汝州市| 环江| 靖安县| 视频| 莆田市| 河源市| 彩票| 遂川县| 玉溪市| 尼玛县| 开阳县| 隆回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