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向光 馬生蓮
(山西省孝義市中醫(yī)院,032300)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yī)稱為“痄腮”。多見于兒童,好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以腮腺腫大、疼痛和發(fā)熱為主要臨床特征。該病除侵犯腮腺外還可引起舌下腺、頜下腺的腫大,可并發(fā)腦膜炎、胰腺炎、睪丸炎、卵巢炎等,故應積極治療。筆者2009年2月~2010年3月運用自擬口服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中藥及局部貼敷自制中藥治療小兒流行性腮腺炎64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28例均為我院門診和住院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4例。治療組中男38例,女26例;年齡最大13歲,最小2歲。對照組中男36例,女28例;年齡最大14歲,最小2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中痄腮的診斷標準擬定。有腮腺炎流行接觸史,發(fā)病急,單側(cè)或雙側(cè)腮腺非化膿性腫脹,以耳垂前下方為中心,表面不紅,腫塊邊緣不清,皮膚緊張,觸之有彈性、壓痛,腮腺管口可見紅腫,白細胞計數(shù)正?;蛏缘?,淋巴細胞計數(shù)略增高。
對照組用利巴韋林顆粒10mg/kg·d,分3次口服。
治療組采用口服自擬方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湯,腮腺腫大部位局部貼敷自制中藥。①口服藥物為:板藍根6~10g,連翹6~10g,浙貝母6~10g,元參6~10g,桔梗3~6g,柴胡6~10g,黃芩6~10g,僵蠶6~10g,薄荷3~6g,夏枯草6~10g,赤芍5~10g,蒲公英10~15g。加減:高熱、口渴加生石膏10~15g,知母6~10g,清氣分之熱;腮部硬結(jié)不散者加海藻5~10g,昆布5~10g,軟堅散結(jié);便秘加大黃3~6g,通腑泄熱。每日1劑,水煎分3~4次口服,3天為1個療程。②貼敷藥物為:吳茱萸、大黃、芒硝各等分。貼敷腮腺腫大處,每日1次。
兩組患兒中高熱者均采用物理降溫或口服泰諾林,不能進食者予以補充液體。療程5~7天。
療效標準[1]:治愈:體溫正常,腮腫完全消失,無并發(fā)癥。好轉(zhuǎn):腮腫及諸癥減輕。未愈:腮腫未見改善,或出現(xiàn)并發(fā)癥。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64例,治愈57例,好轉(zhuǎn)6例,未愈1例,總有效率98.4%;對照組64例,治愈53例,好轉(zhuǎn)9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96.9%。
兩組治療后熱退、消腫時間比較:治療組64例,<3天熱退40例,消腫25例;<6天熱退24例,消腫25例;<10天消腫13例;對照組64例,<3天熱退30例,消腫10例;<6天熱退34例,消腫30例;<10天消腫22例。
流行性腮腺炎為腮腺(包括頜下腺和舌下腺)的非化膿性腫脹、疼痛和發(fā)熱,并可引發(fā)全身多種腺組織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肝腎等器官損害,出現(xiàn)相應的并發(fā)癥。本病好發(fā)于兒童,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冬春季為高峰。目前西藥利巴韋林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廣譜抗病毒藥物,雖然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但對臨床癥狀的緩解,特別是腮腺的腫痛及退熱效果欠佳。
流行性腮腺炎屬于中醫(yī)“痄腮”范疇,俗稱“蛤蟆瘟”、“大頭瘟”。其病因為外感風溫邪毒,病機為邪毒壅阻足少陽經(jīng)脈,與氣血相搏,凝滯于耳下腮部,以發(fā)熱、耳下腮部腫脹疼痛為主要特征。治療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jié)為基本法則,故用自擬方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方中板藍根、蒲公英清熱解毒;薄荷、柴胡輕清疏散頭面風熱,引諸藥上行,且有“火郁發(fā)之”之義;連翹、浙貝母、元參、夏枯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jié);桔梗、僵蠶化痰散結(jié);赤芍活血消腫止痛;柴胡、黃芩相配清解少陽之邪。全方共奏疏風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之功。
外敷藥中大黃具有清熱瀉火、化痰逐瘀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2],大黃對多種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炎癥早期滲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細胞游走等有較好的對抗作用,對急性炎癥有明顯的對抗作用。芒硝具有清熱軟堅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3],本品清熱解毒與其抗感染作用有關,且芒硝有較強的吸收功能。吳茱萸辛散能透邪外達。中藥外敷直達病所,加強清熱解毒、軟堅散結(jié)的作用。
中藥內(nèi)外并治流行性腮腺炎在熱退時間、腮腫消退時間上較單純用西藥治療療效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祁宏.大黃的抗炎作用 .中草藥,1999,30(7):522.
[3]章晉琴.芒硝外敷對預防穿刺性靜脈硬化影響的探討 .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1):109 .